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

麴義的心理感受很複雜。打了勝仗,士卒沒多少死傷,這本是很值得開心的事,尤其他是大將,所有功勳都有他的一份,這樣的事,高興是應該,不高興纔是奇怪。可是呢?他的的確確高興不起來。

因爲這場仗,不是他麴義打勝的,徐晃卻將戰報寫得很偏向他,這種原本的善意,在他看來卻好似施捨……麴義不要這樣的施捨。

所以麴義命人寫了另外一份戰報,寫明瞭徐晃的運籌帷幄,一點功勳都沒貪多,該是徐晃的,全部都是徐晃的。

自徐晃丟出袁尚與蔣奇的頭顱之後,除了那句‘我們贏了’,還有的便是告知麴義,南面的道路上所有敵軍已被他從後路一掃而空,濟南國中只剩下營寨中五百甲騎,也在大軍席捲後丟下營寨狼狽南竄……也就是說,目下的平原、樂安、濟南三郡國,已完全落入燕氏之手。

麴義傳令軍卒佔據袁氏原本的營寨後,就地休整兩日,再繼續南進迎接袁氏主力。不過緊跟着便收到來自敵軍俘虜的情報——袁軍、曹軍已達成結盟,欲同攻燕氏奪走河北之地。

與此同時,軍中亦流傳出不好的傳言,說是麴將軍與徐將軍,因前番戰功之事交惡。

這樣接連不斷的壞消息,令軍心浮動已無可避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久在軍中老卒哪個不知曉麴義有多驕傲,而徐晃的做法若是對同爲將軍的姜晉,或許十分討巧,可麴義是萬萬不會吃這一套的,反而因此恨上徐晃纔是正理。可這樣的事畢竟已經發生,軍卒又不敢擺到明面上去說,只能暗地裡互相抓着這點事說個不停,本意是打消各自心中的憂慮,怎知道一傳十十傳百,最後誰都高興不起來,反而更憂慮了。

這樣的風言風語,自然也傳入當事人的耳朵裡,徐晃對此極爲不屑。有身邊人問他,說將軍,軍中盛傳您與麴將軍不和,您難道不會因此感到擔心嗎?

徐晃正秉燭夜讀,握着書卷目不轉睛地輕笑,不置可否。左右親信皆大急,道:“目下麴將軍爲主將,大戰將至,若如此交惡,我等可還有活路?請將軍救命!”

“你等以爲,麴將軍會因戰功之事與徐某交惡?”徐晃不勝其煩地放下書卷,望向左右親信的目光滿是憐憫,似極了過去在白波軍中時經常望向李樂、胡纔等人的眼光,道:“麴將軍是主將,徐某以下將之身指揮主將,若因此爲將軍所惡,僅是常理;但若因戰功之事?麴將軍是朝廷大將,爾等今後不要再說這樣的話!所謂兵形勢……”

說着,徐晃不再看左右親信侍者,扣着書卷道:“善於佈陣的將帥不需要擺開陣勢,敵軍便已經敗了;善於用兵的良將也不需要與敵人交兵,敵軍便只能退走。”

比起徐晃的沉着,麴義卻有所不同,聽說軍中流傳這樣不利於他的消息登時便暴跳如雷,將帳中案几砸得粉碎,指着帳外對麴演罵道:“是誰在軍中散佈謠言,真是該死!”

不論麴義對徐晃傳出戰報是滿意還是不滿,這些事都並非尋常軍卒所能隨意評判的。若是空穴來風倒也罷了,可麴義心裡真有點彆扭……這就更不能讓軍卒在軍中風傳這樣的言語。

正像徐晃所想的那樣,麴義對他的不快與厭惡,完完全全是在於他不聽將令,擅自行動。這與爭搶戰功是沒有關係的,徐庶爲他獻計,就是要裡應外合擊敗蔣奇,可徐晃卻藉此機會領兵急行近百里,從後方突擊蔣奇……儘管最終的戰果沒什麼區別,甚至說士卒傷亡被減少了四成也不爲過,但徐晃比預計的救援時間晚了兩個時辰。

在這中間不論麴義還是麴演乃至匈奴四個千長,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兩萬大軍便面臨潰敗。而這樣的結果便是,很可能別人都被擊敗了,徐晃一個人坐收全功。

這纔是麴義不快的根源。這樣的事,過去麴義也做過,但從來沒人讓他做承擔後果的這一個,故而這一次,他的心情非常不好。

“兄長,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抓着這點東西不放。”麴演嘆了口氣,坐在一片狼藉的軍帳中嘆了口氣道:“這些留言多半是那些降卒中有人無意散佈,他們還沒弄清自己穿着誰家的兵服……這事自有我去處理,兄長,現在若徐將軍心中有了齷齪,因將帥不和打了敗仗……大王那邊,不好交代。”

提到燕北,麴義心頭所有的怒意隨風消散。他轉過頭對麴演道:“三郎,過去兄長爲大王征戰,大多時像徐將軍這次一樣,戰功是麴某的,危險是大王的。”

麴義說着便笑了,笑着笑着面容唏噓中帶有嚴肅,“過去兄長總以爲自己救了天下,甚至以爲大王的王位,都是麴某一力推上,其實不是這樣。三郎,你知道過去大王是怎麼做的?雖然承擔危險,卻來請教麴某,如何才能將幾千軍卒揮如臂使,縱然麴某言語上有所僭越,也從不見怪,反倒多有包容……所以麴某對大王服氣。做將軍才需要百戰百勝,但大將是可以打敗仗的,只要手下百戰百勝的將軍服氣,就夠了。”

麴義想開了,他就算不能像徐晃那樣對大戰局把控細緻入微,那又如何?燕北能統治北方遙遙萬里,難道依靠的是他征戰無敵嗎?而是因他能讓部下各路英傑願爲其腹心。麴義不需要統治北方,他只需要統帥自己這一部兵馬南下直至取得袁氏項上人頭即可達成燕仲卿對他的期待,所以他也不用像燕北那樣不留餘力地收買人心,只要得到部將敬重就夠了。

因而在軍中謠言越傳越盛的第二日,麴義騎着高頭大馬,備下束脩,大張旗鼓地進了徐晃的軍寨,立在轅門下等徐晃出帳,這才恭恭敬敬地遙遙拜下,拱手作揖,道:“麴某敬重徐將軍軍略,特來請將軍指點,還望不吝賜教!”

即便是徐晃,也不由爲之動容,疾走數步閃身下拜,道:“麴將軍,這,這豈不是折煞在下!”

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
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十四章 八千兵馬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一百二十六章 兗豫大亂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第六章 殺郭公則第二百五十章 別想拿回去第二百零五章 驢陣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四章 張天子頭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九十二章 進退之道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二百三十一章 記下來第三十八章 以助聲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奪第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一百零五章 泣涕橫流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甘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三百一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八十一章 逼民赴死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第十四章 特來相助第一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二百九十九章 漠南紛爭第八十九章 公路來使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七十一章 旌書吾名第九十章 兩部精騎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三章 奢靡之人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甕城第十四章 活在路上第六十一章 倒行逆施第三十章 度遼戰敗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九十七章 亭中略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朝第七十四章 大破五鹿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十七章 重操舊業第九十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一百零四章 兵伏安市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二百八十七章 能去麼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寺衆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