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南巡之前(四)

醇親王大吃一驚,這裡的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要託付監國還是料理軍機?這兩個事兒,都不是好事兒,都不能去沾染的。他連忙捧着茶碗站了起來,這時候跪也不好跪,只能是用力的彎下腰來,“奴才那裡有這樣的才能,擔當不起這樣的重擔,如果誤了西聖爺的差事,只怕萬死難辭其咎。”

“您這麼謙虛做什麼,”慈禧太后坐在御案之後,雙手合在一塊搓了搓,這是她養身的法子,得閒的時候雙手搓一搓,按摩按摩手上的穴位,“我去南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來,起碼總要三五個月,說不得看樣子,總要冬天才能回來,這朝廷的事兒,禮親王是位太平宰相,素日裡當差辦事也算是馬虎過得去,但是現在這個時候,不成,需要有人給他出主意,發命令,我思來想去,總沒有別人了,只有七爺你,纔可以擔當此大任,這個時候,需要有人站出來,給朝廷分憂,幫皇帝分擔,所以,這個時候軍機處已經明發詔書天下了,你來監國。”

醇親王手裡的茶盞剛纔已經遞給了宮女收走了,這個時候他那裡還站得住,連忙跪下來,“奴才實在是不敢承受這樣的重擔。”

“不要推辭了,這是決定,我告訴你的決定,而不是來和你商量的,”慈禧太后不耐煩的說道,“這些天,我應付了不少人,事事如果都要商討議論,只怕是什麼事兒還沒幹成,法國人已經打到大沽口了,就這麼定了,你來監國,不要再謙虛了,我也不是讓你看着別人幹活當差的,您七爺自己個的要做的事兒,我可是等了許久了,趁着現在這個好時機,正好打理這件事兒,你快起來,”慈禧太后站了起來,從御案之後走了出來,醇親王也連忙站了起來,“我後日出發,皇帝還要讀書學習,宮裡頭和京師都託付給你了,你伸出手來。”

醇親王不明所以,只能是把手伸了出來,慈禧太后從袖子裡拿出了一個小小的錦囊,放在了醇親王的手心裡,“這是同道堂之章,”醇親王大駭,正欲縮手,卻被慈禧太后拉住了,她用帶着護甲的左手托住了醇親王伸出的右手,另外一隻手強行把他的手連同錦囊合上,然後再鬆開,“先交給你保管,一切軍國大事,都由你來處置,當然了,除了前線,現在我把這個交給你,這樣你不用擔心了吧?”

慈禧太后說的隱晦,醇親王在擔心什麼?醇親王不敢用力,只能是接過了裝着同道堂之章的錦囊,撲通跪下,“這是文宗皇帝賜給西聖爺的御物,”更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的最大象徵,雖然光緒朝已經不再用此物爲明發詔書之用,但是其的象徵之意,實在是太大了,圓明園叛亂,後來榮祿單騎入豐臺大營,用就的此章,昔日太后離宮,也就是帶了此物,賜給自己,只怕是這裡頭,有絕大的干係,醇親王的心幾欲要跳出了嗓子眼,“奴才何德何能能夠代爲保管,”他雙手把那個錦囊託過頭頂,“請西聖爺收回成命。”

“我拿出去的東西,就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收回,”慈禧太后搖搖頭,轉身回到了寶座上,左手托腮看着醇親王,“我讓七爺您來監國,然後又給了你同道堂之章,您是最聰明的人,應該知道我想要什麼。”

“八旗丁銀改革之事。”醇親王苦澀的吐出幾個字。

“沒錯,就是此事,”慈禧太后笑眯眯的說道,“前些日子多番準備,方案已經差不多了,原本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如今東風也有了,那麼就快快的乘風破浪,直掛雲帆吧。你也不要擔心怕得罪太多人的,軍機處的人都歸你管,你愛使喚誰,讓誰去頂一頂,想必誰也不敢多說什麼,此外,您是主事的大將,自然少不了先鋒官和精銳突襲的子弟兵,崇綺是一個,載凌麼打打邊鼓還可以,但是不能夠震懾宵小,我幫你物色了一個辦八旗不怕得罪人的先鋒,單單他一個人,我相信就可以將此事籌謀好一半,幫你擋一半會得罪的人,只是眼下我卻還不能和你說,等我到了上海,你等着我旨意就是。我北返之前,一定要料理好此事。”

