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

麴義贏了,或者說是郭嘉贏了。

自西北營寨失火,郭嘉勸麴義棄守營寨,置西北營於不顧領兵東討,扮顏良部趁夜至觀津,自分兩股兵馬一前逃一後追。至觀津西門高聲疾呼救命。觀津城西淳于瓊伏一支人馬正待顏良,便高呼要麴義莫驚,引兩千餘衆欲斷後路,卻爲麴義兩部兵馬首尾夾擊,一時黑燈瞎火處處大亂,無奈淳于瓊只得引兵東走。

把守武邑的文丑本欲皆火勢依仗城外高牆作勢牽制高覽部,卻聽得城北燕北軍在夜裡高呼萬歲,言淳于瓊兵敗東走,顏良死於亂軍,登時心驚神疲,不敢獨守城郭,連夜引兩千餘衆自武邑走脫,沿途奔南皮而去。

張頜夜見觀津起火,以爲是麴義高覽兵敗,以向死而生之心一路西行,卻在道間擒下南皮望向信使,截獲密信,只見上書:漁陽水卒圍南皮,渤海大危,求救淳于將軍。

一時張頜心中明瞭,派人假扮信使向西,作勢欲伏擊南皮援軍。

信使尚未走出半日便急忙折返,卻說信沒送到,令張頜大怒,罵道:“教你去送信,不過走出二十里回來做什麼!若是怕死趁早歸回鄉里!”

“校尉,非屬下怕死,敵軍就在十五里外,陣形散亂,隱有聚兵之相,旗號不過兩三千人,不似大勝之兵!”

十五里,丟了輜重不過急行一個時辰有餘的事兒,何況張頜營早已山窮水盡,哪裡還有什麼輜重可拋棄。當下張頜揪着信使的胸甲問道:“你可看清楚,當真不過兩三千人?”

“千真萬確啊!”

“傳令,向西……等等,派最好的斥候,給我盯緊他們的動向!”張頜本想向西進軍,擊潰這支收攏兵馬的潰軍,回頭卻望見這左右原野中早做好的埋伏陣勢,轉念道:“就這麼丟了,太過可惜,看他們會不會往這邊走!”

張頜挑選的伏擊地帶是十幾畝農田,眼下到處堆着無精打采枯黃的杆子,足有近人高。有這些東西在,敵人若來便是想發現他們都難,進入這裡必然會小心防備。故而張頜便安排了一曲軍卒在麥田裡升起炊煙,雖是隱蔽卻故意在容易被發現的位置。

易地而處,就算是張頜自己發現這麼一股敵軍,也會從他們左右摸過去,圍而全殲。但問題的關鍵就在這,發現了這支兵馬,敵人在進入麥田時便很難發現他其他的部署。

田野間被他的士卒挖出十餘條能讓人蹲下的溝渠,他的士卒便會蹲在裡面,待敵軍一田地,誘餌便四散而逃,敵軍追擊,則張頜部下自四面八方而起……本是留給對付近萬軍隊的埋伏,地勢上倒是稍稍大了些,過眼下這局勢看來倒是正好,有了強弩齊發的機會。

莫說敵軍兩千,便是三千人張頜也不怕,這個距離讓他的部下有至少兩輪齊射的機會!

過了小半個時辰,斥候氣喘吁吁地跑回來,低聲道:“校尉,校尉,那支兵馬朝這邊來了,兩千五百,只多不少!”

“來得好!”張頜大喜過望,他就怕敵軍不朝這邊走,當即問道:“可看清楚是誰的旗號?”

“淳于!”

嗯……張頜滿意地緩緩頷首,是淳于瓊就對了,這樣說來只怕麴義高覽沒敗,敗的是淳于瓊的人馬!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都埋伏好,聽清楚金鼓聲,一舉擊潰敵軍!”

遠遠地,一片金黃撞入眼簾,稀裡糊塗戰敗的渤海軍各個像霜打的茄子,哪怕是行軍都是無精打采。別說是軍卒想不通,就連淳于瓊自己也想不通,好端端的去敵軍西營寨放一把火,顏良怎麼能把自己燒的死在亂軍裡了呢?那些燕北軍又是要有多大的膽子,纔敢扮作顏良部,置燃燒的營寨於不顧,殺到觀津城下。

自己還傻乎乎的讓人爲他們開城,還要領兵跑到他們西邊去斷後!

“等等!這兒怎麼沒蟬鳴!”

淳于瓊在夜晚的亂戰中小腿被人劈出一道深可見骨的傷口,左邊鬍鬚也被火把撩到,模樣看上去有些狼狽,但爲將者的威勢尚在,一聲令下整支軍隊驟然停下,衣甲斑駁的侍從武士低頭小聲道:“將軍,已經入秋,蟬鳴自上月就沒了。”

淳于瓊閉眼咬緊牙關,他有些風聲鶴唳了。

身後有追兵,顏文二將不知去向,麾下兵馬在混亂中被打的七零八落,身上還帶着影響行動的外傷……更重要的是,他的眼皮越來越沉,發熱,這是邪毒入體的徵兆。

太糟了。

“繼續前進吧,讓斥候摸得遠一些,做好防備。”淳于瓊在馬上揉了揉沉重的額頭,他感覺到自己用不了多久就會倒在馬上,但他必須要回到南皮,帶領這些軍卒回到南皮,“還有一支敵軍在糧道上,小心一些。”

就是死,他也要死在南皮!

兵馬輕動不過片刻,突有斥候回報,身後將軍文丑領千餘衆勁卒跟了上來,他們在武邑城東與追兵戰了一場,眼下最近的追兵尚在二十里外,讓淳于瓊且放下心。

這大約是自顏良夜出起,整整一日收到唯一的好消息了。

正當此時,前面的斥候發現收攏過的田地裡有幾百散兵遊勇聚集,儘管隱蔽,但炊煙仍舊將他們隱藏的位置出賣,五個斥候逃回來兩個,他們說是燕氏的旗號。

“幾百敵軍?藏起來的?”淳于瓊頭腦昏沉,他心裡清楚自己現在的狀況很難指揮一場戰鬥,咬着牙下令道:“讓軍卒做好防備,如果他們不伏擊我們,我們便繞過去,不要和他們交戰。”

淳于瓊覺得自己人多,敵人未必敢來進攻,若能相安無事經過這裡抵達弓高,他們就可以順風順水地回到南皮了。

但是他不願打,有人願打。

就在淳于瓊領兵快要經過張頜的伏擊地帶時,後面一支打着文字旗號的渤海軍猛然吹響號角,千餘勁卒朝着田野呼嘯而出,那些燕氏的散兵遊勇登時曳旗而走,戰事避無可避,淳于瓊只得傳令進攻。

原野中伏低身子的張頜握緊了拳頭,驟然躍出淺溝,高呼道:“吹號角,殺敵!”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九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個不留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七十三章 邀請陳羣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第九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六十章 主公原話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九十五章 聞風變節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二百三十四章 汝南之戰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六十一章 守備軍都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三十七章 金樽與共第四十章 瘋犬與狼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八十五章 顏良躍馬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八十四章 人口銳減第一百六十九章 抉擇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一百四十章 譙縣之戰 三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九十七章 謀千里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CD圍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一百一十六章 書文言語第一百零三章 謀襲高麗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一百三十八章 譙縣之戰 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一百零五章 分兵合進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八十四章 弔詭神奇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七十四章 思想念舊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八十章 冀州大亂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