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閱兵式(下)

“升旗。”光緒高舉指揮刀。一面破敗的五星龍旗在受閱臺中央升起。所有外國公使與記者們都對這面軍旗感到相當詫異,觀禮的人羣也不明所以。爲什麼在如此正式的場合卻用如此破爛的旗幟,還要升在受閱臺的最中央?但是受閱的軍人都明白,這面軍旗原本是新軍第二師的軍旗,在田莊臺一直跟隨着皇上在戰場上輾轉。當這面軍旗再次升起,所有受閱將士全部注視着軍旗,在兩萬個軍禮的致敬下,在《龍旗飄飄》的軍樂聲中,在兩萬人合唱的聲音當中,龍旗升到了旗杆的頂端。就連光緒也面對着軍旗敬以軍禮。

假如祖國遭受到侵犯,熱血男兒當自強。喝乾這碗家鄉的酒,壯士一去不復返。滾滾黃河,滔滔長江,給我生命,給我力量,就讓鮮血染成最美的花,灑在我的胸膛上。龍旗飄飄,軍號響亮,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龍旗飄飄,軍號響亮,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

洪亮的歌聲,飄揚的軍旗,謀殺了無數的底片膠捲。閃光燈的閃爍照亮了整個天空。

當歌聲停下,當軍樂結束。光緒這才轉過身來:“當朕接任第二師暫代師長之時,第二師用的就是這面軍旗。就是這面軍旗在田莊臺一直跟隨着朕,不曾倒下。正是有了軍旗的指引,正是有了軍旗的召喚,無數散落在戰場的將士們都聚集在這面軍旗下,頑強的抵抗着敵人的攻擊。軍旗在飄揚,陣地在抵抗。面對數倍敵軍,看不到增援的希望,但是我們從來都沒有放棄,因爲軍旗依然在飄揚。但是在大碾村房,它倒下了,那一刻朕聽到無數將士深深的嘆息,原本堅毅的戰士那一刻臉上寫滿的絕望。其實那一刻朕的心也死了,那是朕唯一一次感到了絕望。但朕對自己說,就算軍旗要倒下,那也得等朕死了以後。因爲朕相信。無論傷亡多重,即使全軍覆沒,只要軍旗不倒,就還會有更多的人重新聚集在這面軍旗之下,在軍旗的指引下繼續前進。從現在開始。這面破敗的軍旗就是朕的指揮旗。金龍雖殘,但屹立不倒。只要殘龍旗還在飄揚。保家衛國的戰鬥就永不停止。你們。就在殘龍旗的指引下,跟隨着朕,爲國家,爲泱泱華夏,撐起一片新的天空。”

光緒高舉指揮刀:“殘龍不倒,中華不滅。”

“殘龍不倒。中華不滅。”“殘龍不倒,中華不滅。”……

“段祺瑞,出列。”

段祺瑞以標準跑步姿勢從隊列中跑出,來到光緒面前敬了個禮。歐陽振華也指揮着一小隊士兵。每人端着一個蓋着紅布木盤,快速上前。

“命令,任命段祺瑞爲大清皇家陸軍第一師師長。授旗。”

一面軍旗無比鄭重的交到段祺瑞手上。光緒看着段祺瑞一字一頓重重的說道:“軍旗既是軍魂。魂魄尚存,生命永續。軍旗若失,永撤番號。”

“戰至最後一人,也保軍旗不失。”段祺瑞將軍旗套於步槍上,高高舉起。那是一面區別於五星龍旗的紅底金龍旗。金龍上的正上方用明黃色絲線繡着“大清皇家陸軍第一師”字樣。風雨中,軍旗獵獵做響。

“馮國璋,出列。”

“任命馮國璋大清皇家陸軍第二師,授旗。”

馮國璋從接到命令回國不過十天而已,不僅是他,聶士成也一同回國。因爲今天不僅是閱兵式,還是新軍成立儀式。隨着馮國璋把第二面軍旗迎風展開。大清皇家陸軍第二師就算是成立了。

隨後,孟恩遠、壽山、依克唐阿、聶士成、劉盛休、左寶貴等人先後上前,被任命爲第三到第八師師長,也紛紛接過軍旗,樑華殿被任命爲獨立師師長,雷震春被任命爲獨立炮兵師師長。

十面軍旗在閱兵場上飄揚,這讓所有外國人都震驚不已。一個盛大的閱兵式進行到現在反到像是清國新軍成立儀式。用這種方式宣告有別於舊式軍隊的全新西式操演的軍隊的成立,他們將替代大清舊有軍事體系,由他們撐起這個國家的國防系統。

