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

“轟轟轟”,這是炮彈爆炸的聲音。“咚咚咚”,這是重機槍掃射的聲音。“啪啪啪”,這是手槍的聲音……誰能想的到,一個國家在一天之內同時發生了四場戰爭。

在四平方向,清軍步兵在各種口徑火炮和手榴彈的掩護下一步步的推進。鐵嶺、雙平、長春、吉林……大清皇家陸軍第一、二、三、四、六師加上獨立炮兵師共計四萬餘人,同時向四平內殘餘的二萬多俄軍發起進攻。嚴密的包圍圈,步步爲營的推進。人數的優勢、武器的優勢、補給的優勢,清軍將最終戰勝俄軍並將他們全部消滅,這已經是世界各國一致認同的。唯一的不同是,他們對清國能否在俄國公使喀西尼抵達奉天面見清國皇帝前結束這場戰爭卻有着不同的意見。

鴨綠江邊,日本猛攻清軍防線。尤其是九連城方向,日軍集中主力部隊日夜不停的進攻。朝軍灘頭陣地數度被日軍佔領,幸得清軍二個炮兵連的火力技援生生將日軍攻擊部隊截斷,加上朝鮮國王也親自督戰,朝軍才堪堪頂住日本人的攻擊。但訓練不足的朝軍傷亡依然過大。

在山東,獨立師緩慢的向半島內推進的同進,北洋各部也在向半島開進。此時的義和拳活動纔剛剛開始,參於者更多的是普通務農與小手工業者,既無爲首之人調遣,又無鋒利器械;且是自備資斧,所食不過小米飯玉米麪而已。既不圖名。又不爲利,奮不顧身,置性命於戰場。不約而同,萬衆一心。他們只是仇殺洋人與奉教之人,卻並不傷害平民。有時義和拳甚至擔負起維持治安的責任。對於這樣的民亂光是殺是不行的,但想安撫卻也難上加難,因爲你很難分辨善惡。眼前局勢有惡化趨勢的劉坤一想出一個辦法,把有所洋人傳教士全部抓起來,並查封所教堂財產。這樣一來對內可以宣稱抓捕全部的洋教士。以平民憤。對外卻讓李鴻章在京城告知各國駐華公使,以這種方法先將各國傳教士保護起來。效果很好,民衆看到朝廷派軍隊來對付洋人。而各國公使也接受這清廷的這種方式。只是依然會有些別有心思的拳匪正面對抗朝廷大軍,對於這些人自然回報是血與火。撫,表現朝廷之心胸。鎮,以示朝廷之決心。劉坤一在招幕民工之時還有另一個任務。收集洋人傳教士的犯罪證據。

而在最南方的廣州。起義的槍聲卻深深的震驚了兩廣總督譚鍾麟。雖然事發前早有人知會過他甚至還給了他叛亂者的起義計劃,但他總還是有些懷疑。直到叛亂的槍聲響起,他這纔開始調動駐軍鎮壓。可是起義者們已經佔領一些關鍵的位置,譚鍾麟和其鎮壓部隊都相信剿滅叛亂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但已失先手的他卻使得平叛過程的傷亡和時間也被拉長。

從北國到南疆,一天之內同時烽火四起,這讓各國都難以理解。光緒也是一個有所作爲的皇帝,大清各項經濟指標也在快步上升。工業、農業,特別是各國在華投資的企業也在招收的大量的人員。社會較爲安定的大清爲什麼還會發生這種事情?如今各國在華利益也日漸增加。卻不禁要問:大清這是怎麼了?

可更讓各國公使們反應不過來的是,就在這種時候的清國海軍卻在第二天發動了釜山登陸作戰,太平洋艦隊於清晨炮轟了釜山港口,由丁汝昌率領的海軍陸戰一師僅僅半日就奪下釜山。與此同時,完成補給的北洋艦隊卻逼近日本本土。

結果一心要血甲午之恥的劉步蟾卻在對着日本大罵:“太平洋艦隊也太t娘d黑了,什麼都沒給老子留下。”大阪不讓打,其它地方也因爲日本將所有資金用於東京灣內的建設,結果日本海岸線除了漁船就沒能剩下什麼。幾艘破漁船也值不回炮彈錢,一怒之下的劉步蟾直接開到東京灣門口。這讓日本的戰列艦更不敢出門了。

