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譁然

“朕建京師大學堂,是給你們一個做學問學知識的地方,不是給你們討論政體的。”光緒才進校長辦公室就把“啪啪”兩聲把龍袍和龍冠重重的摔到桌子上,怒氣沖天。

皇上震怒之下,最後進來的人只來得久剛把門關上就急忙的跪下。而跪在最前面的李鴻章都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爲什麼皇上不提門外的羣鬥怎麼突然到政體了?不明所以的李鴻章只能用眼神詢問大學堂校長容閎。

做爲校長的容閎自然知道校園內發生的事情,對於之前校園內對遼河之戰的議論他之所以沒有干涉,就是因爲他一直秉承着美國校園中自由的氛圍:“啓稟皇上,甲午一戰我大清之所以能戰勝日本,皇上在其中之功勞豈是他人誹謗就能抹殺。所以微臣以爲皇上不必過慮,且不說他們,就算是千百年後再論甲午之戰皇上也是居功至偉。”

容閎認爲,大清想要有長足的進步跟上世界的腳步,那麼學術自由就是必不可少的。所謂理越辯越明就是這個道理,也只有學術自由才能正真的讓思想飛躍。對於這點,光緒也是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光緒還以戰國爲例,中國早在千年前之所以能領先世界,就是源於戰國時期內儒家、法家、墨家等多家學派的治國理念的爭論,雖然漢朝之後各朝代均尊儒家爲首,但並沒有徹底廢除和禁止其它學派,直到明朝。自從朱學理論統治中國以來,中國就開始退步了,直到現在(真的是現在哦)。

“如果只是議論朕有沒有功勞也就算了,可是你知道他們以藉着議論朕功過爲名在討論什麼嗎?他們在謀劃如何推翻大清。你這個校長是怎麼當的?這種事竟然別說你不知道。”光緒右手握緊成拳重重的砸在桌上,然後指着容閎咆哮着:“是不是跟本就是你在謀劃?”

擺在桌上的玻璃在光緒的拳下早已碎裂。破碎的玻璃碎屑割裂了光緒的手,在光緒指着容閎的那支手上,鮮血正在滴落。

“微臣確實不知此事,還請皇上明查呀。”容閎嚇壞了,要是他知道這些人會議論這種事情,容閎打死也不敢讓他們進學堂裡來呀。

李鴻章也嚇了一跳,竟然在學堂內公開議論推翻大清,這可是謀逆呀。李鴻章環顧四周,這裡只有少數幾位漢臣和學堂主官人員,看來皇上將大部分漢臣和全部滿臣留在操場安撫衆人是有意爲之。那皇上所言之事也當是錯不了,李鴻章小心的說道:“皇上息怒,微臣與容大人立刻查覈此事,定將全部謀逆儘速緝拿歸案。恕微臣直言,請問皇上是從何處得知此事?”

“原來你李鴻章也不知道呀。看來那些人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呀。不知道就去問你的好女兒去吧。”光緒怒不可遏:“滾,滾——”

衆人們退出房門。房門才輕輕補掩上。李鴻章有及不可耐的問道:“容校長,這是怎麼回事呀?”

容閎一臉無奈:“下官確實不知有此事,否則下官怎麼也不能讓這種說法在學堂裡流傳呀。”

“立刻把菊藕叫來。”李鴻章神色嚴肅道:“此事誰敢外泄,本官定斬不饒。”

李菊藕獨自一人匆匆趕來,這纔將事情講述明白。可她也不知道是誰說給皇上聽的,直到她仔細想了想今天的經過。就把楊棗兒找來了。

“都是菊姐姐不好,明知他是皇上爲何菊姐姐卻不早言明。”?楊棗兒一臉無辜:“若知他就是皇上,我如何也不會說與他聽的呀。”

“既然皇上已經知道了,現在也多說無益。”李鴻章說道:“棗兒姑娘。你還記得當時你說完後,皇上他說了什麼嗎?”

