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出將入相(一)

被稱之爲“菊耦”的女子俏皮一笑,“兄長們各自都有出息,何必去擠那些千萬人選一個的大學堂呢?若是進了,反而外人要說父親在裡面動了什麼手腳,還不如按部就班的當差就好。”

李鴻章灑脫一笑,“你爹爹我,就算是要走關係,搞手腳,怎麼地,別人還有什麼意見唧唧歪歪不成?我李鴻章想要提拔自己的兒子,難道誰還不讓不成?真是可笑,”李鴻章的話裡霸道十足,“自己人不用,難道把便宜留給外人嗎?憂讒畏譏,可是要不得的哦。”

原來這是李鴻章的女兒,菊耦放下書本,“您呀就是嘴硬,若是您不憂讒畏譏,怎麼今個又要巴巴的進京呢。”

李鴻章失笑,“你啊你,人家是看破不說破,你是看破還要說破,真是半點都不給你老父親面子啊。”

“咱們父女之間還計較這些做什麼,”菊耦顯然是十分大度,“我就怕父親您現在滿耳朵聽的都是好話,這些不中聽的話,沒人敢說咯,哥哥們膽子小,在您面前是半句不敢提的。”

“是該有個人說說這樣的話,只是你父親我,”李鴻章望着窗外慢慢越過路邊場景,不由得看的癡了,幾年未曾進京,京師裡已經是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變得李鴻章都有些認不出來了,“這些年聽到的閒言碎語,受的彈劾,還有少的時候嗎?”

菊耦不再說話了,她看着自己的父親臉上浮現出了一絲落寞之色,一入江湖歲月催,當年三十出頭就南下組織團練,一路從布政使、到上海巡撫再到浙閩總督,如今又到了山河總督,這麼一下來,小半個中國迴轉,他也已經到了耳順之年,想當年鮮衣怒馬,如今已經是頭髮花白了,若是說仕途不順,這未免太假,李鴻章升官之快,大約在同光兩朝,已經是一等一的快了;可若是仕途飛黃騰達,這也是不對,在總督一職上已經當了超過二十年,大約也沒有任何一個大臣擔任了這麼久的總督之職,而不升任或者是轉任其他職務。

當然,這也有李鴻章拒絕之意,之前中樞有意讓李鴻章入京接掌兵部尚書一職,但是李鴻章毫無興趣,因此上摺子暗示自己並不想入京爲官,故此拖延了下來,他對於六部的首腦並無任何興趣,若是要入京,必然是要劍指軍機處!

何況如今他也有另外的心思,父女兩個一時間沒人說話,過了一會,“安徽會館”就到了,這裡是徽商建造的,沿着貓兒衚衕,佔了半條街的位置,一溜的馬頭牆高聳,白牆黑瓦,和京中風格大爲不同,菊耦扶着李鴻章下了馬車,李鴻章擡起了頭,看了看牌匾,這個牌匾上的四個字,就是李鴻章所題,昔日他是安徽人之中一等一的人傑,而如今也有別人起來了,門口已經站着不少人在候着李鴻章,見到他下了馬車,連忙行禮請安,李鴻章倒也不擺架子,笑眯眯的點點頭,和幾個相熟的人說了會閒話,這才慢慢緩步進了會館,在車上還是矯健很的樣子,到了下面,在衆人面前,倒是顯得十分蒼老,饒是有女兒菊耦扶着,還是走的極慢,好不容易到了花廳,坐了下來還喘着粗氣,“老咯,不中用了,這一次入京,我倒是覺得差不多可以乞骸骨了。”

乞骸骨就是要告老還鄉的意思了,一個禮部的主事笑道,“老大人如今纔多少歲年紀?本朝的重臣們,哪一位不到了七老八十才致仕呢?西聖是多倚重老大人,總是要讓老大人勞累二十年,才肯放您回家休息呢。”

李鴻章微微一笑,也不否認,自覺有資格進來陪的都是安徽籍上的了檯面的一些官員,當然品級也不會太高,說不上什麼貼心的話,李鴻章不擺架子,臉色從容淡定,說了一句話,外面突然傳來了一陣陣的交好之聲,幾個相陪的官員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還是李鴻章的親隨悄然溜了出去,不一會進來稟告,“是後天的花園裡頭今日叫了四喜班唱堂會,說是給老爺接風洗塵的。”

長隨的臉上神色有些古怪,李鴻章挑了挑眉,“怎麼招待老鄉都這麼客氣作甚?我雖然在外地做官,可到底是安徽人,是哪一位辦的?老夫倒是去謝一謝了。”

“是,是胡大人。”

“胡大人?”李鴻章見到長隨臉上好似便秘的表情,“難道是胡雪巖嗎?”

