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擊鼓鳴冤

第70章 擊鼓鳴冤

總管府官舍的酒宴正酣,崔澈突然離席並未擾了衆人興致,吃個酒難有不準人如廁的。

只不過澈哥兒着實磨蹭了許久纔回來。

觥籌交錯間,外邊傳來了一陣陣鼓聲。

楊廣聽得聲響,酒興全無,與隨侍的親信道:

“何人在外擊鼓,速速帶來?”

一衆酒渣鼻們面面相覷,不知道楊廣葫蘆裡究竟賣得什麼藥,總管府外那面大鼓又是何意。

但還是崔澈貼心,他見衆人疑惑,笑道:

“諸位無需多慮,晉王殿下設鼓是爲聽民間疾苦,明日就將於幷州各處張貼告示,讓幷州百姓知曉,但凡有冤屈,儘管擊鼓鳴冤,晉王殿下必會公審罪惡,會爲其做主。”

“不知崔長史所言公審”

晉陽房主事之人還未說完,卻聽楊玄感冷哼道:

“自當是在鬧市設臺,召集全城百姓,旁觀聽審,以作警示。”

酒渣鼻們聽得這般話,也很清楚,這分明就是衝着他們來的,否則他們尚且不知大鼓作用,怎會有苦主擊鼓喊冤。

數百年紮根的頂級門閥,哪有乾乾淨淨的,或許這些嫡系人物注重名聲,也會有旁支欺男霸女,爲非作歹。

而楊廣、崔澈欲興公審,明面上是要警示百姓,實際上無非是以宣揚王氏醜惡爲要挾。

畢竟事情傳出去,世人可不會管作惡的是嫡系還是旁支,哪怕是旁支,也是借了嫡系的勢,況且難道太原王氏嫡系子孫人人都奉公守法。

但酒渣鼻們也有恃無恐,就不信了,這晉陽城裡還敢有泥腿子告王家老爺們的惡狀,事後不要命了。

苦主被帶了上來,楊廣本要去鬧市公審,但被長史崔澈勸阻,便權且在官舍聽問案情。

當然,酒渣鼻們也知道這是楊廣與崔澈在場戲,不過出乎衆人預料的是這苦主所訟,與王氏無關。

苦主本是幷州刺史府小吏,狀告總管府有人索賄,收錢不辦事。

崔澈與楊廣昨日才定計,實在沒時間去調查王氏罪惡,況且幷州百姓恐懼報復,三緘其口,更別指望他們主動透露。

而總管府也確實存在有幕僚收受刺史府佐吏賄賂的現象,崔澈來晉陽後,就拒絕了許多好意,楊廣也一直在暗中留意,準備找機會再來處置。

畢竟阿廣要做一個賢王,可不想背上放縱僚屬貪婪無度的名聲。

便索性乾脆在內部着手,剜去毒瘡,尋來一名贈予賄賂,卻未能得償所願,心懷怨望之人。

當着一衆酒渣鼻的面,楊廣將被告同時喚來,讓他與苦主當衆對質,索賄官員初始還抵賴不認,直到從他官舍裡搜出大量來路不明的財貨,這人肯定不止收了一份錢。

眼見楊廣打算將受他舉薦調入總管府的原刺史府書吏一一單獨審問,這索賄官員才終於認了罪。

如今的北方,依舊沿用北周律法,楊堅已經命高熲、鄭譯、楊素等人在北齊律法的基礎上改定新律,但哪有那麼快能夠頒行天下。

沒錯,北齊雖亡,但由於其律法的先進性,導致楊堅在編修新律時,拋棄了北周律法,轉而以北齊律法爲藍本。

但無論北周律法有多麼不堪,在新律頒佈前,還是得沿用它。

相較於北魏與北齊貪贓滿一匹布絹的價值即處死的規定,宇文泰在北周律法中將之放寬到了貪贓滿三十匹布絹者死。

畢竟贓滿一匹者死真的能夠嚴格落實,不說別人,崔澈的祖父崔季舒只怕要倒欠上萬條性命。

但不管是一匹、還是三十匹,總管府裡這條蛀蟲受賄金額都是遠遠超出紅線的。

實際上,自北魏不給官員發放俸祿以來,官場風氣就已經壞得徹底,就看上頭抓不抓,大部分官員只要一查,都難逃一死,要不是風氣太差,楊堅也不會想出釣魚執法的套路,來恐嚇官吏。

