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殿試

殿試亦稱廷試,一向在會試之後舉行,歷來便是三月。洪武三年初開科舉,定殿試日爲三月初三,後罷開科舉十數年,待到洪武十八年方纔再開科舉,又定三月朔日爲殿試日。話雖如此,卻也有例外的時候。永樂七年,就因爲永樂皇帝朱棣北巡,原該舉行的殿試便推遲了兩年,直到永樂九年方纔舉行。今科殿試亦是延遲了十幾天,最後定在了三月十八日。

殿試由天子親自策問,自然是非同一般的肅穆光景。和會試只考經史不同,這殿試製策不但考經義,更考時政。制策公佈之時,滿殿二百餘名貢士自是人人聚精會神,張越也不例外。

“帝王之治天下必有要道。昔之聖人垂衣裳而天下治,唐虞之世治道彰明,其命官諮牧載之於書……周禮,周公所作也,何若是之煩與,較之唐虞之無爲蓋有徑庭。然其法度紀綱至爲精密,可行於天下,後世何至秦而遂廢?漢承秦弊,去周未遠,可以復古,何故因仍其舊,而不能變與唐……人之恆言爲治之道在於一道德而同風俗,今天下之廣,牲畜之繁,彼疆此域之限隔服食趨向之異,宜道德何由,而一風俗何由?而同子諸生於經史時務之熟矣,凡有裨於治道,其詳陳之,毋隱,朕將親覽焉。”

待聽明白今科制策乃是論治道時,張越心中頓時生出了無數條陳,沉思許久方纔動筆。

相比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不用如同會試鄉試一般在貢院中擠那小小的號房,入內受策時更不用搜身以查夾帶,此時衆貢士恭送了皇帝,便開始全力以赴。雖說都是貢士,但畢竟三甲名次極其重要,若是忝附榜尾,自然不是什麼光榮的事。縱使是張越也忘記了之前祖母的囑咐,畢竟。最後是一甲二甲還是三甲豈是他能夠決定的?

能擔任殿試主考官的歷來都是天子駕前最受寵的文臣,比如永樂二年乃是解縉,永樂五年是胡廣,永樂九年則是楊士奇,如今這永樂十六年的戊戌科殿試則是翰林學士楊榮擔任主考官。相比廷上進士中幾個五十開外的白頭翁,四十開外的他顯得極其精神。佐以下頜幾縷長鬚,更顯儒雅風度。幾個比他年長地考官坐在那兒,愈發顯得如同陪襯。

此時皇帝早已退去,楊榮的目光便在一個個士子中掃過,看到張越時不禁微微一笑。朱棣對張家的信任無可動搖,由於英國公張輔的關係,張越雖年紀輕輕卻能躋身於貢士之列,但這文章上的功力卻得經時日磨練。所以說,張越即便今年成爲進士。這名次上卻不好奢求。不過想必朱棣並不在意他的名次,關心地也就是他是否能中而已。

話說回來,當今天子縱使再喜愛張越。應該決不會讓第一宣力武臣的近親入閣。

張越此時完全無暇去看別人。這殿試雖有正式試卷,也有草稿紙,但他只有一天的時間,若是打好草稿再謄抄決計來不及。所以,他瞥了一眼草稿,乾脆直接開始動筆。

北方三月的天氣仍是寒冷,可他一口氣寫滿了三張卷子,估摸着能有一千字的時候,額上已經佈滿了細密的汗珠。這時候。他方纔掃了一眼周邊人,發現人人皆是全神貫注額頭冒汗,於是便不再左顧右盼。順着思路寫下去,他漸漸發現了平素勤於練字的好處,至少,這一個個端正的小楷不費什麼功夫就從筆下宛轉流出,瞧着倒也賞心悅目。

想當初他數九寒冬練字不輟的時候,大約杜楨就想到這一刻了。

如同現代那些監考官一樣。這殿試地主考自然不是坐在那兒紋絲不動。楊榮在坐了一個多時辰之後。便開始沿着考生地位子走動。甚至也會隨手拿起已經謄抄完一部分地卷子瞅上一眼。幾百份卷子。這讀卷官判卷地時間卻只有短短三日。自然不可能完全公正無私地判完所有卷子。不過是盡全力將佳卷呈上御覽而已。身爲主考。今科學子全都是他地門生。他自然希望能多出幾個人才。這今後面上也有光。

他一路翻看了好些卷子。將幾個策論極其出色地學子一一記在心底。愈發覺得滿意。看這情形。今科至少不愁沒有佳卷呈上。他總算可以放下最大地一樁心事。待行到張越身前地時候。他隨手拿起考卷一看。見上頭依舊是那筆極其精神地端正小楷。不禁點了點頭。

細細一看文章。他不禁訝異地挑了挑眉。見張越全神貫注並沒有注意到自己。他若有所思地佇立片刻就放下了卷子。接下來他隨處轉悠了一下。也順便去看了看張倬地文章。見中規中矩就撂開了手。反而在最年少地夏吉桌前很是停留了一段時間。

