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崔澈教孫

第570章 崔澈教孫

宇文士及的投誠書信此時已經送到了崔澈的手中。

要是換作旁人,崔澈或許會心存疑慮,以爲對方是在使詐。

但宇文化及、宇文士及、宇文智及三兄弟對於楊廣的忠誠,他可太清楚了。

崔澈對宇文士及的誠意沒有絲毫的懷疑,立即授命侍中裴秀今後親自過問和宇文士及的聯絡,若有消息,第一時間向自己彙報。

畢竟宇文士及三兄弟,在楊廣心中,那可是赤膽忠心。

如今宇文士及跟隨齊王楊暕坐鎮蜀地,是他的心腹,必然能夠傳遞許多有價值的情報。

至於觀察司的上層,則經歷了一次大洗牌,此前分掌內外二衙的趙文與趙穆,相繼離職。

趙文去了隴右道,擔任監察使,趙穆則因爲年老,而向崔澈上書乞骸骨。

趙穆如今確實很老了,他曾擔任北齊恆州長史,而北齊如今都已經滅亡三十多年了。

包括趙穆、房彥謙、王當萬、董敬、秦愛、程婁等人在內,許多北齊舊臣,都已經年過花甲,臨近古稀。

他們有的人年老體邁,有的人思念故土。

在大燕開國以後,沒少有人向崔澈請求致士。

畢竟他們已經目睹了大燕開國,關東士族無需再受關隴勳貴的壓迫,對於這些北齊舊臣來說,當初跟隨崔澈所立下的宏願,如今也已經實現,該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了。

不過,崔澈卻不肯將他們全部放走。

如趙穆這樣身體不堪重負的,崔澈賞賜財物,許他榮歸故里。

但是像王當萬這樣身體硬朗,只是因爲久鎮遼東,思念故土的,崔澈則會親自去信安撫,希望他能夠繼續爲國鎮守邊防,護衛一方百姓。

王當萬是去年年末向晉陽上的辭章,得到崔澈的回信後,王當萬又喜又哀。

喜的是崔澈對自己依舊信任有加,字裡行間,完全能夠感受到大燕天子對他的倚重。

哀的是,爲了這份信愛,恐怕自己得要老死遼東,只能等着棺槨運回中原故土。

尤其是崔彥宗被徵召回朝後,王當萬受封遼東都督,拜國公,他也只能繼續留在遼東,與幽州都督張武一起震懾庫莫奚、契丹、高句麗。

自從趙穆、趙文離職,崔澈便將觀察司交給了侍中裴秀,由他擔任指揮使一職,並調派兩名副使,分別主持內衙與外衙的事務。

大明殿內,崔澈剛跟裴秀交待完正事,就看見殿外探出一個小腦袋,正趴着門柱,朝裡邊張望。

除了魏王崔祐之,誰又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在崔澈會見大臣的時候,明目張膽的偷聽。

“看夠了吧,還不進來!”

崔澈故意板着臉道。

崔祐之吐了吐舌頭,五歲的小孩邁着他的小短腿跑了進來。

“孫兒拜見皇祖父。”

崔祐之先是乖巧地向崔澈行禮,在崔澈讓他起身後,又向裴秀道:

“表叔公在上,獾兒這廂有禮了。”

裴秀連忙擺手:

“老臣可當不得魏王大禮。”

崔澈將崔祐之喚道身邊,撫摸着他的小腦袋,打趣裴秀道:

“你我自小相依爲命,私底下相處,就不要拘謹那些君臣禮節。

“你本就是獾兒的長輩,卻不肯受他的禮,莫非是不認我這門親戚?

“虞國公可莫要自視甚高。”

說罷,二人相視而笑,彷彿回到少年時插科打諢的時候。

在裴秀離開後,崔澈將崔祐之抱在了腿上,問道:

“獾兒今日怎麼來了前殿?”

