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

皇上沉吟片刻說:“觸動軍隊去打擊流民,那根本不叫打仗而叫屠戮。這麼做是不符合天道的,因爲上天有好生之德。”魏徵說:“那邊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這些人只是看過奏章上的隻言片語,所以是說不清楚的。臣建議請李大亮到京城一趟,由他親自說明,或許會好得多。”於是皇上準魏徵所請,詔李大亮進京朝見。不久之後李大亮從西北道趕回長安,久別重逢之後,大家都感慨了一番。之後房喬、李靖、長孫無忌、魏徵、戴胄、馬周、侯君集、杜正倫都被請到了大內,皇上說:“先說正事,正式說完了,大家都不要走,李大亮從邊陲趕來一路辛苦,朕替他接風洗塵,在場的諸公都要作陪。”衆人拜謝,皇上說:“李大亮,你先說吧!那邊情況到底如何?”李大亮拱手說:“臣在內地生長,又在內地行走多年,深知百姓種植五穀實爲不易,眼睜睜的看着這些糧食就這樣被捐贈給了那些大漠流民,臣爲那些百姓感到不公。”

皇上點點頭說:“你能有這樣的想法很好,說明你沒有忘本,不過朝廷花這筆錢自有朝廷的考慮。”李大亮說:“恕臣說一句不恭敬的話,朝廷之所以像大漠流民一味賣好,不過是享用利益誘使他們歸順大唐。”皇上捋着鬍鬚點點頭說:“這有什麼不妥嗎?就算是牲畜,只要人餵養的時間長了都會對人更加親近。”李大亮說:“牲畜是這樣,人就未必了。”皇上說:“此話怎講?”李大亮說:“陛下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養狗的人曾經告訴臣,跟人打交道之後就會更喜歡狗。也就是說牲畜你要老是餵養它,它就會對你心生感激,可人有時候你餵養它非但不會對你心生感激,反而認爲這件事理所當然。臣曾經親耳聽大漠的流民說過,內地的天子如此賣好,不過是想要維持天可汗的名聲,實際上在草原百姓的心中,只有生長在草原還有可能是他們心中的可汗。”

這話聽在皇上的耳朵裡着實不是滋味,李大亮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天可汗這樣的名號陛下聽一聽就好,不必太當真。陛下應該知道,是中原的百姓永富稅養活了整個朝廷以及百官和大唐所有的將士,而大漠的流民,過去大漠活不下去了,就來內地搶劫,如今他們不用搶了,而是我們白白的送過去,我們送糧食,他們依舊高昂着頭顱,不願意投靠大唐。我們何必將自己百姓辛苦種植的糧食如此不當一回事,輕易轉送他人。”皇上陷入了沉默,李大亮說:“內地的百姓就是根本,大漠的流民是枝葉,豈能爲了救助枝葉而折損根本,此等行爲就好比刓去心頭之肉去填飽肚子。”皇上說:“你說的卻有道理,你能如此思慮國事,朕很欣慰,諸公議一議吧!我們是不是停止救助大漠流民,如果要停止的話,應該如何停止。萬一發生問題要如何應對?”房喬說:“臣支持李大亮的主張。”

皇上說:“從古至今,中原的皇帝都看重中原的百姓,而輕視草原的牧民,朕則不同,將他們統統視作時朕的百姓,所以才能夠被草原各部擁立爲天可汗。”房喬說:“皇上,皇上應該聽說過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皇上立刻把話接過去說:“草原的百姓也是民。”房喬說:“如果是那些已經歸順大唐的百姓,救助他們上前有一個理由,若是那些不願意歸順的流民,曾以爲我們沒有足夠的理由救助他們。皇上對天下之民愛之如一,那麼臣要請教皇上何爲愛之如一?把真心擁戴大唐的百姓辛苦種植的糧食收走,再讓這些百姓扶徭役將他們運送到北方大漠,而之後得到這些糧食的卻是既不要服徭役,也不要納錢糧,且又不願意歸屬大唐的流民,陛下認爲這麼做對他們是公平的嗎?”

