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

涼亭下一襲素衣坐而撫琴的女子真的很美,倒不是說她有多麼驚人的姿容。若說姿貌,甄氏女兒皆爲世間美人,就連不過十歲的甄宓都漸顯眉間嫵媚,這亭中女子姿貌固爲上選,卻沒有那麼驚人,只是令人看上去很舒服。她的美不在相貌,而在氣質。

垂首撫琴,風撫青絲,彷彿案上七絃琴便有整個天下。

像白蓮,可遠觀。

走近了眉目間卻又有道不盡的哀婉清冷,回眸中的風情帶着堅強卻透出逆來順受的悲憤。

燕北的腳步終究還是打斷了琴聲。

陡然間,反應過來的後宅諸人間響起一片問好之音,‘將軍’、‘君侯’、‘府君’、‘夫君’等稱謂響成一片,無論妻妾還是後宅女婢,數十人皆紛紛拜倒行禮,甚爲壯觀。涼亭中的女子反應稍慢,待到府中衆人拜倒後其仍舊像受驚的小獸般戰戰兢兢地望着燕北,直到對上那張野心勃勃的面孔上桀驁不馴的狹長雙眼,這才猛然回神,連忙後退拜倒。

燕北同樣對衆人作揖回禮,這才笑道:“都起身吧,我聽說女士爲君侯之後,不知令尊名諱何人,又如何流落至匈奴人手中?”

其實事情的來龍去脈,燕北在前庭時稍稍一想便能明白。自欒提於夫羅應朝廷之邀前往冀州平叛,半路上族人內亂另立單于,便斷了這支南匈奴兵馬回鄉的路,此後流落於洛陽以北,亦兵亦匪,乃至與白波軍匯合,他們做的事情用腳後跟想也能想清楚。至於劉豹所說的救下此人,怕只是劉豹爲顧全臉面的託詞,多半本身就是被他們擄掠而去的。

不過就算很容易想通關節,燕北還是要開口問清楚。因爲他看到這素衣美人的髮髻,是已有婚配纔有的髮式。

“妾名蔡琰,字昭姬,陳留人……”蔡琰低頭行禮,顯得對兇名在外的燕北帶有畏懼,言語中更是悽苦。不過話還未說完便被甄姜拉着手打斷,隨後拉着她坐在燕北對側,這纔對燕北說道:“昭姬的父親是蔡伯喈,人們稱他做飛白先生。”

“蔡伯喈?”燕北覺得名字耳熟,似乎就在嘴邊卻說不上來,還是甄姜爲他解圍道:“夫君從太學帶回遼東的碑文,便大多爲飛白先生所書,可想到了?”

這麼一說,燕北當即便想到是誰,登時驚訝地望向蔡琰,看了兩眼才轉過頭來對甄姜小聲道:“就是被王子師那被主之徒在洛陽害……昭姬,在下燕北,令尊之難燕某亦胸中不快,還望節哀。”

他說的倒並非客套話,他的心有不快與蔡邕蒙難無關,只是他對下令處死蔡邕的王允深感不恥。而且這份不快極爲廉價,也就是在嘴上罵王允幾句罷了,就算王允還活着,他也不會爲董卓或是蔡邕復仇,何況王允已死。

隨着王允的死,他心中縱然有萬般不恥,也不會再說出口。

緣由與厚葬公孫瓚的大同小異,人死身滅,就連仇恨都會煙消雲散,何況鄙視。有能耐趁人活着的時候盡力去使,人死了纔敢去責難的是什麼人?是小人得志!

這是燕北的德行!

“妾身謝將軍寬慰。”

雖說是謝,可這實際上又何嘗不是再一次當面揭疤呢,過往的巨大痛楚穿過腦海,誰會體會誰會在乎,沒有誰能感同身受。可她,不能不說。

所幸有甄姜這個勉強能夠感同身受的人在,她開口對燕北小聲道:“夫君,昭姬與河東衛氏衛仲道成婚,衛仲道卻早逝,因沒有子嗣而歸家,正逢蔡伯喈蒙難,爲匈奴人所擄,幾經周折才流落冀州。昭姬命苦,家中亦再無親人,何況其書賦音律無不通者可當大家。夫君仁厚,萬萬不能再將她當玩物般轉賞他人了。”

燕北跪坐當中,耳邊聽着甄姜喋喋不休的求情,眼裡看着蔡琰彷彿聽候判決般的哀慟神情,良久不言,仰首看向碧藍天空南飛的大雁,半晌才長長地嘆出口氣,轉頭拉過甄姜的手撫在掌中道:“某不會將昭姬送與他人的。”

他的口中這麼說,胸口卻像是堵了一塊大石頭般通不出氣來,頭腦裡想的事情早就與蔡琰無關了。官宦之後尚且如此,尋常百姓遭逢兵亂又當如何?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想當初蔡伯喈何等風流人物?自董卓徵辟之始,十餘日曆任三臺,主政尚書給侍中,可謂位極人臣。其夫家衛氏,大將軍衛青之後,當年劉虞爲燕北取字,便是望他以衛仲卿爲榜,力克東夷北虜,興漢家大業。如今呢,莫說是衛仲道短命,他便是還活着,在南匈奴健馬強弓之下,若要擄其妻女,能擋?

河內司馬氏又如何,亦是傳承數百年之大族,到頭來還不是土崩瓦解,除了仍舊長安爲官的司馬防,其數子皆避禍遼東。

亂世人若浮萍,起伏興衰,皆在朝夕之間。

儘管秋日豔陽高照,燕北卻只覺身後薄衫爲冷汗浸溼,涼風吹來令他狠狠地打出寒顫。

“望彼思己,只覺毛骨悚然。”燕北環顧着往返曲折的迴廊與前將軍府邸高大雄渾的建築羣,輕聲說出這句話,輕拍着甄姜的青蔥般的手,緩緩搖頭,起身才用只有自己聽見的聲音嘆息道:“避過一場災禍!”

這一年太順風順水,自幽州興兵怒起,則谷中除公孫;據鄴城劍指東方,則渤海驅袁氏;二州在手,拔劍四顧皆是志得意滿,彷彿天下再無敵手。

若不是沮授自幽州馳馬千里,他甚至願意放過袁紹一馬,任其再起於青州;若不是郭嘉回還,他恍然未覺麾下大將互不同屬已生間隙。

道是一子落錯滿盤皆輸,所幸懸崖勒馬,精進不遲。

如若不然,誰又知道一統幽冀的前將軍,能延續多久興盛?

“昭姬,就在府中安心住下,你不會再顛沛流離了。”

這是前將軍燕北的承諾,而前將軍燕北的承諾比皇帝的詔令更爲動聽。因爲就在今時今日,統治幽冀二州的前將軍燕仲卿,無疑是整個天下最有權勢的男人。

沒有之一。

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
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六十五章 出營挑戰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三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八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五十四章 趨利避害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七十六章 攻其必守第六十九章 拜見閣下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一百一十四章 亮明心跡第八十五章 雨季到來第八十一章 徐庶石韜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章 並立於世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八章 滅頂之災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二百二十三章 魚死網破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零八章 陳留首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九十三章 速速殺敵第五十章 傷敵無數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二十二章 烏桓突襲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二百八十一章 衝撞第三十三章 幽兵出塞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一百一十章 回馬襄平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二百三十二章 升帳議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一百一十三章 假節三錫第三章 質子難樓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海軍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三百零四章 曠日持久第二百六十二章 撲空第三十一章 大河水戰第一百零九章 臥榻之側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二十三章 坐地還錢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一十九章 劉表起兵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七十五章 徙民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