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

“下官見過李相。”

“免禮,免禮。”李鴻章笑嘻嘻的說道。

“見過張中堂。”

“免禮,免禮。”張之洞笑呵呵的說道。

“見過xx大人”xx樂呵呵的說着免禮。

外放的正二品以上大員被李鴻章一紙召回京城,只因爲皇上大婚在即。與此同時,在京正三品以上大員也需要全部參加皇上大婚。大婚時的禮儀要求禮部已安典制分發下去,到時哪位官員站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時候行什麼禮儀都已經交待下去。這是國朝大事,更重要的是皇后此時已懷有龍嗣,國朝傳承有望,人心安定,自然大家都是滿臉的笑意。至於日本,撮爾小國而已。

滿京城都開始披紅掛綠張燈結綵,皇上大婚自然是可喜可賀的事。不論各外國公使館還是國內各地督撫都紛紛向皇上呈上賀禮。

“你們就拿這些破爛當賀禮?滾回去。”在家吃晚飯的光緒很不爽,閩浙總督周馥帶來的是一個箱子大小的貝殼裡面裝了些福建的茶葉瓜果。同時來的兩江總督嚴復更可惡,拎着兩條魚兩隻鴨子還有幾塊破石頭就來了。

箱子大小的貝殼本就是極品了,尤其是瓜果更是當地特產。那兩條長像怪異的魚是魚中的極品――江豚,石頭更是不是得了,相傳南朝梁武帝時,高僧雲光法師在石子崗講經,感動得上天落雨如花。花雨入地即變成無數大如雞卵,小似蠶豆,絢麗多姿的礫石。雨花石由此得名,石子崗也改名雨花臺。這數塊石頭就是當年從天而將的花雨所化。

“正因爲是特產。所以在當地肯定便宜,說不定你們帶過來的運費都比你們買東西花的錢要多。帶這些破爛好意思還來吃宴席。”

被光緒埋怨二位大人也不怒。周馥笑道:“正因爲是特產,所以在當地不值些錢,但能運往外地販賣尤其是賣給洋人,那可就值大錢了。”

“正是如此,聽聞吾皇正在採購大婚所用。微臣自告捐獻千隻江寧桂花鴨,供皇上婚宴所用。”

“都說兩江乃是朝廷賦稅重地,身爲總督的嚴中堂纔拿幾隻魚鴨就小氣了呀。微臣可是準備了整整一船的茶葉瓜果早已經起運北上。皇上是不知呀,微臣本想自己買些當地特產呈上,欲借皇上大婚之時爲其揚名。如此一來,有了名氣這東西就好賣了。不曾想,微臣纔跟治下商家說如將閩浙當地特產呈於皇上婚宴的好處,當地父老不僅不收錢還給微臣準備了整整一船,還說皇上大婚若是不敷所用,他們還可再獻一船。說來慚愧呀,這些都是當地父老自發敬獻給皇上的,結果身受皇恩的微臣卻拿不出皇上大婚的賀禮真是羞於見人呀。”話是這麼說,周馥可沒有一點羞愧的模樣。

“週中堂此言差亦。兩江之地瓜果自是比不是閩浙。但兩江之地水網縱橫,這江河之中的河鮮卻是難得的美味,這江豚乃是兩江之最,只是這數量漸少。當不得這滿朝大宴。只能少量進獻以博皇上一笑,到是這鴨子與這雨花石到是真要借皇上大婚之機一揚所名呀。”說着說着,嚴復與周馥同時大笑起來。

“你們是來賀朕大婚的還是來賣東西的。東西留下。人可以滾了。”吃個飯吃到一肚子火。光緒果斷不吃飯,改吃水果。至於江豚鴨子讓廚房拿去放好。明天就吃了泄憤。

因爲大臣們是來給皇上賀婚的,那就算是家事所以光緒就在主樓大廳內接見的大臣。雖然光緒很不想在主樓內談論政事。但身爲帝王與大臣聊天,總是不知不覺就聊到政事上面。嚴復與周馥在文官中來的最晚的,正好這些天藉着收賀禮的機會與各地督撫都聊了一會,算是大致掌握了各地的情況。總的來說,各地較爲平穩,工業發展正在起步,道路與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讓百姓能有一口飽飯可吃。只是工業的重複建設和前期規劃失誤導致的浪費卻有增加的跡象。這也是沒辦法,各地的技工學校只能教出熟練技工,整個中國能培養的現代工業規劃人才只有京師大學堂,而且還不一定合格,這不才畢業了一屆學子就出現了諸如連雲港之類的規劃失誤。