倘若說張越給了他不少訝異。那麼這個剛剛十五歲地少年就給了他更多地驚疑。那文章談不上圓潤。但卻散發出一股撲面而來地銳氣。和此人給人地漫不經心大相徑庭。他入閣時不過三十一歲。也算得上少年得志。如今再回過頭來看少年。登時生出了一種莫名地惆悵。

位雖高。人卻老。千金難買少年時。果然是至理名言。

這一天殿試結束。考官連考卷和草稿一起收了上去。卻是有考生仍未能謄抄完畢。免不了捶胸頓足。這其中便有愁眉不展地萬世節。然而。當楊榮笑吟吟地和他說了一番話之後。他卻立刻眉飛色舞。直到離宮之後張越好奇地詢問時。他方纔嘿嘿一笑。

“雖然是未了之卷,但小楊學士說我這篇萬字策論做得不錯,定然會連同草稿進呈御覽。這一甲我自然是不想了,但若能以未了卷得一個二甲,我也心滿意足了!”他說完忽然抓過了旁邊的張越,笑嘻嘻地問道,“我百忙中偷瞥了你一眼,你寫文章的時候竟沒打草稿?”

張倬自己年紀大了,對名次倒沒什麼苛求。想到之前會試的時候他名次還在張越之前,多半是考官以子不蓋父爲名將他挪到了兒子前頭,他心中倒是生出了幾許歉意。所以此時聽了萬世節的問題。看到張越並無懊惱之色,他不禁心中一奇。

“爲文不屬草,你就不怕考官詰難你草稿上一片空空,破了規矩?”

“有個考官確實詰問了我,不過我答說科場必交草稿,不過是爲了防代作。如今殿前衆目所矚,何來代作,何嫌之避?小楊學士就走了來,自然放過了我去。”張越笑了笑,見萬世節嘖嘖稱奇,他便沒好氣地說道,“我那字你也是知道地,要是打草稿決計謄抄不完,今兒個我費盡心思也就寫了三千餘字的策論。哪像你洋洋灑灑幾乎要上萬言。”

這時候,夏吉也從後頭追了上來,熟絡地衝着萬世節叫了一聲萬大哥。又和張越打了個招呼。得知張倬乃是張越的父親,他一驚之後立刻豎起了大拇指。

“都說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倒是沒聽說過同科得中的。元節你和你爹爹真厲害!”

張倬早聽張越說過這個年紀最小的貢士,此時聽他這麼說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於是,四人一路走一路說笑,這年紀相差頗大地組合倒是引來了旁人的頻頻側目。萬世節曾經往楊士奇那裡走動得多,在南方士子中算是小有名氣,這兒就有好些人認識他,無不上來打招呼。自然。那些士子少不得讓萬世節介紹身邊的其他人。

“其他人不知道,但張越張元節我卻是認得的!”

斜裡忽然冒出來一個聲音,張越循聲望去,卻依稀記得此人地面孔,彷彿是頭一次去楊士奇府邸巧遇皇帝和皇太孫時地衆士子之一。此時此刻,那人面上雖帶着笑,語氣裡頭卻流露出一股濃濃地酸氣。

“他可是如今山東布政使杜大人地高足,這表字也是大楊學士起的,還見過皇上和皇太孫。不但如此。人家還是英國公的堂侄,去年年底英國公重病的時候,他巴巴地從南京趕到北京侍疾,比親生兒子都要孝順,皇上大喜之下便賜了他舉人功名。到底是世家朱門子弟,哪裡是我們這些寒門士子能相提並論的!”

自從洪武年間開科考之後,南北士子的衝突從來就沒有斷過,最最有名的便是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由於那一次錄取地五十一名進士幾乎都是南方人,北方士子集體鬧事。於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不但嚴厲處分了該科主考。而且該科狀元陳亦被處死,六月更是重開一榜。取的幾乎都是北方人。這轟轟烈烈的洪武三十年南北榜事件也使得南北文壇從來不對盤。

於是,被人這麼一撩撥,一衆南方士子看向張越地眼神便有些不同。畢竟這裡離着西宮還近,大夥兒又都是同年,自然不可能真正鬧騰成什麼不可開交的樣子,但少不得有人說話陰陽怪氣。

“若是我能有那樣的親戚師長,別說十六歲不到中進士,只怕就是狀元也中了。”

張越兩世爲人,對於這等冷嘲熱諷自不在意,更不想陷入毫無意義的意氣之爭。然而,他不接話茬,旁邊卻有人忍不住冷笑道:“我比元節年紀還小,我可沒有什麼尊貴的親戚!有志不在年高,足下虛長年紀卻不能儘早登科,指桑罵槐算什麼意思?”

那說話的人乃是一個尖下巴四十開外的中年人,一聽這話頓時怒容滿面。張越不料夏吉主動出面替自己攬下了事情,此時眉頭一皺,卻再不好旁觀,搶在那人說話之前沉聲提醒道:“各位別忘了,咱們的座師大人小楊學士昔日二十九歲中進士,三十一歲入閣,各位若是有心說起他事便罷,揪着年紀說不是,置小楊學士於何地?”

