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燕公崔澈

第178章 燕公崔澈

開皇九年(589年)二月,江南各地掀起的零星反抗被陸續撲滅。

隨着高涼郡(今廣東陽江)太夫人洗英收到隋使送來的陳叔寶親筆寫下的勸降書信,決定以嶺南之地歸附。

自此,至西晉滅亡後,長達273年的分裂局面得以結束,天下再次重歸一統。

三月初六,各部陸續班師,楊廣留司馬王韶鎮守石頭城,自己領軍北還,陳叔寶及其王公大臣隨行,隊伍延綿五百餘里。

四月十八日,晉王楊廣、秦王楊俊依次入城,楊堅於廣陽門檢閱各軍,以滅陳之功,拜楊廣爲太尉。

淮南道行臺與山陽道行臺都是爲了伐陳臨時而設,如今南陳已然滅亡,自然就要撤銷,楊廣重回晉陽,任幷州總管,都督二十四州諸軍事。

而楊俊卻被任爲揚州總管,鎮守廣陵,都督四十四州諸軍事。

這或許便是楊堅有意爲之。

楊堅沒有怪罪楊俊懈怠戰事,兩軍交戰,僵持月餘本就是常有之事,反而在聽了使者轉述的楊俊一番話,對他讚賞有加。

宮城正南的廣陽門外,用以賞賜將士的物資,一直堆積到了城南,光是布帛就有三百餘萬段。

高熲受封齊國公,加上柱國;

楊堅對高熲道:

“高卿南下之後,有人誹謗高卿謀反,朕已將他誅殺,我們君臣之間的恩義,哪是那些青蠅小人所能離間。”

領軍南下時,稱呼獨孤公,班師回朝卻改稱高卿。

但高熲已經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他激動叩首,感激楊堅的信任。

要不是楊堅將他扶起,非得要在廣陽門外磕得頭破血流不可。

楊堅又加封楊素爲越國公,另封其長子楊玄感爲儀同三司,第四子楊玄獎爲清河郡公,又布帛萬段,粟米萬石。

同時將陳叔寶之妹樂昌公主賞賜給楊素爲妾。

這位樂昌公主本有夫婿,只是在戰亂中離散,夫妻二人事前將一面銅鏡分爲兩半,作爲信物,期待將來重逢。

楊素當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他正沉浸在激動之中。

誰能想到,就在前兩年,因爲家中悍妻大義滅親,他還獲罪免職,被貶爲庶民。

如今這般風光,甚至蔭子官爵,至於封妻,大可不必,楊素恨不得那悍婦去死。

當然,今日這麼大的盛事,也有不和諧的聲音。

大將賀若弼與韓擒虎二人爭功,皆認爲自己才應該是伐陳功勞第一。

二人都有自己的道理,賀若弼在白土崗大破陳軍,但韓擒虎率先入城。

在回師前,二人就沒少因這事發生爭吵,甚至惡語相向,最嚴重的一次,甚至挺劍而出,要不是楊廣、高熲等人聞訊趕來,後果不堪設想。

今日兩人再次爭吵起來,楊堅也沒辦法,只得和稀泥,說道:

“二卿俱爲上勳。”

以他二人並列功勞第一,但賀若弼與韓擒虎之間的樑子還是結了下來。

賀若弼受封宋國公,進位上柱國,實授食邑三千戶,又將陳叔寶的妹妹賞賜給賀若弼爲妾。

但韓擒虎只被授予上柱國,賜物八千段,由於他縱兵在建康臺城淫亂宮女,被有司彈劾,因此不被授予爵位。

眼看着自己身前的人越來越少,終於輪到了崔澈,他一見楊堅,便下拜請罪,自陳雖爲長史,卻未立功勳。

楊堅將他扶起,寬慰道:

“當年崔卿獻策平陳,計策多有成效,況且崔卿輔佐秦王,納降陳衆,又豈可說是徒勞無功!”

說罷,楊堅看向近侍,近侍趕忙宣旨,崔澈封燕國公,進位上柱國,實授食邑三千戶,與賀若弼相同。

“臣微末之功,又豈敢於賀若將軍同賞!”

