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瘋狗艦隊

黃帝,少典與附寶之子,以姬爲姓,有土德之瑞,尊稱黃帝。《史記?五帝本紀》載:“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爲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後在涿鹿大戰戰敗蚩尤,天下景從。改大荒爲華夏,發明了軒冕以定儀制,作干支制以樂器,還發明瞭沿用至今的計時曆法。後世均稱其爲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作爲繼明朝之後再興的漢人皇帝祭祀先祖黃帝,整在朝廷可以說是廢盡了心力。禮部按古禮定製了一套祭祀黃帝的禮儀,而且滿朝大臣還非常認可。從西安到黃帝陵將近200公里,坐馬車還每日只能走50裡,據說這是古禮所定。擺着皇帝的架式累也就算了,雖說現在的東風牌汽車時速也就50公里,開車四個小時就能到不好嗎,非要坐馬車在路上晃盪四天無不無聊,這讓李明很不習慣。終於在李明的爭取下,大臣們向皇帝妥協了。

公元1904年10月16日,新朝擺開皇帝儀仗,行大駕鹵簿。從曲江行宮一路北上,過渭水之後撤儀仗裝車快馬行進至黃帝陵近前駐蹕。10月17日正好也是重陽節,鐘鼓絲樂不斷。大駕鹵簿從行營而出朝黃帝陵而去。整個行程中閃光燈不斷,二十臺攝像機帶了整整五卡車的膠片將連續不斷在各個方位攝影。要將這次大祭祀完整的記錄下來。

李明站在黃帝石像下仰望這位始祖盈盈下拜,是他爲中華文明訂定了基調。是他開創了世界史上唯一一個延綿至今的文明。中華文明有過燦爛的輝煌,再疲弱也屹立不倒。今天,自己終於可以向始祖上表,中華文明再會再次輝煌。

整個儀式盛大而恢宏,其規模比滿清祭天的儀式還要龐大。共動用儀物器具多達300餘件,隨行侍從3000餘人,侍衛和外圍駐軍加在一起過萬人。旌旗鋪滿了整個山頭遮蔽了陽光,浩浩蕩蕩的人羣延綿數十里。

外國記者無不感嘆到:看到中國這樣的儀式讓人想到歐洲好像還在原始社會一樣。

英國女王是最討厭看到甚至是聽到中國皇帝搞慶典,因爲每一次盛大的儀式都讓這七大洋的主人感到面上無光。最羨慕的是德皇威廉二世。他已經很多年沒出動過儀仗隊了,主要他怕丟人。可是在他的大臣們堅決反對下,自己的儀仗隊還只能是那可憐的模樣。唯有尼古拉二世在咆哮:中國這是在炫耀,讓遠東艦隊去踢這些東方黃皮豬的屁股。可尼古拉二世不知道,他的遠征艦隊纔出港口就遇了上大麻煩。

自打10月15日從利耶帕亞啓程後,俄國艦隊內部就瀰漫着一種怪異的氣氛,這支艦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謠言市場,不知從何而來的謠言,在所有艦隻和官兵之間傳播。其內容的荒誕程度到了無法想象的地步。

中國工業起步太晚,大型工業產品還無法與歐洲競爭,所以中國在經濟佈局上就側重於茶葉、絲綢、瓷器之類傳統的農副輕工業產品和橡膠之類的原料類產品。就在俄國遠征艦隊出發前的一個月,剛好有一支多達十艘裝滿這些產品的中國船隊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可不知道是怎麼傳的。就是這支船隊傳到俄國遠征艦隊裡就傳成了是中國的魚雷艇或者驅逐艦羣,他們將埋伏在丹麥海峽或者是埋伏在北歐的其他什麼地方等着他們去送死。總之,無所不能的、恐怖的中國艦隊不會讓他們出波羅的海。至於中國艦隊還在遠東都沒有開始集結這個事實,或者是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相信。總之,艦隊上下的氣氛就是恐怖。或者說極端的恐怖。

