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那顆最亮的寶石

“爲什麼只有兩枚魚雷?不能多裝幾顆?”

“爲什麼跑的這麼慢?不能跑的再快一點?”

“爲什麼這麼好的艦上連一門大炮都沒有?只安兩挺機槍算怎麼回事?”

“……”

沒有了剛看到潛艇時的興奮,諸位海軍軍官就在會議室裡嚴厲的批評了這艘到處都不合格的軍艦。你們有意見是好事,潛艇對於世界海軍來說都是一支全新的兵種。要怎麼用,如何配備武器系統,性能參數到底什麼樣子才更何理,的確需要這些開大艦的海軍來發表他們的意思。因爲只有這些長年在大艦上的軍官,纔會知道這些大軍艦的弱點,雖然他們也在儘量彌補這些弱點。

可是你們有意見別衝着我發火吧,我只是一個情報聯絡官而已。李振華一肚子火,老子只是負責安保和檢查潛艇實戰效果,以判斷是否可以進行下一行動的。老子比你們更不知道潛艇是怎麼回事,你們都衝着我來幹什麼。

就連吳德仁也不高興的說:“老子是海軍司令,爲什麼老子手下有這麼一支艦隊,而老子這個當司令的竟然會不知道?”說話間,吳德仁雙手成拳重重的砸在桌了。

“潛艇現在還是測試階段,沒有被編入海軍現役。也就是說他們現在還只是屬於武器實驗室的測試樣品,幹麼要告訴你。”李振華白了吳德仁一眼,就讓身邊的護衛把設計都叫來:“你們對潛艇有什麼意見可以跟潛艇總設計去談。不過你們注意下態度。人家可不向我這麼好說話。”

做爲潛艇總設計師的霍蘭不知道他的潛艇已經引起了軒然大波。潛艇在發動攻擊時,他也在艦橋上。所以他同樣看到這四團紅色,霍蘭當時長出了一口氣。他的理想實現了。潛艇――海戰的終極武器。但他也發現了問題,所以,在演習結束後他就回到了自己的船艙思考着改進的辦法。

已經事先經填裝好的兩枚魚雷,但交替發起攻擊之間的距離太長。雖然被兩枚魚雷命中,演習判定是擊沉。但對於一萬多噸的軍艦,除非命中關鍵部位,否則最多是重傷不能參戰。而不會造成沉沒結果。關鍵是這次因爲整個艦隊並不知道會遭到來自水下的攻擊,所以給了潛艇兩次攻擊的機會。一但潛艇用於實戰後,一波攻擊結束再想發起下了波攻擊就很困難了。也就是說。一但前一波攻擊沒能擊沉敵艦,想要再補上一枚基本就不可能。航速是一個問題,但這個短時間內估計是很難解決,因爲電動機的功率就只有這麼大。而且魚雷射出後潛艦就要進行規定動作。以避免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傷及潛艇。而這時受到攻擊的艦支就可以利用高航速脫離潛艇的攻擊範圍。除了這些,潛艇本身還有問題。已經快600噸的艦體在空間的利用上還有待提高,比如可以考慮在艇尾再設計一個魚雷發射管,比如前魚雷艙應當再多裝幾顆魚雷。比如應當如何設計減搖結構讓潛艇更加穩定,比如清國皇帝提出可以讓潛艇在半潛狀態時可以抽入空氣的通氣管……

“霍蘭先生,我海軍總司令、總參謀長請先生到會議室。”配屬給霍蘭的侍衛輕輕的打開房門,對正爬在桌上寫寫畫的霍蘭說道。

做爲霍蘭的侍衛同時也會是僕役,幫助他安排好生活相關事宜。象他們這種侍衛是每個科學家、工程師都至少會配備一個。在幫他們料理生活雜事之餘好讓他們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學事業當中。當然也只有這些侍衛才知道他們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一但這些人要脫離大清的控制就立刻處理掉。只要這些人安心幹活。金錢美女一力滿足,但是要不能爲我所用那也不能留給敵人,這是從光緒到朝臣們一致的意見。

思考中的霍蘭聽到清國海軍總司令和總參謀長有請,他頓時激動的站了起來。要知道他在美國時,想要見到這些高級將領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立刻開始整理自己的裝束。

