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九江太守

第602章 九江太守

進駐紫陵縣城的當天,崔澈便命近臣傳召大將竇建德,問道:

“紫陵關乎水軍退路,非心腹不能留守,卿家以爲何人可堪此任?”

竇建德聞絃歌而知雅意,當即毛遂自薦道:

“陛下倘若不棄,末將願爲陛下分憂,鎮守紫陵。”

崔澈笑道:

“卿家勇於任事,朕心甚慰。”

說着,崔澈又問道:

“卿家需要多少兵馬?”

竇建德稍作沉吟,而後堅定的說道:

“步騎萬人足矣。”

崔澈搖頭,竇建德以爲是自己要得太多,崔澈不許,只得改口道:

“八千亦可。”

然而崔澈卻正色道:

“卿家此次留守紫陵,不僅要防禦城池,還得顧及南北兩岸的投石陣地,任務不可謂不重,只憑一萬步騎,兵力調派上稍顯捉襟見肘,又何況是八千守軍。

“朕分你騎卒一萬,步軍一萬,你替朕看好紫陵以及兩岸的投石陣地,不容有失。”

竇建德聽說崔澈分給自己兩萬步騎,當即信心十足的表示:

“陛下囑咐,末將銘記在心,倘若有失,末將提頭來見。”

崔澈大喜,當即下令,以竇建德爲紫陵守將,率領兩萬步騎,把守河口,保障南陽水軍的退路。

次日,燕軍拔營向西,水陸並進,行至東赤湖。

東赤湖吞吐揚水,隋軍江陵水軍在東赤湖西南方向立寨,而燕軍南陽水軍則在東赤湖東北方向建設水寨。

崔澈亦在東赤湖北岸紮營,並未急於前往江陵城下。

與此同時,順江而下的張須陀也抵達了建康,被楊廣喚入宮中。

張須陀低頭步入殿中,跪拜道:

“罪臣叩見陛下。”

“免禮,平身。”

“謝陛下。”

張須陀站起身,依舊低着頭,哪怕只是私底下的召見,他也恪守禮儀,不敢窺探天顏。

“擡起頭來。”

聽見楊廣的吩咐,張須陀這纔將頭擡起,望着眼前的楊廣,內心頗爲震驚。

張須陀是見到過楊廣的,隋朝有地方長官與主要幕僚輪流入京述職的慣例,仁壽年間,張須陀前往大興述職,機緣巧合之下,曾見到過已經成爲太子的楊廣。

那時的楊廣三十多歲的年紀,意氣風發,距如今還不到十年的時間,頭髮已經白了大半。

這些年楊廣的日子並不好過,此前好不容易能夠睡上安穩覺,等聽說襄陽淪陷,又讓他擔驚受怕,重新投入了婦人的懷抱,需要她們的安撫才能入睡。

楊廣仔細打量着張須陀。

張須陀對仁壽年間的楊廣記憶深刻,但當時的他官職卑微,入不了楊廣的眼,這也是楊廣第一次見到張須陀。

看着眼前身材魁偉的文官,楊廣不由暗贊:

‘這是一位壯士。”

收回了審視的目光,楊廣緩緩道: “襄陽淪陷的原委,朕都聽說了,你幾次提醒蕭瑒,讓他小心崔澈的奸計。

“奈何忠言逆耳,蕭瑒不納伱言,他命喪襄陽,怨不得旁人,你且放心,皇后亦不曾遷怒於你。”

楊廣並沒有說錯,起初,張須陀三番兩次的提醒蕭瑒,所謂燕軍主力在武當,可能是個假消息,是崔澈的陰謀。

不過後來在斥候傳來情報佐證之後,張須陀自己也相信了這件事,但他內心的想法不爲人所知,人們只知道,張須陀數次提醒,但蕭瑒一意孤行。

楊廣的通情達理,讓張須陀感動不已,連連謝恩:

“罪臣謝陛下寬赦。”

楊廣搖頭道:

“朕不過是據實而言。

“襄陽淪陷之時,你當即立斷,斬殺言降之人,可見忠貞。

“被困漢水之際,你壯士斷腕,棄船步行南下,可見魄力。

“張卿有功無罪,就莫要再自稱罪臣了。”

