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卸任歸朝

第135章 卸任歸朝

“崔總管,你不能走呀!”

“崔大人!再留三年吧!”

“你不能拋下我們呀!”

開皇六年(586年)十二月初三,東陽城內,民衆堵塞道路,攔住了崔澈的馬車,菩薩奴睜着一雙桃花眼,好奇地朝車廂外張望。

他看見黑壓壓的人羣全跪在雪地上,哭喊乞求,似乎就爲了不讓父親離開。

崔澈走下了馬車,這樣的場景,他也爲之動容。

“諸位!崔某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崔澈見衆人都安靜下來,這才繼續道:

“常言道,故土難離,崔某出鎮青州三年,走過了治下各縣各黨,看遍了東陽城裡的一磚一瓦,更不忍與諸位離別。

“但是朝廷自有法度,豈能因人情而罔顧國法。

“崔某此番歸朝,縱使今生不能再回東陽,也會牢記在青州的三年時光。

“諸位快回去吧,今日氣候冷,莫要受了風寒。

“山水有相逢,來日皆可期,若有緣分,自會再見!”

崔澈坐回了車廂,馬車緩緩開動,將人羣甩在了後頭。

“崔總管珍重!”

“崔總管!你一定要再回來呀!”

隨着馬車行駛,東陽百姓的呼喊聲杳不可聞,最後只剩了風雪聲,與馬蹄、車輪行過積雪的聲響。

今天崔澈真的沒有派人組織這場送別,純粹是東陽百姓聽說了消息,自發行動起來。

在青州三年,他下得最大的力氣,就是在邀買人心,要是離去時還得派人動員百姓前來送別,那這三年也幾乎是白費了時光。

“家主,秦校尉正在城門處等候。”

親隨李青稟報道。

崔澈掀開門簾,果然望見牽了一匹黃驃馬的秦瓊。

開皇六年的下半年,崔澈就一直在爲離開青州提前做準備。

他向朝廷舉薦十五歲的秦瓊爲鹽兵團校尉便是其中之一,通過民部尚書蘇威牽線搭橋,兵部尚書楊尚希賣了崔澈這份薄面。

秦瓊被崔澈留在青州,繼續統領第一營,也方便能隨時回曆城縣探望父母。

“不是讓伱別來送行麼。”

崔澈爲秦瓊拍去肩膀上的積雪,責怪道。

二人自開皇三年(583年)相識,這已經是第四個年頭,經過這些年的相處,崔澈與秦瓊的關係越發緊密。

秦瓊強笑道:

“今日一別,也不知何時再能相見,我又怎能不與明公道別。”

崔澈稍作沉默,問道:

“今日沒有操練?”

秦瓊搖頭道;

“聽說明公要走,將士們無心操練,都吵鬧着要來送行,我索性讓他們在營中休息一日。”

又是一陣沉默,崔澈鄭重其事道:

“替我看管好了這六千鹽兵。”

秦瓊神情肅然道:

“瓊絕不辜負明公之恩。”

崔澈笑道:

“就只惦記着這點小恩?別忘了你我之間的朋友之義!”

告別了秦瓊,看着他策馬消失在風雪中,崔澈這才重新上路。

四營主將崔澈一個都沒帶走,繼續將秦瓊、張恆、王慶、周侃留在此地,替他牢牢掌控這支鹽兵團。

不只是秦瓊得了校尉一職,其餘三人也被授予了武職,雖然品級卑微,但也保住了他們不會被崔澈的繼任者隨意罷免。

與韋藝的生意在上個月往海外運出最後一批私鹽後,就已經終止了。

不僅是崔澈,今年也是韋藝的最後一年任期,二人將私開的灘田恢復原狀,以免被後來人瞧出了端倪。

崔澈與韋藝合夥做買賣,五五分賬,經營三年,韋藝攢下鉅萬家資,崔澈卻仍然是兩手空空,賺來的錢全讓他拿去供養鹽工、鹽兵了。

一衆幕僚如長史李綱、司馬劉方等等,如今都還在青州總管府任職,維持着總管府的運營,等崔澈有了新的任命,以及接任的新總管及其幕僚抵達,交接了政務,纔會與他匯合。

楊堅下詔命各州刺史與高級幕僚在年底輪流入朝,可不是一年之內刺史、長史、司馬陸續出動,而是三人在三年任期內,每人往大興跑一趟。

崔昭容與封老夫人也被留在東陽,封老夫人如今更顯蒼老,自然經不起奔波,索性等崔澈的任命下達,看究竟是留在大興,還是去往外地,等定下了去處,再將她們接去。

家眷中,崔澈只帶了楊麗華、菩薩奴、宇文娥英,側室們都留在東陽,與崔昭容一起侍奉祖母。

當然,此次入京,裴秀、黃百吉、韋藝三人與崔澈相約同行。

裴秀爲光州長史,由於光州刺史高勱剛剛到任,自然不可能由他入朝彙報光州官員政績。

而莒州刺史源彪在前些時候因病卒於任上,新派遣的莒州刺史還在趕來的途中,也就只能交由長史黃百吉前往大興。

韋藝作爲膠州刺史,又是任職即將到期的當口,當然得自己往大興跑一趟。

四人在歷城縣匯合,崔澈順道拜會了秦瓊父母,每次經過歷城,崔澈總要往秦府走一趟,以展示對秦瓊的重視。

隆冬出行,崔澈等人來到大興城的時候,已經是開皇七年(587年)的正月十九。

正值初春,寒意消退,快崔澈一步,提前來到大興的楊廣帶了其子楊昭,出城相迎。

無需楊廣提醒,楊昭望見楊麗華與崔澈走下馬車,便躬身行禮:

“侄兒拜見姑母、姑父。”

別看楊昭纔剛滿三歲,但自小由楊堅、獨孤伽羅親自撫養,教導得跟個小大人似的。

有一次他在玄武門的石獅子旁玩耍,楊堅與獨孤伽羅閒暇時來玄武門尋孫兒,期間楊堅因腰痛將手搭在獨孤伽羅的肩上,楊昭見了這一幕,趕忙迴避。

楊堅見他如此守禮,也贊這個孫兒有長者之風,因此更爲寵愛。

“快快起來。”

楊麗華扶起了侄兒,上下打量一番,笑道:

“昭兒又長高了。”

此前因爲楊堅夫婦思念女兒,想看一眼外孫,楊麗華曾帶着兒女來過一次大興,自然見着過楊昭這個侄兒。

但楊廣彼時出鎮幷州,倒是第一次見到崔澈之子菩薩奴。

崔澈將宇文娥英、菩薩奴先後抱下馬車。

宇文娥英見了楊廣高興不已,她五歲時還曾揚言要毆打崔澈,爲她二舅報仇。

(本章完)

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94章 突厥分裂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40章 孝寬之疾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60章 孝子賢孫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90章 反擊突厥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39章 姑母有命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33章 暗中投效第10章 少年出遊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48章 崔郎可友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77章 南陳奪嫡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35章 避難關東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86章 佳人邀見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38章 大戰將起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94章 突厥分裂第3章 鄴城來人第333章 離間君臣新章在審覈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324章 書信往來
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94章 突厥分裂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40章 孝寬之疾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397章 陣前斬將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60章 孝子賢孫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90章 反擊突厥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39章 姑母有命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33章 暗中投效第10章 少年出遊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48章 崔郎可友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77章 南陳奪嫡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35章 避難關東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86章 佳人邀見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38章 大戰將起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94章 突厥分裂第3章 鄴城來人第333章 離間君臣新章在審覈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324章 書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