此言一出,皇上臉色鐵青,說:“這樣的話你爲什麼不早說?偏偏到了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讓朕難堪?”聞聽此言,房喬頓時被嚇得魂飛魄散,趕緊長跪在地說:“臣有罪臣惶恐。”面對此情此景,李靖的心中波瀾起伏,世人都以爲房喬的身份是多麼尊貴,其實他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天戰戰兢兢做事,有什麼功勞都是皇上的,有什麼罪過全要臣子承擔。只要皇上臉色一變,房喬立刻就如同要山崩地裂一般。李靖心想有機會一定要辭去相位,反正以他現在掙下的功名足以頤養天年,何必把自己留在這個地方受這份氣呢?房喬與李大亮頗有交情,當李大亮看到這一幕,心中着實不是滋味。皇上注意到了周圍氣氛微妙的變化,立刻換上一副笑臉,說:“好吧!這都是朕的過錯。這件事就議到這裡了,明日在政事堂商議,商量出結果之後再來跟朕說。”就在這個時候,太監過來說:“陛下宴席已經準備妥當,現在過去嗎?”

皇上說:“現在過去。”然後大家簇擁着皇帝一溜煙來到了舉行宴會的地方,入席之後,皇上舉起酒杯,說:“諸位都知道朕武將出身,不像諸位一樣飽讀詩書,通曉宇宙之大道,朕性格暴躁,所以讓諸位成功受了不少委屈,特別是房先生。”然後走到房喬跟前笑着說:“朕說過,一定與先生做一個千古君臣,有頭有尾有始有終。”魏徵說:“陛下雖然不斷犯錯,卻能夠及時承認自己的過錯,這就已經很難得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衆人都跟着附和,皇上把話接過去說:“你的意思朕不是聖賢。”魏徵說:“陛下當然不是聖賢,聖賢所能做到的事情,絕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皇上說:“朕能做到的事情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嗎?”魏徵說:“臣以爲只要足夠用心,處在陛下的位置,一般人都能夠做到。”皇上瞪圓了雙眼,魏徵說:“陛下的這個反應就說明陛下所下的功夫遠不到火候。”

常言道:“一物降一物。”房喬每一次見皇帝都會莫名的感到緊張,而魏徵則不同,他經常裝着膽子跟皇上頂牛。日積月累,以至於只要皇上聽到魏徵的名字,就會莫名的緊張起來。皇帝也是常人,也有貪玩任性的時刻,如果偏偏這個時候被魏徵撞見了,魏徵從來不會顧及皇上的顏面,上來就會指責一通。一開始他對魏徵也是非常不耐煩的,無奈皇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使得皇上越來越適應,有這麼一個存在,而且也認爲魏徵對他來說有益無害。一個人處於皇帝這樣的高位很難保持清醒的,他很容易在別人充滿功利的讚美當中迷失自己。許多人會感嘆自己無所依靠,這是因爲他們沒有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自己是一個可以依靠的人,你會發現你有許多人可以依靠。如果你自己是一個靠不住的人,你終究會發現自己孤立無援。

別人之所以願意給你依靠,不過是希望自己也能多一個依靠。別人之所以願意幫你的忙,從根本上他是爲了讓自己的事業多一份助力。就好比有償還能力的人借貸也來的容易,而沒有償還能力的人接待就很困難。所以決定一個人要不要借錢給別人,主要不是看你與這個人之間的交情,只要看他的信用和償還能力就可以了。皇帝與大臣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君臣之間其實無所謂感情,不過是彼此覺得有用而已。大臣想要通過皇帝施展自己平生所學,而皇帝也要依靠大臣才能實現自己的宏圖偉略。可能很多人都非常厭惡自己被人利用,然而只要你真的是一個通曉事理的人就不難明白,人與人之間90%的關係都是相互利用而已,你會跟一個不能帶給你任何利益的人打交道嗎?

