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中西學術之爭

光緒把自己關於屋裡一整天誰都不見,就連送飯的人都不讓進,一整天只用屋內的水果充飢餓。皇上的異常舉動驚動了三位后妃,隨後兩宮太后也來詢問依然沒有結果。當朝宰相李鴻章也不明所以前來聽旨,依然沒有任何回覆。

他們哪裡知道,光緒在屋了寫了整整一天。將這些日子的對話內容一一寫下來反覆進行分析。

如果傳聞乾隆是江南陳家之子,可光緒並非乾隆嫡系子孫,乾隆嫡系一脈到同治就算中止了。可即便乾隆是純種的漢人,但他的後代都是非漢女所生。即便是傳到同治一代,漢族血統僅餘十六分之一,那麼作爲同治胞弟的光緒身上也最多十六分之一而已,這與侯成關於唐玄宗的理論相違背。作爲能調查出當前光緒實際臨位時間的侯成來說,他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那麼他們是如何確定朕就是他們口中的“大漢天子”?

侯成說要我不要自欺欺人。他似乎認定朕不是滿人,反正是朕因爲自認爲是滿人所以纔不要自欺欺人。可就算是現在拉去驗dna老子也是滿人呀?那麼現在只有一種情況了――就是靈魂。只是龍族真有驗證靈魂屬性的本事,那他們隨便拉一個出來至少能抵一個集團軍呀。

想要證明靈魂的存在,這種事別說是1899年,就是再過一百年也沒辦法證明。光緒自然相信靈魂這種事,除了自己外,京城還有另一個有利的證明――尼古拉?特斯拉。

對於特斯拉時常發作的頭痛症。從太醫院到京師大醫院都曾竭盡全力查看過,可以說大清動用了現有的全部醫療手段對特斯拉進行檢查。結果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對此特斯拉是衷心感謝的。然而每次他病痛發作的同時也伴隨着眩目的閃光和幻覺,這些幻象有關於一個詞或者一個即將閃現的念頭。僅僅聽到一個詞。他就能想象這個物體的實際細節,使他能夠在試驗製造以前在腦中詳細的視覺化他的發明。而這種情況在他的孩提時代已經出現了。

光緒認爲特斯拉的情況和自己應當是同一類型,只是光緒自己的整個靈魂與思想完全取代原來真正的光緒。而特斯拉的另一個靈魂並未能徹底取代原有的靈魂,並且在取代的過程中,新的靈魂受到了原的靈魂的創傷而變的不完整。但關的靈魂總是時不時的跳動一樣,就與原有靈魂發生了衝突,而此時的特斯拉就在病痛中看到了新靈魂所帶來的思想。至於他能在腦中詳細的視覺化他的發明,那跟本就是那個新靈魂曾經見過的東西。

有一句叫深入靈魂的痛苦,這句話用來形容每次發病的特斯拉最爲恰當。沒有什麼比靈魂傷害更痛苦的。不過讓光緒很高興的是,特斯拉不完整的新靈魂一定與光緒是同行,機械、機電等等兩個人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因爲靈魂最深處的記憶一定在生活中已經溶入靈魂當中的東西。因此每個月光緒都會有一天不管任何政務,單純的與特斯拉聊聊他們共同感興趣的話題。而在這些海闊天空的話題與設想中,光緒發現一個事實:特斯拉所瞭解的東西遠超光緒所在的時代。也就是說,特斯拉的新靈魂來自於比光緒更未來的時間。

出於好奇,光緒在聊機械電子之餘還常常問他一些與機械電子無關的問題,可惜的是。新靈魂關於生活等等的這部分記憶失去了。以前兩個還經常秉燭夜談,現在到是沒有了。40多歲的特斯拉去年娶了一位京城中相同年齡的女子,在今年初爲他生下一個兒子,瑣事的家事很大程度的牽扯了他的精力。必竟孩子還小。在他兒子出生當天,光緒除上送上賀禮與僕役外,還有一封賞賜他爲侯爵的旨意。並有一個皇家禁衛班專門保護他的安全。同時將他的所有的記錄列入甲級機密。

然而當龍族的人出現後,光緒曾很隱晦的問過特斯拉關於科幻與法術真實存在的可能性。對此。特斯拉沒有明確的答覆,只說這也許跟他的病情一樣。屬於人類的超感知行爲,但這些需要特定的環境或都機遇,正如他的感知來自於病痛。