楊廣愛憎分明,對於自己欣賞的人,他極爲包容。

原時空中,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二人私自與突厥貿易,按罪是要被處死,但楊廣卻免了二人的死罪,爲堵悠悠之口,將二人罰作奴隸,賞賜給大臣。

而受賞的便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的父親宇文述。

在宇文述死後,楊廣又赦免二人的奴隸身份,重用他們。

但對於自己所厭惡的人,無論立下多大的功勞,也得將人冤殺,好似這樣才能給自己出氣。

毫無疑問,楊廣很欣賞張須陀。

張須陀此前鎮守襄陽,與魯州的程咬金對峙期間,捷報頻傳,就已經讓楊廣注意到了這位以文官領武職的郡丞。

如今雖然襄陽淪陷,但是責任似乎都在太守蕭瑒的身上。

而張須陀除了在陷入絕境時表現出來的忠誠與魄力外,在楊廣看來,更難能可貴的是張須陀能夠看破崔澈的疑兵之計,只是可惜蕭瑒不聽勸阻。

忠誠的同時,才智出衆,這樣的臣子不委以重任,還要用誰。

楊廣在與張須陀一番長談後,對他讚不絕口,當即下詔,以張須陀爲九江郡太守,出鎮江東在西面的門戶。

九江郡即爲南朝時期著名的反賊孵化基地江州,楊廣廢州置郡,改江州爲江州郡,後又更名爲九江郡,治湓城縣(今江西九江瑞昌市)。

湓城縣便是南北朝時期的尋陽縣,位於長江南岸。

張須陀本以爲此次入朝請罪,能夠被開免就已經是幸事,不曾想自己居然還升了。

這本僅僅是郡丞向太守的跳躍,能夠被安排在九江郡,這本就代表着楊廣對他的認可與信任,這讓張須陀走出大殿之後,不僅潸然淚下。

他回身望着富麗堂皇的殿宇,暗下決心道:

‘但凡我張須陀有一息尚存,絕不使燕賊踏足此地。

‘此生矢志報效君王知遇之恩,不敢有片刻的懈怠。’

任命張須陀爲九江郡太守的詔書被先後送往內史省、門下省,以及尚書省的吏部。

衆人都知道,朝中又有一位新貴冉冉升起。

當張須陀次日前往吏部領取高身的時候,吏部的官吏們表現出了他過去入朝述職時,從未見過的熱情。

朝中更有不少大臣邀他宴會,只不過都被張須陀以崔澈南侵江陵,自己急着要前往九江坐鎮爲由婉拒。

今晚沒有了,大家不要等。

(本章完)

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23章 北齊舊人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41章 吃瓜羣衆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67章 重回晉陽第25章 竇府家宴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24章 爲報君恩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54章 再見德彝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45章 賞功罰罪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6章 夜不能寐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43章 尉遲身死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28章 雄主崩殂第9章 巡視田宅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33章 暗中投效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21章 稚子擇師第48章 崔郎可友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22章 求學之心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91章 作戰計劃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299章 遼東之敗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68章 太原王氏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420章 目標河南新章節被屏蔽了番外發不出來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94章 突厥分裂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353章 契丹軍隊更新要晚一點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07章 相互攻訐
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23章 北齊舊人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41章 吃瓜羣衆第124章 食鹽入關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67章 重回晉陽第25章 竇府家宴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79章 戰事再起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287章 二度出塞第24章 爲報君恩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427章 搜尋蹤跡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54章 再見德彝第613章 宴無好宴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45章 賞功罰罪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6章 夜不能寐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43章 尉遲身死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28章 雄主崩殂第9章 巡視田宅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33章 暗中投效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21章 稚子擇師第48章 崔郎可友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22章 求學之心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91章 作戰計劃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299章 遼東之敗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68章 太原王氏第483章 發放撫卹第420章 目標河南新章節被屏蔽了番外發不出來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94章 突厥分裂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353章 契丹軍隊更新要晚一點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107章 相互攻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