“只說讓我別往外說,就是熟人也別說。”

“那還好事情或有轉機。容校長,先將這些人控制起來,待皇上有旨意外再行發落。”李鴻章定下了調子:“菊藕你務必全力配合容校長。”

“父親不必過慮,女兒借用父親的人手早將這些人打探清楚了。女兒這就回去將這些人之姓名住處寫下交於父親。只是,皇上還好嗎?”

“皇上方纔雷霆大怒,此刻如何能好。”

“那我去勸勸皇上吧。”?李菊藕笑着說:“父親不必擔心,女兒自有分寸。”

安靜的房間內只剩下光緒的呼吸聲,光緒呆呆的看着天花板。本以爲甲午戰爭的勝利可以有效緩和國內那些激進人士對朝廷的不滿,結果還是錯了。他們爲了所謂的革命、爲了所謂的理想國度,跟本不顧中國的現狀。當武昌起義的槍聲響起的時候,這些革命的先行者們還在國外喝茶,當他們得知勝利的消息才匆忙趕回國內。這種也叫革命嗎?還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會成功?哼,這些革命的先進者們,他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幻想當中而已。

“咿呀――”房門被輕輕的推開了。

“出去。”光緒邊頭都沒轉。可來人只是停了一下,還是繼續走了進來。

光緒一臉怒容的轉過頭來,看見來人後卻又長長的嘆了口氣:“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吧,反正該不該聽的都聽過了,也不差再多一點半點的了。”進來的不只有李菊藕一人,她還帶着安茜。因爲她知道,在安茜面前皇上怎麼也發不起火來。而事實上她也猜對了。

李菊藕也沒有行禮,走到光緒面前擡起他的右手:“國家要強盛總得要有一個帶頭人。所以,爲了國家的未來您也得好好保重自己。茜兒學的可是醫護專業,她還是大學堂裡成績最好的。把您的手交給她,您應該放心吧。”

帶安茜來就是讓皇上發不了火,再說句玩笑話也是想着讓皇上能靜下心來。可李菊藕沒想到的是,光緒卻脫掉外套,一把把袖子扯了下來,他右手臂上有一個若大的十字型傷疤。

“我用小刀把彈頭給挖了出來。”光緒的言下之意是手上的這點傷能算什麼!

李菊藕啞然。不知該如何回話,只能拿過外套給光緒披上。

“去年的冬天比這冷多了。坐下來說話吧。”

聽着光緒悠然的話語,李菊藕苦笑了一聲坐了下來:“他叫陸皓東。”

“朕以爲,學堂只是學習的地方,雖然熱血卻還單純。所以朕從未對學堂有過什麼防備,卻沒想到他們還偏偏挑了這個地方。真是沒有想到,廣東那些會黨都滲透到京城裡來了。”

“皇上準備如何處理?”

“這些人有知識有理想,年青而且有朝氣。他們其實和朕一樣,也想國家能夠強大,如果他們能爲朕所用。朕可以讓這個國家走的更快。只是他們選擇的路卻和朕完全不一樣,思想的差異註定了我們只能對抗。他們總想着推翻朝廷去實現他們心中的共和,然後一夜之間國家就可以變的強大起來。但是他們卻沒有看見這個國家的現狀――軍閥割據。就連朕這個皇帝都不能號令天下,他們又有什麼本事來統御全國。他們有沒有想過,推翻了大清朝對這個國家到底是鳳凰涅磐還是推入火坑。”

“我知道他們在哪裡。”

光緒沒有回話。只是靜靜的看着安茜爲他清理傷口、包紮。而在整個過程中,安茜沒有說過一句話。直到她完成最後的包紮。

“你先出去吧。”光緒輕輕的嘆了口氣。

安茜擡起頭來看了光緒一眼。收拾好東西出去了。門外候着的大臣們沒人知道皇上與李菊藕在裡面說了什麼,直到華燈初上,大學堂的電燈全部亮了起來,李菊藕這才從房間內出來:“各位大人,對於學堂內傳言一事,皇上讓諸位大人全當沒有發生過。皇上的原話是:該幹嘛幹嘛去。朕另有辦法。”

