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孤城難守

第571章 孤城難守

也許是上一次入朝述職,崔棄疾冒充商旅,收穫頗豐,不僅剷除了一批附着在商旅身上的蛀蟲,還得到了父親崔澈的讚賞。

這一次,大燕太子崔棄疾同樣放慢了行程,沿途上演了不少微服私訪,爲民除害的戲碼。

崔澈得到消息,更不會去催促崔棄疾。

他並不會以爲自己的太子在民間留下賢名,而心生猜忌。

畢竟在民間的名聲再大,也威脅不到做父親的皇位,只有瞞着他私自結交軍中大將,纔是崔澈的忌諱。

崔棄疾回到晉陽的時間很晚,都已經是二月下旬,就連遠在遼東的崔彥宗都已經奉詔回京,被崔澈送去了青州,監察河南道,兄弟二人還在途中相遇。

而原本身處定州,距離更近的崔彥卿,更是已經到了雍縣,與岐州刺史裴寂交接了權力,就任關內道監察使、岐州都督。

至於原岐州刺史裴寂則被崔澈任命爲雍王長史,輔佐崔彥卿治理岐州,監察關內道。

崔澈在知曉崔棄疾的行程後,特意帶着楊麗華與崔祐之出城迎接。

崔祐之自小是由祖父母撫養,與崔棄疾相處的日子屈指可數,如今父子二人見面,崔祐之藏在了祖父崔澈的身後,偷偷打量着正向祖父行禮的父親。

崔澈一把將崔祐之拽到了身前,笑道:

“這是你的父親,你怎地還怕生。”

崔祐之只得硬着頭皮向自己的父親、母親行禮。

太子妃楊氏一見到朝思暮想的兒子,眼睛就溼潤了起來,雖然她如今身懷六甲,但並沒有削減她對長子的思念。

在崔棄疾將崔祐之扶起來後,太子妃就迫不及待地將兒子擁入懷中,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楊麗華見到這一幕,感觸最深。

如果不是有孫兒在身邊,她真不知道一年只能與兒子見上一面的生活應該怎麼熬過去。

楊麗華緊緊握着崔棄疾的手,哽咽道:

“往後一家人就能團聚了,不必再遭受骨肉分離之苦。”

崔澈在一旁乾咳一聲,趕緊岔開話題,他還計劃着要帶崔祐之巡幸河北。

儀仗回城,跟隨崔棄疾回到晉陽的還有前徐州總管司馬李密等諸多幕僚。

他們之中,近乎全部都被留在了東宮,但李密與提前抵達晉陽的杜如晦,則被調離了崔棄疾的身邊。

李密被外放爲刺史,在地方上歷練,而杜如晦則因爲輔佐崔棄疾治理徐州的功績,被提拔爲尚書左丞,爲正四品,輔佐尚書令房玄齡。

至於東宮的重要僚屬,如太子洗馬、詹事等職,崔澈盡數放權給崔棄疾,讓他自己招募,唯獨掌管東宮宿衛的太子左右二率,則由崔澈直接任免。

皇城內,崔澈不允許有不被他掌控的軍事力量的出現,畢竟楊廣的太子左右二率控制仁壽宮的教訓近在眼前。

當崔棄疾入住東宮以後,崔澈也開始了巡幸河北的準備,由於此前曾下詔,免除各地一年的田租,今年的國庫收入必然會銳減。

崔澈也沒打算弄出太大的陣仗,只計劃攜帶三萬精騎出行。

同時也向各州縣傳達他的旨意,不許地方官員進獻珍奇,勞民傷財。

晉陽城內正在緊鑼密鼓籌備大燕天子第一場出巡之時,遙遠的隴右道,麥鐵杖也率領軍隊經過河西走廊,抵達了張掖。

時隔數月,燕軍再次兵臨城下,城頭上的陰世師看着那一面面燕字旗,咬緊牙關,雙手緊握成拳。

顯然,崔澈建國稱帝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張掖。

然而陰世師的無能狂怒,卻不能使崔澈感受到痛癢。

反而是麥鐵杖派出部分騎士在城外跑馬,大聲吶喊:

“只誅陰世師,降者不罪;負隅頑抗,身死族滅!”