中國海軍此時還在爲如何抵擋俄國遠征艦隊而愁眉苦臉,甚至將派至印度洋打擊海盜的蘭芳艦隊都撤回南海,而俄國人卻認爲中國艦隊竟然已經埋伏在丹麥海峽?消息傳來,整個中國軍事指揮層全部抓狂,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都費了老大的功夫,英國人會同意中國艦隊進入大西洋?別說是驅逐艦了,就是在貨船上安個速射炮也不可能讓你過蘇伊士運河呀。實在無法理解俄國人想法的中國指揮層都在抓耳撓腮時,當看到中情局長周勤依然面色如常後才明白過來。俄國人害怕是好事,至少中國海軍將士在聽到這個消息後變的平靜了許多。

其實恐懼心理對統帥不是什麼壞事,雖說恐懼心理不是成爲統帥的必要條件,但這種心理往往能激發出統帥靈感或者說是第六感,藉着這種感覺充分地估計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做好應變的準備。只是優秀的統帥能夠成功地掩飾內心其實超人一倍的恐懼感,從而激勵或者說忽悠部下去戰鬥,反過來說不能夠掩飾自己的恐懼心理的統帥就是最糟糕的統帥,很不幸羅傑斯特溫斯基就是一個不能掩飾恐懼感的人。

羅傑斯特溫斯基中將的害怕不亞於艦隊裡的任何人,只是他認爲每一艘船都有可能是中國的驅逐艦或者魚雷艇,因此他下達的命令是:“睡覺不準脫衣,所有主炮副炮全部脫去炮衣,實彈上膛,瞄準每一艘靠近的船。”

因爲波羅的海是內海,丹麥、瑞典、芬蘭、德國、英國等沿岸國家的各種船隻在穿梭不停,當然也包括進行商貿的中國貨船,而每一艘船隻都可能是來毀滅這麼一支大艦隊的中國小驅逐艦。不停的瞄準不停的作業讓整個俄國艦隊上下神經高度集中,而積累起來的恐怖和疲勞終於爆發了。

就在俄國艦隊通過丹麥海峽時。不遠處正在等待的大量貨船中的一艘中國貨船突然的加速,卻引發俄國艦隊的炮擊。雖然只打出一發炮彈也沒有命中任何船支,但讓所有貨船頓時如鳥獸散。最後抵港的貨船紛紛指責羅傑斯特溫斯基爲瘋子:難道他沒有看到中國貨船是在向遠離的方向加速嗎?

羅傑斯特溫斯基不以爲然,他很滿意艦隊這樣的狀態。駛出波羅的海以後,艦隊經過北海。北海是一個大漁場,十月又是捕魚的黃金季節,北海漁場擠滿了漁船,而每一艘新出現的漁船都會讓俄羅斯驅逐艦像抽瘋一樣地突然興奮起來。10月21日晚上,俄羅斯艦隊經過多戈淺灘。北海這種淺灘不少,都是魚類生息的好地方。這時由於機械故障而落在了後面的工作船堪察加號突然發出了一份無線電報:“遭到日本驅逐艦襲擊”。羅傑斯特溫斯基立即詢問:“速報告敵艦數量以及方位”。堪察加號的回答讓整個艦隊都倒抽一口冷氣:“八艘,從所有方位”。頓時所有艦隻都打開了探照燈亂照,在探照燈的照射之下,只見確實有一羣小船的影子,一直是實彈上膛的俄國軍艦不由分說就打了起來。這時不知從鷹號戰列艦上又發出來了“發現敵人巡洋艦,正在向我攻擊”的信號,原來鷹號昏天黑地的把邊上的阿芙樂爾巡洋艦也當作日本人了,又轉調炮口,向阿芙樂爾打了起來。阿芙樂爾當然不會束手待斃,人家後來連冬宮都敢打,還怕你個鷹號戰列艦?趕快還擊,一頓亂打。俄國艦隊也饒上了一個士兵和一個隨軍牧師兩條命。

