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6:磚瓦
李秋月見她跑了,回頭看着楊春燕,笑得前合後仰,“你太逗了,竟然喂她一嘴草,我咋就沒想到呢?還是你厲害,還是你提勁!”
楊春燕瞪了她一眼,“我看伱只曉得躲,又不敢真的對她動手,才喂她吃草的。”
“死老婆子,仗着年紀大,只要哪個摸她一下就耍賴皮騙人,不然我早就動手了。”
楊春燕把金剛藤撿起來裝背篼裡,“徐紅兵不會又去偷我們家苞谷吧?”
“他不敢,他們一家子都是欺軟怕硬的東西。”李秋月惡聲惡氣的說,“老三說了,徐紅兵再敢去偷我們的苞谷,找機會套麻袋打他狗*的一頓!”
“這辦法好!”楊春燕笑嘻嘻的看着她,“我以爲套麻袋打人的事,只有老幺會做。”
“一個媽老漢生的,骨子裡還是有些像的!”
兩人將金剛藤撿起來裝背篼裡,揹着往回走。
到了院門口,李秋月三兩步進了院子,“媽,我們在山上和錢春花幹了一架,她……”
周母氣得罵了起來,“老不要臉的,偷苞谷的賬還沒和她算,還敢搶東西,真的以爲我們好欺負啊!敢來,老孃撕了她的嘴!”
“媽,”李秋月拉着周母,“我跟你說,春燕太逗了,抓了一把草塞錢春花嘴巴頭……”她最喜歡周母這點,不管對兒子還是媳婦都極其護短。
“哈哈哈,”周母笑得眼淚都出來,擦了擦眼角的淚,“乾的好,對付這種吃人飯不幹人事的東西,就該喂她吃草。”
楊春燕拿着剪刀從房間出來,“媽,老幺去哪兒了?”
“二春來把他叫走了。”周母笑盈盈的指着小飯桌上的桃子,“還提了一籃子白花桃來。”
李秋月撿了幾個拿着去了水井邊,“媽,二春家的白花桃又脆又甜,啥時候去剪點枝條回來,把後山那幾顆小桃樹嫁接一下。”
“二春也說了的,等老幺腿杆好了,去他家剪枝。”
李秋月將洗好的桃子遞了一個給楊春燕,“上面的根鬚還要剪乾淨啊?”
щшш ▲Tтká n ▲c o
楊春燕咬了一口桃子,“對,根鬚剪乾淨後,再把泥巴刷洗乾淨,賣溼貨的話晾一下就可以了。”
“那你和媽在家收拾,我去幫着撿石頭挑泥巴去,”
“我和你一起去,交給媽收拾就行了。”楊春燕說着把剪刀遞給幫忙的周母,“媽,就照我剛纔說的收拾就行了。”
“好!”周母接過剪刀,坐在小板凳上忙碌起來。
楊春燕和李秋月挑着箢兜去了苞谷地後面的半山坡,兩人看到坡上已經堆了不少桔紅色的黏土。
黏土挖起來後還要清除混在土中的樹根、草根、石子等雜質。
製作磚瓦坯子前,還要將黏土用鋤頭打碎,堆成土堆,再向土堆中澆上適量的水,悶上大半天,然後幾個人在土堆裡一刻不停的踩。
一直踩到土堆裡沒有一點細小的土疙瘩,再用洋撬將黏土攏起,來回和上幾次,繼續踩,直到黏土變的緊實不再粘腳爲止。
然後把踩好的泥巴攏成一道土牆,也不會往下垮塌,燒磚瓦的黏土纔算是踩制好了。
窯匠用鐵絲製成的劃弓,劃下一塊泥巴,放入蘸有幹沙的木製磚模子,再劃去多餘的泥巴,端到平整好的曬場將磚坯磕出。 磚坯子制好後,整齊地排列在土窯前的空地上。晾曬兩天慢慢變硬之後,便將一塊緊挨着一塊排成一行一行的磚坯,用木拍板將其拍光、拍平,看上去菱角分明即可。
磚坯有八九成幹後,堆積起來自然幹,大約一個多月後就可以裝窯、燒窯了。
磚坯做好後,就開始製作瓦坯。
製作瓦坯的模子是用小木條拼裝成一個小木桶型狀的‘瓦桶子’,窯匠把瓦桶放在一個活動的旋轉臺上,瓦桶上還需套一層略溼的細布。
窯匠在細布上均勻的抹一些草木灰,這樣能使瓦坯與瓦桶自然分離。
一切就緒後,窯匠用劃弓劃上一層厚薄大小都合適的泥巴貼在瓦桶上,把手打溼,一手來回轉動車瓦臺上的瓦桶,一手抹瓦桶上的泥巴,將瓦坯子抹勻,端到曬場將瓦坯子磕出即可。
做好的瓦坯,一頭要稍寬一點,寬的這頭也要稍厚實一點,窄的那頭也略薄一點。等瓦坯幹後就可以上架陰乾裝窯了。
兩人走到後,見趙慧芳和張秀香弓着身子在堆成小山的黃泥堆前,一邊往箢兜裡刨土,一邊往外撿混在黏土裡的草根和樹根。
旁邊還堆着不少從荒地裡挖出來的石頭。
山裡人覺得石頭砌的房屋基腳比磚頭的更加牢固,在修房子的時候,基腳全是用石頭砌成。四棟房子的基腳,這些石頭遠遠不夠,還要去河壩裡撿一些回來。
這年頭的人修房子,大多都是就地取材,很少花錢去買。
石頭是從河壩山裡撿來的,連砌牆、平整院壩、屋子用的砂石也不用花錢買。只需等雨季過後,去河邊豎幾張砂網篩河砂,挑回來拌上黃泥平整院壩屋子。
李秋月看了一圈,“在這一片挖黃泥燒磚瓦好,省得以後修房子的時候還要平整。”
“他們動作還挺快的,樹樁子都挖了這麼多出來。”楊春燕說着上前放下箢兜,“大嫂,挖了這麼多了啊?”
趙慧芳擡頭,“你們咋來了?”
“天陰沉沉的,擔心要下雨,我們把金剛藤挖了就回來了。”
楊春燕和李秋月挑起箢兜,朝土窯那邊走去,半路上遇到推着雞公車往回走的周懷軍,見兩人過來忙讓到一旁。
磚瓦窯離苞谷地有半個小時的路程,也不是那種大型的磚瓦窯,就是一個山包形的土窯。
到了土窯前,周父和周懷榮還在搭建棚子,已經搭好的那一半棚子裡已經堆了不少黃泥,還有些灌木。
兩人將箢兜裡的黏土倒在草棚裡,又繼續往回走,幾人就這樣一刻也不停的在土窯和土堆間來回。
快要收工的時候,開始起風了,山頂黑壓壓的,眼看就要下大雨了。
楊春燕几人挑着最後一挑黏土到了土窯前,“老漢,回去了,馬上要下大雨了。”
“來了!”周父和周懷榮從竹梯上下來,“剛剛把最後一點蓋好。”
貓家裡第一次修建磚瓦房的時候,就是和叔伯一起用土窯燒的磚瓦,去河邊篩的砂石。那時候年紀小,只覺得好玩,長大後想起父母爲了省一點錢起五更睡半夜的,覺得他們那代人着實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