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兒女親家

第185章 兒女親家

古代不同與現代,並不禁絕表兄妹,或者表姐弟之間的婚姻,否則王語嫣又怎麼會想着要嫁表哥慕容復。

唯一的禁律,是西周以來確立的同姓不婚,秦漢以後這一禁律曾流於表面,但北魏孝文帝下詔,重申同姓不婚制度。

別管有沒有血緣關係,只要是相同的姓氏,便不能成婚。

要等明清時期,區分同姓、同宗,沒有血緣關係的同姓之人,這才能夠結成夫妻。

當初,崔澈戲言要爲兒子娶一個觀音婢爲妻,其姑母崔昭容曾笑稱:此話外傳,當滿城女嬰皆喚觀音婢。

楊廣也確實有意與崔澈親上加親,其女與菩薩奴年紀相仿。

菩薩奴生於開皇四年(584年)十一月,而楊廣之女觀音婢生於開皇六年(586年),別說古代,就算是現代,這點年齡差距也可以忽略不計。

作爲燕國公崔澈的嫡長子,母親是樂平公主,又出自博陵崔氏第三房,拋開皇子皇孫,當世也沒幾個人能比菩薩奴的出身更貴重。

而最重要的,也是楊廣需要崔澈的支持。

爲了儲君之位,他又怎會吝惜一個女兒,況且真要嫁給菩薩奴,也不能算是將女兒往火坑裡推。

崔澈打量着楊廣四歲的女兒,見她乖巧靈秀,長得跟個瓷娃娃似的,作爲長輩,也是喜愛得很,他朝楊廣戲言道:

“將來若是爲觀音婢選婿,可莫要忘了知會我家菩薩奴。”

觀音婢聞言,害羞地躲到了母親身後。

楊廣爽朗道:

“何需選婿,若子澄有意,今日你我便爲子女訂下婚約。”

對於楊廣這個長女,崔澈也很滿意。

楊廣希望與崔澈親上加親,崔澈也希望與楊廣更進一步密切關係。

他們這樣的身份,子女的婚姻哪能由得了孩子們自己尋找真愛,多是政治聯誼。

崔澈又看向蕭王妃,問道:

“不知王妃意下如何?”

趁機多瞧了蕭王妃幾眼。

蕭王妃也清楚自己丈夫的心意,她輕聲笑道:

“大王與燕公自小相知,情同手足,今日約爲兒女親家,妾身高興還來不及,又怎會反對。”

觀音婢的婚事,自然沒有她自己插嘴的餘地。

漳水岸邊,當年高歡與爾朱兆盟誓所在,崔澈與楊廣擊掌爲誓,爲菩薩奴與觀音婢訂下婚約。

這位觀音婢,崔澈也知道便是後來的南陽公主。

‘蘭陵公主質邁寒鬆,南陽公主心逾匪石。’