跟皇上在宮裡吃宴席,是一種榮譽,有時候也是一種負擔。因爲在這樣的場合你完全沒有精力去注意飯菜是不是可口,酒味是不是醇厚。你所擔心的永遠是自己的談吐和舉止會不會在不經意之間觸犯了忌諱,一旦在關鍵時刻犯了糊塗,輕則丟官罷職,重則身首異處。臣伴君王羊伴虎,皇上一般二百五。吃皇帝家的酒席,就好比在狼窩裡用膳。總而言之,這是一件極兇險的事。酒席散了之後,大家各自回家。李大亮很想去拜訪房喬,卻又深深的知道近臣結交邊帥是犯忌諱的事,所以只好在館驛歇息。明日一早,參知機務的諸位大臣聚集在政事堂,房喬說:“今天雖不至於要把細節描畫出來,描畫基本的框架是必須的,請大家暢所欲言,務必完成任務。”此時旁邊有一位官員提筆記錄,魏徵說:“停止救助已經是大家的共識了,問題是怎麼停止,萬一發生問題要如何善後?”

房喬說:“那麼以魏夫子之見應該如何停止如何善後呢?”魏徵說:“我是這樣想的,應該給他們一個選擇,要麼歸順大唐,接受大唐皇帝的教化,要我去依靠他想要依靠的國君。若是他們心生不滿,那就是厚顏無恥,我們就應該堅決消滅。”房喬點點頭,然後看着李靖,李靖捋着鬍鬚說:“早就該這樣了。”侯君集說:“萬一要是發生意外,應該由誰來領兵出戰呢?”他的意思是希望給自己一次掛帥出征的機會,李靖卻說:“如果真有什麼意外,李大亮當親自率軍撲滅,絕不會再給朝廷添麻煩。”侯君集一臉不悅,卻實在找不到發泄的理由。房喬說:“我是這樣想的,應該講這件事情做的儘可能圓融一些。”李靖說:“這就需要左僕射想主意了。”房喬捋着鬍鬚,嘴角突然露出笑容,說:“我覺得這件事情應該這麼說,皇上本意是想用這些糧食來吸引這些流民,希望他們可以歸順大唐。但是皇上經過反思之後,認爲這些流民雖然處境艱困,卻仍舊有草原人高貴的靈魂,絕不可能爲了錢糧而投靠大唐。也是皇上決定停止這樣做,讓大家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若真的有人還想依附在天可汗等羽翼之下,朝廷將另有安排。”

此言一出,衆人無不叫絕。侯君集說:“房先生天縱奇才,我實在佩服。”李靖睜大了雙眼說:“這實在是一個絕妙的好主意。”之後大家又潤色了一番,然後御前前彙報。皇上聽了說:“這是誰出的主意,又讓朕下罪己詔?”一聽這話大家不知道該如何說,房喬自然是有擔當的,立刻出來承認,說:“這是臣的主意。”皇上說:“你真是太過分了,如此一來,草原上的百姓還會江添可汗當回事嗎?”房喬說:“那麼方案該如何更改,請皇上示下。”皇上說:“這種事也麻煩朕嗎?你自己想辦法。”這話說出去之後,皇上立刻感覺到不遠處有一股怒火在升騰,果然魏徵說:“陛下,這已經是最好的主意了,陛下卻要放棄最好的辦法,爲的卻是保全自己的顏面,陛下認爲自己的顏面比江山社稷還要重要嗎?”