在歸隊的號令下,十面金龍紅旗迴歸本隊。之後的便是閱兵式的最後一項,授勳。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

甲午一戰,先敗而後勝。遼河一役,所以一舉徹底打敗日軍,所勝者,皆有賴將士們英勇拼殺。榮城灣海戰,北洋艦隊更是以弱敵強,明知不敵卻勇於交戰。因爲將士們英勇的作戰,終於能扭轉乾坤戰勝日本。歷史不應該被忘記,英勇更當被銘記。

因此,傳令全軍上下。凡參於甲午之戰對日作戰之將士,無論品級。均授於甲午戰爭紀念勳章、參于田莊臺和榮城灣海戰之將士再另授於喋血勳章。另設一、二、三等個人勳章,設最高等智勇勳章。將跟據其個人在戰場中之功紀評定後授於。

欽此。”

寇連材宣讀完聖旨後。兵部尚書歐陽振華站到臺前開始點名:“楊東子。”

“到。”楊東子底氣十足的回答。

“出列。上臺受勳。”

在楊東子之後,樑華殿、劉盛休、李成虎、琪木格等一共五人走上閱兵臺。

光緒走到楊東子面前,身着黃馬褂的侍衛也端着木盤跟在皇上身後。只聽見歐陽振華繼續說道:“楊東子,中央直屬偵察連連長。光緒二十年十月,大碾房村激戰正酣,我軍防線步步後撤。楊東子小組三人喬裝成日本人混入日軍設在田莊臺的指揮部。一舉重創日本指揮部,擊斃日軍少將二名、大佐二名、中佐八名,少佐以下無數。同時重創日本最高指揮官大山岩,使日軍無法指揮長達半個時辰。是役,使大碾村房防線穩固。爲表章其個人智慧與英勇,特授於:甲午戰爭紀念勳章、田莊臺喋血勳章、最高等智勇勳章。授少將銜。”

在歐陽振華讀到“特授於”之時。光緒也拿起勳章,隨着每個勳章的名字被喊出,也被光緒逐一掛到楊東子左胸前。隨後光緒退後一步,向楊東子敬了個軍禮:“勳章是榮耀,請用心呵護。”

楊東子立刻回禮:“我將用生命守護榮耀。”

“樑華殿,獨立團團長。光緒二十年九月,獨立團奉命南下突襲旅順以切斷日軍補給。樑華殿率獨立團輕裝南下,未傷一人便完整奪下旅順。爲表章其個人智慧與英勇,特授於:甲午戰爭紀念勳章、田莊臺喋血勳章、最高等智勇勳章。授少將銜。”

光緒也逐一將勳章掛到樑華殿左胸前。也是退後一步,在軍禮下說道:“勳章是榮耀。請用心呵護。”樑華殿也同樣回答:“我將用生命守護榮耀。”

劉盛休之所以也能獲得最高等智勇勳章,不僅僅是因爲他是整個戰事中,唯一一個突破日軍封鎖進入田莊臺支援皇上,更因爲在牛莊前頂住日軍主力攻擊長達四天三夜,也因爲他所率本部銘軍僅存23人。

李成虎原名李三胖因爲他小時候很胖。在家排行第三因此得名。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他不太說話老實人一個。卻是在海城前一直打到戰爭結束。海城前。他是第一個進入海城偵察。併爲炮兵提供炮擊座標。牛莊時,他精準的槍法打死手持指揮刀的日軍軍官18人。榆樹村,他所在排僅剩他一人,而就是他一人卻有效的利用陣地上的機槍頂住了日軍近20分鐘的攻擊,直到增援部隊到來。在大碾村房,他爲皇上擋過子彈。最神奇的是。從頭到尾就爲皇上擋槍時中了一槍,此外安然無恙。

當說道琪木格的功勳時,全軍上下無人不知。日軍田莊臺最終失敗反被圍困後,當時在大窪縣的指揮部幾乎全是傷病。這時卻發現遠處二百多日軍全副武裝隊列整齊的向大窪縣前進,指揮部內幾乎所有能動的士兵全部調去阻擊來犯日軍。當雙面都相互發現之時,日軍突然全部都扔下槍支高舉着雙手向清軍跑來,嘴裡不知道在叫些什麼,他們滿臉都是恐懼。日軍集體投降?這是什麼情況?這把正在指揮阻擊的軍官搞蒙了,不管怎麼樣,先把俘虜收了再說。一點人數,好傢伙207個。這要是強衝指揮部還指不定怎麼着呢。這時趕來的翻譯把情況搞清楚了,原來這些日軍是日軍第五師團一部,田莊臺日軍戰敗後他們沒有向大部隊集中。在師團參謀長野原幸之助的帶領下,殘部286人獨自向東北方向突圍,企圖繞過清軍返回朝鮮。結果是剛剛走出清軍包圍圈,就被人盯上了。