在燕軍到來之前,陰世師一直在利用李淵之死,恐嚇張掖軍民,說崔澈定會屠城泄恨。

但當初陰世師在李淵軍中存在內應,燕朝同樣在張掖有細作滲透。

陰世師耍的那點小把戲,哪能瞞得過麥鐵杖。

“燕賊這是在哄騙你等,若是開了城門,他們翻臉不認,你等就只能眼睜睜看着他們搶奪你們的財物,凌辱你們的妻女!”

陰世師在城牆上聲嘶力竭的呼喊着,但能有多少人相信他,陰世師自己心裡也沒有底。

此一時,彼一時,李淵領軍來攻的時候,崔澈尚未佔據漢中,而宇文述可由漢中出兵隴右,這給了張掖守軍跟隨陰世師守城的勇氣。

但如今隨着漢川、西城、房陵三郡相繼失陷,張掖成爲了隋朝在北方的孤城,上一次僥倖將李淵砸死,又來了麥鐵杖,等拼死奮戰趕走了麥鐵杖,必然又會有別的大將率軍而來。

張掖民少,面對燕朝這樣的龐然大物,以孤城抵抗,守軍的士氣可想而知。

在麥鐵杖抵達之前,陰世師就已經是衣不卸甲,刀不離身,唯恐遭遇了部下的背叛。

然而,任憑陰世師如何防備,如何駁斥城外的燕軍哨騎,恐嚇城中百姓。

在麥鐵杖兵臨城下,讓騎士們說出那番保證之後,總會有人鋌而走險。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在自己深信陰世師說法的同時,不會有人選擇相信燕軍的良心。

內亂就發生在麥鐵杖抵達的當天夜裡。

麥鐵杖命令薛舉率部連夜攻打南面城池,陰世師率領嫡系部隊,親自坐鎮指揮。

但他所不能顧及的其餘三面城門卻已經被偷偷打開,恭候燕軍殺來。

滲透在張掖城的細作可不只是探聽情報,還兼帶着拉攏當地豪族的任務。

陰世師決心爲大隋赴死,但是這些豪族們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又怎麼願意陪着他一條道走到黑。

在得到麥鐵杖的承諾後,他們就一直在等待着麥鐵杖派軍在南面佯攻,吸引陰世師及其嫡系的注意力,趁機放燕軍從其餘三道城門進入。

而此時南門外,僅有薛舉的蘭州府兵佯攻,在他們身後的那些火把,不過是綁在木頭上,用來迷惑陰世師罷了。

麥鐵杖讓張掖豪族打開三道大門,卻沒有告知他們自己將從哪一面入城,也是擔心中了埋伏。

不過,答案很快揭曉。

燕軍從張掖北門突入城中所造成的巨大動靜,響徹了夜空。

下一章在十二點半前

(本章完)

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41章 吃瓜羣衆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99章 放浪形骸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75章 雕版印刷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15章 闔家再聚第78章 同姓聯結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9章 巡視田宅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94章 突厥分裂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26章 希望落空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9章 孝子阿贇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25章 竇府家宴第39章 姑母有命第152章 弱落之戰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32章 天子禪位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571章 孤城難守新章在審覈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10章 少年出遊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3章 鄴城來人第73章 如魚得水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63章 楊堅建隋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608章 拖延時間大家不要等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30章 貴人相邀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73章 如魚得水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
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41章 吃瓜羣衆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99章 放浪形骸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75章 雕版印刷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15章 闔家再聚第78章 同姓聯結第167章 唐公李淵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9章 巡視田宅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94章 突厥分裂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26章 希望落空第106章 少年秦瓊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592章 偷渡漢水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29章 孝子阿贇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61章 淨身修行第25章 竇府家宴第39章 姑母有命第152章 弱落之戰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32章 天子禪位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571章 孤城難守新章在審覈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10章 少年出遊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3章 鄴城來人第73章 如魚得水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610章 約定舉義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63章 楊堅建隋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608章 拖延時間大家不要等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72章 出兵準備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180章 房家驕子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30章 貴人相邀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73章 如魚得水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