皇上說:“魏夫子,在你看來朕的顏面就那麼不重要嗎?”魏徵說:“第一,這件事有折損陛下的顏面嗎?臣以爲沒有,從古至今還沒有哪,一朝的帝王是因爲反省自己的過錯而被人瞧不起的。只有那些昏君,纔會以反省自己的過錯爲恥,認爲一錯到底纔可以保全自己的顏面。第二,就算是這件事,傷到了陛下的顏面,如果這可以讓千千萬萬的百姓過上更加寬裕的生活,皇上認爲這麼做不值得嗎?天子是百姓的父母,哪有父母爲了保全自己的顏面而讓子女受飢寒之苦?”皇上看着李靖,李靖趕緊說:“陛下臣贊同魏夫子的主張。”這個時候皇上看着侯君集,因爲他與房喬之間有交情,再加上魏徵舉薦他到這樣的高位,也說:“皇上這麼做是值得的。”

就在此時皇上突然放聲大笑,然後又突然收住了笑容,說:“好,準了。朕沒有想到能有你們這樣的一般職稱,往後大唐百姓一定會有好日子過。”之後李大亮帶着詔書前往邊關,一路上車馬勞頓按住不表,只說來到邊關之後,看到到處散落着流民,其中有一個人看到李大亮身着一身唐裝,於是投來仇恨的一片,在這些人看來,自己之所以落得這樣一步田地,只是因爲大唐滅了他的國,要不然在大可汗的庇護之下,不知道能有多歡樂。這更加深了李大亮執行朝廷決定的決心。當天下午,李大亮就讓人把文書張貼了出去。不出所料,很快就有一部分人鬧將起來,有一個領頭的人把衆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只見此人站在高處振臂一呼,說:“我們之所以活得如此悽慘,靠唐朝的救濟討生活,是因爲唐朝滅了我們的國,如果唐朝皇帝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那就應該讓所有唐朝的軍隊退出草原、遠離大漠,將我們的大可汗放回來。可是他們沒有這樣做,正所謂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我們不妨在這裡放手一搏,然後將西北道控制起來再向東挺近,相信在不久之後,大漠是我們的,草原是我們的,藍天覆蓋之下的所有地方都將屬於我們。我們將擁有天下的財富,域外知名都將成爲供我們驅使的奴隸。”於是他們開始圍攻守在那裡的士兵,李大亮早就防備着這一手,因爲事先在關鍵的地方埋伏了弓箭手,當鬧市的人羣出現的時候,立刻萬箭齊發。這些人當中很多在頃刻之間都被射成了刺蝟,但是在衆人情緒的感染之下,他們仍舊不斷往前涌。

李大亮立刻派出騎兵衝散了他們的隊伍,然後再讓久經戰陣的士兵帶着刀衝進去一通亂砍。終於將這一場混亂平息了下來,因爲擔心發生瘟疫立刻將屍體堆積起來,然後一把火燒掉了。做這件事的時候,還不忘請來僧人做法事。爲了把戲演到底,李大亮對着熊熊火光放聲大哭,說:“唐朝的皇帝就像父親一樣愛着這些百姓,而我卻沒有替皇上照顧好他們,使得他們心生叛逆,做出如此天地不容之事,從而遭瞭如此慘痛的報應。”也沒有鬧事的人看到此情此景,一時間也沒了主意,李大亮說:“你們可以自行選擇,願留便留,願走便走,大唐的皇帝天可汗陛下,絕不會爲難大家。”這個時候一雙似曾相識的眼神引起了李大亮的注意,立刻讓人將那個人抓過來,李大亮說:“種種跡象表明,你就是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如今你還想逃走嗎?”不等那個人開口反擊,李大亮拔出配刀將那人分成了兩截。

混亂平息的消息傳回長安,皇上說:“李大亮知道做一場法事這是很好的,朕也要在長安舉辦一場法事,朕要讓居住在長安的胡人們知道,朕是愛護他們的。”法事了舉行當天,大量的百姓前來觀看。在人羣當中就有蕭玉蓉,法事結束之後人羣散去,在涌動的人潮當中,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個人不是別人,就是苗山幽。她立刻走過去打招呼說:“苗兄弟,想不到在這裡還能撞見你。”我立刻轉身說:“我聽說孫師父已經回山了,便以爲你也跟着他一同回山了,沒想到你仍然留在長安。”蕭玉蓉露出一臉苦笑說:“不怕你笑話,我在長安見識了人世繁華,師父就告訴我,一個人不可能在清靜之中得道,一定要在經歷了人世很多浮沉之後纔會有所悟。”

