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以詩明志

第586章 以詩明志

崔澈的出現,並沒有引得竇氏驚訝。

實際上,當天竺夫人藉口商議婚期,邀她入宮之時,竇氏就已經有所猜測,否則也不會特意沐浴更衣,帶着滿身的花香來到攬月樓。

而堂堂大燕天子,不惜放下尊貴身份,僞裝成宦官的模樣,居然只是爲了與自己私會,還是讓竇氏在哪感動之餘,忍俊不禁。

“陛下如今這身裝扮,可不像是三年前的正人君子。”

竇氏意有所指,三年前,李淵死於張掖城下,崔澈曾道貌岸繞的在私底下對竇氏表明心意,同時聲稱絕不會對她無禮。

然而時過境遷,他終究是佔據了少年時仰慕的女子。

崔澈一步步走近,站在竇氏的身前,將她的下巴勾起,帶着幾分戲謔道:

“既然衣裳不合適,不如就請夫人替朕寬衣。”

竇氏聞言,心跳加速,但她還是伸出了手,繞過崔澈的側腰

一場酣戰過後,雲銷雨霽。

天竺夫人與竇氏一左一右,癱軟在崔澈的兩側,臉上帶着疲憊與滿足。

竇氏枕着崔澈的右臂,輕聲提醒道:

“奴家不能時常入宮,否則定會遭人懷疑。”

崔澈對此深以爲然。

二人食髓知味,樂在其中,但也沒有被慾望衝昏頭腦。

這終究是件醜事,見不得光。

崔澈沉吟半晌,說道:

“朕此前在洛陽重建了瑤光寺,你與天竺夫人可往此處焚香禮佛,寺內有華光(陳月儀)、華勝(元樂尚)二位主持,自會爲你們安排禪房,不受外人打擾。”

另一側的天竺夫人骨氏疑惑道:

“我們二人去了瑤光寺,陛下又該如何出宮?”

崔澈不以爲意道:

“愛妃出行,呼奴喚婢,前擁後簇,人羣中多出一位宦官,也不會惹人疑心。”

畢竟誰也不會想到,大燕天子居然會爲了與人私會,假扮成宦官。

同時,崔澈因爲裴秀的關係,一直以來都不曾蓄鬚,更方便了他的僞裝。

然而竇氏卻促狹道:

“奴家以爲,陛下若是塗脂抹粉,扮作宮婢,更能瞞天過海。”

天竺夫人聞言,雙目一亮,也跟着起鬨。

崔澈對此倒也並不反感,畢竟宦官都當了,也不在乎做個女裝大佬。

他半推半就的在二人起鬨下,任由她們爲自己試妝。

妝後,崔澈對鏡自顧,笑道:

“朕若爲女兒身,也是傾國之色。”

竇氏與天竺夫人對此深以爲然,崔澈年輕時候就是有名的俊美少年,否則楊麗華也不會爲他改節再嫁。

天竺夫人誇讚道:

“陛下貌柔心壯,身爲男子,便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身爲女子,姿容亦是人間翹楚。”

竇氏則惋惜道:

“只可惜我們二人的衣裳不合陛下的身。”

天竺夫人趕忙哪來量尺,道:

“妾身爲陛下裁製一身衣裙。”

自此以後,天竺夫人每月總要去一次瑤光寺,與她同行的還有篤信佛教的竇氏,以及某位女裝大佬。

三人在佛門清淨之所,行苟且之事,不爲外人所知。 荒唐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隆冬時節,各地田租稅銀陸續收繳,即將運往洛陽。

而崔澈也在爲明年春耕後的南征做着最後的準備。

開平三年(公元611年)十一月十七日,中書舍人薛收向崔澈獻策,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將沙石運往新建的兗州大倉,同時派遣重兵把守,將隋朝君臣的目光都吸引在兗州。

而真正的糧草,則被偷樑換柱,在夜間秘密運往魯州。

崔澈大喜,於是命薛收親自負責此事,爲他調派足夠的人手。

此舉落在楊廣眼中,無疑是崔澈即將入侵淮南最好的佐證,兗州大倉位於泗水上游,經由漕運,能夠將糧草直接送往徐州。

與此同時,淮河道大行臺尚書令,吳王崔彥卿在劉方、李靖的輔佐下,大肆操演兵戈,兩淮不寧,彷彿大戰一觸即發。

由於荊襄水網密佈,難以施展帳前效節軍、銀鞍契丹直以及博陵騎卒所擅長的長途奔襲,崔澈於是將他們派往徐州。

在三萬精騎陸續抵達徐州之後,楊廣迫於壓力,不得不繼續往淮南增派兵力,抵禦燕軍南下。

十二月初,崔澈又召吳王崔彥卿入朝述職,這在世人看來,必然是崔澈在給崔彥卿做出兵前的最後叮囑。

使者抵達徐州,崔彥卿不敢耽擱,將徐州軍務盡數交由左右僕射劉方、李靖,自己則快馬入朝,趕在除夕之前回到了洛陽。

崔澈在與崔彥卿密談後,不顧東宮僚屬的反對,又加吳王崔彥卿爲兵馬都討大元帥。

至此,別說是隋朝的君臣,就連大燕的文臣武將們,也對崔澈即將奪取淮南一事深信不疑。

開平四年(公元612年),正月初一,元日。

朝會過後,崔澈攜太子崔棄疾、吳王崔彥卿、魏王崔祐之、安樂郡王崔祐銘等人往太廟祭祖祈福。

次日,崔澈在宮中再度擺下餞行宴,把酒賦詩,贈予吳王崔彥卿,詩曰:

‘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羣臣紛紛出言稱讚,崔澈以詩明志,毫不遮掩其統一天下的野心。

宴後,崔彥卿快馬趕赴徐州,而崔澈在宴席上所作之詩,也迅速傳唱開來。

在詩句流傳到南方之後,引發軒然大波。

大隋天子楊廣看着這首七言絕句,默然無語。

他回憶起了年少時,自己爲楊麗華向崔澈索要詩篇。

楊麗華的死訊早就傳到了江南,楊廣並沒有太多的傷感,他只是後悔。

後悔自己當初爲何要替崔澈與楊麗華牽線搭橋。

後悔自己爲何早沒有看穿崔澈的狼子野心,居然與虎謀皮。

當然,對於楊廣來說,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據參與餞行宴的內應傳回消息,燕朝太子崔棄疾全程黑着一張臉。

顯然是對崔彥卿大出風頭,而懷恨在心,不過是隱忍不發罷了。

楊廣冷笑道:

“還想提兵百萬西湖上?崔子澄,我只怕你早晚會有父子相攻的一天。”

中午才趕回來

(本章完)

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33章 暗中投效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50章 摯友登門第363章 李密東奔新章在審覈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157章 夜襲王庭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73章 如魚得水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42章 行差踏錯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46章 鋃鐺入獄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93章 三線告捷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149章 歃血爲盟更新要晚一點第91章 作戰計劃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69章 晉王設宴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61章 恢復舊姓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56章 太后楊氏第16章 德彝同行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572章 少年慕艾
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33章 暗中投效第249章 孝悌崔郎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50章 摯友登門第363章 李密東奔新章在審覈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157章 夜襲王庭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469章 長遠之計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73章 如魚得水第545章 恢復爵位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192章 舅甥共話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42章 行差踏錯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200章 楊崔之會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46章 鋃鐺入獄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93章 三線告捷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149章 歃血爲盟更新要晚一點第91章 作戰計劃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69章 晉王設宴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61章 恢復舊姓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56章 太后楊氏第16章 德彝同行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572章 少年慕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