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護教先鋒

羅馬的社會制度遠比咱們一般人想象的更爲先進。羅馬雖然是奴隸社會,但也是一個高度法治化的社會。在前七百多年的時間裡,羅馬還是個民主社會,國家大事都由元老院開會決定,任何人都得服從法律,根本沒有皇帝這個職位。

在嚴格的法律制度下,你就算再有錢有勢,也不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社會身份就很重要了。羅馬地域廣大,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非羅馬地區的人民很難拿到羅馬公民的身份證。因此羅馬公民在當時屬於特權階級,可以受到很多照顧。

而我們要講的,是一個擁有羅馬公民身份的猶太人。

他叫保羅。他將改變世界,也將永久改變哲學的境遇。

羅馬帝國的擴張方式和亞歷山大有點像,在文化和宗教上,它奉行的不是剿滅而是寬容政策。比如羅馬去征服蠻族的時候,蠻族也有自己的神靈啊,結果羅馬人建了一個“萬神殿”(今天還可以看到),把各個蠻族的神靈都供奉到裡面。蠻族一看打仗打不過羅馬,投降後自己的神靈還能進入那麼雄壯的神殿中,所以一點抵抗力都沒有,成批成批的就都投降了。

因此在羅馬帝國境內,衆多宗教可以互相雜處,其中也包括猶太教和基督教。

這裡得稍微說一下猶太教和基督教的關係。

猶太教和基督教並不是同一個宗教。在猶太人中先產生了猶太教,基督教是從猶太教中發展來的。

猶太教和基督教都信奉上帝,也都相信會有救世主來拯救他們(“基督”和“彌賽亞”是一個詞,都是“救世主”的意思)。區別是,基督教認爲救世主就是耶穌,而猶太教不承認耶穌是救世主,反而認爲基督教是異端。因此他們纔將耶穌處死在十字架上。

在對待經文上,兩者都信奉《舊約》,但只有基督教相信《新約》。《舊約》和《新約》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記錄耶穌降生之前的事,一個是記錄之後的事。

保羅和耶穌處於同一個時代。早年的保羅是猶太教徒,他聽從教長的指示,積極迫害基督徒。據《新約》說,保羅在追捕耶穌的路上見到了耶穌的啓示,從此皈依了基督教。

後來證明,保羅的皈依對基督教極爲重要。

保羅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向猶太人以外的民族傳播基督教。這是一項很了不起的工作。在保羅之前,基督教只限於猶太人自己信仰。只因爲保羅的傳教,才使得基督教後來能成爲世界性的大宗教。

但這也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因爲不論是猶太教徒、基督徒還是非猶太人,他們都不理解保羅的行爲。

第一,猶太教徒當然認爲保羅是異端。

第二,猶太教的特點是非猶太人不接納,你要沒有猶太血統想皈依都不行。而最開始的基督教也繼承了猶太教的這個觀念,不少信基督的猶太人覺得,基督教用來救猶太人就好了,不應該接納外族人。所以他們也反對保羅的傳教。

第三,基督教的一個特點是一神論,信奉基督教就得放棄信仰其他神靈。因此那些被傳教的非猶太人覺得,保羅傳播新宗教是在破壞我們的傳統,冒犯我們的神靈。

總之,保羅是幾頭不討好。按照《聖經》的記載,最緊張的時候有人要刺殺保羅,多虧保羅有羅馬身份證,有特權,這纔得到羅馬士兵的保護,安全離開。其實這幫羅馬士兵也是看在保羅的身份上才保護他,他們自己也恨不得迫害保羅。

所以保羅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不久他就遭受了另一場災難。

公元64年7月17日夜裡發生了一件大事。西方世界的中心,全歐洲最富饒、最美麗的城市羅馬突然燒起了一陣大火。這火也太大了點,持續燒了六天七夜,整個羅馬城的三分之二都被燒爲灰燼。

當時的羅馬皇帝尼祿還不錯,不僅積極救火,還打開自己的宮殿安置災民。但隨後傳出各種傳聞。有的說尼祿是想要寫出一篇能和描寫特洛伊大火相媲美的詩篇,故意讓人放火的。也有的說尼祿是爲了擴建自己的宮殿放火的。——三分之二的羅馬城啊,如果後一條傳聞屬實,那麼尼祿毫無疑問是史上效率最高的拆遷商。事實上,在羅馬大火後不久,尼祿的確在廢墟上建起了更大更漂亮的宮殿。

