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

“大哥,得知此事,你還不勸父親就藩海外?”

“不必,就在開封,挺好。而且你也知道父親鑽研醫學,不僅在王府內專門開闢了一個百草園,又在城外建了一個百獸園,專門養能入藥的動物;整個河南省甚至大明的名醫都會前來開封談論醫學。若是就藩海外,這些都要重新建起來,想要與名醫交談也十分不便。我這些年在做什麼你也知曉,若是遷到海外,也多有不方便之處。只要官家沒有改封的意思,就留在開封。”

“可是,允熥當然不會廢除你們的爵位,但將來呢,將來若是大哥你的兒孫所喜好的與你或父親不同,當時繼任之君的心思也與允熥不同,咱們家未必能保得住親王之位。”一開始說話那人又道。

這人就是朱有爋,他稱爲大哥的當然就是朱有燉。今日已是正月十八日,允熥新年頭一次上朝就正式宣佈了兩件大事,其中之一是要出兵懲戒孟加拉國,之二就是要對宗室與勳貴的爵位進行改革。第二件大事的正式聖旨與允熥和抱琴說的內容相比,還多了一點:取消五經博士等文官世襲官職,與武將世襲官職統一歸到十六等爵位體系中。

第一件事朝中官員都已知曉,也不吃驚,少數幾人提出了不同意見,但很快被駁斥。

可第二件事出乎衆人預料。誰也不曾想到,陛下會忽然對爵位制度進行改革,侍者宣讀完畢聖旨後,在場衆官員無人說話,都在思索此事會造成什麼影響。

不過很快,在場的文武官員都認爲:此事對大多數人來說,好處大而壞處小。

有關宗室的內容與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需考慮;單單與勳貴有關的內容中,允熥增設了許多爵位,而且明確提出效仿漢代之制,這對所有官員可是一大福音。要知道,在漢代獲得爵位比大明可容易多了,大明幾乎只能通過軍功封爵,而且條件極爲苛刻,以文官封爵的在開國之後一個也沒有;而漢代被加封爲列侯的理由就很多了,歷任丞相若是擔任丞相前不是列侯,都可以加封爲列侯;其他官員想要加封爲列侯當然沒這麼容易,但加封爲關內侯等也很多;甚至平民也可以加封爵位。

當然,降等襲爵對勳貴不好,可對於身上連個爵位都沒有人來說,豈會考慮那麼長遠?唯一有可能反對的,只有現在的勳貴了。一些人想到這裡,不由得看向藍珍、常升等人,注意他們的反應。

但這些人並未提出反對,而且很快表示贊同。有些人疑惑不解,但更多的人略微思索後想到:莫非陛下之前已經與他們說過了?

這些人猜的當然不錯,允熥已經提前與常升等人議論過了,探知他們不會反對後纔在上朝時公開宣讀聖旨。早已加封的勳貴不反對,改革對其他沒有爵位的人又好處大而壞處小,自然在朝堂之上通過。

可聽說這個消息後朱有爋卻焦急起來。他父親不願去海外執意留在中原,將來會不會也變成降等襲爵?現下允熥說之前加封的王爺不在其列,允許一直世襲罔替,可即使允熥信守承諾,將來的後繼之君變卦了呢?他急忙找到大哥朱有燉和他說了此事。既然聖旨已經宣佈,想讓允熥收回是不可能了,他只能勸說朱有燉返回開封后勸父親朱橚就藩海外。

“二弟,你不必如此焦急,我相信官家不會變卦。”朱有燉仍然樂呵呵的笑道。

“大哥!”朱有爋加重語氣又說了一遍:“官家信守承諾不會變卦,可將來的後繼之君需要考慮啊!”

“二弟,”朱有燉見朱有爋仍然這樣焦急,只能說道:“在公佈聖旨前,官家已經與我說過了。兄長覺得這個規矩很對。若是每一位親王都世襲罔替,又有皇子不斷被加封爲親王,朝廷早晚不堪重負。天下雖大,外番雖多,可早晚有一日被分封殆盡,到那時剩下的藩王如何是好?只能留在中原朝廷發放俸祿。久而久之,朝廷會不堪重負的。二弟,咱們是宗室,眼光要放長遠一些。”

“二者,咱們家的親王、郡王之世爵都是世襲罔替,即使是後繼之君,想要廢除所要考慮之事也甚多,若非朝廷已經不堪重負,未必敢廢除;若是朝廷已經不堪重負,廢除世襲罔替也是應當之措,不然就該是朝廷加稅,百姓被逼造反了。”

