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貴人相邀

第30章 貴人相邀

六月二十八日,天子宇文贇召見其亡父發小,被託以後事的宇文孝伯,與其直言道:

“公若能爲朕除掉齊王,我願以他的官職相賜。”

宇文贇所言齊王,便是其五叔宇文憲,宇文憲在滅齊以後,自感功高震主,遂有隱退之心,卻依舊逃不過侄兒的忌憚。

宇文孝伯卻未受誘惑,以先帝臨終前遺言,不許骨肉相殘爲由,表示拒絕。

可宇文贇這個大孝子又怎會在意其父的遺言,最終還是將齊王宇文憲騙入宮中縊殺。

隨即又殺曾與宇文憲親善的大臣,謂爲同黨,共相謀逆,如上大將軍王興,上開府儀同大將軍獨孤熊,開府儀同大將軍豆盧紹等人。

並沒有人知曉早前回京奔喪的楊堅是否參與其中謀劃,但親手縊殺宇文憲的於智被封爲柱國,授以齊公,顯然是一人將這個污名給背了下來。

宇文家自個骨肉相殘,也與崔澈無關,但無論如何,天子總算暫時收了手,朝堂也難得的恢復了平靜。

時間來到七月底,崔澈一如往常與好友回京享受假期。

穆邪利的胭脂鋪也開了大半年,正如開業前的預料,生意紅火得很,每月都要分潤崔澈一筆利潤,畢竟胭脂鋪澈哥兒也佔了一半。

九個月積攢下來,數目很是可觀,崔澈不由擔心起了穆邪利是否會搬離崔府。

他還未滿九歲,屬於有心無力的年紀,自然不可能與穆邪利有肉體關係,但成年人的心智,卻也在日常相處中,對這位婦人生出好感,有了一絲眷念。

兩輩子都是情場初哥,在感情上確實容易淪陷,理解一下。

回到長安的當夜,崔澈睡在榻上,隔着屏障與妙容閒聊時,不經意說道:

“胭脂鋪子多虧了穆家姐姐經營有方,如今想來應是有了些積蓄,哪怕她將來買了宅子,搬出崔府,妙容你也可以時常走動。”

妙容聞言,訝異道:

“原來小郎君你不知道?穆姐姐哪有什麼積蓄,她把自己的那份全都用來接濟窮人了。”

“什麼時候的事?”

崔澈又驚又喜,此前他與穆邪利有過約定,許她在崔府借宿,直到她攢夠了錢,再尋容身之處,如今將積蓄全部接濟窮人,豈不是又能在府上多逗留一段時間。

更欣喜於對方人美心善,一時間睡意全無。

“就月初的時候,我以爲張武、趙文去接小郎君的時候都與你說過了。”

“回城的路上阿秀呱噪得很,哪有他二人說話的機會。”

翌日清晨,崔澈將自己在胭脂鋪的分紅盡數還給了穆邪利。

“伱我合夥做買賣,既然要行善積德,不能光是穆家姐姐一人出力,只是澈忙於讀書,無暇賑濟,便請穆家姐姐爲我代勞。”

“妾身也不過是圖個心安,可既然小郎君也有這份心,不如以後就將胭脂鋪的盈利都用來接濟貧苦。”

崔澈當然不缺這幾個錢,一間胭脂鋪,生意再是紅火,相較與他的家財,也不過九牛一毛,但穆邪利的提議瞬間讓她的形象在澈哥兒眼中光彩起來。

“將我應得的那份用作濟貧也就罷了,穆家姐姐還是應該留點積蓄,將來好置辦嫁妝。”

只是崔澈說話時候心猿意馬,閃躲的眼神讓穆邪利看了個真切,也讓她備受鼓舞,最終婉拒了崔澈的提議,執意要將自己所得一併用於善事。

崔澈見她堅持,只得答應道:

“好罷,暫且就依穆家姐姐之言,不過若是將來改變了心意,也可與我直說,澈自當解囊爲穆家姐姐置辦嫁妝。”

“爲何非得是嫁妝,也可以是聘禮。”

穆邪利的聲音很低,澈哥兒害怕自己聽錯了,求證道:

“穆家姐姐方纔是說.”

