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賀

一看這開頭,連蔓兒就不由得莞爾了。沒辦法,只要想想沈小胖用如此正經的書面語氣稱呼她爲賢妹的樣子,她就忍不住笑。

小七卻很高興。他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有人給他寫信,這讓他感覺非常好。那是種被當做大人看待、重視的感覺。

“小九哥的字寫的挺好看的。”小七端詳着信,就道。

對此,連蔓兒也不由得點頭表示贊同。就像魯先生說的,五郎的字規正有餘,而靈氣略顯不足。而小七的字,則還沒有定型。按照魯先生的標準,沈小胖這個字便是筆鋒圓潤,而又內藏風骨。

五郎心性是愛讀書的,但是因爲以前的家庭條件限制,沒有得到正規的啓蒙,只是他自己有心,識了字,寫字卻只能拿樹枝在地上比劃。這個情況一直持續道他們分家出來。分家後,五郎纔得到了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五郎很珍視這個機會,又因爲早熟、懂事,自覺地背上了擔子。那就是走科舉的道路,而且一定要成功。

這樣的客觀環境,激勵了五郎發奮讀書,同時也制約了他個性的發展。好在科舉,主要考的八股文,本來就是最規矩板正,容不得個性的,要取的就是端正的人才,五郎這樣,正合了科舉之道。

小七則是因爲年齡還小,身上也沒有五郎身爲長子那樣的壓力,雖然也懂事,但是他的字還需要慢慢的磨練。

而沈小胖,是很早就啓蒙了的。世家弟,哪怕學問並不好,但是那一筆字怎麼着都要見人,所以就算是被家裡長輩特別的寵愛,沈小胖在書法方面。應該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沈小胖所處的環境優越,以前也沒有科舉的壓力,再加上世家大族,耳濡目染,纔會有那樣的筆跡。

所謂字如其人,就是如此。

看過了信的擡頭,連蔓兒才繼續往下看。

沈小胖這封信寫的並不長,不過是些平常的想念、問候之語。並告訴連蔓兒和小七他也考取了童生資格,今年秋天就要和五郎一起參加院試。還問連蔓兒和小七什麼時候去府城,一定要到他家看他云云。

很中規中矩的一封信,連蔓兒很快看完了。

小七見連蔓兒看完了。就捧了信過去,反覆地看了起來,笑的眉眼彎彎。

“這孩子,性子可真實在。”張氏看着沈小胖送的那一盒子東西,就感嘆地道。

對於沈六和沈九這兩兄弟,要說心裡稀罕,連家的人都更稀罕沈九。小孩子,長的招人喜歡,又沒架子。不挑食吃什麼都香,很容易讓人喜歡、親近。

將沈家和知府的回禮都收了,大傢伙又看五郎從府城給大傢伙帶回來的東西。

府城時新的各色尺頭,老字號的點心、醬貨,從成都府新進的仕女刺繡紈扇、絹扇、還有給張氏、連枝兒和連蔓兒每人一件府城最時新樣式的首飾,象牙梳、雙層竹篦子,另外還有從書局淘來的書冊若干。林林總總地,一家人歸置了半天,才歸置清楚了。

沈家和知府的回禮,連蔓兒都登記造冊,五郎又將在府城的花銷,大致和連蔓兒說了,連蔓兒也記了下來,其中大部分走的公帳。還有一部分,是五郎。連枝兒、連蔓兒三個出的私房錢。

都理清楚了,連蔓兒就抱着自己的那一份回了西屋,小七拿着沈小胖的書信屁顛屁顛地也跟了過來。

姐弟倆上炕坐了,小七就將書信遞給連蔓兒。

“姐,這信還是你收着唄。”

“捨得放下了。不看了?這信都讓你看出花來了。”連蔓兒就笑道。

“第一次有人給我寫信嗎。”小七嘻嘻地笑,“姐,你不高興嗎?小九哥真夠朋友。”

“嗯。”連蔓兒就打開盒子,將書信放了回去。

小七湊過來,姐弟兩個拿了盒子裡的東西玩。

連蔓兒就讓小七挑了一套泥人,一個萬花筒。

“這些你拿前院書房玩去,就只別光顧着好玩的,把該做的功課給耽誤了。”連蔓兒就道,“筆墨我先幫你收着,等你現在用的那個用完了,你再找我來拿。”