我說:“既然如此,他爲什麼自己回山了呢?”蕭玉蓉說:“師父說‘富麗繁華的地方就像是大漠,在這種地方待的久了,心就會蒙塵,去山中尋找清靜,其實就是想要清洗這一顆蒙塵的心,非如此不足以見心之光亮。可如果一顆心從來沒有被大漠之中的風塵打磨,那也不會有一顆靈光剔透的心出現。’我覺得師父說的對,所以暫時留在長安。”我說:“其實人怎麼可能遠離紅塵呢?人本身就是紅塵之物。”蕭玉蓉說:“可要是太過於眷戀紅塵,人是不可能得道的。”我說:“使人本無高下之分,都是天地養育之衆生。一個得道之人,必定有真磐石一般的願力,非如此不足以心想事成。有如此願力的人即使在紅塵中沉浮,也會是能夠成就大事業的人。”蕭玉蓉說:“我覺得你這個人非常的聰明,說出來的話就像是一股清流,不過一個人如果做的跟說的不一樣,那他說的也都是妄言,他所想的也都是妄想。”

我說:“你能看到這一層,實在是難能可貴,其實人都想把自己生平的感悟告訴另一些人,但這其實是不可能的,只要那個人沒有經歷過你所經歷的事情,你說的話他不可能感同身受。人往往就是這樣,等到長大成人之後,生兒育女之時才知道父母當年所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蕭玉蓉說:“要不這樣吧!我收你爲徒。”一聽這話我竟然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應答,她說:“我們已經相處了這麼長時間,你可能覺得我跟你是平輩,拜在我門下讓你難以接受,其實你只要仔細想一想,有了師徒的名分,我們的關係就可以更加親近,這對你來說難道不好嗎?”我點點頭說:“那好吧!但願我拜你爲師,之後不被衆人笑話。”蕭玉蓉說:“你要是有這樣的顧慮,我也要告訴你,我不是非收你爲徒不可。”我趕緊雙膝跪地說:“師父在上徒兒這廂有禮了。”她說:“這也太草率了吧?”

