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軍隊整編

第484章 軍隊整編

貞元二年(公元607年)九月二十七日,掌管東隋軍事的中外府下達王令,召集駐紮在各地的騎軍戰兵前來晉陽,舉行大演武。

其一自然是選拔精銳,補充到帳前效節軍中,以維持帳前效節軍作爲東隋三支王牌騎兵之一的戰鬥力。

其二也是要淘汰部分老弱,將他們轉爲步兵,騰出軍馬。

前番出塞,儘管崔澈聽從劉方的提醒,已經在儘可能的愛惜馬力,但還是有大量代步的軍馬累倒在了途中。

而崔澈繳獲的牲畜,大多都是牛羊,馬匹少之又少。

唐太宗曾言:‘突厥所長,惟恃騎射。’

但這並不代表突厥僅有單一兵種。

實際上,由於馬不同於牛羊,在古代基本沒有多少經濟價值,故而突厥牧民也不是家家都會養馬。

在突厥的軍隊中,步兵也的確佔據了一定的比重。

例如在唐高宗李治時期,突厥復國,便有明確記載,國中·三分之二爲騎兵,三分之一爲步卒。

對於啓民可汗來說,與都藍可汗爭奪大可汗之位的戰爭纔是重中之重,又怎麼可能給留守的阿史那咄吉留下太多的騎兵。

因此,被崔澈陸續殲滅的三萬鐵勒步騎,步兵佔據了絕大多數。

崔澈北伐,擄來十餘萬鐵勒人以及大量牲畜,並破壞了啓民可汗一統東突厥的企圖,獲得了都藍可汗的依附,再次揚威塞北。

雖說損失了大量的軍馬,但無論從什麼角度上來說,都是不虧的。

只不過擄來的鐵勒部民以及牲畜,都是些長遠利益,暫時難以立即轉化爲國力罷了。

帳前效節軍損失的一千五百名騎卒,倒是容易補充。

崔澈以幽州起家,縱橫漠南二十年,最不缺的便是精銳騎士。

可戰馬以及代步軍馬的補充卻是一道難題。

崔澈此前已經安排張萬歲主持馬政,併爲他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甚至不遠萬里,派出使團,前往異域引進優良馬種。

但建設馬政,繁育軍馬,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崔澈考慮良久,決定再派一支使團,出使庫莫奚,拜會奚王阿會魯蘇,向他購買部分軍馬。

同時,崔澈也決定藉着大演武的機會,裁撤部分老弱騎卒。

把騎兵的規模維持在八萬左右,而步軍戰兵則相應的擴充至十二萬。

八萬騎兵之中,崔澈計劃爲帳前效節軍、博陵騎卒以及銀鞍契丹直由一人三馬,更改爲一人五馬,減少在長途奔襲過程中,軍馬的損耗。

其中,博陵騎卒擴兵五千,兵源也不再侷限於博陵子弟,而面向整個三河騎卒,亦從此次大演武之中挑選精銳騎士。

至於剩餘的五萬騎卒,崔澈則完全剝奪他們長途奔襲的能力,不爲他們提供代步的軍馬,平時出征,便牽馬與步兵同行。

除去無法長途奔襲以外,上了戰場依舊能發揮騎兵的作用。

只是計劃是好的,但高貴的騎卒,又怎麼甘心去當步兵。

當軍令下達一個月後,各部騎卒陸續雲集在晉陽,許多人便將這當作是一場戰爭,而並非演武。

以致將士們用力過猛,哪怕崔澈以厚布包裹杆頭作爲武器,依舊造成了上百人因爲意外而喪命,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好在崔澈對於戰兵的軍餉始終一視同仁,並未有步卒、騎卒之分,並且崔澈在軍中的威望實在太重,被轉爲步卒的數萬騎卒最終還是平靜接受了這一結果。

