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各方來使

第310章 各方來使

隋朝爲了防止地方官員坐大,做出了許多限制,諸如不許連任,父母以及年滿十五歲的子嗣,不得隨同去往州縣。

按理說崔棄疾在婚後,應該留在大興,一如李敏、李密等人,往禁軍之中任職。

但凡事總有例外,崔澈就因爲五年平遼的豪言,能夠在將來連任幽州總管。

而崔棄疾有其母楊麗華出馬,免於約束。

楊麗華的理由倒也簡單,就是希望崔棄疾能跟在其父身邊,接受崔澈的言傳身教,將來也能繼承其父的衣鉢,報效朝廷。

有獨孤伽羅幫着說情,楊堅爽快的同意下來。

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正月十二,崔澈與其子崔棄疾拋下了其餘家眷,二人快馬加鞭趕到了薊縣。

戰前準備早在去年就已經展開,爲了供應戰事,崔澈命總管府長史李綱大肆購買牛羊的牲畜,又往內附奚人之中繼續招募牧民。

如今數十萬頭牛羊,便由牧民驅趕着,在燕州放牧。

爲了保護牲畜,連同五千博陵精騎,以及六州五十鎮八萬騎卒在內,一支龐大的軍隊如今就駐紮在燕州城外。

燕州位於恆州以東,幽州以北,毗鄰漠南草原。

這種規模的戰爭準備,自然引得鄰居們紛紛遣使南下。

如今東突厥一分爲三,突利可汗與都速六葉護倒還好,他們都依附於隋朝。

而奚王阿會魯蘇明面上更是大隋的忠實走狗。

他們派遣使者,只不過是想要知道崔澈究竟是什麼打算。

但都藍可汗是真的怕了。

遠在漠北獨洛水的他,一聽到風聲,就趕忙派遣其子逾勤察南下,得知崔澈回朝完婚,逾勤察甚至在幽州城中等了兩個多月。

崔澈先後接見了這些使者,也並未對他們隱瞞,而是直言自己是奉天子之令,出兵報復契丹。

什麼事情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當初契丹五部跟隨高句麗圍困營州,就是最好的藉口。

崔澈帶着這些使者趕赴燕州,在燕州城外舉行盛大的閱兵,看着臺下士氣高昂的八萬餘精騎,崔澈對使者們說道:

“我將盡起十萬騎兵,東征契丹。

“你們若是有人覺得幽州空虛,可以劫掠,儘管試一試。

“可醜話說在了前頭,當我領着十萬精騎屠滅你們部落的時候,記得莫要埋怨我不念舊情!”

沒有人在意崔澈麾下到底是八萬五千名騎兵,還是真的如他所說,有十萬精騎。

大家的關注點還是在於崔澈的恐嚇。

庫莫奚的使臣最先說道:

“還請燕公放心,我家大王忠於大隋,若是有人敢明犯大隋,我們奚族雖然國小,卻也願爲大隋前驅,討伐不臣!”