或許是爲了洗脫自己的嫌疑,不久以後,尼祿對外宣稱這場大火是基督徒所放,同時展開了對基督徒大規模的逮捕和殘殺。

有人說,保羅就死於這場大火,或者是在這個時期被審判處死的。

關於羅馬大火和保羅的遭遇,史學家們有很大的爭議。但細節到底如何其實不重要。關鍵是,保羅從此在歷史上銷聲匿跡,而基督徒們受到了極爲殘酷的迫害。

保羅的時代,人們對基督徒有諸多偏見。

在基督教剛出現的時候,基督徒們以爲世界很快就會毀滅。所以他們並不熱衷於傳教,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樣建立自己的教堂,撰寫經文,只是搞一般的宗教聚會。所以在外人看來,基督徒們非常神秘可疑,也造成了很多誤會。

比如當時有一些基督徒不理髮不剃鬚,因爲他們認爲理髮剃鬚是對造物主所造之物的人工修飾。這就讓外人覺得,基督徒總是長髮長鬚,打扮怪異。

再比如,基督教中有分食葡萄酒和麪包的習慣。酒和麪包象徵着耶穌的血和肉。但是外人以訛傳訛,就產生了基督徒吃人肉、喝人血的傳聞。

還有,基督徒信仰的是一神教,其他任何神靈都不信仰。而在古羅馬時代,人們的社會活動是離不開神靈祭拜的。比如豐收的時候就要祭祀農業女神。這不僅是一項宗教活動,也是一項社會活動。然而基督徒出於信仰,拒絕參加這類活動。別人都上街慶祝的時候,他們躲在家裡,這會讓外人覺得他們既不合羣,又神秘怪異。

另外,基督徒們相信世界末日就快到來,到處宣傳“天上將會降下巨大的火球燒燬一切”。這也成爲當時很多人疑心基督徒是羅馬大火兇犯的原因之一。

說起來,被外人誤解也算是基督教的傳統。

1800年後,當基督徒們到中國辦免費的育嬰堂和醫院的時候,有中國人覺得這世上怎麼可能有人白做好事,便說:“洋教迷拐童男童女,剖心挖眼,以爲配藥點引之用。”

基督教又允許女人信教。在齷齪人的心裡,就想象成了“每令婦女誦經侍坐密室”或者“羣黨喃喃誦經,事畢,互相**以爲歡”。

基督教要婦女獨立,不再聽從父兄的封建管制。父兄們不肯相信這是封建家教無能的結果,便說教堂對婦女“投以媚藥,使其慾火中燒,一經交接視本夫如糞土”。

傳教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呀。

保羅就在這種條件下逆流而上。他的優勢在於,他擁有希臘哲學這個武器。

前面說了,那個時代,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都在城市廣場上共同辯論,因而基督教常常會受到各種稀奇古怪的質疑。

比如基督教說上帝創造了世界。有異教徒問:

“那上帝在創造世界之前在幹什麼啊?”

——誰知道在幹什麼啊,人家上帝也不能什麼事都跟你說啊。被問急了,基督徒就沒好氣地回答:

“上帝在給你們這些異教徒準備地獄呢!”

回答挺虎,但總這麼回答也不是個事,這時候就只能讓哲學上場了。

歷史上有一個規律,在鬥爭中,哲學總站在弱者的一方。

這是因爲哲學講思辨,講道理。而只有弱者纔會去講理,強者不需要講理。

這也是因爲,哲學繼承了蘇格拉底討人厭的疑問精神。只有弱者在面對強權壟斷的時候,纔有質疑權威的需要。

處於被歧視地位的基督教正需要希臘哲學的幫助。

保羅有深厚的希臘哲學功底,在傳教中又和希臘哲學家發生了辯論。因此他將哲學的思維方式應用到傳教中,撰寫了大量的神學文章。這些文字後來被稱作《保羅書信》,成爲《聖經》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保羅之後,還有很多基督教的傳教士把哲學當做了傳教的武器。正因爲保羅他們的工作,基督教才擁有了完善的理論基礎,和其他宗教相比獲得了巨大的優勢。同一時期的其他宗教在歷史長河中大都衰落了,只有基督教最終成長爲世界級宗教。在哲學史上,這時的哲學被稱作“教父哲學”。

幫基督教宣傳這事,對哲學來說既好也不好。

好的地方在於,這回是顯了哲學的大能耐了。基督教對世界影響深遠,起步階段的汗馬功勞就是哲學立下的。

不好的地方在於,宗教和哲學在根本上是無法協調的。宗教要求信仰,哲學要求懷疑,要不蘇格拉底也不能被控訴不敬神。和宗教結合在一起之後,哲學註定無法發揮自己事事懷疑的真能耐,只能淪爲宗教宣傳的幌子。

比如在教父哲學時期,基督徒看希臘哲學很有威望,就喊出“真哲學即真宗教,真宗教即真哲學”的口號。還有人說,在基督降臨之前,基督教的光芒就已經照到了部分希臘人的心靈,所以纔出現了希臘哲學。