羅傑斯特溫斯基必竟有過風帆航海時代的海軍經驗,所以並不完全是個草包。當他聽到“發現敵人巡洋艦”這句話開始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了,立即下令停火開燈。開了燈一看才知道真是打了自己人,再一看對面。那有什麼日本的魚雷艇,不就是些可憐的英國小拖網漁船嘛。

而那羣小船是正在捕撈鱈魚的英國拖網漁船。都只是些100噸左右,七八個人的小船,人家在自己家門口打魚,也不知道犯着誰了,一頓炮火從天而降。離俄國艦隊最近的仙鶴號最倒黴,被擊沉,船長和另一位船員死亡。莫名其妙地捱了一頓海扁的那些英國魚花子,扯着半旗哭着就回了家。因爲事情出在“dogger bank”,所以羅傑斯特溫斯基中將的“瘋子”名號就很榮幸的升級爲“瘋狗”,他所率領的這支艦隊很自然地被命名爲“瘋狗艦隊”。 話說回來,這幫海盜的水平也真次,一個戰列艦艦隊打了半個晚上,居然就打沉了一艘漁船,總共死人才四個?英國人想不出這些人到東方去幹嘛,難道說他們把中國人當成也都拿着一些捕鱈魚的拖網漁船?否則這些俄國笨蛋就沒有一點的勝利可能。

對於這支攻擊漁船隊而且沒有采取任何救助手段來求助漁民的戰列艦隊,英國人做出了激烈的反應。第二天早上,整個英國就沸騰起來了,堂堂七大洋主人的大英帝國的漁民,居然在自己家門口的北海被人打了劫,這還了得。英國海軍當然是動員起來了,英國外交部照會俄國駐倫敦大使:“事情沒有得到妥善處理之前,波羅的海艦隊不準繼續航海,否則一週後大英帝國進入和俄羅斯帝國的交戰狀態。”

只是實際上英國也沒有和俄國直接交戰的準備,所以後來法國出來調停,英國也就接受了,本來就沒有什麼大損失嘛,就是乘機敲竹槓。所以除了羅傑斯特溫斯基倒黴之外沒有別的說法,遠征艦隊決不是海盜,他們只是由於過度恐懼而進入了幻覺而已,但是羅傑斯特溫斯基最不幸的是他得罪的是海上霸主,現在他不得不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俄羅斯的面子和榮譽。

多戈淺灘事件的第二天,波羅的海艦隊通過英吉利海峽。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巡洋艦在波羅的海艦隊的旁邊監視,一邊還做着各種編隊機動動作示威。俄國艦隊的士氣剛從恐懼的頂峰下來,又跌落到了沮喪的谷底。一位俄國軍官在日記中這麼寫道:“對面的艦隊纔是真正的海軍。而我們俄國人僅僅是他們押送下的囚犯而已”。

然而也就是這次多戈事件卻引起了中國的警覺,俄國人竟然有無線電?無線電一直是中國的秘密武器。從上到下有着極其嚴格的保密條件,中國軍隊在戰爭中能做到後發先致也是藉着這個秘密武器。這個秘密武器不僅在軍隊裡有。太平洋貨運公司的部分貨船上也有。在隔間良好的隱蔽房間內,貨船上那些打着退役名號的水兵跟着貨船出入各國港口,他們將自己看見的收集到的各種港口、軍艦、航行等等能收集的全部情報通過無線報發回國內。也就是說,中國通過海上無所不在的貨船盯着整個大海。

其實中情局早就得到俄國中可能有人在研究無線電的情報,只是確認後研究者已經被俄國軍方給保護起來,普通的事故已經無法解決研究者。中情局申請進行武力刺殺但被李明拒絕,李明很清楚自己的掠奪計劃的作用只能是延緩歐洲科技的腳步而不是阻止,經過上百年的工業革命的歐洲已經在民間累計了足夠的知識,即使特斯拉到了中國也把馬可尼拐騙而來。但還有其它人去研究和發現無線電,而這次就是波波夫。