衆臣面面相噓,決不知皇上是何意思。對於叛逆還要放縱不成?衆臣不知所措之時,光緒穿戴整齊的出來了,一臉怒色也不看衆人直直的走向操場。

操場上。兩邊的人還被第一團的士兵用槍指着。這些士兵站了這麼久也沒有絲毫疲倦之色,臉上的平靜卻掩飾不了眼中的殺氣。很好,光緒點了點頭。任何地方都能保持殺氣,這是光緒對軍隊最基本的要求。而平靜的臉色也應合了光緒軍隊不干預政治的想法。

看到皇上出來,滿臣們紛紛上前請安。世鐸更是悄悄走到李鴻章身邊,用眼神在問皇上可有旨意?李鴻章只能搖搖頭。

光緒大手一揮:“都散了吧。”

衆大臣皆不知所以,就連李鴻章與世鐸都相互對視。這就完了,這兩邊死了十好幾個人就不問了?可經不住皇上不說,也只能跟在後面。

大門前,光緒停下了腳步轉頭看了看校門:“傳朕旨意。從此刻開始,所有車馬皆不得入內。上至皇帝太后,下至販夫走卒,凡入此門者必須聽從門衛調度,步行而入。將朕的意刻於大門之上。段祺瑞。”

“到。”

“留下精銳一連士兵,全面接管學堂安全。凡是不聽調度欲強行闖入者,凡在學堂內聚衆鬧事者,不問理由一律就地槍決。”

“是。一連集合,接管學堂。”隨着段祺瑞的指揮,一連士兵整齊有序的進入校門兩側的門房內,機槍、步槍,衛兵、崗哨立馬到位。

“看夠了嗎?看夠了就走。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皇上走了,大臣們走了,校園內林蔭大道上的學子們也紛紛相互攙扶着離開。除了看門的那連士兵外,其它部隊也走了。門外聚集的旗人們看着滿地傷痛,這下子又不滿了。皇上來此沒有對學子們一句責罵,反而將兩個旗人打到一死一殘。

“皇上不公呀。”“皇上爲何不問漢人奴才還到苛責我旗人呀!”“皇上還是咱們滿人的皇上嗎?”旗人們羣情激憤,一時間又蠢蠢欲動起來。

“呯”清脆的槍聲響起,第一連連長惡狠狠的說道:“還敢鬧事。”看着一排排的槍,旗人們心虛了。

“老少爺們兒們,皇上不管咱們旗人了。咱們找太后評理去,請太后出來主持公道。咱們去乾清門跪諫去。”

光緒回宮後,就把自己關在御書房也不管宮門外喧鬧的旗人,更是誰都不見。就連兩宮太后齊至也被警衛營給擋了回去。只讓人傳話出來,明日早朝滿臣先進殿,漢臣全部至簽押房聽宣。

得到皇上的話,兩宮太后親自出面暫時平息了宮外的喧鬧。而得知學堂所發生之事的滿臣們氣憤填膺,他們則利用晚上的時間四下拜訪,紛紛約定明日早朝,利用漢臣不在場之時聲討大學堂,必要皇上給死去的滿人一個交待。

可第二天早朝還不及他們說話,光緒一把把茶杯摔在地上,也把他們的話砸進了嘴裡。

“一羣廢物,二千多旗人去打一千不到的漢人。二打一還有多,打死別人三個自己卻死了十八個,就這麼羣窩囊廢還敢跟朕要公平,還敢在宮門前鬧事。禮親王世鐸,去把這羣窩囊廢給全部砍了。”