總之在教父哲學家們的口中,哲學的懷疑精神一點沒有。這裡的哲學只是用來裝潢門面的招牌,就跟今天算命的搬個電腦搞“科學算命”一樣。

不過教父哲學裡有一個人可以說一說,他叫奧古斯丁。

——順便一說,別跟奧古斯都搞混了。奧古斯都是古羅馬皇帝常用的頭銜。

奧古斯丁早年信仰摩尼教,還沉迷過肉慾享樂。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能剋制,獲得更高級的精神追求。

但是咱都知道,剋制哪那麼容易啊。正像王爾德說的:“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誘惑。”臨考前徘徊在網吧門口的同學們,減肥時反覆開關冰箱門的姑娘們,最能理解抵抗誘惑時的痛苦和投降後的懊悔了。

據奧古斯丁自己說,有一天,他被自己的折磨得痛苦萬分,爲此狂走力盡,躺倒在一棵樹下哭泣。這個時候,他聽到一個清脆的童聲在反覆吟唱:“拿起,讀吧!拿起,讀吧!”

他隨手翻開一本書,正是保羅當年寫的《保羅書信》,而且奧古斯丁正好翻到書中教誨人要剋制的篇章。奧古斯丁讀了之後大爲震撼,感到自己受到了上帝的神諭,於是皈依了基督教,成爲基督教歷史上重要的聖賢。

奧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之前仔細思考過信仰的問題,也認真學習過哲學,因此他並不是只把哲學當做神學的工具,而是真心想通過哲學來探求真理。奧古斯丁的重要貢獻之一,就是解決了一個長久困擾基督教的邏輯弱點:

《聖經》說上帝是全知、全能和全善的,那爲什麼會允許人間存在這麼多醜惡和痛苦?

我們知道,《聖經》裡說,亞當和夏娃因爲偷吃了禁果,違反了上帝的禁令,所以被逐出伊甸園。但是上帝是全知的,不僅知道過去所有已經發生的事情,還知道未來所有即將發生的事情。那麼前面那個問題還可以問成:

上帝既然知道亞當和夏娃會偷吃禁果,爲什麼一開始不去阻止他們?

奧古斯丁的解釋是,關鍵在於自由。上帝給了亞當和人類自由意志,所以也必須讓人類擁有作惡的可能。

更具體地說,上帝是善的,而上帝的善表現在上帝對人類的行爲要進行公正的賞罰。那麼既然要賞罰,前提就是人類必需擁有自由意志,必須能自己選擇行善還是作惡,否則人類就不應該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這段論證對我們的意義是,首先,它十分巧妙,把一個看似自相矛盾的說法給解釋開了。其次,這解釋強調了自由的重要性。甚至暗示了一個意思:和消除人世間的所有惡行相比,自由更重要。

一說到自由我們會想到,這東西親近的是哲學,不是宗教啊。宗教有各種不可質疑的信條。只有哲學才允許無拘無束的懷疑,纔是真正自由的。所以可以說,奧古斯丁的解釋意味着,哲學內在的自由天性和宗教信條註定是無法融合的。

正因爲根本上的不可調和,那時有個教父哲學家說過一句名言:“上帝之子死了,雖然是不合理的,卻是可以相信的。埋葬以後又復活了,雖然是不可能的,卻是肯定的。正因爲荒謬,所以我才相信。”

這話常被人總結爲:“因爲荒謬,我才相信。”

換句話說,他認爲信仰這種事用哲學來論證本身就是錯的。對於宗教信就信了,你講什麼理啊。有趣的是,說出這句話的教父晚年和羅馬教會決裂,自己成了異端。但他這話卻說到了理上,宗教和哲學本來就不能調和。保留哲學,對教會來說就是養虎爲患。現代作家威爾?杜蘭就把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比做希臘人留給基督教的“特洛伊木馬”。

