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重定租調

第463章 重定租調

開皇十二年時,朝廷就已經意識到了戶口每歲遞增,而關中與三河地少而人多,百姓們衣食不足。

只是哪怕隋文帝楊堅向各地派出使者,重新主持分配田畝,但田畝數量就只有這麼些,落到這些人口稠密區,依舊是每丁只能得田二十畝。

但此前也有提過,隋朝的租調,它並不是按照授田的數量來決定,而是統一劃下一條線:

一夫一妻爲一牀,每牀的田租爲粟米三石,若是授有桑田,則納絹一匹,每匹四丈,加綿三兩。

若是授有麻田,則納布一端,一端布爲六丈,另加三斤麻。

未婚男子與奴僕各自按照半數繳納。

這些賦稅,都是按照均田制上的授田數量所確定。

對於一夫一妻授田一百四十畝的家庭來說,自然稱得上是寬馳賦稅。

但實際上,在戶口滋生的三河與關中地區,人均授田二十畝纔是常態。

二十畝的收入,承擔一百四十畝的賦稅,關中與三河地區百姓的困苦可以想見。

當初劉黑闥、孫安祖、高賢雅等人就是覺得種田不能養家,沒有出路,才往安平縣投奔崔澈。

如今,崔澈所佔據的關東地區,也就是三河之地,正是天下間人口最稠密的區域。

由於他統一關東的戰爭並沒有遷延時日,對地方也沒有太大的破壞,曾經楊堅需要操心的問題,也落到了崔澈的頭上。

去年,楊廣登基以後,立即下詔,不再給奴僕授田,以緩和人地矛盾。

崔澈借了楊廣的光,也無需他自己出面做這個惡人。

但如今的關東,光是不再給奴僕授田,還遠遠不夠。

崔澈一方面鼓勵民衆實邊,遷往燕地。

也確實有大量被沉重的賦稅壓得喘不過氣的百姓,選擇背井離鄉。

與此同時,崔澈也在籌劃另一件事情,便是重定租調。

租,便是田租,是朝廷爲百姓分配公田後,百姓們每年要繳納的租子。

調,便是戶調,朝廷向在籍的百姓徵調絹布。

當崔澈向房玄齡、魏徵、劉方、趙元淑宣佈此事時,侍奉在崔澈左右的長孫無忌忍不住出聲道:

“大王,如今百姓窮苦,不宜再加賦稅,還請大王體諒。”

顯然,由於掠奪佛道一事,崔澈在長孫無忌的心中落下了一個貪婪的印象。

崔澈神情嚴肅,斥責道:

“我讓你侍奉左右,並非是準你參議國政,誰給你的權力,許你在此發言!

“看在你是擔憂民生,心意是好的,這次我暫且饒了你,今後若有想法,私下再來告我。

“若有下次,你也莫要留在晉陽,且去遼東戍邊。”

這是崔澈第一次對長孫無忌發火,也讓十三歲的少年一時間不知所措。

好在房玄齡、魏徵、劉方、趙元淑都誤以爲崔澈覬覦長孫無忌的母親,這在晉陽城裡不是秘密。

都將長孫無忌當作崔澈的義子看待,也並沒有因爲他冒然發言,而心生不滿。

甚至戶部尚書趙元淑哪怕愁眉苦臉,還在爲長孫無忌打圓場:

“長孫郎有所不知,大王要重定租調,並非是要剝削百姓,而是要爲他們減輕負擔。”

四人跟隨崔澈多年,對自己這位主君可太清楚了。

他對佛道兩教重拳出擊,但絕不會以殘暴的手段,去刮窮人的錢。

眼瞅着等到了年底,稅銀就能入庫,如今崔澈卻突然要重定租調,百姓們的擔子固然是減輕了,但那些擔子無疑都加到了他趙元淑的肩膀上。

國庫收入減少,若是入不敷出,犯難的不還是他這個戶部尚書麼

這讓趙元淑如何高興得起來。

長孫無忌愕然地看着崔澈,他沒想到崔澈居然是這個意思。

崔澈微微頷首,說道:

“趙尚書所言有理,孤此番重定租調,便是要使租調浮動,分得多少地,便承擔多少的租調。”

房玄齡思索了片刻,突然進言道:

“大王,臣以爲,可以爲分田少的百姓減免賦稅,但是分田多的百姓,則可以適當增加他們的賦稅,如此一來,貧苦百姓得以生存,而國庫收入也不至於銳減。”

衆人聞言,無不眼前一亮。

最開心的莫過於戶部尚書趙元淑,他趕忙附和道:

“大王,臣以爲房僕射此言甚善,如今的租調,對於分田多的百姓來說,確實寬馳,大王酌情增加賦稅,亦在他們可承受的範圍之內,還請大王恩准。”

崔澈對於房玄齡這個法子,自然是滿意至極,他撫掌大笑道:

“房僕射所言,甚合孤的心意,就依房僕射的法子重定租調。”

隨後,崔澈與房玄齡、趙元淑等人重新商定,將租調按照授田多少,區分爲二十畝、四十畝、六十畝、八十畝、一百畝、一百二十畝、一百四十畝共計七個等級。

其中授田八十畝,則與過去的租調等同。

低於八十畝,則租調數額遞減,高於八十畝,則租調數額遞增。

這也是崔澈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夠保障的公平。

畢竟哪怕他抄了佛道兩教,但所得的田畝,也不足以滿足百姓的需求。

索性換一種方式,讓民衆在只授田二十畝的情況下,在繳納租調之後,也能活得下去。

翌日,清晨,朝會之時,崔澈便當衆拋出了重定租調的議題。

崔澈躬身面向小皇帝,將自己的主張盡數陳述完畢,隨即直起腰桿,轉身面對大明殿內的羣臣,沉聲道:

“諸位同僚可有不同的看法?”

殿內衆臣無不拱手躬身道:

“相國所言有理,臣附議。”

小皇帝看着羣臣向崔澈卑躬屈膝的模樣,倍感不恥,只是當崔澈扭過頭來時,楊顥趕忙收起他厭惡的表情,說道:

“既然大臣們也都贊同此事,那就依相國所奏,將新定的租調頒行全國。”

崔澈微微頷首,他對楊顥表現出來的配合態度很滿意。

自始至終,崔澈從來沒想過楊顥能對自己心悅誠服,只要能維持表面的恭順,他就已經滿足。

畢竟崔澈要的是一個聽話的傀儡,而不是一個知心的義子。

今天只有三章

(本章完)

第567章 二郎從軍新章節被屏蔽了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60章 孝子賢孫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92章 可汗夜遁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62章 裴秀來京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522章 和親之議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17章 初至聞喜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33章 暗中投效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40章 孝寬之疾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37章 共誅國賊第32章 天子禪位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48章 崔郎可友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351章 漢王來使請假第50章 摯友登門第131章 設立義倉老書完結了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78章 入宮辭行新章在審覈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88章 私兵國有
第567章 二郎從軍新章節被屏蔽了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60章 孝子賢孫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92章 可汗夜遁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62章 裴秀來京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522章 和親之議下一章在凌晨兩點前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379章 呼喚家人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17章 初至聞喜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33章 暗中投效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40章 孝寬之疾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37章 共誅國賊第32章 天子禪位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48章 崔郎可友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351章 漢王來使請假第50章 摯友登門第131章 設立義倉老書完結了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78章 入宮辭行新章在審覈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88章 私兵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