也許特斯拉說的有道理,按照中國傳說下來的法術,每一個法術需要在特定的時間藉助特定的環境甚至是星像才能成功或是發動,歐洲的魔法也不需要咒語或者是道具嗎?也許這些咒語或道具與中國法術中需要看時間和環境一樣,這些都是引起天地中特定的共鳴所產生的效果。光緒在查閱過相關資料後與十二少男少女詢問過一些情況,光緒可以很肯定的表示,中國的法術遠比歐洲的魔法來的高明。因爲歐洲魔法是取天地能量的一部分直接使用,這跟操縱人的能力強弱有根本性的直接關係。而中國法術的根本在於借用天地能量,因爲是借用所以跟操縱人的身體能力並無直接關係,理論上可以十成十控制世界。而且這種理念更符合後世所常提到的順應潮流的概念。本來中國的法術講究的就是順勢而爲。

但這也有一個問題,歐洲魔法如同現代科技一樣,比中國法術家也無法解釋的所謂的氣,更加直觀更加好理解。

“那咱們找些風水大師去歐洲列強國家佈下風水大陣,這樣不更有利於中國嗎?何必還要費力打打殺殺,我們還可以把組建軍隊的錢投入民生上改善百姓生活不是更好?”光緒對自己這個提意很是滿意。傳聞後世日本在朝鮮建十六風水建築爲釘,釘死了朝鮮龍脈。雖然解釋不了,但事實上是自李坧之後李氏朝鮮血脈絕斷。而後在上海日本建雙刀託日格局的建築以破上海的風水,最後在中國民間吵翻了天后最後改了式樣。咱是不是也可以借用一下這法子?

爲首的少男關都不擡的說道:“歐洲也有一個同龍族一樣神秘的組織,在人世是的代表是牧師。如果要在歐洲布風水陣一定會引來這個組織的報復。而且龍族不一定是對手。因爲他們在不久前曾經交過一次鋒。龍族雖然擊敗了他們,但這也是爲什麼此次派來的全是還未成年的少男少女的原因。”

“那要是朕的大軍殺過去。他們組織來搞兩下,那朕的數十萬大軍豈不是危險了?不行你們必需要想個辦法。”

“我們認爲他們和我們的存在是一樣。只要不涉及到亡族的地步,他們應該不會出來干涉。必竟這個世界超自然範圍內的事件越來越多了。陛下,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一定會提前向您預警的。”

有一個問題光緒沒有問,日本布風水局斷絕朝鮮李氏龍脈,爲何朝鮮沒有反應?是朝鮮沒有這樣的組織嗎?不管怎麼說,這件事勾引了光緒對中華傳承千年的學說的濃厚興趣。而作爲一個實權皇帝的個人興趣都會讓手下衆臣向這方面靠攏,就如同早些年光緒對建工廠有興趣一樣。於是各地方的省志、府志、縣誌,甚至是鎮志、村志都被大量抄寫後送入京城。作爲一個有着迎上所好的千年習慣的國家。大臣們的興趣則成了引領國家思想走向的關鍵。也就從這一年起,中華學術有了第一次的系統整理和歸納。讓中華大地上傳承千年的思想在西風東漸之時沒有被徹底淹沒,反而以其特有的論證方式在世界之林耀耀發光。

第六感是標準名稱叫“超感官知覺”,是指人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信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是在普通人的五種感覺器官――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肌膚(觸覺)之外的第六種感覺。因爲這種感覺是虛無縹緲的,無法通過現有科技進行證明第六感確實存在的證據。但這個世界上無論中西都有着大量此類的情況卻真僞莫辨,因此不符合歐美現有科學的論證理論,因此被歸納於非科學類的神秘學裡。

但在中國的玄學裡對此有着另類的解釋。傳說人本來是有三隻眼睛的。這第三隻眼睛原本是長在額頭雙眉之間。此眼可以穿透距離和時間,發現在視野無法企及的距離外正在發生的事,或是未來的即將發生的事情。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直覺”。也因爲第三隻眼的能力如此強大,天上衆神認爲這支隻眼威脅到了衆神的地位。因此便用神通強行關閉了第三眼。但第三隻眼必竟是人身上的東西,雖然被神仙用神通強行關閉,但多多少少還是有存在感的。只是這種存在感因人而異有強有弱而已。

對於這種解釋,歐美科學界當然是嗤之以鼻。現代人體解剖學已經證明人的額頭沒有多餘的組織結構。但中國另外一種解釋理論就不得不讓歐美科學界重視起來。現在的科學理論已經證實了萬有引力、磁力,發現了分子原子。更發現比原子還小的電子以及它的亞原子。中國科學界的新理論正是建立在現有科學發現上做出的解釋:越來越多的現象表明第六感是存在的,而現今科學無法證明的根本在於我們的實驗或進檢驗設備沒有足夠的精度去發現更細微的粒子對人類的作用。也許是我們忽略了在龐大成份中那少的可憐的粒子實際上對人類的第六感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又或都來自天地間的引力或磁力極其微小的變化引發了人類大腦中特定區域的共鳴,而使的人類有了超乎想象的瞬間的一種預知感。而且中國科學界還舉了個例子,爲何人類從城市進入森林後,無論再如何暴躁都會很快平息,一定是森林中有特定的粒子通過呼吸或是接觸進入人體後,改變了人體的狀態。這個現象在中國科學理論中統稱爲――氣。

對此歐美科學界不屑一顧:“你們能做出證明嗎?”

