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一語道破

臨沂,清軍圍城已有一月之久,期間陸陸續續的得到了一些補給,但數量卻非常有限。

那日自從馮子材病倒之後,清軍雖然表面上看很穩定,但內部卻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聲音,主要還是以撤軍爲主。

馮子材的身體依舊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轉,每日仍需按時服藥,且不能下牀走動。

“不知袁公爲何到此?”

城門外,與當地張野會見馮子材的地方一樣,雙方之間依舊一人一匹戰馬,隔着一道鐵絲網,情形何其相似。

“不歡迎我嗎?怎麼說你也是我北洋新軍走出來的人,你我二人又是老鄉,於公於私,也不應是如今這待遇吧?”

袁世凱伸手指了指面前的這道鐵絲網,表面上雖然沒有什麼,可內心深處卻對張野很是不滿。

怎麼說也是老子提拔的你,現在你發達了,當了叛軍,就敢不把老子放眼裡?就你的這點小把戲,老子早就學會了。

這道鐵絲網雖然防住了我,可同時也防住了你,我進不去,你同樣也出不來,若是我願意的話,就在外面圍上個一年半載,看誰先受不了。

“讓袁公見笑了,如今你我身份大爲不同,還是保持點距離比較好。”

張野呵呵一笑,也沒有太過於在意。

袁世凱?他早就不報任何信心了,幾個月前他曾寫信給袁世凱,希望他也加入進來,或者通過他的方式來給自己爭取一些時間,可最終信件卻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自己非但沒有等來袁世凱的幫助,反而等到了大量的清軍,若不是反應得快,跑的及時,估計在大興安嶺的時候就會有一場惡仗。

而當時若是被困在大興安嶺的話,則後果不堪設想,恐怕現在他手下的這些弟兄們早就被凍死了吧?

剛剛進入十二月,大興安嶺那邊的溫度差不多已經到了零下一二十度還要低,那可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除此之外,剛從北洋新軍出來的時候,袁世凱的做法也很是讓張野不滿意。其實從那一刻開始張野就決定了要與袁世凱劃清界限。

後來之所以寫信給他,只不過是爲了挑撥離間罷了,若是他也能加入,那清廷的倒臺速度將會更快。7Z小說?

“現在國家內憂外患,不管怎樣,你都應該盡一份力,而不是在這裡據守城池,稱王稱霸。”

袁世凱指着張野教訓道,旋即繼續開口:“德軍已經佔領了膠州灣以及周邊地區,而這件事情的起因便是因爲你。”

“呵呵,歹人殺了德國傳教士,這歹人又不是我派去的,怎會是因爲我而起?這話傳出去恐怕會讓人笑掉大牙。”

張野心中冷哼一聲,又想往老子頭上扣屎盆子?沒門。

別看咱一直都在這臨沂城內,連個城門都沒出過,雖然外界的消息傳不進來,但你就真覺得我什麼都不知道嗎?

“嘶!”

袁世凱倒吸一口冷氣,張野的消息之靈通着實嚇了他一跳,本來是打算告訴張野,德國人侵略清朝是因爲朝廷調集了大量的軍隊來圍攻他,所以造成其他地方的防禦空虛。

先在道義上幹倒張野,激發他的熱血,然後在拿出太后的懿旨,讓張野上前線去跟德國人死磕。

而袁世凱也做好了準備,自從來到臨沂之後,他已經打聽清楚了張野的軍備,說實話,張野的實力讓他很是吃驚,但下意識的,袁世凱便想將其據爲己有。

之前還很困惑,即便張野有鐵絲網這種防禦利器,也不可能只用數千人便讓三十萬大軍無可奈何,可是在瞭解到這裡具體的防禦力量之後,即便是袁世凱也只能倒吸冷氣。

所以不管怎樣,這第一步是要將張野給誘騙出城,否則袁世凱的七千新軍也對其無可奈何。冷靜下來之後,袁世凱下意識的回覆道:

“此事是因德國傳教士被殺不假,但正是因爲朝廷抽調了太多的兵力,所以纔給了那些歹人機會。不管怎樣,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所要做的應該是解決問題纔對。

太后已經下旨了,任命我爲山東巡撫,負責爲你提供後勤輜重,此戰若是勝了,便封你爲平德王,這可是近幾百年來唯一一個漢人王爺,你可要把握好這個機會。”

山東巡撫的職位的確是已經交給了袁世凱,可官面上的山東巡撫此時還是李秉衡。袁世凱不是傻子,他很清楚這其中的利與弊。

雖說山東巡撫是封疆大吏,但在這緊要關頭他倒是寧可不接這個職位,也不願去冒這個險。

這次事發的主要原因便是德國傳教士被殺,最終不管結果怎樣,山東巡撫李秉衡的跑不掉的,若是此時袁世凱接任山東巡撫,到頭來只能是由他來頂缸,要處理也是處理現任的,而不是已經卸任的官員。

“那就恭喜袁公了,熬了這麼多年,終於快要熬出頭了。”

張野呵呵一笑,抱拳恭喜道,至於那什麼狗屁的王爺,張野直接就給忽略了過去。

且不說慈禧那老太婆的話是真是假,首先她讓自己去前線跟德國人死拼,又讓袁世凱在後方負責部隊的補給,只要張野腦子沒出問題,都不會選擇相信慈禧的。

慈禧以爲張野沒她想象的那麼聰明,更加不懂朝堂上的規矩,以爲天底下人都很信任皇室。

可是在張野這,慈禧卻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她太自己爲是了,也太看不起張野了。張野何德何能?有何功勞?

