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章 鄂王城

bookmark

鄂王城歷史悠久,原屬三苗部落之地。周夷王時,王室衰微,諸侯不朝覲周室,相互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國、揚粵,至於鄂地。周夷王八年,楚國熊渠封其中子紅爲鄂王,鄂王之都城爲鄂城。中子紅繼承王位,都城仍立在鄂。其後歷經六世十多位楚王在鄂建都。自楚文王遷都郢,鄂王城作爲楚國別都一直是重要城邑。

鄂王城西有云夢澤,北有長江,東有銅綠山、鐵山,南有九宮山,乃是翟夷之經營大江聯的重要基地。鄂侯竇侃爲了防禦大別山匪,向北長江南岸每隔十里築有烽火臺,一直延伸至在黃石城,並在西塞山前駐紮大軍,鐵鎖橫江,

鄂城建設恢宏,城垣筆直,城牆銅鐵爲骨架,內充厚實夯土,拐角處設置高臺城樓,大門皆銅鐵做鑄。荊琬琰、芳蘿陪同魯大腳進入鄂城,城牆銅鐵龍骨,城門整塊銅鐵所築,城內售賣兵器店鋪林立。

魯大腳嘆道:“我算是真的見到銅牆鐵壁了。”

荊琬琰道:“鄂城可是楚國銅鐵名城,東部大冶鎮鐵山、銅山都是露天礦”

“嘖嘖!怪不得楚兵鐵甲利器,這次見了鄂侯,定要討件順手兵器。”

三人來到鄂侯府,遞上驗傳和楚王詔令,得允進入鄂侯府,進門迎面是一排塞門刀車,雪亮刀刃迎着日光,令人生出森森寒意。只見府內旌旗林立,處處拒馬鹿角,時見轒轀弩機,絕無園林亭臺,更無絲竹管絃之音,卻聞後院傳來隱約可聞的軍號聲。門子、僕婦、侍婢皆是甲冑在身,動作麻利,聲音高亢,做事皆一路碎步快跑。

那門人領着三人來到後院,只見偌大跑馬場地,左有大池,右有土丘,中有靶場。那些家奴府兵分成兩撥正在對抗,絳裳赤髦、赤甲赤羽,望之若火。將軍打扮的鄂侯立在一輛龍旗羽葆的青銅戰車之上,帥旗以羽毛編綴,旗杆長三丈,寬大的旗面能覆蓋一輛戰車。

鄂侯率領歌姬唱道:“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

鄂侯不過十七八歲,回首見魯大腳,大喝道:“不好!敵人還有援軍,本侯親取敵寇項上人頭。”

鄂侯驅車馳來,聲威赫赫,那領路門子屁滾尿流逃開。荊琬琰拉着魯大腳躲開戰車,芳蘿卻飛身來到馬車之上。鄂侯抽劍刺來,芳蘿挺劍相迎,右腳毫不客氣踹在鄂侯左腿窩。鄂侯單腿跪倒,左拳向上,芳蘿左掌相接。鄂侯臂力奇大,芳蘿卻借力凌空翻到鄂侯身後,劍柄在鄂侯腦袋上重重一擊。鄂侯暈了過去,芳蘿抓住繮繩喝停馬車。

鄂侯府家奴救醒鄂侯,面面相覷,不知鄂侯如何懲罰芳蘿。

未料鄂侯道:“戰場之上,主將暈倒,勝負已分,我認輸。”

芳蘿道:“大將軍胸襟開闊,真英雄也!”

鄂侯喜道:“你叫我什麼?”

“大將軍啊!”

“我像個大將軍麼?”

“高唱戰歌,指揮兩軍,驅車向敵,就是大將軍啊!”

鄂侯道:“大將軍是不敢當了,若是父王能允我上陣殺敵,已經是知足了。喂!那個誰,你就是魯俊吧?”