不過崔澈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便是收購騎卒們的軍馬。

此前在幽州跟隨崔澈起兵的八萬騎士,大多都是自備馬匹,當年崔澈出任幽州總管期間,還做起了草原部族與幽州將士之間的中間商,強迫與草原部族交易軍馬,再販賣給燕地將士,這纔在幽州聚集起了這麼一支龐大騎兵。

真要靠他自己供應,哪有那麼大的財力,爲將士們購置這麼多的軍馬。

如今既然要剝奪他們的馬匹,自然是得要付錢的。

但好在這只是墊付,收購了其餘騎卒的軍馬,也不是白送給帳前效節軍、博陵騎卒以及銀鞍契丹直的。

剛好這羣人跟隨崔澈出塞作戰,得了大筆賞賜,也不是缺錢的主。

崔澈購置了馬匹之後,又轉手將這些軍馬賣給了帳前效節軍等三部騎卒。

在對部隊進行整編之後,崔澈又對各地軍事重新進行部署。

他在河東、河南的統治已然穩固,如蒲州都督秦瓊、洛州都督李靖、代州都督麥鐵杖等人,也陸續恢復了各地的府兵體系,無需崔澈再派遣戰兵協助他們鎮守。

於是他將二十萬戰兵盡數安置在晉陽周邊,既是拱衛京畿,也是方便他來年集中力量出兵關隴。

在對軍事進行重新安排之時,崔澈也沒有放鬆,崔澈便將精力重新投入到了政務之中。

首當其衝,自然便是朔州王宮的建設。

在崔澈回到晉陽之時,已經是九月下旬,河東各地陸續完成了秋收,百姓們也到了農閒的時候。

崔澈按照此前與魏徵的約定,在河東征調了第一批三萬民夫北上。

只是崔澈在徵召民夫之時,特意讓各地州縣長官挑選家貧未能娶妻之人。

他在朔州安置了六萬餘帳婦孺,卻只有一萬餘鐵勒丁壯。

衆所周知,燕王殿下最見不得婦人守着寂寞度日,這些未婚的丁壯北上修建王宮,最好是能在朔州安家,有他們的幫助,負責督造王宮,同時兼管鐵勒部落的魏徵也能更好教化鐵勒部民。

在第一批三萬民夫北上之後,崔澈已經在組織第二批兩萬民夫的徵召工作。

這些民夫起初或許會滿腹怨言,但等到了地方,他們自會明白崔澈的良苦用心。

而草原各部進獻的美貌女子,燕王府自然是住不下的,崔澈一股腦將她們安排在了晉陽宮。

至於楊諒留下的妃嬪,崔澈挑選其中貌美之人,留在宮中。

剩餘之人願意改嫁的,便聽其自由,不願改嫁的,崔澈也新建一處尼庵,來供養她們。

(本章完)

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5章 封家六子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69章 晉王設宴第4章 初入崔府第57章 楊廣相求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97章 結髮夫妻第74章 懲治罪惡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54章 再見德彝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609章 假戲真做今晚沒有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231章 突破浙江番外發不出來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章 時來運轉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6章 太后楊氏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78章 同姓聯結第4章 初入崔府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26章 希望落空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98章 新婦奉茶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30章 貴人相邀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63章 楊堅建隋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31章 憾失姻緣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393章 暗結將領老書完結了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387章 議論紛紛
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5章 封家六子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69章 晉王設宴第4章 初入崔府第57章 楊廣相求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97章 結髮夫妻第74章 懲治罪惡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54章 再見德彝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609章 假戲真做今晚沒有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231章 突破浙江番外發不出來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章 時來運轉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6章 太后楊氏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78章 同姓聯結第4章 初入崔府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26章 希望落空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98章 新婦奉茶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30章 貴人相邀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第248章 妄人妄語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374章 清河崔氏第77章 南陳奪嫡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63章 楊堅建隋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31章 憾失姻緣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393章 暗結將領老書完結了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387章 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