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李景稱病

第282章 李景稱病

上鎮將軍麥鐵杖自從得知崔澈掛帥,受命北征突厥,就已經迫不及待想要飛奔薊縣,在其身前俯首聽命。

但沒有接到調令,不能擅自離境,也讓他爲了一紙文書望眼欲穿。

四月初三,麥鐵杖終於接到了等待已久的調令,他當即率領騎卒出鎮,奔往薊城。

途中,麥鐵杖嫌將士們走得太慢,一天只走百餘里,這怎麼行。

但他也知道,畢竟不是在戰場上追逐,戰馬比人精貴,怎麼也不可能爲了趕路而竭盡馬力。

索性留下副將統御軍隊南下,麥鐵杖自己先走一步,時而騎馬,時而奔跑,終於是趕在劉方、張武、王當萬等人之前,來到了位於薊城的燕國府。

“將我這馬好生牽去餵養,草料得是精細的,這一路上,它可跟我受了不少累。”

麥鐵杖拍打着馬臀,衝燕國府的馬奴爽朗大笑道。

那聲音跟洪鐘似的,就連後院裡的崔澈都聽得一清二楚,他對廂房內的房玄齡、李靖說道:

“是麥將軍來了,你們二人稍坐,我去迎他。”

李靖提議道:

“靖與麥將軍多年不見,也是掛念得很,不妨讓我與明公同行。”

崔澈看向房玄齡,房玄齡笑道:

“我也正有此意。”

麥鐵杖是平定五教之亂時投奔在崔澈麾下,當時李靖掌管軍法軍紀,房玄齡也被崔澈帶在左右,只是沒有具體職務。

三人自然是相識的,頗有交情。

“走!一起迎他去。”

一直站立在崔澈身後侍奉的竇建德見崔澈出門,也趕忙跟了上去。

迴廊裡,崔澈望見遠遠走來的麥鐵杖,戲謔道:

“麥將軍聲若驚雷,怎地,如今學會騎馬了。”

麥鐵杖雙眸一亮,越過領路的親隨,邁着大長腿三兩步就來到崔澈面前,俯首行禮。

崔澈一把將他扶起,笑道:

“自家兄弟,無需多禮。”

麥鐵杖臉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他頗爲得意道:

“不瞞明公,我如今不僅學會了騎馬,更看過不少兵書,如今還在讀《春秋》。”

崔澈驚呼道: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看來再過幾年,麥將軍就要被冠以儒將的稱號了!”

衆人鬨笑,竇建德不知道崔澈爲何這般說,但見周圍人都在笑,他也跟着笑了幾聲。

麥鐵杖嘿笑道:

“什麼儒將不儒將的,明公就不要戲弄我了,只要不被人譏諷是目不識丁的大老粗,我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崔澈收斂了笑容,拍着麥鐵杖的肩膀,正色道:

“你出身微末,卻不甘於貧賤。

“隨我披荊斬棘,終於振拔污泥之中,騰躍風雲之上。

“如今身居高位,卻沒有沉迷享樂,而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勤奮讀書。

“向學之心,我不如也!”

麥鐵杖連連搖頭道:

“若非明公栽培,哪能有麥鐵杖的今天。”

一旁的李靖笑着吐槽道:

“好啦!燕公是有識人之明,你麥將軍也不負期望,但也不能只顧着與燕公寒暄,莫非麥將軍就沒有注意到還有旁人?虧我與玄齡還特意前來迎接將軍。”

麥鐵杖哈哈大笑,趕忙又朝房玄齡、李靖見禮。

崔澈這才招呼着衆人回去廂房敘舊。

途中,房玄齡特意放慢了腳步,他對跟在後頭的竇建德低聲道:

“燕公用人,從來不注重家世門第。”

