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

今時不同往日,過去燕北想求見鄭玄這樣的大儒都不會得見,現在無論別人喜不喜歡,總是不能拒絕他的。就連早年在遼東時一心就學的管寧現在都無法再拒絕燕北。

所謂的志得意滿,於燕北而言大致便是要比過去強。

大儒鄭玄最終同意燕北的建議,儘管這位天下長者的確認爲大司農不是一把年紀的他所能勝任的,卻也願意留在太學講經授學,而作爲條件,鄭玄希望他的學子能夠進入太學,以諸生的身份繼續學習。

對於鄭玄這樣的要求,燕北想都沒想便同意了,但凡是鄭玄的門徒,哪怕只是聽過鄭玄弟子講授經義的,學問便已要比旁人大上不少了,何況在董卓之亂後太學離散,追隨皇帝東遷僅有幾百個諸生,博士更是寥寥可數。眼下太學規模也不過是過去幽州書院的模樣,大多都是幽州學子游學而來。

諸生的身份,對比從前也容易取得的多。

定下鄭玄爲太學五經博士的身份,燕北得償所願,心滿意足地準備打道回府,在走出院落時卻被叫住。

轉過頭來,卻見是鄭玄的首徒趙商追了出來,恭敬行禮道:“大司馬請留步!”

“足下何事?”鄭玄的名氣很大,學問也同樣很高,趙商能作爲他的弟子,燕北是非常重視地,和藹笑着問道:“有什麼燕某能幫上忙的嗎?”

“多謝燕君,先前老師說的不夠透徹,在下想建議朝廷早日定下太學諸生的遴選方法。”趙商有些難爲情地說道:“目下朝廷財力不濟,公卿俸祿尚且不得下發,若老師的弟子皆爲正式生,食宿開支會使朝廷負擔更重。”

燕北來見鄭玄之前,從田豐口中瞭解鄭玄所掌握的大部分才學,畢竟他過去一文不名,又非儒生,對鄭玄不夠了解。田豐對鄭玄評價極高,不但是經學首推的天下第一人,更懂得算數與算術,射獵頗廣。所以誒鄭玄看重的趙商也不會不懂數學,這不得不讓燕北重視,他斟酌地問道:“康成公有多少弟子?”

“在高密有四千餘。”看到燕北的表情,趙商便已心中瞭然,這個鄉野傳聞中馬匪出身掌天下權柄者,雖然對他們還算敬重,卻的確不瞭解鄭玄,“在天下……已俞數萬。便是其中十一至京中游學,若不加遴選,年出十萬石糧米,燕君慎重。”

這不是小數目,趙商知曉現下朝廷賦稅所用頗多,天下割據不息,兵戈不止,幽冀軍費粗估亦要數十萬石糧草,就算再生財有道,平添十餘萬石支出絕非易事,尤其在滿朝公卿都得不到俸祿的時候。

“這麼多?”燕北驚訝地嘀咕一聲,他本以爲有幾千學子便已經不過了,其中十之一二能到京中求學,幾百人還好安置。但一下子幾萬學生,超乎了燕北的理解,說道:“請轉告康成公,遴選的事就請長者多加費心了。不必太過嚴格,學問在其次,首要考校德行。學無早晚,品行卻是早已定下的事情。我聽說過去質帝時有太學生三萬,已是太學勝景,豈不是說單單康成公一人便可復中興之象?哈哈,實乃天下幸事!”

見到趙商仍舊一臉擔憂,燕北這才灑然笑道:“我聽說光武皇帝時戎馬未歇,即先興文教。那時王莽大亂,天下的局勢與當下大致相同。燕某雖是武人,卻也知曉高皇帝與陸賈對馬上得天下,詩書治天下的看法。教授學子以正道是你們與康成公這些博士的事情,錢糧諸事不必考慮,燕某自有籌劃,孝武皇帝能興太學,置明師,養天下之士。難道現在我們的陛下就不能養了嗎?”

“就算朝廷養不了,燕某養,總是能養的。給某半年之期,至明年春夏,就可傳告天下之士,至太學進學了!”燕北說罷笑着拱拱手,翻身上馬在羽林騎的護送下漸行漸遠。

朝廷短缺錢糧,可他燕北是不缺的,之所以不願把朝廷欠下的官俸補齊只是一來心疼路耗,二來他也覺得這事不急於一時罷了。畢竟滿朝公卿的日子過得越不舒心,才越會念着他燕氏的好。

一下子把朝廷欠的賦稅補齊,過上太平日子豈不該整天給他找不痛快?

他不但要讓百官念着他的好越久越好,還不能讓朝臣一口吃成胖子。做權臣,很多事在燕北心裡關乎比較,別人會拿他和先前執掌朝堂的人去比較的。比方說拿他和董卓相比、和李郭相比。當然燕北不會妄自菲薄到那種程度,他要比李郭好上百倍,就算到現在遷都快一年過去還沒給百官公卿發下官俸,但至少他們吃飽穿暖不成問題,也沒有亂殺人,京中治安比起靈帝時的洛陽亦無絲毫遜色。

但在公卿的心裡,他總要是與先前的自己比較的。與人相處,好一時容易,想要好一世卻太難了。

而興建太學,則不必多說,這正是燕北應當做、也是他所想要去做的事——像孝武皇帝一般,養天下之士!

人貴在自知,比起文韜武略,燕北自認在天下諸侯中排不上號。論驍勇善戰,在長安被百姓點天燈的董卓勝他數倍;論文韜志才,文藝中年人妻之友曹操多他百倍;至於家世顯赫,正在徐州和弟弟爲了地盤見生死的袁紹更是要比他這馬奴好了一萬六千多倍!

他憑什麼成爲今日站在頂端號令天下的諸侯?

因爲尊敬人才!因爲重視教育!

在邯鄲沒殺對他不夠恭敬的沮授,所以能立足遼東。在遼東建立書院,所以能得到治理幽冀的幹才。

現在,他要爲天下養士了!

能夠直達宮禁的好處便是短短一日之內,從鄭玄宅邸出來後的燕北直接走馬皇宮,一刻時間提出加蓋璽印的詔書。鄴都四面甕城與護城河還未修好,第二份徵發天下徭役的書信便已奔上傳告北方的路上。

鄴都修太學,講堂長十丈丈,寬三丈;跨鄴都、樑期、邯鄲兩郡三城之地七百頃,築構太學諸生精舍三百四十房,二千六百五十室!

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十九章 長安難保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奪鹿侯的野望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
第二百零八章 陌路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四十七章 徒增氣勢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六十六章 袁紹出奔第二十六章 合圍之勢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十章 剷除異己第九十九章 物傷其類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八十二章 鳩佔遼東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十九章 長安難保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二十六章 天造地設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一百一十七章 烏合之衆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八章 平鄉圍城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奪鹿侯的野望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擊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七十章 漢朝使者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四十二章 流離之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刀俎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三十八章 獻於將軍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六十一章 天下至寶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二十七章 種卿多慮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涼州人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二百二十九章 最後一個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章 斥候受困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二十九章 甄府詳談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