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人口計劃

清廷在安定了東南一帶的鄭成功的抵抗勢力之後不久,其內部便發生了重大的變故,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帝順治帝福臨於1661年離奇死去,年金23歲,順治帝的駕崩使得清廷的目光漸漸的都集中到了權力內部的爭鬥當中,此時南明的最後的抵抗勢力的領導者鄭成功已經死去了半年之久,鄭家軍隊更是分崩離析,於是滿清朝廷在攝政大臣鰲拜授意之下開始實施海禁。

鰲拜此人早年曾是滿清第一勇士,1626年**哈赤在寧遠城下被袁崇煥新購置的西洋人的紅衣大炮所傷,隨後暴病而亡,此時出現了兩個皇位的有力爭奪者,一人是八皇子皇太極,另一人就是十四皇子多爾袞,多爾袞和多鐸、阿濟格三人都是同一胞母所生,三人手中都有兵權,皇太極爲了對抗多爾袞於是拉攏了鰲拜,鰲拜從此便成爲了皇太極的心腹和追隨者。

滿清入關之時多爾袞權傾朝野,而鰲拜也因爲在皇太極死後支持豪哥奪位而被多爾袞視爲異己,在六年的時間內多次遭受打擊,幾乎要被處死,多爾袞死後,順治帝親政後,聞知鰲拜、索尼等人曾經盟誓“一心爲主,生死與共”,忠心耿耿,遂對鰲拜極爲敬重,視爲心腹重臣。從此以後,鰲拜隨侍順治身邊,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各類事務,如商討本章批覆程序、聯絡蒙古科爾沁部、協和太后與皇帝之間的關係、祭奠過世王公妃嬪、協助會審案獄,並倡議“大閱以講武”,自教武進士騎射,等等。

豈不料順治帝一死,鰲拜便集黨營私,把持朝政,野心也是一步步膨脹起來。

此時康熙尚且年幼,孝莊又顧忌鰲拜手中的兵權,因此行事處處小心謹慎,這又大大助長了鰲拜的氣焰。四位輔政大臣中遏必隆跟鰲拜同時正藍旗的將領,因此很快就成了鰲拜的黨羽。

四朝元老索尼此時年歲已大,但是他卻是真的忠心於朝廷,他見鰲拜與蘇克哈薩之間漸起爭鬥,爲了維持朝堂的穩定,一直從中斡旋。

滿清內部漸漸出現了裂隙,而這一切都在項玉的意料之中,穿越人士的一大好處就是知道歷史的發展大勢,從此時開始算起,一直到小皇帝開始親政,留給他的時間還有八年,八年時間看似很多,但是由於基隆目前的人口數量太少,地方又小,所以想要發展壯大必須實施他的一項計劃,那就是吸納人口。

眼下南方初定,民心不穩,歷史上在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也曾從沿海一帶吸納甚至擄掠了大批人口,但是由於鄭家內部發生了許多變故,所以鄭成功的這一策略並沒有得到延續,臺灣的發展也漸漸停滯下來。

此時項玉卻想將鄭成功的這一正確方針延續下去,並且要更加深入,更加瘋狂。

此時,由於北方和中原一帶的常年戰亂,加上饑荒災年的時常發生,進過幾百年的人口遷徙,南方的人口和經濟比重已經大大超過了北方的份額,加之南方被清廷佔領的時間尚短,民心未定,所以移民的對象就是浙江福建廣東一帶,由於清廷的禁海令,這一帶的許多漁民不得不向內遷徙,但是他們時代打漁爲生,遷徙入內地之後並沒有分到足夠的土地,只能淪爲地主的佃戶。

南方此時原先的明朝地主已經大多數都被清軍洗劫一空,新產生的地主階層便主要是旗人和清軍將領,他們對這些百姓的壓迫十分厲害,因此南方的反清抵抗一直都未停息。

項玉初步的目標就是這些原先的漁民,之所以選擇他們,一方面是他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他們的生活變得最爲艱難,另一方面是項玉想要發展壯大他的海軍,則首先需要招募到足夠數量的海軍士兵,而這些漁民們常年在海上漂泊,最適合招募進入海軍,出於這兩個方面的考慮,項玉便決定派遣船隻和人員去吸納接受轉運這些願意來臺灣的人,幫助他們進行遷徙。