崔澈當然知道觀音婢未來是個狠心腸,但也不甚在意,她將來若實在解不開心結,大不了送入尼寺,讓她遁入空門。

這本就是她在原時空的結局。

雖說崔澈原本瞄上的並非這位觀音婢,但律法也沒有規定只能娶一名觀音婢,大不了當爹的集郵皇后,兒子收集觀音婢。

短暫的寒暄過後,三言兩語定下婚約,崔澈與楊廣沒有久留,二人由石橋渡過漳水,也不回晉陽,徑直向蒲阪行去。

就在崔澈等人返回大興的途中,朝廷的任命也送達青州東陽城。

總管府司馬裴秀被授予膠州刺史一職,青州長史黃百吉則入職青州總管府,出任司錄。

裴秀少了幾兩贅肉,故而心無雜念,一心撲在了公事上,多有政績,這纔得到提拔。

當然,也與崔澈和蘇威的交情分不開關係。

蘇威雖然卸去了吏部尚書一職,但官拜尚書右僕射的他依然能夠對尚書省六部之一的吏部施加影響。

況且裴秀的履歷也不差,出身聞喜裴氏,投身晉王幕府,先後出任幷州總管府記室參軍、光州長史、青州總管府司馬,是一步一步升上來的。

只是州縣長官不能攜帶父母以及年滿十五歲的子女赴任,崔昭容與封老夫人自然不能繼續留在膠州半島。

裴秀也在等候崔澈的消息,若澈哥兒確定了去處,他也好把母親、外祖母送過去,由崔澈代爲照料,只留裴樂在身邊親自管教。

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正月十二,崔澈、楊廣一行人抵達大興。

二人暫且告別,楊廣先入宮城拜謁楊堅,崔澈則回家中探望妻女,也是不打擾楊堅、楊廣父子團聚。

他事前特意沒有派人通報行程,就是爲了給妻子楊麗華一個驚喜。

來到府邸外,望着匾額上燕國公府四個大字,崔澈心道:

真想讓竇毅看看我今日的風光。

他到現在還爲竇毅選婿,只許國公家子弟應選,而耿耿於懷。

崔澈時常笑話楊堅、楊廣父子心胸狹窄,但他的心眼也大不到哪去。

府外還停有一輛馬車,未有標識,崔澈雖然疑惑,卻也沒有放在心上。

門子望見崔澈,趕忙迎接,管事也正要派人去向楊麗華報信,卻被崔澈阻止,他將繮繩交給了門子,自己興沖沖的快步去往後院。

一個多月的歸途,不曾親近女色,崔澈對妻子實在思念得很。

他輕輕推開門,透過屏風,隱約望見榻上有人合被而眠。

崔澈輕手輕腳地走了過去,那人背對着自己,望不見模樣,只能看到露出一頂尼帽。

‘莫非她知道我將回府,特意準備了尼衣?’

崔澈更爲歡喜,他就好這種小情調。

悄摸坐上了牀,他甚至沒有仔細打量,就將被子掀開一角鑽了進去.

陳月儀今日一早便與元樂尚應楊麗華之邀來到燕國府作客,她們平時是出不了尼寺的,但楊麗華髮了話,尼寺裡的主事之人也只能放行。

三人在府裡說了好一會話,用過午膳後,楊麗華邀二人出門挑選胭脂水粉,但用膳時喝了幾杯水酒,陳月儀困得很,便在楊麗華的屋裡休息,讓元樂尚跟了去。

崔澈不在大興的時候,楊麗華便時常將二人喚來燕國府,隨她聊天解乏,偶爾說得興起,三人就在屋裡秉燭夜談,困了累了,便抵足而眠。

這張牀,陳月儀也不止睡過一兩次。

陳月儀側臥在榻上休息,睡得迷迷糊糊的時候,忽然有人從身後抱住了自己,這讓她一激靈,當場驚醒過來,一聲尖叫險些將屋頂掀翻。

下一章在十二點前

(本章完)

第43章 尉遲身死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66章 深夜來客第3章 鄴城來人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80章 前線覓功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144章 出塞劫掠老書完結了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84章 涼亭桂樹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5章 封家六子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46章 鋃鐺入獄第95章 天子賜婚第28章 雄主崩殂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5章 賞功罰罪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65章 屠戮宇文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31章 憾失姻緣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208章 表親來投
第43章 尉遲身死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13章 安排諸事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66章 深夜來客第3章 鄴城來人第131章 設立義倉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532章 重遇舊人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80章 前線覓功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277章 恩同父子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387章 議論紛紛第357章 咬金投軍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144章 出塞劫掠老書完結了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276章 行軍總管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576章 體驗生活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235章 誘敵之計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84章 涼亭桂樹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451章 出兵隨州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240章 各有去處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5章 封家六子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453章 長孫夫人第46章 鋃鐺入獄第95章 天子賜婚第28章 雄主崩殂第479章 義成公主(3000)第45章 賞功罰罪第332章 心懷憂慮第201章 初訪李府第65章 屠戮宇文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259章 打聽消息第386章 四州舉義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31章 憾失姻緣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17章 矛盾爆發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208章 表親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