事已至此,顯然慈禧太后是已經決心要讓自己做此事,這些年慈禧太后想要做的事兒,就沒有做不到的,醇親王也只好放下手臂,將錦囊託在手心,“奴才遵旨。”

“我的年紀也大了,今年足足五十歲,時光如箭,怎麼記得那年入宮的時候還是昨個兒的事兒麼,一晃就三十年過去了,五十知天命,現在頭昏眼花的,每天看摺子心煩的很,不耐煩看密密麻麻的事兒,我預備着等到和法國人的事兒一了,皇帝也差不多快二十歲了,那麼親政也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兒了,我也可以卸下這副重擔。”慈禧太后喟然嘆道,“不至於一直操心國家大事,把這千鈞的擔子交給皇帝。那麼我可以好好的養老享清福了。”

“西聖爺那裡說的話,皇帝再怎麼說,還是年輕人,沒有您的垂簾,國家只怕是這些年都維持不下來,奴才斗膽,請老佛爺再要幫着皇帝管幾年纔是。”醇親王連忙說道。

這是慈禧太后第一次在光緒朝明確表示歸政撤簾的期限,就定在了中法戰爭結束之後,顯然中法戰爭無論勝負,都不會延遲太久,那麼歸政就在一兩年之間,可是醇親王如此說,慈禧太后卻也沒有多說什麼,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那就將來和法國人的仗打完了再說吧,”

醇親王退了出去,李蓮英悄無聲息站在邊上,慈禧太后沉默不語,過了許久才慢慢嘆了一聲,“小李子,俗話說,想要吃狗肉,又想當觀音佛。說的就是我吧?”

“西聖爺自然是佛爺,吃不吃狗肉都是佛爺。”李蓮英笑眯眯的說道。(未完待續。)

