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人民醫院是青州地區最大的三等甲級醫院,醫療水平自然沒得說,現在王書記就住在這家醫院的高幹病房之中。
王書記的病積年已久,數種病症交雜在一起,連主治醫生都感到頗爲頭疼,現在只能採取保守治療的手段,暫時維持王書記的病正不再惡化,可是誰都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罷了。王書記已經年近六十,對於生老病死之事非常豁達,反而要他反過來安慰陪伴着他的家人。
郝立春父子趕到的時候,王書記正倚在牀頭上看報,精神還好,可是病容卻是已經掩飾不住的了,臉上的血色也比郝建平上次見到他時少了很多,灰濛濛的,讓人感覺到了一絲死氣。
敲門的是許家路,讓出來的卻是郝立春。
郝立春看到王書記從老花鏡上投過來的目光,急忙緊走幾步,伸出雙手握住了王書記枯瘦的右手,輕輕的搖晃了兩下,低聲問候道:“王書記你好,您現在感覺好點了吧?”
王書記呵呵笑了一聲,聲音很虛弱:“立春同志,呵呵,骨頭老了,不中用了。這麼遠,還跑過來看我這把老骨頭做什麼,鎮裡的工作重要呀。”
看來王書記已經知道了郝立春接任自己的事情了。
郝立春笑了笑,伸手輕輕在王書記的手背上拍了兩下:“王書記,來探望您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呀,您可是咱們浮東縣不可或缺的瑰寶。”
王書記呵呵的笑了起來。艱難的向上挪動了一下肩膀,在郝立春和老伴的幫助下坐直了一些。
王書記伸手指了指病牀邊的椅子:“坐吧立春同志,客套話就不用說了。”
郝立春笑了笑坐了下來,直到此時郝建平才捧着一個花籃邁步上前。恭恭敬敬的向王書記鞠了一躬:“王伯伯您好。”
王書記定睛看了看郝建平,呵呵笑着說道:“我記得你,立春同志家的小孩,那個小資本家,百信超市的郝總,對吧?”
郝建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把花籃放到了王書記牀頭的櫃子上,如果不是王書記還在病中。郝建平一定是會貧氣上幾句的。
客套了幾句話,王書記向屋子裡的其他人揮了揮手:“你們先出去待會兒,我跟立春同志說幾句話。”
王書記老伴叮囑了王書記幾句之後,招呼着子女們退出了房間。許家路在王書記眼神的示意下。自然也退了出去,唯有郝建平小孩子家家的賴在那裡沒有挪動腳步,王書記微微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換來了郝建平一個恍若未覺的微笑,郝立春則完全沒有去看郝建平。似乎根本就沒有留意一般。
一個小孩子,自然不會影響到王書記想要談的事情,他笑了笑,忽略了郝建平。望着郝立春問道:“立春同志,到鎮裡工作了。有什麼感想沒有?”
王書記這絕不是向郝立春討要奉承的話,郝立春豈能不明白。他正色的望着王書記說道:“請王書記指點。”
王書記微微一笑,輕輕擺了擺手:“談不上指點,相互探討一下吧。”
說是相互探討,其實就是王書記在向郝立春交接工作,只不過這個工作的交接地點是在青州市人民醫院的高幹病房之中。
斷斷續續交代完一些瑣事基本上就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王書記有些疲憊了,微微皺了皺眉,郝建平急忙站起身倒了一杯溫開水遞給了王書記,王書記笑笑也沒有說話,仰頭喝了兩口水,把杯子遞還給郝建平,望着郝立春說道:“立春同志,現在鎮裡還有一個難題沒有解決,希望你儘快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您說的是開發區的事情?”