也許是波波夫在後世不太出名,已至於李明都不知道還有這個俄國佬。藉着先知先覺的李明提前對歐洲科學家下手,同樣也使得失去了這些後世出名的科學家的歐洲爆發出其它的科學家。李明知道,即使解決了“波波夫”也會有“咪咪夫”出現,必竟歐洲這麼大,中情局再歷害也不可能監視到每一個人。

波波夫是一個嚴謹的學者,雖說之前並沒有什麼突出的發明卻依然列入了中情局爭取的名單中,正是中情局的干擾使他決定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去研究自己的發現。這時恰好通過朋友接觸到了海軍大臣亞歷山大羅維奇大公,而亞歷山大羅維奇在知道無線電的功能後,說服了沙皇陛下從不多的資金裡抽出一部分給波波夫用於研究,並加強了對他的保衛工作。而無線電的正式裝備艦隊也是尼古拉二世認爲可以戰勝中國的最大原因。

只是俄國人對無線電的封鎖太嚴密了。嚴密到如果波波夫不在就跟本無人可以維修這東西。所以在多戈事件中,正是波波夫按艦長的要求用無線電向羅傑斯特溫斯基發送了電報。只是他們都不知道,中國不僅有無線電而且還比他們先進。不遠處的中國貨船正在等待接收國內指令時卻突然收到一堆不屬於他們的通信編碼。這讓他們感到疑惑。在確認收到在這個編碼的時段裡沒有中國船支發送任何電報後就立刻意識到,歐洲有人同樣掌握了無線電技術。而最大的可能就在俄國遠征艦隊上。

這是一個大事件,但還算不是什麼問題。因爲早就有了準備。在第一代無線電投入量產裝備軍隊後,李明就下令剛剛騙到中國的馬可尼組隊研製反制手段。李明很清楚,即使沒有敵人也要自己創造敵人,這樣才能保持前進的動力。只是必竟是內部鬥爭,這主動性總差了許多,加上其它事務的干擾,歷經十年也不過剛剛研發出可以突破第二代無線干擾設備的第三代無線電。不用來對付波波夫的初級無線電卻是足夠了。於是中國政府一面開始安排特斯拉準備進行第一代無線電展示,一面僞裝成貨船的黃雀號在旅順裝載第一代干擾儀南下。

羅傑斯特溫斯基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燃煤。俄國艦隊第一次停靠的是西班牙的維哥港,按原計劃,艦隊是要在這裡加煤,而在海上晃了一個星期的官兵們,也想到陸地上去散散心。這時只有七大洋霸主英國的皇家海軍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煤炭儲備,其他國家的海軍要遠征,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煤炭的供應問題。俄國人在這個問題上得到了德國人的幫助,一家名叫漢堡亞美利加的德國運輸公司承包了這項業務。船到維哥,德國船隻正要上來裝煤,突然一個西班牙人到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來通知俄國人:“西班牙人不想破壞中立。俄國艦隊不能在西班牙港口內進行補給活動”。這個個子矮小,相貌猥瑣的中年西班牙男子的背後。毫無疑問站着大英帝國和皇家海軍。俄國人只能低頭,在俄國外交部答應付給英國漁民66。000英鎊的賠償,並且交出肇事的波羅的海艦隊軍官以後,西班牙人終於在第三天答應每艘戰列艦能夠加載400噸煤。俄國人爲了能夠儘早行動,連被關禁閉的士兵都放出來參加裝煤。

羅傑斯特溫斯基是一個官僚,雖然沒有什麼想象力,但在管理上卻有獨到之處,因爲他是一位天生的憲兵司令。羅傑斯特溫斯基成天在艦上巡邏,找出所有衣冠不整的士兵,發現所有沒有擦洗乾淨的角落。要不然就是坐在辦公檯前搜尋所有報告中的格式拼寫錯誤,然後或者命令軍官們,或者自己親自去處罰那些犯錯誤的可憐蟲們,把整個艦隊從被日本魚雷艇襲擊的恐懼中帶到被長官鞭打的恐怖之中。話說回來,沒有羅傑斯特溫斯基這種變態的鐵腕管理,波羅的海艦隊要完成這一萬六千海里的航行是不可能的。