所以這屆畢業學子被光緒給全部扣下,在辜鴻銘的推動下,學農業的正在大學堂自留地裡種地,正在建設中的京城工地上也有學建築的年青面孔在忙碌,學工業的在管理大學堂自己的製造機構,學商業的到處在爲大學堂找經費,還有被派到乾旱的地方參與救災,到水澇的地方幫助排水,最不濟的也要去管倉庫……總之,想從大學堂畢業,除了理論課程之外,實踐也有相應的考覈標準,而且比理論課重要。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參於到這些實踐工作中去。

教育這種事急不來,雖然各地重複建設的項目有衝突,但也只不過是國家發展中必然出現的現象,這需要時間去調整去規劃。所有地方一起大力發展工業,這都是爲迎上之所好嘛,誰要皇上喜歡建工廠呢?地方督撫原本藉着楊洪之亂髮展出自己的實力,卻在接連大勝的皇家陸軍的威逼之下只得交出軍權、財權,爲了能保住自己的身家財產,只能拼命取樂上意。好在現在的大清表現出的蓬勃向上的發展,些許代價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錯誤就是錯誤,總要有人負責。雖然皇上在這方面沒有做出處罰,但有功的卻都高升了,誰不想自己的官位再進一步。於是,藉着皇上大婚送賀禮的地方督撫們無一不親自入瀛臺面聖,一表給自己表表功,一面藉機會探聽一下皇上一下步的動作。

只是每位督撫都帶着地方特產進貢是什麼意思?這是來京城售貨的吧。御史大夫們還偏偏大肆宣揚皇上爲了能讓百姓多一條收入,特意藉着大婚之機向洋人推薦國貨。此乃聖主明君呀。民間一片沸騰,能得如此明君自是百姓的福分。現在皇上因爲要支付教育經費連大婚都要從銀行借錢,這怎麼行?所以地方大族長老二話不說。進貢的東西全部免費,連運費都不要,只要能在皇上大婚宴上掛上自家的名號就行。雖然各地進貢的食材貨物等能讓大婚省下大筆金費、雖然宣傳的言詞讓光緒都爲之感動,可是一國帝王最盛大的婚禮被你們這些督撫搞成商品推薦會是怎麼個意思?不行,這些無理的要求全部拒絕。

皇上不喜歡奢侈品,皇上喜歡各地美食和有地方特色的小玩意。因爲皇上南巡之時,每到一處都會品嚐各地美食並收集當地特色工藝品。這些人哪裡知道,這純粹只是一種小愛好而已。但卻因爲他是皇帝而被無限擴大。

老子喜歡的是真金白銀!光緒很想跟督撫們說這句話但只能在心裡吶喊,這都是明君的名頭害的。憤恨的吃掉這些水果。每樣工藝品留下一套,還是沒能消氣。於是光緒招招手,讓寇連材把剩下的水果工藝品發給宮中侍衛,權當是福利了。至於如何分配,這是新任禁衛營長琪木格的事,這也是對他的一種考查。楊東子還是因爲黃花崗之事在結束了對皇后的護衛後被調回特種團當團長。

東西分下去了,可光緒還是一肚子氣,被李鴻章氣的。今天是皇上從孃家回京的日子,是上午到。因爲皇后在京城中沒有親眷。那就必需選出一處作爲出嫁前的閨房,於是與皇后關係好的李菊藕家成了皇后出嫁前的待閨之處。這是恩典是隆寵,於是李鴻章親自到火車站將皇后迎入家中裝修一新的小院。光緒是中午從剛建成的新參謀本部大樓內出來,得知棗兒回京後就直奔李府。李鴻章在府門前恭迎陛下入內。李鴻章在大堂恭謹的給皇上上茶,李鴻章這王八蛋居然敢拒絕皇帝見皇后,原因是男女婚前不得見面。此乃禮制。

禮制禮制,這哪王八蛋定的禮制。都聽到後院的笑聲了就是見不着人。這心裡跟貓撓似的。可人家家的後院都是女眷,你總不能硬闖吧。光緒威脅說要把剛賜給張佩倫長子的玉佩給收回來。沒想到李鴻章還真拿出來。看着李鴻章雙手捧着的玉佩,光緒當然不會真收回,只能憤恨的說要李鴻章好看,無奈的空着手回宮。