“是。”

花廳之內半響無聲,“自古會無好會,宴無好宴,今個胡雪巖居然會給我安排戲碼,”李鴻章慢慢的說道,“這倒是真真難得,卻不知道,他胡財神,給老夫安排了看什麼戲啊?”

李鴻章的語氣悠然,花廳之內的人額頭上卻是頓時冒出了密密麻麻的汗水,李鴻章的女兒,在這個時候已經退入了後廳,只是還在側着耳朵聽着這邊的動靜,她知道自己的父親,平時說話越是悠閒,只怕是越生氣,這會子內心已經是暴怒無比了,於是就悄然站在屏風之後,靜靜聽着,“一出是走麥城,一出是火燒連營。”

長隨戰戰兢兢的說完,就低下頭了,花廳內越發沒人說話,只聽得大傢伙粗氣呼吸聲,走麥城是講關公走投無路,兵敗麥城被宵小所害,火燒連營,說的是劉備氣勢洶洶朝東吳問罪關公之死,卻被陸遜一把火燒燬所有大軍的慘敗,官場中人,最是迷信,最忌諱的就是這些不吉利的戲碼,素來堂會是絕不會唱這些的,沒想到胡雪巖是**裸的來打臉了!“好啊,”李鴻章冷哼一聲,原本十分淡然的表情頓時陰沉了下來,在座的人都站了起來,垂首戰戰兢兢的候着李鴻章大發雷霆,“如今越發多人瞧不起老夫了!”

“父親,”李菊耦款款從後堂走了出來,“女兒住在哪兒呢?倒是還不知道呢。”(未完待續。)