魯大腳道:“正是,奉國主之命輔助鄂侯征討大別山山匪。”

鄂侯擺手道:“哼!我不過是掛名罷了!怕是連鄂城都出不去。真正的統帥是鬼面熊帥鄢將師,我只能在這府中做個假帥。”

魯大腳想到翟夷之可怕的眼神,不由一陣心寒,若是鄢將師爲帥,那自己小命可要玩完。

“我有王命在此,鄂侯緣何不可親臨戰場?”

“那些兵都是鄢將師經年訓練,我指揮不動的。”

芳蘿道:“大將軍可以自慕大軍啊!”

鄂侯思忖道:“對啊!諸位來中軍大營商討軍務。”

鄂侯府的將軍大營完全按照軍中規制設置,內有鄂城一帶防務圖。

鄂侯道:“大別山西北爲桐柏山,山民結爲十二連寨防禦山匪。西爲隨鄖舊地,素遭劫掠,民衆多逃亡安陸縣。北爲弋陽、博鄉,由淮南蘇非駐守。東爲霍山(天柱山)和居巢,由淮南田由駐守。南爲尋陽和蘄春,對岸乃鄢將師駐兵的黃石大營。”

荊琬琰道:“楚王和淮南王所定計策是鄢將師、蘇非和田由三面夾擊,入山清剿?”

鄂侯道:“不錯,可惜鄢將師兵入蘄春,蘇非入金寨,田由入霍山,意欲一局清剿大別山匪。”

“將軍以爲此計如何?”

“山匪自可化大爲小,分散遊擊。三軍無法尋找到主力決戰,在大山之中補給困難,又不熟悉地形,只能無功而返。若是山匪採取疲敵之策,日夜騷擾,於絕險之地襲擊,恐有敗軍之憂。即便僥倖獲勝,山匪東南可過潛山,入九江亂流和彭蠡澤,西北可過雩婁,入弋陽和淮源之地。賊勢難以清剿,大軍退卻,則賊勢復燃。”

魯大腳道:“將軍足不出戶,何以知曉如此清晰?”

“大別山匪自古如此,吳楚秦數百年皆無法清剿,望山興嘆。”

荊琬琰道:“剿不如撫,大江聯上至夔地,下至天門,大江兩岸幫派盡皆歸附,若是將軍能收服大別山匪,楚王必定嘉賞,整個楚國上下,另眼相看。”

鄂侯道:“我也明白這個道理,招撫之道,在於威勢。若無兵甲,何以招撫?我努力一年多,也僅僅收服了西陵鄖國鬥氏的支持,可用之兵不過八百,再加上府兵也不過一千。蘄春、雩婁和黃峴關,難以形成合圍之勢。”

荊琬琰道:“我曾奉大司命之命假爲綠林派中人與桐柏山十二連寨聯絡,可召十二連寨兩千寨兵,足以扼守黃峴關。我的師妹隨玓瓅乃隨國後裔,成立隨珠幫,率領安陸縣百姓保護斷蛇丘隨珠,可再得一千兵卒。”

鄂侯大喜道:“如此此事可成。”

荊琬琰道:“十二連寨和隨珠幫最缺是兵刃和鎧甲,還須仰仗鄂侯。”

“此事易爾,但是諸位還須幫我一個忙,一封討伐檄文。”

荊琬琰道:“師妹隨玓瓅最善文道,我即刻請她撰文來。”

