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爲報君恩

第24章 爲報君恩

靡靡之樂,撩人心絃;北里之舞,纖腰婀娜。

歌舞伎們陸續退場,燭光搖曳中,兩名婦人款款而來。

右邊那人四旬年紀,雖是徐娘半老,但眉眼含春,那股子風情撲面,正是北齊太皇太后胡氏。

身旁那人二十出頭,黛眉杏眼,黑髮如瀑,只是雖有妝容精心扮相,卻蓋不住眼裡的一抹憂愁。

十四天前,穆邪利時年二十二歲的丈夫高緯,以及八歲的兒子高恆被誣謀反,處死於長安。

曾經貴爲北齊太上皇后的她,一朝亡國,無所依靠,竟淪落至此。

讓崔澈也不由爲之感慨。

穆邪利有傾國之貌,卻被關西權貴視若無睹,或許有人貪戀其姿容,但誰又願意爲了女色,得罪關東士族,又惹天子生疑。

正如前文所述,世上最不缺貌美女子,或許穆邪利曾經北齊國母的身份,在牀第之間,更有趣味,但也要看值不值得,並不是所有人都和北魏小高王一般,無所顧忌,明目張膽耍弄皇后與大臣的遊戲。

且看今日這間妓坊,除了楊玄感、竇威聽聞崔澈父祖被高緯所殺,便帶他與裴秀過來瞧熱鬧以外,其餘盡是富商之流,權貴之家對這二人唯恐避之不及。

妓坊的老鴇還在場間講述規則,關東二位貴人初次接客,以價高者得。

權貴之家的顧忌,不是他們這些商賈要考慮的,能與如此尊貴人物享一夕之歡,又何吝錢財。

然而叫價還未開始,一名少年卻走到了場間。

“阿澈.”

楊玄感、竇威、裴秀三人不明其目的。

而在場商賈盡皆鬨笑:

“小娃娃,快回去把,這不是你該來的地方。”

“你來得也太早了些,且晚十年再來尋歡罷!”

“這是誰家娃娃,怎地還帶了孩子來妓坊。”

崔澈臉色自若,他向四周作揖,鎮定道:

“今夜諸君之耗費,皆由崔某承擔,請諸君聽崔某一言。”

一聽說今晚的消費全由崔公子買單,衆人止住了嘲笑,畢竟誰又不喜歡白嫖。

就連老鴇也閉了嘴,唯恐打擾了貴客興致。

崔澈見場間安靜下來,崔澈再揖一禮,才說道:

“小子崔澈,博陵安平人。”

此話一出,場下議論紛紛。

“崔澈?難道就是前些時日徐門立雪的崔澈?”

“呵,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小小年紀便出入妓坊,想來所謂徐門立雪,也不過以訛傳訛。”

但崔澈充耳不聞,繼續道:

“家祖崔公諱季舒,建德二年與同僚勸阻高緯往晉陽,被誣以謀反,棄屍漳水。家父崔公諱長君,與澈之叔父崔公諱鏡玄,不忿暴政,奮起反抗,家中男丁皆受屠戮,僅澈年幼,僥倖躲過劫難。澈與高氏,有滅門之仇,切骨之恨。”

衆人又一次噤聲,心想難道這少年郎不能手刃高緯,便要拿其母其妻撒氣,要真是這樣,大傢伙還真不好跟他爭搶。

胡氏略顯驚慌,穆邪利更是臉色慘白,擔憂自己今夜不知要遭受怎樣的折磨與羞辱。

然而崔澈話鋒一轉,又道:

“天子入鄴,即下恩旨,追贈家祖,又赦免澈與祖母,歸還家財,敢問諸位,君恩如此,當不當報?”

衆人不解,你逛妓坊與報君恩有何關係,但嘴上還是紛紛附和道:

“君恩自當報還。”

崔澈這才朗聲道:

“當今天子,乃蓋世雄主,勵精圖治,有混一宇內之心。爲君父者,視四方百姓爲己出,又怎會與關東士民有折辱之意。

“今日胡氏、穆氏,於長安妓坊以色娛人,關東之民不知真相,誤以爲天子逼迫,以作羞辱。澈不忍天子受人誤解,爲報君恩,願出資爲胡氏、穆氏在長安購置一份體面營生。若其拒絕,澈自當與關東之人解釋,一切皆其自願,非陛下之過也,諸君以爲如何?”