小七就點頭,抓了一把那紅的、綠的、白的珠子在手裡把玩。

“這珠子真好看。”小七就道。

連蔓兒也拿起幾個珠子仔細地查看,剛纔她就在懷疑這珠子的質地,現在仔細看了,證實了她的猜測。能不好看嗎,這珠子瑩瑩潤潤的,都是質地極好的玉和蜜蠟。

連蔓兒心中一動,又將那筆墨仔細地看了看,才小心地放下了。

這些東西,想來都是沈小胖平時珍藏、把玩的。

“這珠子不要拿出去玩了,收着吧。”連蔓兒就對小七道。

小七就將手裡的珠子放回匣子裡。

連蔓兒剛將東西收好,吳王氏就帶着吳家玉來了。她是得到了消息,來道喜的。

三十里營子,只有王舉人父子,一個是舉人,一個是秀才,然後就是連家,連守仁是秀才,連繼祖是童生。現在五郎考上了童生,這個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似的,這一會的工夫,大傢伙都知道了。

“我剛聽說,立刻就來了。一會家興和他爹也過來。這麼大的喜事,可得好好慶祝慶祝。咱們五郎這麼年紀小的童生,別說是三十里營子,就是咱們青陽鎮也是獨一份。”吳王氏春風滿面地給張氏和連守信道喜。

“嬸子,就是童生,考過了也不是大事。嬸子的好意我心領了,就別興師動衆的了。”五郎就忙道。

“五郎這孩子懂事、穩重。”吳王氏就道,“不過啊,我們又不是外人,咱自家人慶賀慶賀,有啥興師動衆的。”

很快,吳玉貴和吳家興也到了,爺倆個還大包小包地拎了酒、燒雞、醬肘子、醬豬蹄等。

本來一家人晚上也準備要做一桌豐盛的飯菜給五郎接風洗塵,並做慶祝,吳家的人來了,正好大家熱鬧,因此略推讓了一番,張氏、吳王氏、連枝兒、連蔓兒和吳家玉就去廚房準備飯菜,連守信、五郎、小七,吳玉貴和吳家興則是在前廳坐了說話,另外連守信又打發了一個長工上山去,請魯先生早點回來。

魯先生很快回來了,老黃因得了信也來了,還讓人挑了兩大罈子的酒,給五郎做賀。

晚飯的豐盛自不必說,又請了王舉人父子、里正、吳玉昌並給五郎擔保的幾位村老,還有連守禮、趙氏和連葉兒也來了,一直到電燈時分,才散了。

第二天,張青山就得了信,和李氏帶了張慶年、張王氏和張採雲來給五郎道喜。

張家送的禮非常的實惠,有小半扇豬肉,四條大魚,另外還有兩籃子剛下來的黃杏,一籃子新摘的櫻桃。

說起來,張家對連守信和張氏這一家真是沒的說,四季的鮮果,採摘的各類山貨包括蘑菇、木耳、核桃等都是論籃子、論筐、論麻袋地送來。連蔓兒家幾乎不用去買,只張家送的,就夠她們吃的。連蔓兒尤其感激在張氏養身子的那段時間,李氏送來的老母雞。

“娘,咋買這老些東西啊,那魚,家裡就有現成的,還有那豬肉,那老些,這也吃不了,這個時候又放不住。”張氏就對李氏道。

“有啥吃不了的,放開了吃。我外孫中了童生,眼瞅着和秀才老爺就差一步,我高興。”張青山聽見了,就道。

“有啥放不住的,你把那肉都切了,油熬一熬,撒上鹽,放罈子裡醃上,一個月也壞不了。一會讓採雲她娘幫着你弄好了。”李氏就道。

張氏的主要意思是說李氏送的禮太多,那個放不住不過是自家人的實在話,現在被李氏這樣一說,她也不好說什麼了。

“外孫,加把勁,考個秀才回來。給你娘爭一口氣,姥爺都跟着你臉上有光。”張青山又對五郎道。

“你別給孩子添壓力,孩子懂事,自己知道使勁。”李氏就對張青山擺手道,又扭頭告訴張氏,“你們不知道,聽說五郎考中了童生,把你爹給高興的,這酒量和飯量都見長。”