“皇上息怒呀。”衆滿臣們一下子全部跪倒在地。

處理這種事如果只是就是論事的話,那是無論如何都躲不開對滿人或者漢人的處罰。只要是處罰,那又該如何處罰,程度又該如何?只處罰漢人,那肯定漢人會不滿;只處罰滿人,滿人也會同要不滿。如果都處罰,只要有一個重一個輕就又會引發處罰重的不滿。於其頭讓自己麻煩不如去讓別人麻煩。找一件更嚴重的事讓大家都顧不得眼前的事。光緒偷笑一下,目的達到了――轉移目標。

光緒表面上依然怒氣沖天的道:“息怒,息什麼怒。二千旗人打不過一千漢人傳了出去那漢人還不全反了!滿人的朝廷都沒有,朕還敢怒嗎?是不是都以爲拿着朝廷的鐵桿莊稼就了不起了。告訴你們,朝廷給你們鐵桿莊稼是讓你們來保衛大清王朝。可你們還能保衛的了嗎?傳朕旨意,新年過後,所有旗人俸祿全部停掉。退朝。”

衆人震驚,滿朝一片譁然。(未完待續。。)

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84章 意外相逢第369章 “喏”第14章 視察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50章 插曲第211章 開火第130章 突圍第76章 針鋒相對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65章 新年快樂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150章 陰霾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45章 海軍準備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233章 摺子戲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362章 備戰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98章 諜戰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56章 宣戰的原因第188章 爲了革命的理想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89章 生死大戰第178章 方子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92章 血滴子第36章 教育與品牌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4章 朝堂之上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183章 羣鬥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32章 水師議事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129章 無怨無悔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5章 朝堂之下第429章 表演第63章 有錢了第12章 整頓內務第127章 交換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50章 陰霾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7章 廣而告之第64章 漢陽鐵廠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64章 回國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35章 大 躍 進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15章 調教三傑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364章 我是誰?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87章 嚴復爲官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
第142章 顫抖的佐世保第84章 意外相逢第369章 “喏”第14章 視察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38章 誰說我們沒有辦法第50章 插曲第211章 開火第130章 突圍第76章 針鋒相對第300章 零三章 國朝大事第244章 下南洋,就從海盜開始第65章 新年快樂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150章 陰霾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45章 海軍準備第132章 多線作戰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394章 商人的野望第233章 摺子戲第286章 海陸之爭第300章 二十七章 飛艇的威力第300章 零五章 驚慌失措第300章 四十四章 平等條約第230章 回京的猶豫第362章 備戰第216章 宋慶之死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214章 軍事總動員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175章 日本瘋了第300章 三十章 日本請和第98章 諜戰第104章 特種初顯威第256章 宣戰的原因第188章 爲了革命的理想第139章 絕望的十米第300章 三十六章 北進計劃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89章 生死大戰第178章 方子第397章 不安份的中國人第92章 血滴子第36章 教育與品牌第300章 四十六章 混亂第57章 局勢紛亂第260章 英國在南洋被搶走的財寶出現了第4章 朝堂之上第367章 危機四伏第289章 一波才平一波又起第100章 一潰千里第217章 皇上,你的將軍還沒有全部陣亡第81章 誰上了誰的賊船第33章 賺錢的法子第183章 羣鬥第225章 退已無路可退第32章 水師議事第8章 最快斂財手段第383章 後繼有人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129章 無怨無悔第300章 四十七章 中國的野心第5章 朝堂之下第429章 表演第63章 有錢了第12章 整頓內務第127章 交換第415章 勝利的歸屬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150章 陰霾第43章 誰是誰的無間道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第300章 四十三章 菲律賓改名叫呂宋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90章 中央銀行第37章 廣而告之第64章 漢陽鐵廠第368章 亡清序曲第300章 三十二章 飛艇的未來第16章 慈禧查崗第264章 回國第361章 北方攻略第126章 急轉直下第235章 大 躍 進第168章 掠奪計劃第15章 調教三傑第17章 必須的廢話第387章 天下大勢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398章 替代無畏號的白起級戰列艦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364章 我是誰?第154章 利益的糾結第124章 商販的戰爭第87章 嚴復爲官第160章 談判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