烽火四起的大清國並沒有讓國民們心慌,雖然東北的戰事何時能結束還不知道,但心竟俄軍已是困獸猶鬥,長久不了。而鴨綠江的日本更不擔心,收拾完俄國毛子還能有小日本的好果子吃嗎?至於山東的拳亂,朝廷大軍都已經調去了,這平亂也就是時間問題。最先熄滅烽火的是廣州,叛亂僅僅持續了一日就被徹底剿滅。

北京城裡的大街小巷、酒樓茶肆裡過着一如既往的生活,再也沒有俄軍南下時的那般慌亂。

“瞧瞧,廣州那些叛逆乾的都是些什麼事呀。”茶館內,一位年長的老者重重的將報紙拍在桌了,憤恨的說道:“乾的是謀逆的事就不說了,還搶劫。明明就是一羣土匪,打着什麼旗號都還是土匪。”

老者的話引來了衆人的同樣的指責,報紙上的數張照片已經很清楚的表明,數個穿着與叛逆者同樣的服飾的人衝進了金店,他們不僅搶了店鋪,還殺了人。特別是那張正在搶劫的照片,一人正在往口袋裡裝金飾,而另一人手中的槍下倒着一位已經死去的店家,那深黑色的照片中還能明顯看到鮮從店家的胸口流出來。報紙中不僅有照片,還列舉在叛亂過程中受害家人的供述。

“什麼共和,什麼新中華,這都是這些謀逆蠱惑人心的說詞。那些大山王不也說要劫富濟貧,乾的還不是打家劫舍的勾當。真要劫富濟貧他們怎麼不去劫那些貪官污吏?”上海的酒樓內也有同樣的抱怨。

“以後千萬別跟這些人蔘和。什麼爲民請命,其實就是中飽私囊。革命經費不足就可以公然搶奪普通老百姓的東西。如果這也叫革命,那革的也是老百姓的命。”廣州城內的茶肆更是一片譴責之聲:“可憐的張員外。竟遭如此橫禍。我還在他家的店裡買過首飾呢。”

光緒沒有壓下起義的消息,反而讓務時報大肆報道廣州的叛亂行爲。整個叛亂的過程都被詳細的報道出來,就連叛亂的口號也逐一列出。“推翻朝廷。實現共和。”“建立新政府,實現新中華”……除了那句“驅逐韃虜。”

“什麼叫共和,你們能說明白嗎?新中華應該是什麼樣子,又有誰知道。在這個還有九成人都不識字的國家,你跟誰去講共和?就算了你講了又有多少人能明白。一但你們共和成功,你又憑什麼去保證這些樸實的民衆不會再次受到欺騙?你們想要共和那是你們的想法,可是你們爲什麼要把自己的想法卻強加於人。爲什麼要殺死那些排斥你們想法的人?爲什麼?”

這是廣州叛亂第三天發表在《務時報》頭版頭條上的文章――《寫給叛亂者的話》,由光緒親自執筆,所以文章就直接屬了大清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恬。當然。光緒不會說這篇文章是經過了唐紹儀等文臣武將們的修改。正是因爲這篇文章所對的絕大多數普通的百姓,所以在遣詞造句上也全部通俗化,這也是爲什麼要武將參於修改的原因。

“什麼是共和?朕明白,但朕卻不解釋。因爲每個人的理解都會有差異。所以朕不想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每一個百姓。所在朕辦起了京師大學堂。所以朕支持着各地督撫辦起了各地的高校。朕不僅僅讓學堂傳授中華千年的儒學文化,還讓學堂傳授西洋的學識。就是希望讓大清所有有識之士從學習中的尋找,去追尋真正的強國之路。但一個國家的富強並不是僅僅靠幾個或是少部分的精英人士就能達成,這需要每一位大清百姓一起努務。要知道就是這些不識字的農人在山腳田間裡躬耕,才供養着大清所有人的吃食。要知道就這這些剛剛走進工廠的工人用他們的雙手生產出一件件商品、武器。調贏缺、通互市,讓農人和工人所生產的物品能夠銷售出去的就是這些滿身銅臭的商人。也正因爲有了農、工、商,纔有了士來管理這麼龐大的國家,也因爲有了農、工、商。才使國家有了稅負,才能組建軍隊抵禦外侮。三千年前孟子也曾說過: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千年的唐太宗李世民就說過: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今天朕也要說:因民有家,所以纔有國,民乃國之根本。千前的的古人都知道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這些整日勞作的民衆。”

“而你們在做什麼?你們卻因爲他們不願信奉你們的共和而殘遭殺戮。難道說你們的共和就是要讓天下人都去信奉你們的共和,你們的共和就是要建立在那些不信奉你們共和的人的鮮血之上嗎?這樣的共和不要也罷。”