經過整整一個白天的戰鬥,日軍丟掉了二十多人,結果連敵人是誰都沒看到,更別提知道對方有多少人。只知道子彈是從四面八方打來。當天夜裡槍聲不斷的響起,每一次槍響就意味着一個日軍倒下。第二天清晨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用日文寫着讓日軍全部向大窪縣的方向前進,向清軍投降。日軍當然不幹,又經過一天一夜的攻擊,日軍再次失去40多人,這次不僅是槍聲聲聲奪命,還有遍地的陷阱暗坑。二天二夜打下來結果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到,日軍終於崩潰了。二天二夜打下來,只要看到會移動的草堆,就意味着死亡。又經過二天一夜不眠不休的行軍,企圖逃走日軍全部一槍斃命。最後207人活着見到的清軍。

日軍口口相傳說,他們被魔鬼盯上了。甚至還有日軍開始勸說清軍趕緊逃跑,那總不見身影的敵人帶他們更多是死亡的恐懼。遠處,四堆草緩緩的“走”了過來。清軍是一陣緊張,能把近三百日軍給嚇成這樣,這敵人也恐怖了。而日軍更是失去主張,全部嚇的躲到清軍後面。這時草堆掀開了僞裝,琪木格小組一共四人露出了真面目。

以四個人阻擊近三百敵軍,不僅成功阻擊還成功迫使敵人主動向我軍大營投降。此事傳出,震動三軍。德國教官霍斯特瞭解了情況後更是驚呼:這是人類軍事史上的不可能複製的奇蹟。唯一可惜的是,日軍頭目野原幸之助還是給跑了。同時帶走了第五師團師團旗。

對於能夠創造奇蹟的軍隊當然要授於最高等的勳章。就在光緒給琪木格授勳之時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當光緒將勳章別在琪木格左胸前時,光緒突然發現琪木格胸部沒有普通將士更麼堅硬,然後光緒右手握成拳在琪木格左胸前錘了兩下,然後回拳在自己左胸前“砰砰”的錘了兩下說:“胸肌還不夠發達哦。”

隨後是同樣的,光緒退後一步,向琪木格敬了個軍禮:“勳章是榮耀,請用心呵護。”

琪木格紅着臉立刻回禮:“我將用生命守護榮耀。”

光緒沒在意,紅臉不過就是因爲皇上說他胸肌還不夠發達而有些不好意思嘛。光緒也是暗自一笑,戰場上敵人眼中的魔鬼還有如此靦腆的一面。光緒沒有看到的是,在觀禮臺上。特意從蒙古趕來的科爾沁王爺猛的捂住了嘴巴。

“當朕決定要將最高等的勳章授於獨立團長樑華殿時,朕就聽到有一種說法。說樑團長最多隻是在孤山打了幾仗,還是偷襲日軍的後勤線,打的是二線部隊。佔領旅順是有功,可那跟本就是日本人將旅順送給他的。樑華殿有何功勞授最高等的勳章。”

“大家只是看到樑團長未傷一人就佔領了旅順。可大家是否看到了當時的獨立團已經站在懸崖絕壁之上。三面環海,唯一的陸路是日軍整整一個師團。以三千對一萬。後退無路。大家可曾想過一但日軍第四師團發起強攻。那將是全軍覆沒的下場。樑團長沒有退縮,就帶着三千人就去了,所以他當的起這個‘勇’字。開戰之初旅順也有近萬守軍,還不是也丟了。以三千人威懾一萬人不敢強攻,靠的是……”光緒伸出手指重重的點在自己頭上:“靠的是頭腦。所以他當的起這個‘智’字。”

“打仗不是僅僅是靠勇敢。只知道猛衝的那不是勇敢,是莽撞。三個人去襲擊敵軍指揮部。殺敵軍官十數人,只靠勇敢就行嗎?四個人,逼得三百敵人投降,只靠勇敢就辦的到嗎?一個優秀的將領。不僅要知道如何打勝仗,還要明白,如何用最小的代價去打勝仗。因爲士兵也是爹媽含辛茹苦二十幾處養育大的。只果一個將軍只知道要靠士兵的生命來換取勝利,這樣的將軍朕不要。”