“這位麥將軍與伱一樣,出身貧苦,早年間更在嶺南爲盜,但能幡然悔悟。

“後來跟隨燕公平定江南叛亂,屢立功勳。

“燕公在戰後爲他表奏上儀同三司,官居從四品,賜爵始興縣侯。

“你要以他爲榜樣,好好努力,燕公從來不會虧待自己人。”

竇建德聞言,心中洶涌澎湃,只覺得麥鐵杖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恨不得現在就上戰場,替崔澈砍下幾個突厥人的腦袋。

他好不容易平復了心中的激動,對房玄齡恭敬道:

“多謝房先生教誨,建德銘記在心。”

房玄齡微微頷首,快步跟上了崔澈等人。

當天夜裡,崔澈在府中設宴,爲麥鐵杖洗塵接風,同時也邀請了幽州總管李景赴宴。

由於崔澈多年不曾回來幽州,府裡自然沒有歌姬舞女,但酒席怎可沒有歌舞助興。

崔澈索性親自下場,或摟着李靖、房玄齡引吭高歌,或拉着麥鐵杖、竇建德翩翩起舞,歡樂的氛圍一直持續到次日清晨,衆人這才盡興。

李景昨夜在燕國府歡飲,徹夜未眠,今日來到總管府還是哈欠連天。

本想着今天得好好休息一晚,不料崔澈又派了親隨前來相邀,原來是時任易州刺史劉方領兵來了薊縣,崔澈再次設宴,爲他接風洗塵。

這一回,崔澈命人提前賣了一批歌姬舞女進府,雖然不曾親自下場,但歡快的氣氛卻沒有半點減弱。

又是通宵達旦,崔澈他們白天自然是呼呼大睡,但可憐了李景,還得往總管府處置政務。

昨天尚且能夠強打精神,但今天實在是支撐不住,李景上午睡了一覺,本打算等到夜裡再加班加點,可剛入夜,崔澈又派人來請。

原來是玄州刺史王當萬帶兵抵達,崔澈又又設宴爲他接風洗塵。

李景很想拒絕,但又不願拂了崔澈的好意,只得硬着頭皮來到燕國府。

再一次徹夜狂歡,李景已經是面色憔悴,兩眼烏黑,可把總管府長史看得心驚膽戰,生怕這位年近七旬的老總管就此一命嗚呼。

“平寇公,若是再有邀約,不妨將它推掉,身體要緊。”

長史勸說道。

李景搖頭:

“燕公好意相請,我又豈能不去。”

長史於是爲他掰着指頭數道:

“如今還是隻來了麥鐵杖、劉方、王當萬,尚有張武、趙穆、董敬、趙元淑等人,這些都是燕公的舊部,只怕等他們抵達,燕公都是要設宴的,平寇公可要三思呀。”

李景聞言,頓時感覺眼前發黑。

當天黃昏時,燕國府的親隨又一次來到總管府,但總管府長史聲稱李景抱病在身,代爲婉拒。

親隨只得打道回府。

(本章完)

第63章 楊堅建隋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65章 屠戮宇文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12章 少年詠鵝第49章 婚姻之言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68章 太原王氏第45章 賞功罰罪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33章 暗中投效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95章 天子賜婚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18章 崔家兒拳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62章 裴秀來京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34章 剖明心跡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22章 投江而死還要晚一點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82章 勿慮婚姻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89章 有子名樂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48章 崔郎可友第43章 尉遲身死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11章 近春雅會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8章 周主滅佛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521章 九一高地
第63章 楊堅建隋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65章 屠戮宇文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12章 少年詠鵝第49章 婚姻之言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68章 太原王氏第45章 賞功罰罪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299章 遼東之敗第33章 暗中投效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95章 天子賜婚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18章 崔家兒拳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62章 裴秀來京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34章 剖明心跡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22章 投江而死還要晚一點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82章 勿慮婚姻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89章 有子名樂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48章 崔郎可友第43章 尉遲身死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11章 近春雅會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8章 周主滅佛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543章 鳳縣生變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521章 九一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