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290侯弘仁銳意開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38回裴特進晉升裴司空苗沙彌變成苗居士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
256出意外不死何立身入彀中讀書更上進第30回築臺求雨祈福避災反躬罪己噩夢不止336憐愛子皇帝多教誨是慈父天子徵遼東268劉德威一言平斷獄川之代即位潘森南第83回張玄素諫止洛陽宮李思摩拜授右侯衛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276武士彠獻女入宮禁王尚書進言震內庭146苗山幽融入奴人羣 張士貴掃平奴人亂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286李世民獻陵祭太武房玄齡相府拜高陽第25回杜如晦妙計退胡虜長孫後請納小楊妃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第十六回苗懷仁攜子歸鄉里楊文幹舉兵謀皇唐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176查命案偶然失舊部 爭功勞記殺老將軍166奉祀上天以光聖道 不昧因果放棄執着第35回春分日天子祭太陽花朝節女紅去明飾第十一回劉武周北上歸胡虜房玄齡設卦解迷局第79回冤情昭雪道士出獄戰場落敗酋長投唐206陳太守降身訪名士隱大德過府論人才160福報護佑上師脫險 聖德日隆不納奸財219高甑生獲罪赴邊境李衛公閉門安住家155往來書信觸犯禁忌 進出監獄赦免賢人254長公主逞怒囚居士不良帥冒險救山翁第73回伊蘇尼失頡利失蹄京兆風華房杜染疾314薛延陀行兵進漠南苗山幽隨軍奔前線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138賀端陽羣臣議禮儀 選歌后山幽成小名第80回論往昔前事皆落空說來年此生成追憶214虞世南尚書請薄葬劉德敏率兵擊叛羌177苗山幽遭遇雪上霜 李淳風解說風裡浪300王師所至不破國喪智盛詐降石如雨下322真朱可汗尚唐公主契苾何力返回長安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292秋十月鸞駕回京師在清晨廷臣議大事293京兆小民不孝獲罪弘化公主遠嫁西垂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290侯弘仁銳意開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38回裴特進晉升裴司空苗沙彌變成苗居士242房玄齡革職歸田園苗山幽相逢說王事332鑄爐造鼎偷馬盜牛歡喜樂童刺殺李泰255白肥兒對峙長公主田有釧拜會蕭玉蓉148執節杖唐儉又出使 訪澤國官員欲殉身289九成宮結社謀事變立政殿皇上豎屏風275溫彥博六月死憂國柳御史連夜彈罪王118道士鄉儒學難推進 芳華亭佛法在此身109盼世上人能盡其用 覽山川物皆有所哀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齡尚書請致仕320拒忠言皇上又自慚委良吏孝恪巧扶御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351段志充請上禪大位苗山幽聽琴解心聲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341俟利苾輕騎入朝中史刺史坐髒遭刑戮197初冬時節溫酒賞雪夜幕之下斯人雅言250房玄齡上書請旨意孫思邈妙手難回春284李元軌賢能無所長劉處士置酒會騷客136議縱橫孤立吐谷渾 奔所往朝覲女王谷第24回新主臨朝百廢待興胡虜來犯含恨隱忍141曬伏節天上瑤池會 秋分日對月祈蒼生第91回覽聖蹟更知三教語見衆生皆是平凡人301焉蓍立功得賞三城荊王元景復請封禪第53回南山寺驅逐苗山幽太上皇夢遊兩儀殿第89回孫思邈回山尋清靜苗山幽出遊解天機第二十回銀安殿衆人逼秦王玄武門一役定社稷338岑文本獲封中書令郭孝恪俘虜焉蓍王第64回貞觀皇上四請賓王李靖將軍狼山之會348莫離支遣使獻二女薛延陀叛唐致家亡121致厚禮番邦顯誠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嚴360房玄齡死諫伐高麗褚遂良一省爲堂官110鳳鳥墜地誤入陋居 商人聞言更曉事理361唐皇上駕臨玉華宮賢皇嗣修成慈恩寺第46回蕭陳二公冰釋南山貞觀之光照耀大漠252長孫後死薦房玄齡李承乾設計魏王泰133長樂公主近嫁長孫 御史馬周直言戒上159尼古拉演說海外事 釋法隱暗害龜茲僧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難行篡逆揮刀弒君王220大勳貴關門做居士浮浪子當街被人毆第十八回李世民諫言遷都事觀音婢淚語釋上疑140大安宮皇上表孝心 高牆內頡利抒國恨第43回智顯受封法雅奪號聖德彰顯上皇蒙羞222奉上諭羣臣議諡號立高廟衆人拒太原355苗山幽朝見葉子柒惠恩善挑戰陸一蟬第26回太上皇深宮辭舊歲趙德言草原逞奸才265李世民圜丘祀昊天苗山幽青園遇羋嬡158開宗派終是一場空 結因緣禍福由天算349蕭相公忤旨不出家高士廉病重謝塵世272鑾駕抵達東都洛陽王圭光臨李泰府邸264政事堂廷臣論兵制幻雪亭方士說吉凶第77回苗山幽拜謁樓觀臺蕭玉蓉夜遊平康坊274上歡喜羣臣請封禪下憂心魏徵有諫言第67回懼流言停儀罷納妃續相國拜廟求子嗣第十三回魏夫子東宮獻奸計張公瑾洛陽練精兵第四回新婚夫婦琴瑟和鳴 天命所致潛龍出水288鞠文泰陰謀舉大事白肥兒面君陳實情302陳倉縣尉杖殺魯寧櫟陽縣丞請止遊獵101魏夫子彈劾權萬紀 孫思邈拜會袁天罡第七回隋煬帝英雄至窮途 唐國公順勢登大寶第95回東宮隱憂沉渣泛起深宮宴會上皇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