這件事情和做海上貿易一樣,首先需要明軍的海軍擁有一定數量的艦船,好在臺灣海峽並不寬,明軍所需的船隻不是太大,但是一定要注意隱蔽,決不能被清廷的水師發現,不然很有可能會功虧一簣。

項玉召集海軍的將領們進行討論,此時海軍中主將是李權,許久未見的劉陽此時也加入到了海軍中去,這小子在基隆城裡面呆不住,項玉便遂了他的意,將他派到海軍去,跟着李權執行這一任務。

衆人商量過後決定依託福建浙江一帶沿海地區的島嶼進行隱藏,根據清軍水軍巡視的時間特點,趁着空檔的時間派遣小船深入內地,首先建立據點,這個時代沒有什麼移民啊,戶口身份證什麼的,搞滲透是比較簡單的,在派人深入內地之後便建立起幾個據點,當做聯絡和活動的地方,然後暗中招募和聯繫那些有意要前去臺灣的人,當然,爲了防止清廷的間諜混進來,這些人都要進行仔細的審覈,以免泄露了秘密。

基隆方面則定期派出大船在清軍水師巡邏的空檔期內將這些人接到臺灣來,初期就是制定了這樣的策略,等到後期明軍這邊的水師發展壯大了之後,可以通過對清廷海防的施壓來轉移他們的視線,更加便於移民的進行。

此時明軍能夠調動的戰船數量只有五艘,之前新造的那艘戰船已經通過了海試,已經加入了海軍的陣列中,五艘戰船一次大約可以運送一千人,一個月只能往返三次,也就是說一個月最多增加三千人,這個人數還是比較少的,但是考慮到明軍造船業的一點點進步和壯大,因爲未來可以投入到移民轉運隊伍中的船隻數量肯定會越來越多的,對這一點項玉倒是不怎麼擔心,他眼下最擔心的是明軍該派誰潛進內陸一帶,負責起聯絡和暗中招募的工作,這人最好要是軍人,但是也要有能力在內陸城市中立足,並且最好是可以經商做產業來賺取經費,明軍這邊雖然可以在經費上支持一些,但是基隆眼下的稅收並不足以長久的支撐下去,因此項玉希望這人最好能夠有良好的商業方面的經驗。

此時海軍中正好有一人是臺南一帶的商戶出身,這人叫朱河,家裡原先是經營生絲生意的,後來莊園被馮信的軍隊給搶奪破壞殆盡,這纔跟隨家人遷到北地。

江南一帶做生絲生意的商人不少,這個產業的發展空間也比較大,項玉感覺做這個應該可以站住腳,便問他願不願意深入內地去當一個站點的負責人,朱河不僅是一個商人家庭出身的,他本身也是讀書人出身,對於清廷十分憎恨,項玉給他選擇時他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人員定了下來,海軍這邊就開始了準備工作,前期潛伏人員都要攜帶一定的運轉資金,以方便他們的活動和生存,首先要讓自己能夠站住腳,然後纔能有能力和機會來施行之前定下來的計劃。

人口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爲什麼三國時期蜀國擁有像諸葛亮這般智商妖孽一樣的人物,國力反而最弱小?魏國又爲何最強大?還不都是因爲曹操佔據了當時人口分佈最爲集中的青州、兗州、豫州、徐州這樣的大郡,人口多了不僅兵源更加充足,而且稅收糧食等等一切戰略物資的供應都會比人少一方佔據優勢。

這纔是曹操手中最大的優勢,不只是在古代,在近代也是如此,爲什麼科技落後的大清國能夠長期佔據世界GDP的榜首?還不是因爲人多,市場大。正是由於中國市場龐大,人口衆多,這纔會被找不到市場傾銷其過剩的產品的日不落帝國頂上,之後纔有了兩次**戰爭。

目前基隆的發展勢頭一片良好,但是項玉並不是要偏安一隅的人,他是爲了能夠拯救中華民族避免歷史的悲劇重演,要讓目前已經落後於西方文明的中國發展起來,他必須首先推翻滿清的統制,然後才能帶領整個國家走上富強。