三十二、內外皆困(九)二十一、各方角力(四)多謝蓋鴻的盟主打賞!二十九、聖壽慶典(四)二十一、翻雲覆雨(三)七十四、海上上海(一)二十九、兵臨廬州(六)十九、圖窮匕見(下)四十三、檢閱三軍(九)一、三月初三(七)十 東南西北(七)二十二、同治七年(三)十九、一馬當先(七)四十二、巾幗英雄(中)十四、功在詩先(四)七、歌舞昇平(上)八十七、越南新主(八)九、訓政意向(五)給盟主天偌水!九十九、先退後進(二)八十三、兩處齊發(二)二、指點江山(四)三十、金陵血色(上)五、訪華儀注(四)三十二、共同撤軍(四)七十五、波譎雲詭(三)十八、五馬進京(九)六十四、改弦更張(六)八、撤簾風波(三)一百零二、升龍大典(八)八十五、王城喋血(一)二十、不請自來(六)四十、夜雨萌芽(三)四十、言笑晏晏(二)三、萬里風沙(五)三十一、意在沛公(六)十一、後宮之爭六、江淮戰事(二)二十五、白雲蒼狗(三)二十九、燦燦萱草(七)八十七、越南新主(七)四十六、白雲出岫(二)二十七、滿蒙八旗(五)三十一、倚天照海(中)四、公使來京(一)一、阪上之雲(四)十九、風起北疆(四)二十三、三家分晉(三)八、鄱陽水火(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二)四十八、似曾相識(二)四十三、檢閱三軍(四)十 東南西北(七)十五、玉蘭之會(三)二十一、翻雲覆雨(一)二十七、萬象更新(四)三十八、唯一死矣(二)十一、離間之計(五)十六、協理六宮(五)五、德意志國(一)八、賓至如歸(二)二十八、皆爲一事(一)三十一、海上蘇武(下)三十、南國煙雲(四)七、天津兵備(三)十三、問計寧壽(四)二十二、金陵王氣(四)一、眼前大敵(一)四、東宮西宮(七)二十七、萬象更新(五)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四)三十一、意在沛公(五)十三、大漠孤煙(三)十九、風起北疆(三)二十八、新幣銀行(四)加更來了三十、金陵血色(上)三十七、千古艱難(一)四十七、針鋒相對(四)五十八,天下熙熙(四)四十三、冷月無聲(一)八十八、大戰前夕(八)八十五、王城喋血(五)十七、昭陽節使(一)二十、兩廂比較(三)三、萬里風沙(十)三十四、血濺漢城(二)十八、雷公電母(五)十五、九龍治水(一)十、海不揚波(三)三十七、另有所圖(二)二十三、浙江新疆(五)三十七、通州和談(二)三十三、天津條約(十一)三十四、科場弊案(六)四十七、永通橋戰(一)二十六、一元復始(五)十三、問計寧壽(二)五、訪華儀注(一)四十三、冷月無聲(一)八十三、兩處齊發(四)四十二、同文館事(八)五十三、火上澆油(四)
三十二、內外皆困(九)二十一、各方角力(四)多謝蓋鴻的盟主打賞!二十九、聖壽慶典(四)二十一、翻雲覆雨(三)七十四、海上上海(一)二十九、兵臨廬州(六)十九、圖窮匕見(下)四十三、檢閱三軍(九)一、三月初三(七)十 東南西北(七)二十二、同治七年(三)十九、一馬當先(七)四十二、巾幗英雄(中)十四、功在詩先(四)七、歌舞昇平(上)八十七、越南新主(八)九、訓政意向(五)給盟主天偌水!九十九、先退後進(二)八十三、兩處齊發(二)二、指點江山(四)三十、金陵血色(上)五、訪華儀注(四)三十二、共同撤軍(四)七十五、波譎雲詭(三)十八、五馬進京(九)六十四、改弦更張(六)八、撤簾風波(三)一百零二、升龍大典(八)八十五、王城喋血(一)二十、不請自來(六)四十、夜雨萌芽(三)四十、言笑晏晏(二)三、萬里風沙(五)三十一、意在沛公(六)十一、後宮之爭六、江淮戰事(二)二十五、白雲蒼狗(三)二十九、燦燦萱草(七)八十七、越南新主(七)四十六、白雲出岫(二)二十七、滿蒙八旗(五)三十一、倚天照海(中)四、公使來京(一)一、阪上之雲(四)十九、風起北疆(四)二十三、三家分晉(三)八、鄱陽水火(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二)四十八、似曾相識(二)四十三、檢閱三軍(四)十 東南西北(七)十五、玉蘭之會(三)二十一、翻雲覆雨(一)二十七、萬象更新(四)三十八、唯一死矣(二)十一、離間之計(五)十六、協理六宮(五)五、德意志國(一)八、賓至如歸(二)二十八、皆爲一事(一)三十一、海上蘇武(下)三十、南國煙雲(四)七、天津兵備(三)十三、問計寧壽(四)二十二、金陵王氣(四)一、眼前大敵(一)四、東宮西宮(七)二十七、萬象更新(五)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四)三十一、意在沛公(五)十三、大漠孤煙(三)十九、風起北疆(三)二十八、新幣銀行(四)加更來了三十、金陵血色(上)三十七、千古艱難(一)四十七、針鋒相對(四)五十八,天下熙熙(四)四十三、冷月無聲(一)八十八、大戰前夕(八)八十五、王城喋血(五)十七、昭陽節使(一)二十、兩廂比較(三)三、萬里風沙(十)三十四、血濺漢城(二)十八、雷公電母(五)十五、九龍治水(一)十、海不揚波(三)三十七、另有所圖(二)二十三、浙江新疆(五)三十七、通州和談(二)三十三、天津條約(十一)三十四、科場弊案(六)四十七、永通橋戰(一)二十六、一元復始(五)十三、問計寧壽(二)五、訪華儀注(一)四十三、冷月無聲(一)八十三、兩處齊發(四)四十二、同文館事(八)五十三、火上澆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