崔祐之扁着嘴,一臉委屈道:

“皇祖父要爲孫兒做主,皇祖母給我找了好幾位先生,課業安排得滿滿的,孫兒實在喘不過氣來,今日還是找到機會,偷偷來見皇祖父的。”

崔澈聞言大笑,隨即將殿內侍奉的宦官、婢女盡數屏退,他取下了自己的垂旒冕冠,指着它說道:

“這是我的皇冠,將來也會戴在你的頭上,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說着,崔澈將冕冠戴在了崔祐之的頭上。

崔祐之腦袋太小,冕冠將他的眼睛都給遮住了。

“皇祖父,這皇冠並不重呀。”

崔祐之不理解爲何皇祖父要強調冕冠的重量。

崔澈重新將冕冠取下,語重心長道:

“不重嗎?祖父我戴着它,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正是因爲只要戴上它,便等於是肩負起了億兆百姓的生死,你還覺得不重嗎?”

崔祐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確實是責任重大。”

崔澈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繼續道:

“你如今若是不發奮讀書,將來德才不能配位,又怎麼戴得起這個皇冠。

“我與你的父親,更是不能放心將這份基業,以及億兆百姓的生死交付給你。”

崔祐之聽罷,立即從崔澈的腿上跳了下來,崔澈疑惑道:

“獾兒這是何意?”

崔祐之稚嫩的面孔正色道:

“皇祖父的教誨,孫兒銘記在心,我現在就回去讀書。

“孫兒不會讓皇祖父失望,將來一定能夠承受得起冕冠的重量。”

崔澈見他認真的表情,心中更是喜愛。

楊昭三歲就被楊堅稱讚有長者之風,自家五歲的崔祐之,聰慧不遑多讓。

經歷過崔澈勸學,崔祐之對待沉重的課業,也有了新的認知,平素就在宮中,跟着先生們讀書。

但崔澈顯然也是知道勞逸結合的,偶爾他也會以訪察民間疾苦爲由,帶着崔祐之出宮玩耍。

崔祐之自從出生以後,還未滿月,就被接來了晉陽,生長在燕王府與大明宮的高牆深院之中。

沒有切身體會、親身經歷,哪怕崔澈與他說破嘴,崔祐之也不可能認識到人間百態。

畢竟在這晉陽城內,又哪能看到真正的民間疾苦。

崔澈也在準備着巡視河北。

那裡是自己的龍興之地,但自從入主晉陽後,就從未回過河北,也是時候回去看看了。

正好順便帶着崔祐之四處走走,讓他見一見晉陽以外的天地。

知道窮苦的百姓,是如何努力的在生活。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還得是崔棄疾回京,由他作爲太子監國,崔澈才能放心出巡。

(本章完)

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97章 結髮夫妻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34章 剖明心跡第99章 放浪形骸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18章 崔家兒拳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4章 剖明心跡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69章 晉王設宴第57章 楊廣相求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15章 闔家再聚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32章 天子禪位第442章 晉陽宮殿老書完結了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31章 憾失姻緣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63章 楊堅建隋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34章 剖明心跡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70章 擊鼓鳴冤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473章 三部騎兵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23章 北齊舊人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49章 婚姻之言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83章 太子設宴第71章 一喜一憂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144章 出塞劫掠
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97章 結髮夫妻第528章 兵出隴關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34章 剖明心跡第99章 放浪形骸第402章 奪取城池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18章 崔家兒拳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4章 剖明心跡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416章 關隴危機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69章 晉王設宴第57章 楊廣相求第406章 將士譁變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15章 闔家再聚第159章 突厥可敦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32章 天子禪位第442章 晉陽宮殿老書完結了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31章 憾失姻緣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63章 楊堅建隋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34章 剖明心跡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70章 擊鼓鳴冤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473章 三部騎兵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191章 徐門三傑第570章 崔澈教孫第23章 北齊舊人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49章 婚姻之言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83章 太子設宴第71章 一喜一憂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232章 分兵討賊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394章 陣前敘話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144章 出塞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