一席話後四周皆靜,幾個南方士子雖不滿,卻終究不敢多說什麼,全都是悻悻然拂袖而去。直到他們走了,萬世節方纔無可奈何地向張越攤了攤手。

“今兒個全都是我惹出來的麻煩,實在對不起元節你了!這些人都是死揪着一個理兒,他們認定是對地就是對的,認定是錯的就是錯的,最是難纏!”

Ps:抱歉,晚了,實在是永樂十六年的制策考題看得我頭大,豎排本,繁體,米有斷句……斷錯了別怪我,俺水平有限,大家湊合着看吧,當然,那一段是不算字數的……

看在偶把《明太宗實錄》找出來參考的份上……

第545章 老牛舐犢,執手託付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134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591章 不可無膽,不可無謀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90章 寇仇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505章 下棋只能心無旁騖第71章 鬥氣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454章 功雖未震主,權卻招人忌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340章 小丫頭拜師,周王府來人第45章 橫七豎八事端多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59章 新環境,新起點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143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315章 皇太孫的善意和支持第876章 天子歸來,小年溜號第108章 紫貂皮大氅竊案第37章 發榜第435章 沒完沒了第705章 孤掌難鳴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717章 打蛇隨棍上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318章 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第17章 悲喜是人生的主旋律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384章 內有賢妻,外有良友第551章 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第814章 微服聞稱頌,偶遇寬前情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549章 萬劫不復,黑雲重重第253章 大難來前見真心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486章 信得過!第247章 天子釋疑?更生風波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502章 緩兵之計不是隻有你纔會用第467章 惜壯士第625章 人倫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明朝的武官面面觀轉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第592章 等,兵第865章 又到夜深人靜時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717章 打蛇隨棍上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12章 忽視和輕視第640章 最後的等待第159章 隨從第923章 衣錦還鄉第669章 自信第336章 別有用心第518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下)第901章 議大事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102章 作客保定侯府第402章 暖心第805章 石破天驚第249章 君子防未然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781章 錦被美人,香消玉殞第780章 東風壓西風,西風不願鬆第910章 義,利第247章 天子釋疑?更生風波第575章 以德報德,將心比心第334章 天子之後,須看儲君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43章 禮物的奧妙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741章 心異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373章 痛斥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871章 棄子第397章 壯士斷腕還是死中求活第529章 騷亂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尾聲盛世朱門
第545章 老牛舐犢,執手託付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896章 親疏不在遠近第188章 十年陌路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134章 大人物的煩惱第353章 真正的長輩第591章 不可無膽,不可無謀第844章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第590章 寇仇第39章 父子互知心第505章 下棋只能心無旁騖第71章 鬥氣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243章 無心建大功第454章 功雖未震主,權卻招人忌第920章 夕陽殘照,未雨綢繆第728章 兩頭收線第525章 稱心如意靠的不是天命,是自己第340章 小丫頭拜師,周王府來人第45章 橫七豎八事端多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59章 新環境,新起點第577章 皇太孫贊讀第550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閒散在家心不閒第143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737章 脣槍舌劍,明槍暗箭第315章 皇太孫的善意和支持第876章 天子歸來,小年溜號第108章 紫貂皮大氅竊案第37章 發榜第435章 沒完沒了第705章 孤掌難鳴第175章 佛母會上遇佳人第717章 打蛇隨棍上第588章 人生在世須得一搏第318章 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第17章 悲喜是人生的主旋律第286章 蕙質蘭心小郡主第218章 坑灰未冷山東亂第384章 內有賢妻,外有良友第551章 好事成雙仍不夠,使君可得丈人眼第814章 微服聞稱頌,偶遇寬前情第176章 雨日共傘緣,佛母贈薑湯第341章 天子劍斷了?第549章 萬劫不復,黑雲重重第253章 大難來前見真心第418章 從容對暴怒第486章 信得過!第247章 天子釋疑?更生風波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242章 鳩佔鵲巢第833章 疑點,用人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502章 緩兵之計不是隻有你纔會用第467章 惜壯士第625章 人倫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明朝的武官面面觀轉第660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下)第592章 等,兵第865章 又到夜深人靜時第778章 將門隱憂第717章 打蛇隨棍上第519章 不遇伯樂,空有凌雲志也是枉然第12章 忽視和輕視第640章 最後的等待第159章 隨從第923章 衣錦還鄉第669章 自信第336章 別有用心第518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下)第901章 議大事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102章 作客保定侯府第402章 暖心第805章 石破天驚第249章 君子防未然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781章 錦被美人,香消玉殞第780章 東風壓西風,西風不願鬆第910章 義,利第247章 天子釋疑?更生風波第575章 以德報德,將心比心第334章 天子之後,須看儲君第811章 大棒子和給甜棗第43章 禮物的奧妙第831章 夜溫情,朝警醒第741章 心異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204章 佳人相伴過除夕第149章 皇太孫的賀禮第373章 痛斥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871章 棄子第397章 壯士斷腕還是死中求活第529章 騷亂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尾聲盛世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