還能怎樣以爲,伱都把這事跟天子名譽聯繫在了一起,誰還敢攔着你報恩,就連老鴇都不敢多嘴。

“自該如此。”

“原來小郎君此行是爲報恩。”

“我就說嘛,徐門立雪,如此尊師重教之人,又怎會沉湎女色。”

崔澈再朝衆人一禮,回身對神色已然恢復正常的胡氏、穆邪利問道:

“二位是要留在煙花柳巷,皮肉事人,還是由我出資贖買,爲你倆安排體面營生?”

胡氏卻放蕩笑道:

“昔日在鄴城,我尚要與妃嬪爭寵,才能得一夕之歡。如今來了長安,卻能隨心所欲,盡享人倫歡樂,回想往日爲後居然不如今日爲娼,小郎君好意妾身心領了。”

此言讓臺下衆人雙目放光,暗贊:好一個娼後。

崔澈也知道這位胡太后本性浪蕩,他又看向穆邪利。

穆邪利此時心中天人交戰,好一番掙扎,她看着身旁肆意與場下之人拋灑媚眼的婆婆,心想難道自己真要過這種生活?待年後色衰又該如何?

崔澈也不催促,只是安靜地望着她,目光輕柔且含蓄。

沉吟許久,穆邪利終於鼓足了勇氣道:

“若非迫於生計,誰又願意輕賤自己,但求小郎君勿忘今日之言,妾身願意隨你而去。”

崔澈長舒一口氣,他行事一直都有目的性,一如徐門立雪,也比如今日替穆邪利贖身。

做了好事不揚名,那不是澈哥兒的作風,可以預見的是今日之事,將會在他的幕後操縱下,於關東各地流傳。

雖說在長安遊學,但崔澈很清楚,自己的根在關東,在河北。

別的不說,北齊那些遺老遺少們,必須記他這份情。

而一個稚童拳拳報恩之心,也不會引起周主猜疑。

老鴇原本就是想靠着胡氏與穆邪利這兩塊金字招牌打響名氣,如今眼見要被崔澈拐走了年輕的這面,雖然不能阻攔,但開價着實不低。

崔澈是富,畢竟帶了十餘車財物來長安。

但他往書院求學,不可能隨身帶上這麼多錢款。

正想讓老鴇派人隨自己回府,場下的楊玄感、竇威、裴秀三人看出了他的難處,盡皆慷慨解囊,與崔澈兜裡的錢幣一合計,也大差不差。

澈哥兒向楊玄感、竇威誠摯道謝,聲稱明日就將錢財送往府上。

楊玄感打趣道:

“阿澈只謝我與文蔚(竇威字文蔚),卻不謝韶才(裴秀字),可還是把我等當了外人?”

說罷,四人相視而笑。

求收藏、推薦票。

(本章完)

шшш●Tтká n●C 〇

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358章 意氣之爭新章在審覈第3章 鄴城來人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23章 北齊舊人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16章 德彝同行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29章 孝子阿贇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16章 德彝同行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39章 姑母有命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52章 相府同僚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17章 初至聞喜第35章 避難關東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78章 同姓聯結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66章 深夜來客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107章 相互攻訐請假一天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240章 各有去處今晚沒有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98章 新婦奉茶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5章 封家六子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85章 相士納賄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99章 放浪形骸第52章 相府同僚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6章 夜不能寐
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358章 意氣之爭新章在審覈第3章 鄴城來人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23章 北齊舊人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16章 德彝同行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29章 孝子阿贇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16章 德彝同行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39章 姑母有命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52章 相府同僚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17章 初至聞喜第35章 避難關東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78章 同姓聯結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66章 深夜來客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107章 相互攻訐請假一天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240章 各有去處今晚沒有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98章 新婦奉茶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5章 封家六子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500章 徐姓少年第85章 相士納賄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99章 放浪形骸第52章 相府同僚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112章 總管人選第465章 越府報喪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6章 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