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李淵爲將

第539章 李淵爲將

李淵着實沒有想到,居然還有自己的份。

但是正如衆人所爭搶的一般,李淵並沒有拒絕崔澈的好意,畢竟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一份美差。

盒子中的紙團有許多,崔澈事先聲明,其中只有一個紙團寫了‘隴’字,其餘都是‘漢’字。

崔澈讓衆人上前拿取,而沒有資格的亞將、偏將以及徐世𪟝等幕僚,長孫無忌等親隨則只能在一旁羨慕地看着。

然而程咬金、竇建德等人一個個打開紙團,卻都只能無奈嘆息。

程咬金這廝厚顏無恥地求着崔澈再給一次機會,卻被崔澈一眼給瞪了回去。

翁婿之間也沒有情面可講。

當李淵抽出一個紙團,展開來看赫然是一個‘隴’字,臉上的驚訝表情也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

崔澈對於看重的少年,向來都是允許他們旁觀軍議,只是不許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便是其中之一,他驚喜地問道:

“可是父親得了‘隴’字?”

李世民只恨自己年歲太淺,不能及早建功,故而也希望李淵能夠爲崔澈多立功勳,而不是僅僅依靠李秀寧父親的身份站穩腳跟。

李淵笑着向李世民點頭,說道:

“僥倖而已。”

說着便將皺巴巴的白紙遞給了崔澈,上面果然寫着一個‘隴’字。

崔澈略感驚異:這李淵果然是原時空的天命眷顧之人,就連運氣都是要比其他人好了許多。

當然,既然自己有言在先,崔澈自然不會反悔,他將寫有‘隴’字的白紙舉起,給衆人過目後,隨即下令道:

“唐公,孤將上奏天子,以公爲隴右道行軍總管,領岐(扶風郡)、秦(天水郡)二州府兵,收取隴右。

“天子遠在晉陽,你可先行此職,不久當有詔書下達。”

李淵激動道:

“臣領命!”

李淵覺得,隴右道行軍總管一職,足以顯示崔澈對於自己這位丈人的信任。

但他卻不知道,崔澈必會在李淵收取隴右以後,以酬功爲名,將他徵召入朝爲官。

崔澈無論如何,也不敢將李淵留鎮外地。

夜色漸深,崔澈屏退衆人,獨獨留下李淵、李世民父子,他當着李世民的面,特意提醒李淵:

“此前秦州刺史丘和爲我聯絡隴右各郡太守,衆人皆持觀望態度,唯有張掖太守陰世師斬殺信使。

“此人冥頑不靈,還請泰山大人小心,切莫中其詐降之計。”

李淵連連應是。

一旁李世民請求與父親同行,崔澈尚未表態,李世民便受到了李淵的訓斥,讓他好生留在崔澈的身邊侍奉。

崔澈也是笑道:

“阿鳳如今年幼,無需急着立功,將來孤必有用到阿鳳的時候。”

李世民大喜,便也不再強求要與李淵同行。

如今已經是八月上旬,距離中秋佳節,也沒有多久得時間,但李淵註定是不能留在雍縣過節了。

李淵希望能夠趕在十一月的隆冬到來之前,爲崔澈奪取隴右。

貞元三年(公元608年)八月十二,在岐州一萬多府兵陸續集結以後,李淵向崔澈辭行。

崔澈送李淵出城,贈其一碗水酒,一同相送的除了軍中將領以及崔澈的幕僚以外,便是李淵的家人。

而跟隨李淵同去的,則是其長婿馮少師、次婿竇誕。

馮少師出自京兆馮氏,被李淵闢爲行軍長史。

竇誕則是竇氏的族侄,其父爲陳國公竇抗,是楊堅的外甥。

楊諒起兵時,竇抗曾收到楊諒的書信,並沒有主動報知楊廣,故而事後受到猜忌,被免官在家。

楊廣南遷之時,竇抗並未隨行,而是寄居在親家公李淵所處的岐州。

此前竇抗也曾向崔澈投書自薦,只不過並沒有引起崔澈的重視。

李淵走後,崔澈並沒有急着離開雍縣,而是等待秦瓊大軍前來匯合,順便在雍縣與岳母大人竇氏過了一箇中秋節。

八月十七日,河東被徵召的民夫都已經被遣散回家,先後投入到了秋收之中。

而秦瓊也領着五萬大軍來到了雍縣。

稍作休整之後,崔澈留下李秀寧、李世民姐弟二人在雍縣侍奉竇氏,自己則領軍西進,往散關而去,同行的除了一衆幕僚、親隨以外,還有高氏、觀音婢母女。

散關同樣是關中重要的關隘,曾爲西周散國的關隘,故而得名。

它位於秦嶺北麓,是關中、隴右、漢中三地交匯之處,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後世又有川陝咽喉的美譽。

宇文述逃去漢川之時,便留下了親信部將守衛散關。

但散關自古以來都是拱衛關中的要塞,關隘東側的防禦設施遠遠不如西側。

否則一旦散關被隴右奪取,反不成了阻遏關中的要塞。

一如北魏權臣高歡追逐孝武帝元修,未能如願追回天子,留下兵馬守衛潼關,卻輕易被宇文泰從西面攻破。

而高歡要想從東面攻打潼關,卻是千難萬難。

這一點,不僅是崔澈清楚,守關的將領,包括遠在漢川的宇文述也是明白的。

哪怕已經下令加緊構築東面防禦,但這麼短的時間,又能起到多大的用處。

崔澈來到散關東面,列陣於散關東面,耀武揚威。

當天,十餘萬東隋戰兵就在崔澈的督戰下,向散關發起了進攻。

散關薄弱的東面防禦根本阻攔不了因爲崔澈親臨前線督戰,而備受鼓舞的東隋將士。

他們捨生忘死,蟻附城牆,與敵血戰,僅僅一天時間,便奪取了散關。

崔澈入主關城,正要向晉陽報捷,晉陽朝廷有關崔澈收取關中以及天水的賞賜就已經送達。

小皇帝楊顥在朝臣的再三請求下,下旨爲崔澈加殊禮,賜九錫,許其‘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崔澈對此自然是拒不受詔,他對此表現的很憤怒,拍案而起,對衆人說道:

“自魏太祖曹操以來,加殊禮,賜九錫的,哪個不是亂臣賊子。

“天子定是受人矇蔽,纔有此詔!

“朝中有奸佞,非要陷孤於不忠不義!受萬世唾罵!”

今天沒有了

(本章完)

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54章 再見德彝第8章 周主滅佛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3章 記事參軍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20章 抵達長安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568章 天子心意大家不要等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306章 雙喜臨門今晚沒有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81章 皇家尼寺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58章 失意之人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48章 奪取遼東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60章 孝子賢孫大家不要等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47章 獻策平陳第14章 妙容訪親
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54章 再見德彝第115章 重返青州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482章 寬赦爲民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54章 再見德彝第8章 周主滅佛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3章 記事參軍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20章 抵達長安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388章 棄軍而走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568章 天子心意大家不要等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125章 禮輕意重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306章 雙喜臨門今晚沒有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489章 契丹之行第493章 無忌嫁母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81章 皇家尼寺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364章 兩封文書第58章 失意之人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584章 東宮失竊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48章 奪取遼東今晚沒有,大家不要等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60章 孝子賢孫大家不要等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289章 讀史明智第438章 回師晉陽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47章 獻策平陳第14章 妙容訪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