八月的北京驕陽似火,最後的陽光依然散發着巨大的熱量。瀛臺雖然被南海所環繞,依然也無法抵擋烈日的侵襲。平日裡還多少有些風,今日的樹梢動都不動。

“琪木格,調你來肅衛宮禁,這幾日可還習慣。”光緒慢步走在樹蔭下問首跟在身後的琪木格。

“回皇上,楊大人已將禁衛營訓練的很好,卑職只需按步就搬就好。”

“那就好,現在中海已經納入禁衛營的管區,以後北海也要納入,估計僅靠現有一個營的兵力應該不足,你要提前做些準備。”

“卑職已上報王總長與歐陽尚書大人,回覆給卑職的是要待此次清日之戰之後,從各地憲兵中抽調人員,預計用一年時間將禁衛營擴編爲團。具體的計劃是……”

“好了。”光緒揮揮手打斷了琪木格:“朕不懂軍事,具體的計劃就不用告訴朕。既然將禁衛營交給你統率,只要覺得合適就放手去幹,對於跟着朕從田莊臺下來的將士,朕還是放心的。朕只是好奇,做爲科爾沁右翼前旗的札薩克郡王烏泰,爲什麼會讓他的獨生子參加新軍?戰場之上誰都不知道下一刻的生死,你父王卻將自己王位的唯一繼承人送上戰場。要知道科爾沁部落是爲大清立下了不朽功勳的,札薩克郡王的爵位可是世襲的呀。”

琪木格突然紅着臉不說話,直到光緒開始盯着他這才說話:“其實是我自己偷偷跑出來的。”

光緒聽聞哈哈大笑:“好男兒當志在四方,這幾年先安心的呆着,將來總有你大展所長之時。”

君臣二人邊走邊聊。晚膳後閒庭若步的在樹陰下閒逛的光緒早已是滿身大汗。南海,掛着海的名頭實只有一條狹窄的水道連通中海外。南海實際上只是一個死水湖。不過總算是皇家園林,水質略顯綠色而已。這樣的水質對於喜歡游水的光緒實在是一種困擾。其實早想給南海再修一條水道,只是國庫不豐,國家亦是內憂外患,無意間被掛上明君頭銜的光緒只能按下性子。當汗流浹背的光緒走到湖邊停下腳步,四下張望見周圍無一侍女之後,立馬開始寬衣解帶。

“皇上,您這是要幹嘛?”琪木格猛然轉身背對光緒問道。

“幹嘛?這麼熱的天當然下水涼快會兒。”光緒脫到只留一條褲衩,舒展一下身體後對還揹着皇帝的琪木格說道:“都是大老爺們的你這是什麼意思?放心,朕不好男風。”說完。自己一人下水。嗨,一腳淤泥呀。

皇上游水是皇上的自由,但爲防萬一皇上身邊總是要有人的,所以不下水的琪木格只能叫來其它侍衛。侍衛到是笑嘻嘻的只穿褲衩下水,對於正在執勤的他們,這也算是一種福利了。

“我說,特戰營可是有水上訓練的項目。你們營長這是什麼情況?”光緒問着身邊的侍衛。

“皇上您是不知道,營長是蒙古人,天生怕水。所以還在特戰營時就特意免了營長和他的三個是侍從的水上訓練。”

“不會吧。當年在田莊臺四個人抓了幾百日本兵的皇家禁衛營長居然會怕水可不行。你們要好好教教你們營長才行。去,拉下水來。”光緒這才說完,還沒等侍衛們從水裡出來,琪木格卻撒腿跑了。這直讓光緒看的一頭霧水。這是真怕水呀。

同樣一頭霧水的還有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權兵衛,此時他率領大日本帝國聯合艦隊在旅順口外海遊弋,裡面停靠的是清國第二特混艦隊。至於停靠在威海衛的清國第三特混艦隊。山本到是不擔心。只是他奇怪的是,無論他如何挑釁的將巡洋艦衝入岸基炮臺的射程內。清國也一炮未發。而旅順口外,除了一艘巡海號外再無一艦。結果等了數天的山本發現清國對於日本的挑釁行爲竟然置之不理?山本實在想不通清國的意圖。按理來說至少應該出來對峙纔是。至於參謀建議的讓戰列艦進入清軍射程的建議被他所拒絕,萬一清國就是在等他的戰列艦呢?