單獨一個打敗德國人就能封王了嗎?若是如此的話,馮子材早在十多年前就該封王。

李鴻章爲清廷操勞一生,甚至不惜毀壞自己的名節,單憑這一點他也該封王。左宗棠擡着棺材到新疆去跟俄國人作戰,搶回被俄國侵佔的土地,這個也該封王。

那麼多立下不世之功的大臣都沒封王,清廷會給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封王?漢人不封王的傳統可謂是天下皆知,沒有人會相信慈禧會因爲這麼一個小事而壞了規矩。

她若是有心,早些年在甲午的時候不知道都要封多少個王,若真的這麼做了,當年的結果也不會是那樣,或許戰敗的就該是日本陸軍了。

“閒話不必多說了,你趕緊整裝部隊,即刻出發吧,至於這些烏合之衆,我下令讓他們哪來的回哪去就行了。”

袁世凱心中一聲冷笑,暗自有些得意。

兩人的未來想法幾乎是一樣的,可袁世凱卻覺得自己要比張野聰明的多,雖然在時間上會花費更多,可效果卻要超出張野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而張野費盡心搞的這支部隊,馬上就該回歸北洋了,畢竟這支部隊裡的高層軍官,幾乎全都是去年從北洋新軍中走出來的。

“袁公!你我二人都是一人,誰是什麼貨色大家心裡都很清楚,有些話,我想就不必多說了,作爲叛軍,朝廷的旨意我是不會聽的,況且還是那個篡權的老太婆發出的指令?

再說了,我四千軍隊便能讓這三十萬大軍頭疼不已,也不多你這七千人。而且以袁公的消息,想必應該早就知道我手下不止四千人吧?那麼剩下的人呢?

讓我們來猜一猜,看他們會出現在哪裡?我覺得出現在你身後的可能性比較大,到時候我就這麼裡外一圍,用炮轟,用機槍掃,你的人怎麼辦?

實話告訴你吧,城內的餘糧足夠我軍食用一年,若是不信,你大可在此圍上一年,不過你可要小心了,說不定今夜我的部隊就會出現在你面前,到時候……,哈哈哈!”

話閉,張野還順勢做出了一個砍頭的動作,氣勢上倒是做的十足,袁世凱只能在心中留下無比的震撼,但卻無可奈何。

袁世凱的身體微微的顫抖着,沒錯,他是被張野給氣的,張野的實力如何他很清楚,而且他也知道張野會是他未來的敵人。

所以在此之前,他想盡了一切的辦法,想要將張野給弄死,若是能收服他手下的部隊那是再好不過。

現在終於有了這麼一個大好的機會,但張野卻不上鉤,所以他也沒辦法。

城內守軍到底有多少?這點袁世凱也不知道,恐怕除了張野之外,外面沒人知道城裡到底有多少軍隊。不過以袁世凱對張野的瞭解,他在城外肯定還佈置有軍隊,他們此刻正在暗處悄悄的盯着呢。

三十萬大軍,說句不好聽的,只需要張野派出一千人馬,趁着夜色襲營,這三十萬人瞬間便會潰散。

在三十萬潰兵面前,自己的七千人也不太夠看的,說不定還會跟着他們一起潰散。

看着張野離去的身影,袁世凱久久沒能反應過來。

此時此刻,他終於體會到了當日馮子材的心情,恐怕馮子材也是這麼被張野給氣病的吧?

“大帥!大帥!”

背後,袁世凱的親兵策馬飛奔,朝着袁世凱身邊跑來,嘴裡同時大聲的吼着。

抵達袁世凱身邊之後,親兵急忙說道:“大帥,太后命你率領本部人馬加上這裡的十萬軍隊立即出關抵抗日軍進攻。”

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39章 截擊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99章 麻煩事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58章 未戰先潰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4章 一鳴驚人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135章 壞消息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39章 截擊第13章 未戰先死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66章 神器自行車第73章 夜襲失敗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65章 怒砸地主家232章 多事之秋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59章 復漢軍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71章 火炮退敵第47章 清軍來了第217章 試探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209章 刺殺(4)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4章 一鳴驚人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73章 夜襲失敗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17章 突圍?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06章 刺殺(1)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71章 火炮退敵第74章 勸降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207章 刺殺(2)第9章 戰前對持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135章 壞消息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03章 震驚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54章 投靠?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98章 深入合作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72章 又是夜襲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38章 反衝鋒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52章 鐵良夜襲計
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224章 日本人的詭計第66章 趕盡殺絕第145章 不如養着他?第39章 截擊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99章 麻煩事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58章 未戰先潰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98章 深入合作第101章 這是商量好的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14章 一鳴驚人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68章 大軍壓境第158章 三天兩夜後的勝利第135章 壞消息第179章 攻進紫禁城第39章 截擊第13章 未戰先死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66章 神器自行車第73章 夜襲失敗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65章 怒砸地主家232章 多事之秋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63章 艱難時刻第148章 建設兵團第59章 復漢軍第222章 擴大國債第71章 火炮退敵第47章 清軍來了第217章 試探第105章 日本人不老實第209章 刺殺(4)第121章 凌遲鬼子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4章 一鳴驚人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73章 夜襲失敗第75章 馮子材病重第80章 清軍潰敗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17章 突圍?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06章 刺殺(1)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71章 火炮退敵第74章 勸降第26章 我能打敗俄國人第207章 刺殺(2)第9章 戰前對持第139章 有大人物?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212章 進攻香港第127章 運籌帷幄第45章 搬空整個縣城第135章 壞消息231章 要想富造鐵路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03章 震驚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90章 岑春煊上任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54章 投靠?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第98章 深入合作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72章 又是夜襲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38章 反衝鋒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52章 鐵良夜襲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