衆人就都笑。

五郎陪着衆人說了一會話,就獨自回了書房,唸書去了。

連蔓兒想了想,就跟了過去。

“哥,你歇一歇吧,不在這一時半晌。”連蔓兒進了書房,見五郎正捧着書卷,就坐到了五郎對面的椅子上,說道。五郎中了童生,使得衆人對他的期望值都高了起來。連蔓兒也喜歡五郎高中,但是卻不想五郎太過辛苦,心裡有太大的壓力。

“蔓兒,我知道,我不會勉強自己。”五郎猜到了連蔓兒的心意,就緩緩地放下書卷,說道。

五郎正要繼續說話,就聽見院門口兩隻小奶狗叫了起來。兄妹倆忙起身出來看,就見連葉兒急匆匆地跑進來。

“外面花兒姐兩口子來了,還有大姑。”連葉兒跑到連蔓兒身邊,說道。

第九十一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五十五章 新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燕子和葫蘆(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百四十五章 考試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房產第五百九十二章 村議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二百九十五章 緣由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作自受第六十五章 拾穀穗第五百零七章 麥收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春餅第三百四十三章 財源滾滾第四百七十二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六百二十五章 念園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三百六十章 威望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四百九十一章 初夏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個賬房第七百五十八章 底氣第六十三章 家和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偷吃第六百八十五章 惡對惡第三百四十五章 告狀第七百一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十七章 商機第五百五十九章 休還是不休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七百五十七章 悔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五百九十章 打擊第三百七十二章 再議分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七百零一章 又要分家?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一百六十四章 包餑餑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十八章 王家藥鋪第二百四十章 雞圈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山居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五百七十九章 葉兒的勝利第五百九十三章 懲罰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殼第五百二十八章 探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蹤的媳婦第三十一章 誰管錢第六百六十四章 不要臉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雨過天晴第二百三十八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六百四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同情心不能隨便用第一百六十六章 糾紛第五百三十五章 財源廣進第四十一章 連蔓兒算賬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四百四十三章 驚聞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八十六章 沈六提出條件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六百七十二章 整治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四百零四章 秋末第四百零四章 秋末第五百五十七章 恨極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八十七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子的練成第五百五十四章 變故第六百一十五章 送禮第三十五章 打臉第一百七十五章 工資--家規第二百五十章 湊錢第七百三十八章 時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湖石第二百零九章 新婦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來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對症下藥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六百六十九章 人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肉第十章 包子
第九十一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五十五章 新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燕子和葫蘆(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替罪羊第一百四十五章 考試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房產第五百九十二章 村議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二百九十五章 緣由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作自受第六十五章 拾穀穗第五百零七章 麥收第二百二十六章 打春餅第三百四十三章 財源滾滾第四百七十二章 新的一年要有新發展第六百二十五章 念園第三百七十八章 分產第三百六十章 威望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四百九十一章 初夏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個賬房第七百五十八章 底氣第六十三章 家和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偷吃第六百八十五章 惡對惡第三百四十五章 告狀第七百一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十七章 商機第五百五十九章 休還是不休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七百五十七章 悔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五百九十章 打擊第三百七十二章 再議分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四十一章 暴雨第七百零一章 又要分家?第五百零九章 夏末第一百六十四章 包餑餑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十八章 王家藥鋪第二百四十章 雞圈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山居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五百七十九章 葉兒的勝利第五百九十三章 懲罰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殼第五百二十八章 探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告狀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蹤的媳婦第三十一章 誰管錢第六百六十四章 不要臉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雨過天晴第二百三十八章 趙秀娥的如意算盤第三百八十三章 連蔓兒的勸說第六百四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六百七十一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章 不眠之夜(二)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二百六十八章 同情心不能隨便用第一百六十六章 糾紛第五百三十五章 財源廣進第四十一章 連蔓兒算賬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四百四十三章 驚聞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八十六章 沈六提出條件第一百一十八章 害人反害己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六百七十二章 整治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四百零四章 秋末第四百零四章 秋末第五百五十七章 恨極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七十一章 原來這就是婆媳第八十七章 連蔓兒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子的練成第五百五十四章 變故第六百一十五章 送禮第三十五章 打臉第一百七十五章 工資--家規第二百五十章 湊錢第七百三十八章 時機第四百七十九章 湖石第二百零九章 新婦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來人第三百八十一章 對症下藥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六百六十九章 人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二百七十九章 防患於未然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肉第十章 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