“定是小郎聽岔了。”

穆邪利嬌嗔一句,便將崔澈推出了門。

屋門緊閉,崔澈遲遲沒有離開,他還在回味方纔二十二歲的婦人,作少女羞澀模樣。

穆邪利揹着身子,就站在門後,許久後才聽見腳步聲離開,穆邪利的嘴角流露出一抹笑容。

能以宮婢的卑微身份,走上皇后寶座,憑她的手段在崔澈面前邀寵,屬實是大材小用,也難怪澈哥兒一時間意亂情迷。

好在崔澈雖是情場新手,卻也有一份定力,離了穆邪利的院子,頭腦再次清明,打算喚上裴秀去探望封德彝。

雖然並非同門,可怎麼說也是一起來長安遊學,又是表親,還是得時常走動。

還沒出門,卻正巧收到一張請帖,澈哥兒望了名字一眼,哪還顧得上封德彝,就是他祖父崔季舒從土裡爬出來,也得先見了那人再說。

隨國公楊堅是六月底回的長安,隨着天子握穩了權力,朝堂恢復平靜,楊堅也得以忙裡抽閒見一見一年半前向自己投貼的少年。

楊堅曾任定州總管,對博陵崔氏瞭解頗深,也清楚這個少年在族中特殊的地位。

崔宣猷等人終究已經改姓宇文,若是按照正常發展,也許過個兩三代便與崔氏生分了關係,畢竟除了崔澈,誰又能知道才統一北方不久的北周,同樣進入了亡國倒計時,到那時,宇文氏這國姓便要被崔宣猷等人棄之如敝履。

故而,如今許多人便將崔澈當作博陵崔氏未來的扛鼎人物看待。

他的出身夠高,是崔季舒的唯一血脈,而隨着《詠鵝》、《辭母》以及徐門立雪的故事廣爲流傳,才德更爲人所稱道。

楊堅也是在亳州時,聽楊素說了徐門立雪的故事,纔再度起意見一見這位小崔郎。

楊素之子楊玄感每月休假回府,總要提筆與父親寫家信,細述周遭之事,而楊素當時與楊堅同在淮北,多有往來,在閒聊時又一次聽到了崔澈的名字。

而上一次還是出於亳州總管府記室參軍事裴矩之口。

楊素誇讚崔家子,也讓楊堅對其興趣更隆,誰又會討厭一個尊師重教的少年。

哪怕是看在博陵崔氏的實力與影響力上,也得見一見這名註定要成崔氏重要人物之一的少年郎。

之所以拖延至今,不過是此前事務繁忙,如今才得以抽閒。

求收藏、推薦。

(本章完)

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4章 初入崔府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280章 心悅誠服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34章 剖明心跡第67章 重回晉陽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82章 勿慮婚姻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107章 相互攻訐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98章 新婦奉茶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380章 出城約戰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33章 暗中投效第53章 記事參軍第93章 三線告捷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05章 取而代之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3章 鄴城來人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33章 暗中投效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2章 求學之心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請假一天第63章 楊堅建隋第169章 行軍長史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1章 邊疆牧童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1章 吃瓜羣衆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80章 前線覓功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21章 夜渡長江
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4章 初入崔府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280章 心悅誠服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535章 重回關中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34章 剖明心跡第67章 重回晉陽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82章 勿慮婚姻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107章 相互攻訐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98章 新婦奉茶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380章 出城約戰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33章 暗中投效第53章 記事參軍第93章 三線告捷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05章 取而代之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3章 鄴城來人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33章 暗中投效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22章 求學之心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請假一天第63章 楊堅建隋第169章 行軍長史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1章 邊疆牧童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264章 尚月尼庵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1章 吃瓜羣衆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80章 前線覓功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21章 夜渡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