約翰?菲利普?霍蘭,潛艇雙推進系統的鼻祖。他18歲開始研究潛艇,1878年建成“霍蘭—i”號潛艇。可是他的命運是坎坷的,曾經支持他的“芬尼亞社”見霍蘭整天對潛艇進行試驗,卻絲毫沒有用於作戰的想法,便對他失去了耐心,並在一天晚上將他的第三艘潛艇和“芬尼亞撞角”號一起偷偷地運走了。其實不是他不想用於作戰,而是他認爲自己現在設計跟本不能用來作戰。後來,他在朋友們的支持下,他又找到了炮兵上尉扎林斯基,這已經是他能找到的最高級的軍官了,和他一起創辦了一家潛艇公司,合作研製了他的第四艘潛艇,並命名爲“扎林斯基”號。這艘潛艇於1886年首次進行下水試驗時,滑道崩塌,全艇被毀。1893年,法國建成了“古斯塔夫?齊德”號潛艇。這艘當時最先進的潛艇的誕生促使美國海軍部舉行了一次潛艇設計大賽,從而使霍蘭有了翻身的機會。

可是就在這關鍵的時候,他的圖紙竟然失竊了。雖然他很氣憤,但沒有氣餒。他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他決定用自己的錢來建造,完成自己的夢想。只是雖然他有錢,也很潔身自好,但也經不住有人蓄意的破壞。不斷的意外事件讓霍蘭在不到一年內就揮霍了他的全部財產,最後爲了自己的夢想接受了一位來自東方富豪的資金,來到東方。

有着近似無限的資金和一整套配合他的研究機構,就連生活上的一盡事宜都有專人安排。終於在去年,能專心研究潛艇的霍蘭。在去年他55歲之際,終於成功地製造出了一艘長約15米,裝有33千瓦汽油發動機和以蓄電池爲動力的電動機的可用於實戰的潛艇。該潛艇採用雙推進系統。在水面航行時,以汽油發動機爲動力,航速可達每小時7海里,續航力達到了1000海里,在水下潛航時,則以電動機爲動力,航速可達每小時5海里。續航力爲50海里。該艇共有5名艇員,武器爲一具艇艏魚雷發射管和兩門火炮,一門炮口向前。一門炮口向後,只是火炮的瞄準要靠操縱潛艇自身去對準目標。該艇能在水下發射魚雷,水上航行平穩,下潛迅速。機動靈活。這就是霍蘭設計的第六艘潛艇。

成功後。就以這艘潛艇爲藍本放大,原設計本爲400噸下上,但爲進一步增加續航力和潛水時間,就進一步放大,並採用雙耐壓殼結構,更將發動機改成剛研發出來的,功率更大的柴油發動機。最後建成這兩艘實用型用於戰事測試。

排水量水面380噸、水下545噸,長32米、最寬處5.2米。裝有兩個433毫米魚雷管發射管(限前方),但各管各只有一枚魚雷。水面柴油、水下電力兩動力系統。雙軸三葉推進,水面航行10節,續航力爲1500海里。潛航5節,續航力100海里,最大安全潛深25米,目前測得最大潛深極限爲40米。這就是眼前兩艘青花魚級潛水艇的基本參數。

至於不能多裝幾顆魚雷,那是因爲內部空間的利用還有待提高,也因爲還沒有更安全的裝彈方法。否則,一但發生魚雷在裝彈的過程中掉落,可能引發爆炸而炸燬潛艇。至於速度慢,那應該去找動力實驗室讓他們拿出更強動力的發動機。這兩點會在今後的設計中去完善。但想要裝大炮,那就要去找你們的皇帝,因爲是他把艦上的大炮改成機槍的。這就是霍蘭回答諸位海軍將領們提問時的回答。

其實對於潛艇上安裝大炮,光緒回想了他所知道和所看到的影視裡面,潛艇上的大炮基本就沒聽說過有起過作用的。至於有人提到的在低烈度的海戰中,大炮會比魚雷更好用,對此光緒不屑一顧。不說戰列艦、巡洋艦,就是一艘驅逐艦也不是你一個潛艇能對付的了的。難不能你要用潛艇去打護衛艦,即使你這麼幹,那最後被幹掉的一定也是速度更慢的潛艇。所以潛艇上跟本不需要大炮,把大炮的重量多換幾根魚雷更划算。至於兩挺機槍,那是爲了方使潛艇上浮後警戒或是射殺敵艦落水船員用的。