崔澈趕忙推辭。

賀若弼複姓賀若,並非姓賀。

楊堅卻不許:

“朕並非以南征之功封賞崔卿,崔卿當年獻策平陳,後又遠擊突厥,今日受賞,實是累功獲封。”

崔澈聞言,哭拜道:

“陛下隆恩,教臣如何報答!”

楊堅又將崔澈扶起,崔澈這才哽咽着應下這份賞賜。

南征之前,崔澈推辭國公與上柱國,只因爲不願當這個出頭鳥,如今班師回朝,衆人皆受封賞,崔澈再受這燕國公、上柱國,便也不那麼引人注目。

楊堅拍着崔澈的肩膀笑道:

“既然晉王已經將張麗華相贈,朕就不再另賜崔卿美人。”

一旁的楊廣聞言,只感覺心中絞痛。

崔澈偷偷瞟了楊廣一眼,見他苦着一張臉,強忍笑意,再次向楊堅謝恩。

封賞還在繼續,崔澈退下後,走到楊廣身邊,輕聲道:

“你莫非還在惦念着張麗華。”

楊廣神情一變,正色道:

“子澄莫要胡亂猜疑!”

崔澈卻輕輕撞了一下楊廣肩膀,戲謔道:

“你那套說辭也就矇騙旁人,我可不記得曾說過什麼張麗華,江南尤物,願求此女這樣的話。

“但我也是後來才知道當日詳情,如今木已成舟,我是不會將她相讓。”

楊廣默然無語。

崔澈壓低了聲音,訓斥道:

“你既然心存大志,又何惜一婦人,若我是齊公(高熲),也要殺了張麗華。

“何以色令智昏,忘了太子爲何失寵於皇后!”

楊廣一聲長嘆,輕聲道:

“我已知錯,子澄就莫要再提舊事了。”

崔澈也見好就收,沒有得理不饒人。

二人解開心結後,又敘起舊情,在他們倆閒談的時候,其餘諸將也均獲封賞,不出所料,崔弘度還是頂着武鄉郡公的頭銜。

崔澈看向他的時候,崔弘度回以苦笑。

他倒沒有嫉恨崔澈,楊堅說得很清楚,這是在賞賜崔澈昔日之功。

崔弘度也有心理準備,自己單憑納降之功,又怎麼可能如願以償,獲封國公。

當然,無論如何也比崔仲方要好,崔仲方不僅沒有受賞,反而因事被免職。

崔仲方當日聽了崔澈那番言語,便在有意自污,倒也得償所願,落了個白身。

只是犯下的不過是小錯而已,將來輕易便能起復。

功臣們陸續受到封賞,不久陳叔寶及太子、諸王二十八人,文武大臣二百餘人,亦受楊堅召見,其中就有早年間反對楊堅掌權,與尉遲迥、王謙一同起兵的前北周國丈,如今的南陳司空司馬消難。

下一章在十點半左右

(本章完)

第86章 佳人邀見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94章 突厥分裂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59章 爲友尚義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96章 名將殞命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6章 太后楊氏第135章 卸任歸朝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9章 巡視田宅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81章 皇家尼寺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24章 爲報君恩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5章 竇府家宴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75章 雕版印刷新章在審覈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12章 少年詠鵝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84章 涼亭桂樹第190章 越府尋人新章節被屏蔽了新章節被屏蔽了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59章 爲友尚義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323章 仁壽元年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474章 途經代州
第86章 佳人邀見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94章 突厥分裂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59章 爲友尚義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96章 名將殞命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6章 太后楊氏第135章 卸任歸朝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9章 巡視田宅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81章 皇家尼寺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315章 搶奪隋羊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24章 爲報君恩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5章 竇府家宴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75章 雕版印刷新章在審覈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12章 少年詠鵝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84章 涼亭桂樹第190章 越府尋人新章節被屏蔽了新章節被屏蔽了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464章 起意南巡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59章 爲友尚義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323章 仁壽元年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474章 途經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