410章 墨家矩社第五十九章 世家秘族第139章 反叛第九十三張 何得美人恩472章 酒家女321章 千情公子422章 魯大腳的膽氣240章 浮屠道第四十四章 醫學?武術?334章 琉球498章 殺手的命運278章 棲霞寺187章 向日族332章 渡來人472章 酒家女283章 帝江樓267章 輕重計然第一百一十八章 丹爐燧第九十章 大誰令198 射鵰英雄275章 金陵城下現倭寇418章 神女宮264章 朐山鹽幫433章 僬僥氏400章 月旦評189章 罽賓之王第七十五章 十缺老人398章 無根門之陰毒547章 百鬼大會第九十六章 海坨山八分劍273章 金陵第一百二十七章 烏桓鮮卑178章 太子殿下第159章 傳信439章 鄂侯試劍412章 調虎離山365章 夢想權之助第五十五章 小試牛刀497章 謁者412章 調虎離山429章 桃源仙境319章 雁蕩山250章 大幕爭鋒第一百一十九章 奸闌出物229章 車師國211章 血刀老祖389章 大阪開戰335章 尚巴志340章 示現流424章 掛帥535章 夜探蜀王府第八十九章 立足長安347章 來自九度山的穴山小助370章 立花宗茂的戰略475章 選花魁393章 林崎甚助的拔刀術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481章 鬼王187章 向日族236章 烏禪慕的智慧第三十二章 說盡四州江湖第七十八章 紫青雙劍551 滇國之亂第九十章 大誰令435章 魯大腳的果報427章 巴人之爭459章 在劫難逃367章 甲斐城的巔峰對決202章 輪臺230章 登天山175章 龍戰野第五十章 方仙道322章 奇逢魯大腳238章 大漠曾滄海246章 阿拉山口493章 取道河西328章 情僧普淨492章 蕭關第三十五章 鹽幫494章 惡人谷232章 龜茲348章 淺野幸長的願望285章 神木八卦陣189章 罽賓之王344章 片倉重長433章 僬僥氏374章 悟道寶藏院221章 庫結沙405章 桑麻之禍262章 奪嫡之謀388章 天選之人194章 密特拉教262章 奪嫡之謀233章 夜襲匈奴使者346章 小野小町的後人428章 鬱壘鬼王第六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3)414章 峴山赤松子第八十一章 斷糧
410章 墨家矩社第五十九章 世家秘族第139章 反叛第九十三張 何得美人恩472章 酒家女321章 千情公子422章 魯大腳的膽氣240章 浮屠道第四十四章 醫學?武術?334章 琉球498章 殺手的命運278章 棲霞寺187章 向日族332章 渡來人472章 酒家女283章 帝江樓267章 輕重計然第一百一十八章 丹爐燧第九十章 大誰令198 射鵰英雄275章 金陵城下現倭寇418章 神女宮264章 朐山鹽幫433章 僬僥氏400章 月旦評189章 罽賓之王第七十五章 十缺老人398章 無根門之陰毒547章 百鬼大會第九十六章 海坨山八分劍273章 金陵第一百二十七章 烏桓鮮卑178章 太子殿下第159章 傳信439章 鄂侯試劍412章 調虎離山365章 夢想權之助第五十五章 小試牛刀497章 謁者412章 調虎離山429章 桃源仙境319章 雁蕩山250章 大幕爭鋒第一百一十九章 奸闌出物229章 車師國211章 血刀老祖389章 大阪開戰335章 尚巴志340章 示現流424章 掛帥535章 夜探蜀王府第八十九章 立足長安347章 來自九度山的穴山小助370章 立花宗茂的戰略475章 選花魁393章 林崎甚助的拔刀術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481章 鬼王187章 向日族236章 烏禪慕的智慧第三十二章 說盡四州江湖第七十八章 紫青雙劍551 滇國之亂第九十章 大誰令435章 魯大腳的果報427章 巴人之爭459章 在劫難逃367章 甲斐城的巔峰對決202章 輪臺230章 登天山175章 龍戰野第五十章 方仙道322章 奇逢魯大腳238章 大漠曾滄海246章 阿拉山口493章 取道河西328章 情僧普淨492章 蕭關第三十五章 鹽幫494章 惡人谷232章 龜茲348章 淺野幸長的願望285章 神木八卦陣189章 罽賓之王344章 片倉重長433章 僬僥氏374章 悟道寶藏院221章 庫結沙405章 桑麻之禍262章 奪嫡之謀388章 天選之人194章 密特拉教262章 奪嫡之謀233章 夜襲匈奴使者346章 小野小町的後人428章 鬱壘鬼王第六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3)414章 峴山赤松子第八十一章 斷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