“……”

“朕很想知道,你們發動叛亂之前有沒有想過這個國家?都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你們可知在這個國家裡,還有多少整日辛勞卻還不能飽肚的百姓。閒時喝稀,忙時吃幹。就是因爲沒能吃飽肚子纔想出來的法子。朕端坐朝堂之上卻噤若寒蟬,什麼明君,什麼聖主,朕不稀罕。朕只有一個最簡單的期望,讓天下承平,讓每個百姓能吃上飽飯。一句共和就可以吃肚子了?一句革命就可以不用種田上工而衣食足了?而你們卻讓這些還吃不飽飯的百姓去革什麼命去起什麼義。要知道,吃飽穿暖纔是正經。如果你們一句共和就能讓天下人衣食足,那時不用你們說,這天下百姓就會把朕趕下皇位。眼觀世界各國,唯中華五千年曆經坎坷而不倒。爲什麼?就是因爲了這些堅韌的百姓,他們纔是我泱泱中華最堅實的脊樑。當你們把革命的槍口對準這些樸實的百姓的時候,你們有這些人想過嗎?”

“別的不說,就來議議你們這些的叛亂。你們憑着一時衝動就想推翻朝廷,你們有想過這麼做的後果嗎?朝廷倒了,皇上沒有了,大臣都被你們殺光了。現在輪到你們坐朝廷了,別吹什麼口號。別說什麼未來,就說說眼前。你們來告訴朕、告訴天下百姓你們如何來安定國家,如何抵禦外侮。你們有財力支持大清海軍日常運行嗎?你們有能力指揮大清陸軍作戰嗎?你們當中有文可以安邦定國之相。武能平定外患的大將軍嗎?你們知道不知道光是一支太平洋艦隊每個月就要200萬兩銀子才能開得動,更別說戰時那額外的炮彈費和修理費。你們可知道整個大清一年須要多少白銀才能讓朝廷運轉嗎?”

“你們不知道,似乎也不需要知道。因爲你們連造反的錢都是靠搶劫富戶得來的,難道說等你們推翻朝廷後靠搶劫天下百姓來坐朝廷嗎?你們能保家衛國嗎?你們更做不到,因爲你們連叛亂的槍支都是日本人送給你們的。日本人憑什麼支持你們的革命?在日本揹負着世界上最大的債務之時爲什麼還要如‘無私’的支持你們的革命?因爲他們想讓你們的革命來牽制我大清的軍隊,好讓他們的軍隊能衝進大清國土來廝殺,來搶掠。難道你們忘記了甲午年的遼東和山東那千里哀鳴的場景了嗎?還好你們人數少。武力不足,只以當地駐軍就可以平定叛亂。你們可曾想過,一但你們有足夠的武力來攻佔廣州城會有什麼後果。”

“再說說如果你們叛亂成功吧。一但你們佔領廣州。朝廷就要派兵平亂。朝廷的兵從哪裡來,調八旗還是綠營?都不行,因爲你們有佔領廣州城的實力就能夠打敗這些八旗綠營,所以想要平定叛亂就只能從抵抗日俄侵略的前線調兵。這樣一來前線的兵力就會不足。就會失守陣地。就會戰敗。然後日俄兩國就可以攻入山海關,就可以兵臨北京城下。那時他們會逼着朕簽訂屈辱的協議,他們就可以割走大清的國土,虜走大清的國民,還可以逼着朕賠償他們鉅額的賠款。朝廷很窮,拿不出那麼多錢怎麼辦?那朝廷就會問百姓要,打不過洋人還打不過百姓嗎?那時朝廷就會搶走百姓手裡的最後一個銅板和最和一顆種糧,因爲朝廷要賠給日俄兩國。這時百姓反了。你們也打着革命的名義向北進軍。然後朕的軍隊和你們的軍隊在中原大戰一場。這樣日俄兩國就更高興了,俄軍可以繼續南下。日本人攻擊我們的海岸線。然而我們爲了自己卻無視外敵在中原廝殺。整個中華烽火四起,百姓不是加入你們的軍隊,就是要加入朕的軍隊,因爲他們不加入就會被殺死。然後農田無人耕作,工廠無人開工。百姓不是戰死沙場就是餓死街頭。這是你們想要的共和嗎?你們明明不明白一但你們起義成功,這就是必然的結局。”