至於潛艇的戰術問題,霍蘭認爲這不應該是他考慮的事清。他需要的只是聽取這些海軍將軍們的意見,對他的潛艇進行更優秀的設計改進。霍蘭有些激動,不管清國是如何貧弱,但對他的設計需求是有求必應,而且現在和他在一起討論潛艇的可是專業是海軍統帥呀。

對於這些高級將領們,霍蘭不僅對潛艇做到了知無不言的地步,不僅要解釋將軍們的疑問,還提出了自己對於潛艇技術上改進的一些想法。就連腳下這兩艘貨船也做了詳細說明。這兩艘僞裝成貨船的船,其實是潛艇的遠洋作戰的支援艦船。

考慮到潛艇航速過慢,不利於遠洋發起突襲的原因。所以改造了這兩艘5000頓的貨船作爲專爲支援潛艇作戰的輔助船。這兩艘貨船在那霸船廠足足花了一年時間來改裝,將龐大的鍋爐艙和蒸汽機挪向了船體前部,就是爲了在船體內弄出個五十多米長的內部船塢。裝載了數百噸柴油淡水和補給的專用支援艦可是潛艇部隊的秘密武器,正是有了它,潛艇部隊就能夠實施越洋作戰。

會議室內的討論還在進行,李振華悄悄的把程誠拉到一邊,交給他一封電報並小聲的說道:“這是參謀本部下發的二次加密電文,剛剛收到的。上面說如果此次潛艇演習成功,就把電文交給你們。由你們來安排下一步的行動。”

程誠接過電報,轉身回龍吟號去了。因爲只有在龍吟號上纔有這種特殊的密碼本。當他翻譯完電文後第一件事就是叫回所有軍官各自返回各艦,然後與吳德仁舵進了指揮艙內商議起來。沒人知道兩人商量了什麼。但之後的太平洋艦隊卻改向南航行,改停基隆。而遠處那兩艘潛艇支援艦卻繼續航行西南。

而就在這一天,一艘萬噸級的貨輪從上海開出。讓人驚訝的是這艘貨輪竟然由一艘老式裝甲巡洋艦納爾遜號提供護航。碼頭上的人都在紛紛猜測這艘貨輪上裝的什麼,沒人知道,就算是那些工人也只知道上面裝的是一個個沉重的箱子,直到貨輪遠去。而就在碼頭上的順風物流的貨棧內,一封電報通過電波傳了出去。

在北京,英國公使歐格納焦急的在養心殿外焦急的來回踱步。自從英國政府宣佈將清國訂購的軍艦轉售日本,他就安心的呆在公使館內。靜待光緒的召見。可一連三天也沒聽說光緒有召見他的意思,就連清國的大臣也沒有要見的意思。開始他還以爲是清國內部要討論一下處理的方式方法,就沒在意。

但是就在這時。德國在宣佈將提前交付清國訂購軍艦之後,又再次宣佈加快另兩艘軍艦的建造速度,並且明確的要求造船廠在英國向日本交付軍艦的同時完成建造。這是德國方面的一個信號,這不僅僅是說明德國要將另兩艘軍艦賣給清國。而是德國表明與英國爲敵的態度。聯想到德國兩艘最新式的重巡洋艦換防遠東。一但德國有意將這兩艘軍艦也賣給清國的話,那大英帝國有意削弱清國扶持日本的計劃,就會因爲德國的出售計劃而落空。

雖然歐格納也認爲大英帝國需要加強在遠東地區的權利,同時他也承認一但清國崛起後會對大英帝國在遠東的勢力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扶持日本挑戰清國,讓兩國相互制約是一種辦法,這樣可以很好的讓大英帝國左右逢源。可是日本纔多大,而清國有多大他們分不清嗎?日本本身並沒有挑戰清國的底氣,也許一時可以因爲外部的輸入有這個能力。那在未來呢?清國一定會憑藉龐大的國土和人口壓死日本。除非能將清國支解成若干小國,但這可能嗎?中國的歷史早就告訴大家。這不可能。

就在英國宣佈轉售的第二天,清國國內最大的半官方報紙《時務報》就大篇幅宣傳此事,而後接連的一週內都有大篇幅介紹大英帝國在清國幹過的那些事。清國人對大英帝國開始憤怒了,從各地領事館收到的信息已經明確的表明英國在華工廠開始貸不到款招不新工人,就連以前的工人也紛紛辭職。不僅如此,現在在華地英國公司開始連材料都買不到。那些中國人寧可將材料放在倉庫裡發黴,也不願出售給高價收購的英國公司。今年,英國在上海的生絲製造業將會全面衰弱。

