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

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

李靖啞口無言,他哪是這意思。

崔澈笑道: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你我時常切磋,彼此都有精進,豈不是一件善事。”

李靖見崔澈都這般說了,只得應承下來,也對崔澈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

美姿容,善言笑,談謔之際,從容弘雅。

其實崔澈是真的沒有系統學過兵法,也就閒暇時翻過幾本兵書,稱得上是無師自通。

他深知李靖此人不能共謀大事,卻仍然紆尊降貴,特意繞道製造巧遇,藉機親近,還是看中了對方的才能。

與李靖走近點,將來掏空他肚裡的存貨,今後有人反對自己的策略,也能義正言辭地反懟:

‘莫非我不知兵!’

李靖雖然年輕,但無需質疑他在軍事上的才華。

賀若弼譏諷韓擒虎只是鬥將,不是領將,說他沒有御衆的才能,考慮到兩人惡劣的關係,也不能完全當真。

畢竟賀若弼還說楊素沒有謀略,說高熲是酒囊飯袋,說崔澈不敢身先士卒這個確實是真的。

馬車在皇城正南方向的朱雀門外停下,崔澈與李靖攜手走下馬車。

在李靖看來,兩人關係並沒有這麼親密,但奈何崔澈過於主動,他也不好拒絕。

來到兵部大門,包括四名侍郎在內的一衆官吏,皆在府外迎候。

官吏們紛紛向崔澈見禮,崔澈也親切地將前排幾人一一扶起,與他們寒暄兩句,又指着與自己同來的李靖介紹道:

“這位是駕部員外郎李靖,李藥師,與崔某在途中偶遇。”

衆人聞言,不由自主地轉頭看向駕部侍郎。

駕部侍郎心道:這哪是下屬,分明是位大爺。

瞧見方纔崔澈與李靖執手走下馬車,誰又真的相信他們是在道左偶遇。

李靖也知道同僚們有所誤會,卻也解釋不清楚。

跟隨崔澈被衆人迎入兵部,李靖要回駕部,於是向崔澈告辭,崔澈這才鬆開了手,說道:

“下值後,藥師莫要急着回府,崔某已經訂下了酒席。”

說着,又朝衆人爽朗笑道:

“諸君誰也不能缺席,今夜我等一醉方休。”

