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傳到了大禹的耳中,他最初十分生氣,但靜下心來一想,誰說壞事中沒有好事存在呢。大禹召集四嶽如開了一個絕秘會議,會議上,大禹說服衆人同意了他的一個計謀,事已至此,那就是借和親之名,索性將有苗氏一族迎頭一擊,使其再無心力與自己對抗。
但這一對年輕人卻被滿在鼓裡,歡天喜地在準備婚禮,大禹告訴伯夷,一切要按最正式的禮俗來看,務必細緻辭周到,以防衆人起疑, 除了四嶽長老、啓和禹之外,不能有第七個人知道這件事。
若央在伯夷的要求下,擬定了一份儘可能詳盡的有嘉賓出席名單,如果按現在婚禮的標準來說,應當叫紅請貼,如果以戰爭殺害來定義,應當叫做黑名單。
若央、長齊二人看到伯夷的轉變,對禹王更是感激不盡,若央也在呂國人的護送下,回到有暫居漢中西北部的有苗氏部族當中,同行的還有呂國委派部族長老,商議和親。
和親時間定在了一月之後。
長齊喜不自勝,在部族長老的帶領下,前往拜訪各族族長,邀請各族長老參加,大禹也下達命令,未來四嶽之主的婚禮,當舉國隆重舉辦,一時招來衆人諸多猜測。
和親地點定在了設在了褒水流經的現在名叫咀頭鎮的地方。
咀頭鎮這個地方,正好處在二者領地交接的地方,是穿行終南山褒谷後的一塊平原,這個地方的正西有烈山,是烈山氏族(炎帝)的祖地,西偏北方向,今天陝西鳳縣一帶,是風姓氏族之後女媧部族的地盤,西南方向,便是有苗氏的暫居地。
若央的父親聽到呂國人的和親的消息,擔心有詐,私下與衆人商議應對之策,一種意見認爲,可以謝絕婚事,以免中計,另一種認爲,呂國爲炎帝之後,近百年來與有苗氏並無過節,若能和親,說不定是和四嶽修好的機會,四嶽地位崇大,也是禹的得力重臣,有望和好。
後來第二種意見佔了上風,爲了保證萬無一失,有苗氏的軍隊分爲兩隊,一隊守故土,一隊隨和親隊伍前往咀頭鎮。
和親的那天,正是三月初的時節,他們還未曾從谷口出來,便可看到古原上新開的點點杏花,絢麗至極。
兩支和親隊伍剛相近百餘米時停住,對長齊來說,他的新娘就在離他一百多米遠的對面,這個盛大的婚禮便是爲她所準備的,這場婚禮,連禹王也來了。
當有苗氏的長老間接間試探爲何來了這麼多人時,呂國使節的回答是禹王親自出行,自是隆重,亦要提防各種意外。
但雙方的和親儀式進行了半個小時左右時(雙方隊伍都未動,先爲祭天地告鬼神),若央的父親收到一條消息 ,他們來時的山谷兩邊山上,多了好多大禹的軍隊,並且有巨石從山上落下來 ,堵住了來時的路。
若央的父親立時大喊,命人舉箭,這時只見遠處的山上突然有大禹的旗幟在晃動,是臨戰的警旗,雙方立時劍拔弩張。大禹站起身來,宣讀有苗氏的罪狀。
長齊快速衝到伯夷的車前,連聲問到,到底爲何?到底爲何,伯夷不語。跟政治家談男女私情,就如同和小女子談政治一樣,都是慘淡無色的。
對政治家來說,男女私情永遠是政治的附加籌碼或棋子。
長齊一看爺爺沒有任何反應,迅速跑到兩軍中間,張開臂大喊,今天是長齊的日子,所有與無的東西都走開,都走開。
紋絲不動,沒有人聽得見他的話,除了偶爾落下的花辦。
長齊跌跪在地上:讓我們走,我們什麼都不要,讓我們走。
沒有人回答。
“長齊孩兒,快快回來,若不回來,我亦救不了你。”
長齊起身,拭掉臉上的淚珠,整理好衣衫,轉着對着遠處有苗氏陣營中的若央大聲說到:若央,我沒有更多的話要表白,如若你信我,把你的手給我,我帶你離開。
說完,他在衆人的注視之下,朝着若央走去。
若央的弟弟喊到,欺瞞我等至此,竟敢前來,再不停步,箭無虛發。
長齊不緊不慢,繼續向前。
箭射中大腿處,長齊繼續移步向前。
若央推開衆人跑將過去,遠遠地扶住長齊。
長齊額頭上大粒汗珠往下掉落,看到若央近前,慘白的臉上擠出一絲笑容。
“若央,向、向族人行禮,行過、行過這個禮,我們走!”
二人相互的攙扶,向有苗氏衆人行禮。若央父親不忍相看,揮手示意離去。
長齊轉身向大禹等人前:“今日有苗氏衆人因我而來,我不量力,求禹王能放過他們—–”
禹王道:念你爲伯夷之後,故不爲難,你當棄了那女子,四嶽之主的位仍留與你,若不棄,當以有苗氏同族論之。
若央流淚冷言道,大王你有地方千里,民衆萬千,爲何要對我族這般趕盡殺絕,你食有飽暖,家有衆妃相侍,爲何又容不下我二人孤苦相依?
大禹道,三苗之亂,禍壞天常,不伐無以顯天道,長齊你可速歸,否則亂箭之下難有保全。
長齊道,我知禹王之心硬如圓石,眼裡只有貪念。我長齊發誓,我今日死亦無撼,今日若禹王執意要滅有苗氏族,我死後將永不迷滅,將來一定要壞了你的基業,趕走你的子孫,讓他們永遠無法繼承你的帝位。
大禹示意人揮旗,後軍之中萬箭齊發,破空而來。
如若,相愛,不需要表白
淺草漫花,你的手掌,放進我的手心
默然相顧,風吹髮梢,是有影相隨。
如若,相愛,不怕受傷害
杏花開時,我定穿過萬千人羣,只爲尋你而來
無所懼畏
如若,相愛,無論親近或是遠離,
你的身影,始終都印在我的心底
相互依隨。
如若,相愛,需要等待
待那門環生了銅鏽,石間長滿青草
定有夜雨,化做青苔,引你前來
如若,相愛
終南山下 呂尚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