扶持日本是一種辦法,那扶持清國難道就不是一種辦法?清國人講究的是感恩待德,讓清國能爲大英帝國在遠東的代言人又有什麼不好。國會裡的那羣傻蛋犯了大錯,但做爲公使的他還是要爲自己的國家爭取最大的利益,這就是一個外家官的職責。

沒想這一等就是一週,也沒等來清國皇帝召見自己問話的旨意,這就已經不正常了。以前自己每次進宮陛見,都有侍者殷勤的接待,就算是等待接見的時間裡,香茗點心從未間斷。但自從轉售的宣佈,他已經第三次被撩在一邊,甚至連杯清水都沒有。特別當他發現德國開始加速新艦的建造工作後,光緒一連三天接見了德國公使,這就表明已經出現了問題。如果清國皇帝還只是召見德國公使也許還能接受,必竟對於德國的支持清國方面總要表示一下。但當德國鐵路公司在華負責人與清國鐵路首席工程師詹天佑同在召見之列,這就不得不讓歐格納擔心了。可是今天已經是他連續三天向內宮要求求見清國皇帝陛下,都沒獲得接見了。然而當德國公使與德國鐵路公司在華負責人興高采烈的離開後,法國公使和法國鐵路公司的負責人比他這個來的更早的大英帝國公使還要先獲得接見。這就讓人憤怒了,這是對大英帝國的蔑視。歐格納沒有繼續等在養心殿前,他來到清國外交部外,他要向外交部提出抗議。

“你要抗議?”外交部的門房驚訝的看着歐格納:“大人都被皇上召去奏對了,現在外交部裡都是些小官,還接受不了大人的抗議。要不大人去養心殿外試試?”說完,門房也不等歐格納說話,很沒禮貌的把門一關。把歐格納關在了門外。

歐格納這又急急忙忙的往回趕,還沒等他走了一半,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傳了出來。明天,清國將與德法兩國舉行鐵路修建的簽字儀式。完了,歐格納對自己說,就因爲兩艘軍艦,英國放棄了自己王冠上那顆最亮的寶石。(未完待續……)

第46章 成軍儀式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172章 震驚第13章 暗流涌動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26章 出現改變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61章 主心骨第84章 意外相逢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235章 大 躍 進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150章 陰霾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56章 錢的來源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349章 被蹂躪的美國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407章 追擊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49章 登徒子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86章 朝局第140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418章 亂戰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45章 噩耗不斷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110章 傷離別第13章 暗流涌動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01章 遠東的**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73章 巧合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94章 風起第134章 偷襲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56章 錢的來源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12章 整頓內務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349章 被蹂躪的美國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42章 鐵路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71章 我的新軍,我的軍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362章 備戰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123章 斷後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
第46章 成軍儀式第87章 嚴復爲官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172章 震驚第13章 暗流涌動第281章 吃了個閉門羹第206章 時不我待第26章 出現改變第426章 兩個瘋子的戰爭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61章 主心骨第84章 意外相逢第220章 決斷奉天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186章 事故?故事!第262章 風平浪靜第379章 一年與一天第300章 三十八章 祭天的背後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235章 大 躍 進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150章 陰霾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300章 四十一章 吹牛不打草稿第391章 開國大典第56章 錢的來源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349章 被蹂躪的美國第300章 二十章 烽火日本第407章 追擊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49章 登徒子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300章 四十二章 羅斯福之死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86章 朝局第140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418章 亂戰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45章 噩耗不斷第210章 坍塌的海參崴第110章 傷離別第13章 暗流涌動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152章 承認失敗第201章 遠東的**第376章 一個念頭第352章 神秘的龍族第73章 巧合第72章 第一次交鋒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203章 日俄密約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118章 海城反擊戰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300章 三十七章 悲喜各不同第116章 各出其法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94章 風起第134章 偷襲第422章 決戰前夕第56章 錢的來源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8章 大十字鐵路計劃第12章 整頓內務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406章 戰鬥的意志第349章 被蹂躪的美國第300章 三十三章 博弈日本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300章 一十二章 大婚日的炮聲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42章 鐵路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71章 我的新軍,我的軍第196章 各方反應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362章 備戰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123章 斷後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