中國科學界更是加以藐視:“中國科學理論是建立在對日常生活現象的總結下得出的,是實用性科學,是用無數事實證明的可行的結果。這不同於歐美科學理論在無知中探索未知。中國科學界講的是在已知中探索真理。都已經是肯定的事實了還證明什麼,我們沒空。”

中國千年傳承的文化第一次在光緒朝開始系統的歸納和總結。而這一開始就造成中西方科學界對理論的差異,而中國(以京師大學堂爲代表)的科學界發表的言論讓光緒都大吃一驚。雖說科學不分國界,但這言論也太囂張了吧。何止是囂張呀,簡直是目中無人呀。一個科技纔剛剛起步的國度竟然蔑視歐美更加發達的科技,歐美科學界是一片討伐之聲。但中國科學界卻拿出幾千年的記錄,雖然不能證明原因,但可以得出結果,這讓歐美科學界很是受傷。

對於科學界的爭論,歐美各國政府都沒有發表任何官方言,在他們看來這種科學上的爭論也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然過程。在中國。朝廷唯一發表的官方言論是:請中國科學界保持對科學的敬畏和嚴謹的態度。

這話說的有點向歐美科學界示弱的意思,但依然無法平息歐美科學界的怒火。一個叫馬丁的法國自然科學家就不遠萬里的來到中國,站在京師大學堂的禮堂講臺上與中國科學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然而誰也不能說服誰也無法駁倒對方,辯論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作爲中西方科學界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光緒也在萬忙之中抽空旁聽了這場辯論。就在雙方尷尬的時候,光緒站出來調解:“中西方科學的理念其實根本不一樣。西方科學界注重的是由原因去證明理論,中國科學注意的是從結果假設去推理過程。其實這樣的辯論根本不可能有結果。朕到認爲中西方的科學理論其實是一種互補,爲什麼不能求同存異,讓世界科學更好的造福於人類呢?森林可以調和一個人的心情這件事。在朕看來是一個結果。而中國科學理論認爲是一種沒有發現或是忽略的粒子起的作用,但要尋找這樣的粒子自然是由西方科學界來做更爲合適。朕跟據中國科學理論來推論這樣的粒子一定不是正常狀態的粒子,它可能有異常的重量、不一樣運動方式或電荷狀態。朕提意不如就由馬丁先生來組建一個團隊,朕准許你動用大學堂的有關設備、自由招募人手。朕提供你半年的研究經費進行研究如何?”

對於清國皇帝的發言,歐美科學界是表示歡迎,這也許是世界上第一次由政府出資進行的一項沒有任何利益的科學研究。馬丁也很快的邀請他熟悉的西方科學家。來到中國進行這項研究。

馬丁的團隊跟據中國科學理論和清國皇帝的建議,分成兩組在森林和城市裡對空氣進行分析。專門尋找那些異常狀態的分子和原子。五個月後有了結果,可以確認在森林發現一種帶有負電荷的遊離氧分子的濃度比城市空氣中要高的多。同時還發現更多的狀態異常的少量粒子。在繼續申請了三個月的研究經費,依然無法制造這樣的負電荷的遊離氧分子時,最終放棄了這個實驗。

實驗失敗了,但通過中國科學理論卻尋找到了異常的分子狀態一事,終於讓歐美科學家靜下心來思考中國科學理論的正確性。因爲這個實驗至少說明了中國科學理論並不是他們曾經以爲的虛無縹緲的玄學,而是有一定事實依據的,只是這種依據中國人並沒有想着去發現,現在也沒辦法發現而已。

因此,中國科學界舉了一個例子: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喜怒哀樂都能感染別人的原因,就是人在表現這種表情時同時也會產生一些未知的粒子或是輻射,只要這種粒子或輻射的濃度達到了一定的水準,就能激發起旁人身體的共鳴,這就產生情緒感染的原因。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都是普遍存在的,而中國先賢在發現個這事實卻又不無得出有效的證據時,將其統一歸納爲“氣”,而這個氣就是解釋這些真實存在的現象。雖然沒有證據能來證明氣是什麼,但至少我們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論來說一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作爲後人需要做的就是去尋找和發現證據。