在西班牙的維哥港沒有裝滿煤炭的俄國艦隊,總算在盟邦法國的殖民地摩洛哥的丹吉爾花了四天裝滿了煤炭,每艘戰列艦都在四千噸以上,本來法國設計的戰列艦是以重心高而著名的。但一直把甲板上都堆滿了煤炭的俄國艦隊卻一直沉到了吃水線以下。這時有一艘帶了足夠魚雷的驅逐艦話就足以讓這整支艦隊沉沒,因爲堆滿了煤炭的炮塔根本無法轉動。

所有軍艦都成了粉塵飛揚的地獄,而南半球已經進入了夏天,但軍艦上的所有窗子都開不開來。艙內室溫高達50度。習慣了北極圈的俄國人就在這樣的地獄旅程中走向東方。然而,即使是這樣的地獄都是一種奢侈。從丹吉爾出發,11月3日俄國艦隊到了塞內加爾的達喀爾。這裡也是法國殖民地,正當鬆了一口氣的俄國人準備進港加煤的時候。法國的西非總督的回答是:“進港和加煤需要我國外交部的許可”。俄國人覺得五雷轟頂:不是友好國家嗎?在丹吉爾還保證了俄國艦隊用煤的友邦法國,怎麼會有這種回答?

法國是俄國的“友好國家”。但僅僅只是友好國家而已,並不是負有義務的盟國,關鍵是他們也被中國嚇怕了。就在俄國艦隊在維哥港加煤炭的第二天,中國政府向法國駐華公使、中國駐法公使向法國政府提交抗議,抗議法國這種破壞中立法案的行爲,並嚴厲質詢法國是不是打算和俄國一起對中國宣戰。法國人給氣壞了,俄國在西班牙加煤你們爲什麼不抗議,卻偏偏要抗議法國?法國人沒打算給出任何回覆,在抗議無效後很快中國第二山地師開始向鎮南關集結,南洋艦隊開赴交趾、蘭芳艦隊出現在金蘭灣。只是法國認爲這不過是中國人故意爲之,中國人還不敢同時向俄法兩國同時宣戰。

於是,在達喀爾的法國的西非總督向法國外務省請示是否允許俄國艦隊停泊時,法國政府選擇了沉默。而羅傑斯特溫斯基在對方回答說還在等待巴黎的指示時,羅傑斯特溫斯基就“強行”進行加煤作業。而法國西非總督也認爲,只要巴黎的指示還沒到達就代表了能裝。

從新中國走出來的李明得到這個消息後笑了。你這邊剛剛抗議人家派軍艦到你領地邊上打轉,對方就說還要派航母過來看看,抗議、警告對人家來說只是個屁而已。李明很清楚大國不需要抗議,小國沒資格抗議,只有不大不小、說強也弱的國家才需要用這個詞來博取國際同情。於是還在回京火車上的李明下達了命令。

站在鎮南關上的劉永福接到電報後哭了。十年前進京時,皇上就讓他做好收復安南的準備。不想原來說好的五年一拖就拖成了十年。如今已經63歲的劉永福明白,其實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這一次也許將是他最後一次帶兵了。朝廷的電報是讓他在接到電報五日內發起攻擊,因爲山地二師第六團還在路上。爲達到戰役發起的突然性,劉永福決定不等了,當天帶着僅有的兩個團開出鎮南關,連續攻破數個法越聯軍營地,短短五天內就逼近涼山。速度之快讓參謀本部連援兵都派不上去。海面上,兩支中國艦隊將法國遠東艦隊死死的封鎖在港內,艦隊已經完成瞄準。