王書記輕輕點了點頭。
關於這個開發區的事情郝建平也聽說了一些,當初縣裡在縣城西邊徵了五十六平方公里的土地,說是要建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可是實際情況是折騰了三兩年之後,整個產業園區內企業還不過十來家,連整個園區四分之一的土地都沒有用上。
說起來,浮東縣這個開發區的規模比起那些發達縣市來,規模還是非常小的,在建設開發區的熱潮中,各縣市動輒就是建設上百平方公里的開發區,更有的縣一建就是兩個,牌子也掛出副處級的架構,而浮東縣的這個開發區卻是隻有正科級的架構,由此也可以看出,浮東縣的領導班子還算是比較穩重的,這也是鄧國光執政的一貫作風,先搞起來,觀望一下,如果需要擴建的話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可是就算如此,當時的縣委班子還是樂觀的估計了浮東縣的招商引資能力,這個開發區成了縣裡哽在喉中的一塊雞肋,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
大量的土地閒置在那裡,當官的看着不心疼,老百姓可接受不了這種敗家的行爲,不知不覺間,絕大部分土地被複耕了,因此上,開發區管委會與當地村民之間的摩擦也一直沒有斷過,甚至有村民在那些土地上建起了半永久性建築,養豬養雞等等不一而足。
開發區管委會行政級別不高,但是屬於縣政府直管部門,浮東鎮管不着,可是與開發區發生摩擦的那些村民可都是浮東鎮治下的子民,有兩次甚至上演了全武行,生生把開發區引進的一個項目給攪黃了。
試想,哪個企業敢在羣衆基礎不好的開發區利落戶?
這是一件讓人撓頭的事情,於理上,土地已經被開發區徵用了,與那些村民們沒有關係,可是與情上呢?
王書記到現場去處理了幾次,認爲老百姓說得在理,你這些地都閒着,還不能讓人種點莊稼咋滴?
這件事情就一直這樣糾纏着,到現在也沒有徹底的扯清。
王書記說完,郝立春的眉頭也輕輕地蹙了起來,同在一個縣,這些事他也是有聽說的,而且那兩次的衝突規模比較大,參與的人有上百人,在縣裡造成很惡劣的影響。
王書記身體動了動,讓自己倚得舒服了一點,他望着郝立春說道:“立春同志,聽說這一次的分工也有一些調整,恐怕這一次開發區也會劃歸到你的管轄範圍之內,我希望能夠在你的任上徹底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郝立春苦笑了一下,王書記的消息這麼靈通倒是沒有出乎他的預料,縣裡主管領導調整分工這麼大的事情,王書記作爲老資格的縣委常委,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可是就算這件事情落實了,關於開發區的事情該怎麼解決?事實明擺在那裡,說不上誰對誰錯,解決的辦法無外乎只有一個,那就是陳寬即將安排給自己的另一項工作:招商引資。
郝立春還沒有開口,郝建平已經在一旁輕笑了一聲開口說道:“王伯伯,其實開發區的事情應該就着落在招商引資的環節上了,如果縣裡能夠引進一些企業,那麼這個衝突也就隨着企業的入駐而逐步緩解了。”
王書記呵呵的笑了起來,在他的心中,根本就沒有忽視郝建平抒發觀點的意思,他知道郝建平小小年紀就搞出了那麼大一家超市,自然不能以尋常人來計。
王書記笑着說道:“這確實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如果能夠引來廠商入駐確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原先開發區和鎮上是雙線管理,大家的地位都是一樣的,有一些話根本就不好說。現在聽縣裡的意思,要把經濟工作分配給立春同志管理,那麼我想這個開發區理應也會劃歸過來。如果這兩個部門不是像現在這樣交叉管理,就算招商引資工作進展的不順利,我想解決這個問題難度也不會很大的。”
王書記這話說得老氣橫秋,在郝立春面前,他也有資格說這番話。
如果在以前他的分工就能管轄到開發區的話,他相信憑自己的威望就可以把這件事兒壓下來。
郝立春現在關注的重點卻在如何招商引資上,剛纔郝建平的話與他不謀而合,他也是想到用招商引資來緩解這個矛盾,這也是最根本、最徹底的解決辦法。可是這個商怎麼招、這個資怎麼引,這個是一個大難題。要知道,浮東縣除了緊鄰國道之外,根本就沒有什麼能夠吸引投資商的資源優勢。
郝立春的目光掃了一眼郝建平,郝建平輕笑着向他點了點頭,莫名其妙的,郝立春的心裡竟然篤定了許多。
這時,護士進來給王書記換輸液,郝立春趁勢跟王書記握手告別,父子二人從人民醫院走了出來。
來一次青州市,郝立春也有幾個朋友需要去拜訪,幾個人在醫院附近的小飯店裡吃了一頓便飯,席間倒是也沒有說什麼敏感的話題,郝立春叮囑了郝建平一番之後就各自分手了。
招商引資是件大事,聽王書記的口氣,這個重擔落在郝立春的肩上已經是無疑的事情了。老爸權力大了應該是一件好事,可是郝建平總覺得自己有點苦逼,憑什麼呀,老爸升官,自己還得跟着分擔一部分工作,你們也忒能算計咱這個苦逼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