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兩封文書

第364章 兩封文書

各方都在觀望崔澈的態度,燕州城中,崔澈親信齊聚一堂,就連房玄齡也位列其中。

房玄齡是崔澈麾下首席謀臣,如此緊要的時刻,自然不可能繼續讓他留在遼東。

在與魏徵議定,採用拖字訣後,崔澈就派遣孔穎達前往遼東城,接替房玄齡輔佐崔棄疾。

大堂內,氣氛凝重,所有人都知道楊堅此舉無疑是綿裡藏針。

崔澈沉吟不語,魏徵勸說道:

“燕公戎馬半生,南定五教之亂,北擊塞外之敵,有大功於國。

“如今聖人徵召燕公入朝,就是要行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事。

“燕公若是入朝,不僅自身難保,在座之人,更是難逃一死,還請燕公三思。”

魏徵所言,也使得衆人再也坐不住,紛紛苦勸崔澈抗拒詔令。

畢竟就連楊勇被廢去儲君之位,其東宮僚屬也大多被殺,又何況是崔澈這個外姓之人的心腹。

崔澈故作爲難,他長嘆一聲,對劉方之子劉通仁道:

“替我取龜殼來。”

在衆人詫異的目光中,劉通仁將龜殼取來,遞給了崔澈。

崔澈對衆人道:

“若是抗拒聖人詔令,無異於公然反抗朝廷,此事事關重大,且先由我占卜以測吉凶。”

然而,不等崔澈動作,坐在其下手第一位的房玄齡突然起身,一把將崔澈手中的龜殼奪去,狠狠擲在地上,大聲道:

“聖人強召燕公入朝,又將我等調離河北,若是從之,則人爲刀俎,我爲魚肉。

“如今已經沒有了選擇,還問什麼鬼神!

“若是卦象大凶,莫非我等就應該引頸受戮不成!”

房玄齡所言贏得衆人附議,他們紛紛請求崔澈下定決心。

王當萬甚至提議道:

“燕公!聖人這是非要逼死咱們!不如反了吧!”

他本就是前齊舊臣,齊亡後,還與趙穆爲了復國而奔走,反隋對於他來說沒有丁點心理負擔。

此番不僅是劉方轉爲廣州總管,其餘衆人,也各有調令,就連王當萬也被改任陝州刺史,但所有人都知道,離開了河北,前往外地任職,朝廷要處置他們,只需派遣一名使者持詔即可。

崔澈喝道:

“休要胡言!聖人對我恩重如山,我豈能反叛朝廷!”

王當萬趕忙噤聲。

崔澈嘆息道:

“只是如今聖人年老昏聵,受朝中小人矇蔽,崔某固然不懼一死,但也不願見諸位受我的牽連。

“也罷!朝中有奸佞,矇蔽聖聽,妄圖謀害忠臣義士,崔某又豈能相從!

“此亂命也!燕不奉詔!”

衆人聞言,紛紛喜形於色,盡皆附和道:

“正該如此!”

崔澈這才與親信們商議應該如何應對。

當天夜裡,在崔澈親信們的操縱下,流言在城外軍營之中大肆傳播。

“聽說了嗎?朝廷徵召燕公回朝,名義上是爲燕公拜相,實際卻是燕公功高震主,引得聖人忌憚,燕公此去,斷無生路。”

“燕公若是走了,這高句麗還打不打,奚族叛亂還平不平了!外敵當前,怎能無罪謀害大將!”

“哼!當今天子冤殺功臣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史萬歲、賀若弼、虞慶則不都是這般下場,只可惜燕公征戰一生,不能馬革裹屍,卻要步上他們的後塵。”

將士們雖然內心不忿,但也沒有過激反應。

直到第二天,又有消息從燕州城中傳出,有小吏在崔澈的書桌上發現兩封朝廷文書。

其一是商討恢復錯役制。

其二是重新起用齊國公高熲,將以他爲行軍主帥,主持與庫莫奚、高句麗的戰事。

所謂錯役制,是東漢末年,曹操所創造的一種力役與兵役制度,丁役與兵役不從本地徵發,而從外地調集,使得將士與家屬分隔兩地,旨在防止民夫舉家逃亡以及將士叛變。

但消極影響也是顯而易見,將士、民夫也是認,也有自己的感情,長時間與家眷分離,自然是滿腹怨言,故而這項制度在東晉時就已經被廢除。

如今聽說朝廷打算恢復錯役制,崔澈麾下將士自然是羣情激憤。

而高熲任帥的消息,更是火上添油。

燕地將士並不信任高熲,高熲平定尉遲迥之亂,滅亡南陳的功績,對於他們來說,都太遠、太久,反而是數年前那場慘敗,就發生在自己眼皮子底下。

三十萬人浩浩蕩蕩東出,卻折戟沉沙,死者十七萬,逃回來的不足半數。

對比崔澈屢戰屢勝之餘,又總能保全將士,屬實是相形見絀。

俗話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想到高熲伐遼的慘況,誰又能夠坐得住。

臨陣換帥之舉以及錯役制可能的頒行,無疑激起了燕地將士們的衆怒。

崔澈被徵召入朝,生死難料,他們也只能是惋惜,再是感激崔澈的恩義,也不能把一家老小的性命全給搭上。

但如今事關自己的切身利益,沒有人再能漠視此事。

大營內沸反盈天,充斥着對朝廷的怨懟之言。

事情的高潮在仁壽四年(公元604年)二月十九,也就是流言醞釀了三天之後,燕州城內再次傳來消息:崔澈將於明日啓程入朝。

二月二十日,清晨,崔澈領着一百名騎卒上路,卻被麥鐵杖、王當萬等人組織的六萬騎卒堵在了燕州城外。

“燕公!不能走啊!”

“你忘了嗎!你曾說過,還要帶領我們滅亡高句麗,如今怎能將我們扔給高熲!”

“燕公!高熲無能,禍及十七萬將士,你又怎麼忍心見到我們客死異鄉!”

崔澈仰天長嘆,痛苦的閉上了眼睛,許久才道:

“崔某自知,此去必死無疑,之所以慷慨赴死,只是想留下清白之名,讓世人知曉我的忠貞。

“你等都在崔某麾下效力多年,我們同生共死,並肩而戰,彼此間的情誼,哪怕是刀砍火燒,也不能使它斷絕。

“今日諸位哭道相求,我又怎能無動於衷!

“也罷!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縱有萬般罪過,都由我崔澈一人揹負!

“全軍聽令,各歸營寨。

“我,不走了!”

(本章完)

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80章 前線覓功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13章 辭親遠行大家不要等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46章 鋃鐺入獄第69章 晉王設宴第70章 擊鼓鳴冤第70章 擊鼓鳴冤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63章 楊堅建隋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534章 議和班師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93章 三線告捷第67章 重回晉陽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73章 目標敦煌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194章 親友重逢番外發不出來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23章 仁壽元年
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80章 前線覓功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151章 援軍將至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13章 辭親遠行大家不要等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46章 鋃鐺入獄第69章 晉王設宴第70章 擊鼓鳴冤第70章 擊鼓鳴冤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243章 入宮哭訴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599章 荊南將士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63章 楊堅建隋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495章 燕王納妾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534章 議和班師網吧裡寫狀態有點差,今天先兩更吧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121章 刺史韋藝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93章 三線告捷第67章 重回晉陽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58章 失意之人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573章 目標敦煌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23章 北齊舊人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194章 親友重逢番外發不出來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323章 仁壽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