整個旅順被清國改造了全軍事重地,外人想要潛伏進去難上加難,雞冠山擋住了旅順灣內港的視線、虎威灘上簡陋的城牆也擋住了旅順外港的視線,站在瞭望臺的山本從望遠鏡裡只能看到山頂炮臺上戒嚴的清軍,卻對旅順港的情況一無所知。這個從來不讓外國商船靠近的、號稱東亞最神秘的軍港依然保持它的秘密,但港口必竟有工人、有官員進出這就夠了,總能從這裡面尋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是的,雖然犧牲了大量情報人員,日本依然收集了足夠的信息。比如,旅順建造了聽風、觀海這兩艘驅逐艦後,就一直只對清國?軍艦進行保養,再無建造任務。相反,在更北方的葫蘆島正在建造四艘軍艦,如果真是傳聞中的快速撞擊驅逐艦,那麼他的艦隊只能在小型艦支的保護下作戰。不然,一但讓這四艘撞擊驅逐艦衝入本陣,那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報告司令官閣下,富士號回來了。”瞭望員報告說。

山本轉動望遠鏡,懸掛着日本海軍旗的富士號從旅順南端正轉向本陣。富士號帶着二艘驅逐艦正是去葫蘆島偵查造船廠的情況,這也是山本在旅順等了這些天的原因。山本放下望遠鏡,轉身回了艦橋。

“司令官閣下,很遺憾的向您報告。葫蘆島造船廠大門依然緊閉,沒有軍艦出港的跡象。”富士號海偵查依然沒有結果。山本聽着報告眉頭緊皺,如果只是四艘百餘噸的驅逐艦應該早就造好了。而且據潛伏在葫蘆島的間諜報告,在數月前的一個夜晚,聽聲音應該是軍艦出港。可惜的是,葫蘆島造廠到現在依然緊閉,依然沒有人員進出,依然得不到葫蘆島造船廠的任何準確信息。

在他們的身後,一支懸掛着夏威夷海軍旗的艦隊向着正北的大連灣緩緩駛去。清國與夏威夷海軍的演習歷盡四個多月終於結束了,但他們將待在清日決戰之後離開,應爲他們要現場觀摩。

“返航吧。”山本下達了命令。這是最後一次的示威行動,下次再抵達這裡時,那將是攻擊行動了。日本艦隊開始緩緩轉向,在夕陽下朝着西方駛去。

北京城內,隨着皇上大婚日子的臨近,大婚的各項準備在做最後的檢查。各地督撫、各國公使,琉球王、朝鮮王、暹羅國王,就連夏威夷女王都藉着考察的名義親自抵達北京,安南王的秘密代表、緬甸王的秘密代表已經齊聚京城。這是東亞最大的盛世,所有各國文官集聚在北京,而武官乘坐着自己或別國的軍艦停留在天津。所有人都明白,清國皇帝大婚的那天,日本一定會有動作,而清國一定不會讓日本人在這一天抄了顏面。所以,這天將是決定東亞地方霸權歸屬日子,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最後的日子到來。(未完待續。。)

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4章 視察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407章 追擊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408章 凱旋第427章 一定會咬鉤的誘餌第130章 突圍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2章 水師議事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40章 回京第22章 都是難題第232章 進京,需要用炮火開路第122章 不放棄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247章 科舉大考第27章 紛亂第127章 交換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223章 遠東政治博弈的開始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35章 大 躍 進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60章 麼蛾子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90章 中央銀行第70章 留下他第276章 公審第15章 調教三傑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22章 都是難題第109章 去死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428章 戰略的目的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90章 未動先謀第264章 回國第109章 去死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283章 離別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94章 風起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77章 寒流第129章 無怨無悔第283章 **的哀怨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377章 9月12日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
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00章 零四章 終於到家了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4章 視察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241章 海狼初現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407章 追擊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381章 到東方去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408章 凱旋第427章 一定會咬鉤的誘餌第130章 突圍第263章 進京面聖第32章 水師議事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40章 回京第22章 都是難題第232章 進京,需要用炮火開路第122章 不放棄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247章 科舉大考第27章 紛亂第127章 交換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223章 遠東政治博弈的開始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235章 大 躍 進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60章 麼蛾子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90章 中央銀行第70章 留下他第276章 公審第15章 調教三傑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270章 海外華人對祖國的忠誠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22章 都是難題第109章 去死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428章 戰略的目的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90章 未動先謀第264章 回國第109章 去死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283章 離別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94章 風起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161章 馬關條約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239章 忠誠的回報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212章 殘龍軍,集結第44章 皇宮內外第177章 寒流第129章 無怨無悔第283章 **的哀怨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34章 想摸魚,先攪水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377章 9月12日第224章 齊聚一堂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