總有一天,蘇格拉底的討厭精神也會讓教父們抓狂的。

不過時候還早。教父哲學的時代,各種宗教流派激烈衝突,人們沉迷於各種宗教辯論和仇殺,根本沒有哲學發展的機會。

這很好理解,宗教是來救人的,哲學是來討厭人的,完全沒競爭力呀。

所以這個時代的哲學只能靜觀其變了。

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18章 曠世天才 (2)第41章 邏輯實證主義 (1)第36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3)第2章 征服者第17章 曠世天才 (1)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41章 邏輯實證主義 (1)第44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2)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25章 他!救世主 (1)第46章 科學說:我自己也不靠譜 (2)第6章 神們自己第33章 瞧!這個人 (2)第48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2)第31章 評價叔本華第24章 還忘了一件事 (2)第50章 主觀真理 (2)第50章 主觀真理 (2)第35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2)第36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3)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22章 哲學怪獸 (2)第51章 暫時的結論 (1)第4章 神的天下第28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2)第48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2)第47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1)第22章 哲學怪獸 (2)第22章 哲學怪獸 (2)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12章 理性主義 (1)第8章 天國王朝 (2)第42章 邏輯實證主義 (2)第11章 奇怪的論調 (2)第3章 護教先鋒第11章 奇怪的論調 (2)第49章 主觀真理 (1)第51章 暫時的結論 (1)第37章 進化論的影響 (1)第47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1)第7章 天國王朝 (1)第41章 邏輯實證主義 (1)第14章 寒冬夜行人第39章 生活在別處 (1)第30章 傲慢與偏見 (2)第49章 主觀真理 (1)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17章 曠世天才 (1)第22章 哲學怪獸 (2)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18章 曠世天才 (2)第15章 二虎相爭 (1)第41章 邏輯實證主義 (1)第39章 生活在別處 (1)第6章 神們自己第18章 曠世天才 (2)第46章 科學說:我自己也不靠譜 (2)第38章 進化論的影響 (2)第21章 哲學怪獸 (1)第39章 生活在別處 (1)第7章 天國王朝 (1)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10章 奇怪的論調 (1)第8章 天國王朝 (2)第32章 瞧!這個人 (1)第28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2)第36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3)第14章 寒冬夜行人第30章 傲慢與偏見 (2)第29章 傲慢與偏見 (1)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44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2)第12章 理性主義 (1)第28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2)第16章 二虎相爭 (2)第6章 神們自己第38章 進化論的影響 (2)第35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2)第2章 征服者第19章 決定論 (1)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33章 瞧!這個人 (2)第5章 異教徒們第24章 還忘了一件事 (2)第10章 奇怪的論調 (1)第11章 奇怪的論調 (2)第16章 二虎相爭 (2)第39章 生活在別處 (1)第20章 決定論 (2)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3章 護教先鋒第1章 招人討厭的哲學第16章 二虎相爭 (2)
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18章 曠世天才 (2)第41章 邏輯實證主義 (1)第36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3)第2章 征服者第17章 曠世天才 (1)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41章 邏輯實證主義 (1)第44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2)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25章 他!救世主 (1)第46章 科學說:我自己也不靠譜 (2)第6章 神們自己第33章 瞧!這個人 (2)第48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2)第31章 評價叔本華第24章 還忘了一件事 (2)第50章 主觀真理 (2)第50章 主觀真理 (2)第35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2)第36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3)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22章 哲學怪獸 (2)第51章 暫時的結論 (1)第4章 神的天下第28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2)第48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2)第47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1)第22章 哲學怪獸 (2)第22章 哲學怪獸 (2)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12章 理性主義 (1)第8章 天國王朝 (2)第42章 邏輯實證主義 (2)第11章 奇怪的論調 (2)第3章 護教先鋒第11章 奇怪的論調 (2)第49章 主觀真理 (1)第51章 暫時的結論 (1)第37章 進化論的影響 (1)第47章 實用主義的科學意味着什麼 (1)第7章 天國王朝 (1)第41章 邏輯實證主義 (1)第14章 寒冬夜行人第39章 生活在別處 (1)第30章 傲慢與偏見 (2)第49章 主觀真理 (1)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17章 曠世天才 (1)第22章 哲學怪獸 (2)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18章 曠世天才 (2)第15章 二虎相爭 (1)第41章 邏輯實證主義 (1)第39章 生活在別處 (1)第6章 神們自己第18章 曠世天才 (2)第46章 科學說:我自己也不靠譜 (2)第38章 進化論的影響 (2)第21章 哲學怪獸 (1)第39章 生活在別處 (1)第7章 天國王朝 (1)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10章 奇怪的論調 (1)第8章 天國王朝 (2)第32章 瞧!這個人 (1)第28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2)第36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3)第14章 寒冬夜行人第30章 傲慢與偏見 (2)第29章 傲慢與偏見 (1)第23章 還忘了一件事 (1)第44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2)第12章 理性主義 (1)第28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2)第16章 二虎相爭 (2)第6章 神們自己第38章 進化論的影響 (2)第35章 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 (2)第2章 征服者第19章 決定論 (1)第26章 他!救世主 (2)第43章 科學說:我不信先驗理性 (1)第33章 瞧!這個人 (2)第5章 異教徒們第24章 還忘了一件事 (2)第10章 奇怪的論調 (1)第11章 奇怪的論調 (2)第16章 二虎相爭 (2)第39章 生活在別處 (1)第20章 決定論 (2)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27章 康德的現實意義 (1)第3章 護教先鋒第1章 招人討厭的哲學第16章 二虎相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