(一羣人在一個小房間內說笑話,所有人都很開心。但是一但走出這個房間進入一個寬闊的空間立馬就沒有了這樣發自內心的情緒,但只要很快回到這個房,即使所有人都已經離開,你立刻又會發出發自內心的笑容。離開的時間稍長就不行了。筆者親自經歷,不知諸位看官是否有同樣經歷)

這樣的一個說了跟沒說一樣的聲明卻引來無論歐美科學界的認同。因爲中國科學理論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了很多現在還無法證明的東西。比如第六感的共鳴理論,而中國的科學理論至少在理論上比歐美科學理論來的更先進一些。於是很多歐美科學家慕名前來中國學習這一全新的科學理論,京師大學堂從最初的一個種子基地長成了樹苗,至於將來……誰也不知道。

光緒很滿意這樣的結果,必竟中國總不能只會綁架和威脅別人來中國,更需要的是得到西方科學家的認同而主動來到中國。能把中國學術真正的理論化,與讓它在世界科學之林有一席之地,能保存中華文明的火種不至於在後世徹底淹沒在西方文明的洪水之下,光緒就已經千滿意萬高興了。至於第六感,再研究一百年也不會有結果,現在操那個閒心幹嘛,這個世界還有一大堆的事等着處理呢,比如再擺美國一道。(未完待續。。)

第12章 整頓內務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247章 科舉大考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245章 驚天巨案第99章 宣戰第157章 態度第157章 態度第85章 李鴻章的難題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264章 回國第133章 設伏第65章 新年快樂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79章 各自退讓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183章 羣鬥第183章 羣鬥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51章 佈局海外第150章 陰霾第9章 新軍新學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42章 鐵路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177章 寒流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235章 大 躍 進第198章 過年了第46章 成軍儀式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184章 衝突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171章 我是中國人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75章 分歧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41章 洪災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190章 未動先謀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76章 針鋒相對第2章 低調做人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80章 紛亂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190章 未動先謀
第12章 整頓內務第119章 我的親孃第366章 誰主浮沉第277章 汽車工業第420章 奪橋之戰第226章 談判進行時第250章 風起南洋第247章 科舉大考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245章 驚天巨案第99章 宣戰第157章 態度第157章 態度第85章 李鴻章的難題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264章 回國第133章 設伏第65章 新年快樂第300章 四十章 一聲巨響第246章 大清的累贅第384章 流浪艦隊第257章 衝擊馬六甲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300章 三十四章 日本的結局第194章 乙未宮變(中)第294章 祖宗成法第176章 自己造軍艦第421章 天火妖嬈第278章 商稅與國債第79章 各自退讓第125章 決戰的序幕第183章 羣鬥第183章 羣鬥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51章 佈局海外第150章 陰霾第9章 新軍新學第300章 二十八章 要麼投降,要麼滅亡第42章 鐵路第359章 佈局北美第177章 寒流第268章 你們的中國心第235章 大 躍 進第198章 過年了第46章 成軍儀式第300章 零九章 不約而同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266章 清英南洋衝突第358章 洪門致公堂第248章 別喊口號第68章 誰纔是倒黴的人第269章 光緒的憂慮第300章 三十九章 海軍變革第138章 最後的電臺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184章 衝突第274章 李菊藕的見解第171章 我是中國人第300章 二十二章 空軍出擊第44章 皇宮內外第271章 用國貨,強國防第215章 增援奉天第20章 皇上的棋局第111章 亂像叢生第375章 分歧第300章 日本艦隊回來了第249章 國家級別的面試第372章 勢在必行第360章 軍備競賽第213章 對馬大捷第41章 洪災第291章 相對無言第273章 光緒南巡第288章 慈禧病危第39章 李鴻章的心思第236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41章 軍事與政治第295章 瘋狂的尼古拉二世第265章 對準英國的軍艦,撞上去!第59章 時代的差距第200章 令人煩惱的錢第190章 未動先謀第259章 多事之秋第272章 南巡的目的第280章 皇帝遇刺第74章 月黑風高夜第76章 針鋒相對第2章 低調做人第419章 全面進攻第80章 紛亂第291章 “我沒有來晚吧?”第385章 中俄海軍的第一次交鋒第108章 漂亮的“t”字第424章 鄂木斯克之戰第287章 天龍八部第300章 一十七章 勝利的喜悅第300章 四十五章 美西戰爭第136章 混亂的戰局第209章 突襲,目標海參崴第190章 未動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