官員們盡皆稱謝,李靖也應承下來,交際應酬本就必不可少,不然妻子也不會特意給他一個錢袋,讓他能與同僚吃酒。

只是不曾想,卻是兵部尚書宴請衆人。

就在崔澈開始熟悉兵部公務時,楊廣攜妻女拜別楊堅夫婦,留下長子河南郡王楊昭、次子豫章郡王楊暕在大興侍奉楊堅、獨孤伽羅,自己則與妻女去往晉陽。

次子楊暕比長子楊昭小了一歲,都是晉王妃所生,這肚皮就是比太子妃元氏爭氣。

楊廣兩兒一女,都是嫡出,落在楊堅夫婦眼裡,就是比東宮生的那羣庶出的豬狗崽子要更貴重。

出皇城的時候,楊廣迎面撞見了送走兒子楊玄感,匆匆前來上值的楊素。

楊廣想要上前問候一句,但又擔心引起父親楊堅的猜疑,畢竟楊素若是與自己往來密切,到時候再離間楊堅、楊勇的父子親情,只怕會適得其反。

這也是楊廣明知道楊麗華對父親的影響力僅次於母親獨孤伽羅,卻從未提過讓崔澈慫恿楊麗華進讒言。

其一自然是楊麗華與楊勇關係匪淺,不一定肯答應。

其二也是崔澈與自己的關係,若是楊麗華進讒言,楊堅很難不聯想到是楊廣、崔澈慫恿。

楊廣回憶起昨夜崔澈所言,也許楊素盼自己,就像久旱望甘霖,他也不急於與楊素親近,只是微微點頭致意,便帶了妻女離開。

楊玄感也是今日離京,但他要去襄陽與江陵之間的郢州,不走蒲阪或者潼關,而是向東南,經六百里商於之地出武關。

也就是高歡西征時,高敖曹入關的路線。

兩人不同道,自然也沒有同行,實際上楊廣如今也在刻意與楊玄感保持距離。

前些年,楊堅將楊玄感從楊廣幕府抽調,所爲何事,楊廣一清二楚。

要扮演一個好兒子,楊廣深知,讓父親擔憂的事情,那便不要去做。

楊廣前腳剛走,後腳楊堅與獨孤伽羅就喚來了尚書左右僕射高熲、蘇威商量着出巡晉陽。

晉陽是東魏、北齊軍事中心,高歡、高澄父子相繼在此建立霸府,高洋、高湛等人登基後,亦時常出巡晉陽,以穩固統治。

在鄴城被楊堅下令焚燬後,越發突出晉陽的重要地位,否則楊堅也不會派遣最爲信愛的楊廣坐鎮。

楊堅登基以來,出巡大多都在關中地區,偶爾鬧了旱災纔會去一趟洛陽。

這也將是楊堅建國以來,第一次巡視晉陽。

獨孤伽羅也對此報以期待,能夠親眼見一見愛子在幷州的治理情況,況且總悶在大興城,又如何能夠比得上沿途的湖光山色。

當初楊麗華聲稱要與崔澈多去些地方,多走走,多看看,獨孤伽羅也是羨慕不已。

只是沒想到從崔澈是去了幽州,楊麗華大部分時間卻留在關中。

楊麗華對此解釋是隨崔澈上任時,已經看過了景色,便想着回關中侍奉父母。

女兒有這片孝心,楊麗華哪還在意真假。

天子出巡,不比常人,能夠說走就走,需得確定留守大興的人選,又要規劃好行程。

與高熲、蘇威等人仔細規劃後,楊堅決定在半個月後,也就是開皇十年(公元590年)二月初三啓程,於四月初四回到大興。

事情定下來,獨孤伽羅立馬就派人通知了楊麗華,她必定是要隨駕的。

楊麗華知曉此事,又趕忙遣人告知崔澈、李敏。

昨夜爲李敏、宇文娥英定下的婚期是四月初三,而楊堅的車駕得四月初四返回,婚期必然是要修改的。

同時楊麗華又派人往太史局,詢問太史監二月之前,四月之後,還有沒有吉日。

太史局內又是一陣忙碌,終於給了兩個時間,正月二十七日與五月十二日。

楊麗華得了通報,親自去往兵部,讓崔澈挑選一個。

崔澈想了想,想着趕早不趕晚,最終將婚期定在了正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十一天後。

還剩一章,我先休息會,這章可能要晚半個小時,十二點半之前發。

(本章完)

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622章 班師回朝請假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11章 近春雅會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2章 天子禪位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20章 抵達長安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447章 東窗事發今晚沒有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72章 誇大成果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61章 恢復舊姓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62章 各方反應番外發不出來第5章 封家六子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64章 再別長安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34章 剖明心跡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2章 時來運轉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85章 相士納賄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94章 突厥分裂第303章 廢立儲君
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596章 封鎖江面第622章 班師回朝請假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11章 近春雅會第612章 收縮兵力第552章 水淹陽平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458章 綁送晉陽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2章 天子禪位第295章 家事國事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365章 夫妻同心第20章 抵達長安第77章 南陳奪嫡第513章 李淵定計(3000)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205章 儲位之議第447章 東窗事發今晚沒有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72章 誇大成果第408章 豆盧皇后第61章 恢復舊姓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362章 各方反應番外發不出來第5章 封家六子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64章 再別長安第558章 禪讓詔書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242章 冬至朝見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34章 剖明心跡第470章 世子立威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425章 屯駐邙山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2章 時來運轉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09章 父子娶妻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85章 相士納賄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499章 大戰將啓第568章 天子心意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42章 重瞳大將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37章 共誅國賊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94章 突厥分裂第303章 廢立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