與此同時,剛剛巡視到新西伯利亞城外營地的樑華殿在接到電令後,率領以第二師爲主力的西北兵團在寒冬中突然發起對新西伯利亞城的攻擊。突然的進攻讓俄國人手足無措,在一天一夜的抵抗後新西伯利亞城淪陷。

中國陸軍突然兩面開火卻實震驚了歐洲,不如正如中國人說的那樣,海軍不行不代表陸軍也是廢物。讓人想不到的還有,中國政府找到美國,希望美國能介入調停中法戰事。中國的要求很簡單,法國只要不破壞中立法,中國立刻從安南撤軍,同時釋放所有法越俘虜。當然,法國需要支付這些俘虜的伙食費和藥費。不過如果法國繼續破壞中立法,那中國將會繼續向南進攻,同時向法國提供了一個建議,建議法國可以取消遠東艦隊這一編制了。

接到調停請求後的美國很積極,在邀請英國一同對中法衝突進行調停後,法國支付了相關費用後中國海軍解除的法國遠東艦隊的封鎖,陸軍也開始撤回國內,唯有劉永福請求繼續攻擊的要求被無情的駁回。

法國人在達喀爾還算沒有把事情做絕,沒有拒絕俄國艦隊的入港要求,對於俄國艦隊在達喀爾港內的加煤行動也只是視而未見,俄國艦隊還算是能夠加了煤以後繼續上路。只是羅傑斯特溫斯特還不知道遠東發的事情,他正帶領他的艦隊向下一個目的地,法國另一殖民地噶本駛去。(未完待續。。)

第187章 旗餉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235章 大 躍 進第89章 生死大戰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65章 新年快樂第42章 鐵路第129章 無怨無悔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83章 軍制改革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169章 憂慮第115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393章 隱秘之事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90章 中央銀行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46章 成軍儀式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158章 煩心事第99章 宣戰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55章 準備就緒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60章 麼蛾子第185章 譁然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92章 血滴子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121章 不拋棄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264章 回國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80章 紛亂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2章 低調做人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50章 攪局者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233章 摺子戲第113章 焦點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364章 我是誰?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23章 斷後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228章 葫蘆島號巡洋艦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
第187章 旗餉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235章 大 躍 進第89章 生死大戰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197章 李鴻章的忠心和憂慮第65章 新年快樂第42章 鐵路第129章 無怨無悔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301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179章 再進一步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351章 皇家喜事第237章 發給德皇的電報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83章 軍制改革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165章 工業浪潮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148章 潮起潮落第10章 夾帶裡的第一批人第169章 憂慮第115章 寧可站着死,絕不跪着生第147章 諸位輔佐,朕之大幸第423章 騎兵的戰爭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282章 都是問題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103章 大清參謀部第393章 隱秘之事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90章 中央銀行第182章 任道而重遠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46章 成軍儀式第240章 南下的序幕第401章 到處都是麻煩第158章 煩心事第99章 宣戰第37章 廣而告之第298章 皇室產業第300章 二十四章 偷天換日第219章 外患未平,內亂又起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55章 準備就緒第300章 一十八章 不留後患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60章 麼蛾子第185章 譁然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92章 血滴子第229章 材料革命第121章 不拋棄第413章 北方戰事第199章 慈禧過的揪心年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173章 這都什麼事嘛第402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279章 不安的心第106章 寧死不降第102章 前進與退路第207章 朝鮮事變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107章 還能退到哪裡第191章 一觸即發第264章 回國第256章 大清變樣了第80章 紛亂第251章 風雨飄搖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97章 太平洋艦隊第284章 皇后的人選第2章 低調做人第31章 水師操演第350章 攪局者第66章 夏威夷計劃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233章 摺子戲第113章 焦點第396章 中俄大戰,一觸即發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364章 我是誰?第193章 乙未宮變(上)第123章 斷後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228章 葫蘆島號巡洋艦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300章 零二章 擁擠的遠東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149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411章 勝利者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