“你們知道不知道,僅僅爲了一個山東拳亂,原本要增援鴨綠江的獨立師和北洋軍去山東撫亂。你們可否知道爲了能讓朝鮮人幫大清防衛日本人,朕許了多少好處給朝鮮。爲什麼你們要逼着朝廷將原本要用在自己百姓身上的錢糧交給別人。你們可以對朝廷不滿,你們可以去想你們的共和,請不要對自己的百姓下殺手。”

“大清有多少人知道日本人的野心。去看看歷史吧,從前明開始日本人就在謀劃中國。甲午年在大清國內燒殺搶掠你們忘記了嗎?甲午戰敗朕逼得日本人賠給大清高達2億兩白銀的賠款,就是希望日本再也沒有發動戰爭的能力。可笑的是那時還有士子說什麼泱泱上國當以懷柔以感化番邦。結果呢,人家日本人向全世界借錢,不僅一次性付清了賠款,還購買了六艘一萬噸級的戰列艦和六艘八千噸的重巡洋艦。大家都知道曾經亞洲第一鉅艦――北洋水師的定鎮二艦吧,你們又知道才七千噸的定鎮二艦在這最新式的萬噸戰列艦前是什麼嗎?是靶子,就如同孩子與成人的區別。日本人買這麼多這麼厲害的軍艦拿來當裝飾擺在家裡看的嗎?不,他們要用這些軍艦來打敗我大清皇家海軍,來攻擊我大清國土。然後就可以逼着朕搜刮百姓最後的存糧交給他們。日本人‘無私’送給你們槍支讓你們來造反的原因,就是希望你們來分擔朕用於攻擊他們的力量。看看吧,連艦船還沒回來的日本,看到俄國入侵我中國,就迫不及待的要來分一杯羹。如同不是因爲有日本人,朕還用得着分兵嗎?俄國,朕老早就把他們趕回家去了。沒想到呀,不是沒想到呀。山東拳民在背後給了朕一拳,你們這些共和的叛亂者們卻給了朕幾乎致命的一槍。還好你們人不多,還好有英勇的將士們打敗了你們,挫敗了日是本人的陰謀。”

“看看百姓們樸實的臉龐,看看勤勞的百姓厚繭的又手。爲他們多考慮一點,爲他們多想一下,別用槍指着他們。不管是你們造反成功還是朕鎮壓有理。朕求求你們了,朕當着全天下百姓們的面求求你們了。你們就是要造反,能不能在朕收拾完日本之後讓國家再無外患之時再造反呀。朕求你們了……”(未完待續。。)

ps:??這篇儌文真不好寫,足足想了四天才寫出來。其實鵬羽真的想寫的熱情澎湃,即使寫成這樣,其實內心真不滿意。可惜真的已經是力所不及了。

謝謝大家一直支持到現在。

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88章 生絲大戰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60章 麼蛾子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53章 雲南白藥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350章 攪局者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第428章 戰略的目的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395章 老謀深算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172章 震驚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98章 諜戰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300章 三十一章 婦人的淚水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89章 生死大戰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4章 視察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407章 追擊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357章 競爭第14章 視察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211章 開火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99章 宣戰第369章 “喏”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395章 老謀深算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章 各懷心思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38章 議事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177章 寒流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54章 驚喜連連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373章 “您說呢?”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283章 **的哀怨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30章 定遠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150章 陰霾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78章 方子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37章 廣而告之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389章 禮儀之辯
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88章 生絲大戰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156章 不變的姓氏叫中國第60章 麼蛾子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53章 雲南白藥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153章 烤肉的味道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350章 攪局者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300章 一十九章 向日本本土進發第428章 戰略的目的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395章 老謀深算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164章 五年發展計劃第172章 震驚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300章 三十五章 納妃這事還沒完了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98章 諜戰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300章 三十一章 婦人的淚水第75章 殺人放火時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89章 生死大戰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14章 視察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76章 決不讓英雄在九泉下流淚第407章 追擊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357章 競爭第14章 視察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211章 開火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99章 宣戰第369章 “喏”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189章 蠢蠢欲動第395章 老謀深算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3章 各懷心思第218章 捷報頻傳第38章 議事第348章 光緒的理念第177章 寒流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54章 驚喜連連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300章 零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222章 “朕求你們了”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180章 再加一把柴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373章 “您說呢?”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283章 **的哀怨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390章 準備就緒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30章 定遠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150章 陰霾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78章 方子第243章 十年之後擡頭相見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300章 一十章 最後的等待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37章 廣而告之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389章 禮儀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