八十八、大戰前夕(十一)十三、浩罕之亂(六)三十三、天津條約(五)二十六、北海之水(三)三十四、科場弊案(五)十五、五年瑣事(五)二十八、春水微皺(一)三十三、天津條約(九)八十四、風雲再變(七)四十五、游擊戰法(七)十四、林沖夜奔(續)六十四、改弦更張(二)一、阪上之雲(六)三十一、意在沛公(二)二十三、浙江新疆(六)三十四、怎定風波(二)十六、兒女情長(三)二十四、削減開支(一)二十二、同治之意(中)七十三、鎮南關外(一)四、閔妃來朝(三)二十二、我心欲託(四)七十一、擡棺出征(四)九十四、戰爭延續(二)十七、指東打西(三)十六、爆竹聲中(五)二十二、我心欲託(四)十三、各顯神通(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二)三十五、勤政親賢(五)三十七、通州和談(六)四十三、桃代李僵(上)三、以勝求和(三)六、惠慶公主(一)十九、急轉直下(下)二十六、少年之國(一)八十、日報三篇(二)三、以勝求和(二)二十三、亂象四起(六)五十九、利來利往(一)十七、昭陽節使(一)七十八、一潰千里(四)六、順而化之(三)二十四、投名之狀(四)二十一、佈局奧匈(三)九十三、力壓法人(一)一、春風花草(三)三十三、北圻金鼓(二)八、鄱陽水火(三)三十、殷鑑不遠(三)十二、其中深意(一)三十四、科場弊案(六)八、三月十五(二)二十八、新幣銀行(五)謝謝Chestwang的打賞!三十二、圖窮匕見(四)十四、武昌大戰(四)三十九、禍水東引(一)四十八、艱難唯死(三)二、日出之國(四)九、爭風吃醋(四)二十三、浙江新疆(九)四十一、立後封妃(七)九十九、先退後進(三)四十一、寒光鐵衣(二)三十六、粉墨登場(五)三十、南國煙雲(二)三、內外交困三、激揚文字(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三)三十九、禍水東引(二)八、賓至如歸(一)三十八、南軍勤王(六)五十四、步步爲營(一)四、閔妃來朝(三)八十五、王城喋血(三)二十、黃昏驚變(四)三十五、兒女心事(三)二十、不請自來(五)十一、威逼利誘(二)二十、醇酒婦人(二)三十二、共同撤軍(二)二十三、緩緩圖之(四)二十七、滿蒙八旗(一)四、東宮西宮(六)四十三、刀如霹靂(三)三十五、兒女心事(二)三十三、朝日鮮鮮(六)二十六、羣英薈萃(三)二十七、先公後私(一)四、閔妃來朝(三)二十七、英烈長存(完)十一、會議前夕(五)二十三、靜極思動(五)十一、大國小國(三)四十七、永通橋戰(六)二十三、舉國之力(二)十四、偶現麟角(三)十八、除夕大宴(四)四十四、紙橋大捷(四)二十一、封妃之後(上)
八十八、大戰前夕(十一)十三、浩罕之亂(六)三十三、天津條約(五)二十六、北海之水(三)三十四、科場弊案(五)十五、五年瑣事(五)二十八、春水微皺(一)三十三、天津條約(九)八十四、風雲再變(七)四十五、游擊戰法(七)十四、林沖夜奔(續)六十四、改弦更張(二)一、阪上之雲(六)三十一、意在沛公(二)二十三、浙江新疆(六)三十四、怎定風波(二)十六、兒女情長(三)二十四、削減開支(一)二十二、同治之意(中)七十三、鎮南關外(一)四、閔妃來朝(三)二十二、我心欲託(四)七十一、擡棺出征(四)九十四、戰爭延續(二)十七、指東打西(三)十六、爆竹聲中(五)二十二、我心欲託(四)十三、各顯神通(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二)三十五、勤政親賢(五)三十七、通州和談(六)四十三、桃代李僵(上)三、以勝求和(三)六、惠慶公主(一)十九、急轉直下(下)二十六、少年之國(一)八十、日報三篇(二)三、以勝求和(二)二十三、亂象四起(六)五十九、利來利往(一)十七、昭陽節使(一)七十八、一潰千里(四)六、順而化之(三)二十四、投名之狀(四)二十一、佈局奧匈(三)九十三、力壓法人(一)一、春風花草(三)三十三、北圻金鼓(二)八、鄱陽水火(三)三十、殷鑑不遠(三)十二、其中深意(一)三十四、科場弊案(六)八、三月十五(二)二十八、新幣銀行(五)謝謝Chestwang的打賞!三十二、圖窮匕見(四)十四、武昌大戰(四)三十九、禍水東引(一)四十八、艱難唯死(三)二、日出之國(四)九、爭風吃醋(四)二十三、浙江新疆(九)四十一、立後封妃(七)九十九、先退後進(三)四十一、寒光鐵衣(二)三十六、粉墨登場(五)三十、南國煙雲(二)三、內外交困三、激揚文字(一)二十一、鼎湖弓箭(三)三十九、禍水東引(二)八、賓至如歸(一)三十八、南軍勤王(六)五十四、步步爲營(一)四、閔妃來朝(三)八十五、王城喋血(三)二十、黃昏驚變(四)三十五、兒女心事(三)二十、不請自來(五)十一、威逼利誘(二)二十、醇酒婦人(二)三十二、共同撤軍(二)二十三、緩緩圖之(四)二十七、滿蒙八旗(一)四、東宮西宮(六)四十三、刀如霹靂(三)三十五、兒女心事(二)三十三、朝日鮮鮮(六)二十六、羣英薈萃(三)二十七、先公後私(一)四、閔妃來朝(三)二十七、英烈長存(完)十一、會議前夕(五)二十三、靜極思動(五)十一、大國小國(三)四十七、永通橋戰(六)二十三、舉國之力(二)十四、偶現麟角(三)十八、除夕大宴(四)四十四、紙橋大捷(四)二十一、封妃之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