那受賄官員認罪後,楊廣自是派人將其押送長安,也免了苦主賄賂之罪,人家本就是被崔澈安排,前來訴訟,總不能把他也辦了。

酒渣鼻們看了一場戲,更是摸不着頭腦,直至崔澈起身正色道:

“如今罪惡得以懲治、贓款得以索回、苦主得以鳴冤,自是皆大歡喜,但澈擔心苦主事後遭人憤恨,不如將他送往外地爲吏。”

楊廣似乎很滿意崔澈這條建議,更引申道:

“不獨他一人,明日起,但凡鳴冤之人,都需小心照看,妥善安置,勿使他們存有後顧之憂。”

此話一出,酒渣鼻們才真正慌了,他們肆無忌憚,是因爲幷州百姓恐懼事後報復,敢怒不敢言。

而楊廣真要一心給他們當靠山,爲他們斷絕後顧之憂,才真正是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只要有一個人擊鼓鳴冤,而楊廣只需將他庇護好,不管是送往長安安置,還是別的地方給他尋摸一個住處,自會有更多人效仿。

而找到一個鳴冤之人,再簡單不過,一如今日苦主被慫恿訴訟。

對於士家大族來說,侵佔的田地利益固然緊要,但宗族聲望更是無比貴重,能被臨時推舉爲主事之人,也能認清這一點。

現在事情很明朗,楊廣此前也說了,他第一次當差,就想辦得漂漂亮亮,其決心無可動搖,甚至不惜以撕破臉皮爲代價,也要把這件事情辦好。

酒渣鼻也醒悟過來,崔澈爲何要勸阻楊廣在官舍審問,無非是願意合作,幷州百姓就不會知道所謂擊鼓鳴冤、鬧市公審。

若是不願合作,真把告示在幷州各郡縣張貼,引得民衆蜂擁,後果誰也不敢預料。

況且清查田畝、隱戶又是楊堅的意志,楊廣所爲必然能獲得其父的支持。

爲民做主、伸冤,放在哪個年代都不能算錯。

在久久沉默之後,晉陽房主事之人與祁縣房主事之人對視一眼,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無奈。

“晉王陛下,晉陽房願意全力配合清查。”

祁縣房亦隨之附和。

楊廣臉上終於露出燦爛笑容,一場交易就這般達成。

但此時不問王氏過往罪惡,不代表日後不會追究。

事分輕重緩急,對於楊廣與崔澈來說,齊力辦好清查的差事,給楊堅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纔是當務之急。

下一章應該在十二點前,躺到晚飯纔起來,又去輸了液,所以更新晚了,老書應該在凌晨更。

(本章完)

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403章 屯兵嶺下請假一天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89章 有子名樂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96章 名將殞命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4章 剖明心跡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97章 結髮夫妻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24章 爲報君恩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142章 趙穆爲間
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403章 屯兵嶺下請假一天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404章 消耗矢石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89章 有子名樂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247章 塞北來人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301章 杖斃名將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96章 名將殞命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165章 崔澈相婿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370章 崔澈起兵第153章 揮師西進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338章 陰差陽錯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4章 剖明心跡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378章 攻佔魏州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439章 新君登基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126章 文士來投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257章 鉅鹿魏徵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97章 結髮夫妻第373章 何處爲先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24章 爲報君恩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100章 98章被屏蔽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142章 趙穆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