“戰場上,無論激戰連天。最讓人放心的是什麼?是在你的身邊還有和你並肩做戰的弟兄。因爲你知道,只在弟兄還在,那敵人就不會出現在你背後。所以,請呵護你的士兵。所以,請照顧好你的弟兄。因爲那是在生死之地你可以逃出昇天的最堅實的依靠。”

當閱兵式結束,光緒站在烈士陵園的墓道前:“爲什麼在朝鮮一潰千里的部隊,卻能在遼河頂住數倍敵人的攻擊。就是因爲他們。”光緒指着墓道上的一個個名字,念一個便用腳踩一個:“葉志超、衛汝貴,身爲提督將軍,未等兩軍接戰便丟棄部隊獨自逃命纔是朝鮮戰場潰敗的真正原因。朕命人將他們的名字刻在地上,就是要讓千人踩萬人踏。傳朕旨意,凡是丟棄部隊獨自逃命者,就把他的名字刻於此地,供千萬人踩踏,讓他永世不得翻身。”一句話,讓三軍上下齊變顏色。

“衛國英雄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前,光緒獻上花圈。閱兵式後就是祭拜烈士陵園。寇連材長長的喊了一聲:“跪。”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皇上竟然是雙膝跪下。衆朝臣們齊起大呼:皇上不可。

“朕跪的是與朕並肩做戰的將士,朕跪的是爲朕擋子彈的弟兄。是他們的死換來了朕的活,他們每個人都受的起。”

紀念碑下,光緒站的筆直,他深深吸了口氣:“烈士陵園乃是爲衛國戰死將士所設。傳旨天下,只有終身只參於對外戰爭的將士方有資格入此陵園。自朕起,無論君王更替朝代變換。中國最高君主必須於清明、冬至二日以跪拜之禮祭祀。有違着,天下人得而誅之。至於園明園,爲警示後人,永不修善。”(未完待續……)

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99章 宣戰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292章 同命運第384章 瘋狗艦隊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374章 回京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32章 水師議事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6章 朝堂之外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64章 漢陽鐵廠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254章 一線生機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408章 凱旋第300章 三十一章 婦人的淚水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113章 焦點第24章 紛爭四起第378章 揍他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184章 衝突第365章 天崩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172章 震驚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11章 國事方略第37章 廣而告之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373章 “您說呢?”第41章 洪災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64章 漢陽鐵廠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65章 新年快樂第169章 憂慮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198章 過年了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44章 皇宮內外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37章 廣而告之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16章 慈禧查崗第384章 瘋狗艦隊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後的圍剿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98章 諜戰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33章 設伏第120章 牛莊之戰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52章 國家爲重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99章 宣戰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61章 主心骨第79章 各自退讓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
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99章 宣戰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292章 同命運第384章 瘋狗艦隊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374章 回京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32章 水師議事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181章 出大事了第6章 朝堂之外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135章 火炮轟鳴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163章 閱兵式(下)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202章 大事小事第64章 漢陽鐵廠第400章 雪原突擊戰第48章 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第254章 一線生機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408章 凱旋第300章 三十一章 婦人的淚水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166章 海軍變革第91章 軍官培訓班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113章 焦點第24章 紛爭四起第378章 揍他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25章 第一次交鋒第184章 衝突第365章 天崩第162章 閱兵式(上)第172章 震驚第29章 初見琅威理第11章 國事方略第37章 廣而告之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373章 “您說呢?”第41章 洪災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64章 漢陽鐵廠第404章 艦炮逞兇第65章 新年快樂第169章 憂慮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198章 過年了第386章 印度洋追擊戰第44章 皇宮內外第382章 全民備戰第37章 廣而告之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300章 零七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16章 慈禧查崗第384章 瘋狗艦隊第285章 慈禧的決擇第370章 漢國度的傳承第289章 不如你做我的皇后吧第300章 一十六章 最後的圍剿第389章 禮儀之辯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54章 中美洲的煩心事第98章 諜戰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40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33章 設伏第120章 牛莊之戰第258章 史上最大搶劫行動(2)第231章 山海關上的決定第52章 國家爲重第293章 皇后駕到第99章 宣戰第355章 八國聯軍第61章 主心骨第79章 各自退讓第430章 中國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