突利可汗、都速六的使者紛紛附和。

就連逾勤察也一個勁地表忠。

突利可汗那些部衆,都是在隋朝聲稱要北伐都藍可汗時,脫離都藍可汗,歸附隋朝,又怎麼敢於作亂。

都速六那三萬突厥兵就更不用說了,還是崔澈請示了楊堅,才調派給他。

本就是崔澈的俘虜,對他敬畏得很。

庫莫奚不必多說,而都藍可汗也實在是被崔澈打怕了,一聽說崔澈在邊境聚兵,連覺都睡不安穩,更不敢來招惹崔澈。

況且漠北與幽州相距甚遠,真要等到逾勤察穿越漠南、大漠,回到獨洛水報信,再由都藍可汗領軍南下,估計崔澈都已經班師凱旋了。

崔澈對於這些使者的態度很是滿意,也沒有久留他們,當天就放了他們回去。

按理說,契丹八部,有三部臣服於隋朝,崔澈只要針對其餘五部用兵,無需抽調幽州所有騎卒。

可他擔心高句麗干預,尤其是高句麗還有一支萬餘人的靺鞨騎兵。

好在如今的靺鞨,還不是後世的女真。

就像宋朝的戰鬥力不能等同於漢朝。

只是靺鞨人到底是生活在窮山惡水,以漁獵爲生,再差,也不會差到哪去,更何況高句麗自身還有大量軍隊。

這使得崔澈不敢保留,他倒是寧願與高句麗在契丹領地決戰,也好過去遼東城下碰釘子。

這一戰他不打算動用奚族軍隊。

阿會魯蘇過去跟着他吃肉喝湯,庫莫奚的實力有了長足的發展。

哪怕阿會魯蘇無比恭順,他也擔心奚人壯大了,朝自己齜牙。

因此,崔澈打發走奚族使者的時候,還特意叮囑,讓他轉告阿會魯蘇,自己帶走了幽州精兵,只給李綱留下一些老弱,守衛城池,心中不安。

所以需要阿會魯蘇留在老哈河,若是幽州有變,可以第一時間馳援。

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正月二十三日,崔澈聚集三軍,與以往不同,並不是激勵士氣。

而是嚴肅軍紀。

過去崔澈領軍出塞多是劫掠,搶一筆就跑。

如今卻是要征服契丹,得要打起仁義之師的名號。

不說與普通牧民秋毫無犯,至少不能持續以前的作風。

什麼屠殺男丁,搶掠婦孺、牲畜,搞得跟土匪過境似的。

畢竟按照崔澈的計劃,還得驅使契丹人與高句麗作戰。

聽說不能肆意妄爲,將士們的情緒肉眼可見的低落下來。

直到崔澈許諾回師之後,會有豐厚的賞賜,才重新提振了士氣。

此前楊堅下令在幽州城外興建大倉,如今已經堆滿了錢布與穀物,騎卒們也不擔心崔澈戰後食言。

當天,號稱十萬精騎,實際只有八萬五千人的騎兵在崔澈的率領下,向東北方向行去。

隨行有王當萬、麥鐵杖等舊將,也有竇建德、劉黑闥等在仙娥河一戰立功的新晉校尉。

李靖如今出任趙州司馬,自然不在出徵名單之列。

而房玄齡卻還是被崔澈帶在身邊,他此前因仙娥河一戰的功勳,由正六品的民部司侍郎升任從五品的通直散騎侍郎。

如今崔澈出鎮幽州,也將他調了出來,請爲幽州刺史府長史。

總管一般都是兼任總管府所在的州刺史,例如崔澈就曾經兼任青州刺史,如今他也兼領幽州刺史。

崔澈又帶上了崔棄疾與麥孟才,大軍浩浩蕩蕩出塞,身後是驅趕牲畜的奚人牧民。

(本章完)

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93章 三線告捷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92章 可汗夜遁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10章 少年出遊第73章 如魚得水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59章 爲友尚義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455章 卦象玄機番外發不出來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4章 初入崔府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67章 重回晉陽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75章 雕版印刷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49章 婚姻之言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更新要晚一點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47章 獻策平陳第64章 再別長安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67章 重回晉陽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81章 皇家尼寺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61章 恢復舊姓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57章 楊廣相求第78章 同姓聯結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89章 讀史明智
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93章 三線告捷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92章 可汗夜遁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10章 少年出遊第73章 如魚得水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59章 爲友尚義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185章 兒女親家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455章 卦象玄機番外發不出來第292章 破敵之計第4章 初入崔府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67章 重回晉陽第436章 危牆之下第75章 雕版印刷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49章 婚姻之言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132章 131大索貌閱更新要晚一點第110章 奔襲歷城第47章 獻策平陳第64章 再別長安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67章 重回晉陽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188章 兵部尚書第81章 皇家尼寺第284章 圍魏救趙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61章 恢復舊姓第108章 蘇威問案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57章 楊廣相求第78章 同姓聯結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133章 光州刺史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84章 涼亭桂樹第289章 讀史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