項玉知道時間不等人,要是等到康熙皇帝親政之後,那麼他的機會將會大大減弱,要知道康熙在歷史上可是戰功赫赫,威名遠著,正是在他親政之後清朝才完成了削藩、徵臺、平定蒙古、擊退北極熊·····

項玉並不是害怕康熙,只是自己眼下的實力實在是太弱,而康熙親政之後手中掌握着可是整個國家的資源,不僅兵多將廣,而且戰爭潛力巨大,一旦他發現了臺灣這個潛在威脅之後,很難想象要是他發動舉國之力來征討臺灣,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倒是恐怕就算是項玉又通天之能也無法扭轉覆滅的大勢,所以他眼下正深刻的感受到了時間的緊迫性。

必須要抓緊時間發展,不僅是軍隊,包括教育、民生、科技、經濟、政治等等。

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294章 騷亂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59章 濃霧偷襲(二)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48章 騎兵戰術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95章 百年海軍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176章 起航!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64章 抵達基隆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264章 謀劃海南島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23章 山谷伏擊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64章 抵達基隆第356章 對峙第342章 海城攻防戰(五)第57章 傷兵營第328章 問計第97章 人口計劃第94章 安置俘虜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227章 攻城戰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29章 不堪一擊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98章 發展戰略第234章 破城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309章 前往馬尼拉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96章 項玉回府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156章 推選總指揮第258章 歐洲震動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300章 舟山羣島的建設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八十五 湖邊郊遊第86章 籌備貨幣第7章 成功北上第10章 臨危受命第23章 山谷伏擊第226章 臺中告急第73章 日軍投降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7章 成功北上第340章 海城攻防戰(三)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87章 新式子彈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192章 議和第29章 不堪一擊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58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27章 新的危機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327章 重創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
第178章 尚可喜的“商人”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294章 騷亂第187章 進攻馬尼拉第377章 騎兵?奇兵!第359章 濃霧偷襲(二)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421章 西伯利亞對峙第48章 騎兵戰術第420章 費揚古南下第78章 日本俘虜的用處第364章 小皇帝怒了第95章 百年海軍第408章 後宮瑣事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169章 部落的戰爭(上)第176章 起航!第336章 清軍的反撲第64章 抵達基隆第119章 糧價風雲第264章 謀劃海南島第37章 送上門來的機會第386章 平西王亡第211章 清廷的警覺第23章 山谷伏擊第415章 困守海州第64章 抵達基隆第356章 對峙第342章 海城攻防戰(五)第57章 傷兵營第328章 問計第97章 人口計劃第94章 安置俘虜第154章 陣地危急第430章 對日作戰(二)第360章 濃霧偷襲(三)第129章 分頭行動第227章 攻城戰第113章 回到基隆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第29章 不堪一擊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98章 發展戰略第234章 破城第396章 清廷北逃第384章 廣州激戰第237章 城外交戰第309章 前往馬尼拉第140章 新槍實驗第96章 項玉回府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156章 推選總指揮第258章 歐洲震動第232章 衝出重圍第300章 舟山羣島的建設第385章 黃雀在後第146章 五十兩白銀一個花姑娘第330章 通商口岸第144章 倒黴的島津肆光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八十五 湖邊郊遊第86章 籌備貨幣第7章 成功北上第10章 臨危受命第23章 山谷伏擊第226章 臺中告急第73章 日軍投降第238章 鐵模鑄炮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7章 成功北上第340章 海城攻防戰(三)第118章 狙擊大隊第375章 尚之信的覆滅第87章 新式子彈第419章 對抗沙俄第192章 議和第29章 不堪一擊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255章 清廷的封鎖(二)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321章 對清計劃第374章 大水攔路第280章 如何破局?第58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一是一章 火炮的演練第27章 新的危機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270章 打到荷蘭人的家門口了第20章 塗嶺大戰(三)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361章 神秘來賓第332章 鉅額賠償第327章 重創第278章 勢不可擋第196章 西班牙人的反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