在公佈聖旨前,允熥能提前將此事透露給常升、藍珍等人詢問他們的意思,豈會不與親王、郡王商量?被允熥留在京城的幾位藩王幾乎沒什麼影響力,意見可以忽略;原本封在中原的藩王又大多改封到海外或邊疆,只剩下蜀王朱椿與周王朱橚了,正巧周王世子朱有燉和蜀王朱椿今年都來了京城,當然要與他們商議。

朱有燉很快表示支持。道理他想的很明白。朱椿一開始有些不願,不過最後還是被允熥說服。在說服了他們二人後,允熥才草擬聖旨,並在新年後上朝頭一日宣讀。

而且,還有另一重緣故使得朱有燉不在意周王之爵降等承襲,不過這個理由就不足以爲外人道了,即使外人是他同父同母的親弟弟。

“別想這道聖旨了,”朱有燉見朱有爋仍然不太高興,說道:“官家要派你再次巡撫南洋,準備的如何了?”

“大哥,隨行的侍衛已經挑選出來,共選了三十人;官家派出護衛的將士也已預備妥當,船隻這幾日也能備好。打算過了二月初二啓程前往南洋。”朱有爋回答道。他當然沒有被朱有燉勸服,對後繼之君心懷疑慮,但既然他反覆勸說朱有燉也不以爲意,他也不能再勸,只能收回自己的心思,回答道。

“挑選隨行的侍衛和不能馬虎了。”朱有燉又道:“你前次從南洋返回後也說起過,南洋的幾位叔叔、兄弟吃穿享受不比中原差,所以也不必帶許多享受之物。可你生性喜歡混跡於市井之中,南洋諸藩的治安也不比中原,挑選侍衛就很要緊了。”

“弟弟省得。”朱有爋道。

“拿來我瞧瞧你挑選的侍衛名單。可不要挑選只會陪你吃喝玩樂,但武藝稀鬆之人。”朱有燉又道。

朱有爋將名單拿起來遞給他,朱有燉瞧了幾眼,指着幾個名字道:“怎麼挑選上了這幾人?他們,他們不是有白蓮教徒之嫌疑麼?”

“大哥,事情是這樣的,……”朱有爋解釋起來。

……

……

“你也被挑中隨行去南洋?”唐景羽有些驚訝的叫道。

“唐大哥,你也是?真是巧了,井予也被選中。”莫離臉上也一閃而過驚訝的神情,但隨即笑道:“只有遠紅沒有被選中。他可真不走運,去不了南洋吃香喝辣了。”

被選中跟隨朱有爋去南洋他當然高興。前次跟隨朱有爋去南洋的回來都向其他人炫耀在南洋得到的熱情招待,即使最普通的侍衛也得了不少東西,讓其他人眼紅;這次輪到他,當然高興。‘況且,還能探聽明國封在南洋諸藩的情形,也對得起總壇的吩咐。’他又在心裡說道。

第1372章 代數與幾何第374章 遣將出徵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335章 去孝陵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140章 戰——死戰第626章 好馬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258章 婚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1418章 蕭卓說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155章 出征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258章 車軌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557章 我來也上一章的序號寫錯了,應該是871章第144章 卡廷——開始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55章 ……陰謀——誤事第25章 立儲之兆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777章 解惑(二)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531章 帶誰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251章 讀書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第272章 掩護與實錄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157章 追與逃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343章 安王府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659章 攻緬——沐昂和那羅塔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1226章 來京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714章 安南占城悼念金庸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番外20:祭拜長陵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1520章 猜到追擊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685章 對蒙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626章 好馬第424章 驚動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
第1372章 代數與幾何第374章 遣將出徵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1662章 巴布納——去巴布納第335章 去孝陵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140章 戰——死戰第626章 好馬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333章 過山東與白蓮教第1258章 婚第1246章 真正的學校——分數與副校長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024章 守城——退卻計劃第582章 宦官家人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番外3:分封制的變化第695章 不必上朝上學的早晨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332章 國子監與從北而來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1418章 蕭卓說第391章 兗州與遼西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1242章 真正的學校——課程設置第1155章 出征第1074章 決戰——包圍與中心開花第1369章 歐洲的反應第258章 車軌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557章 我來也上一章的序號寫錯了,應該是871章第144章 卡廷——開始第686章 徹底湮滅的蒙古歷史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55章 ……陰謀——誤事第25章 立儲之兆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777章 解惑(二)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531章 帶誰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251章 讀書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419章 處置的決定(補昨日欠章)第1778章 竟然有人在研究水火之力第1540章 其他更值得關注的事情第272章 掩護與實錄第887章 奸細案的波折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1529章 小武則天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942章 三楊之一回京啦第1157章 追與逃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343章 安王府第834章 多邦城——想啊想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659章 攻緬——沐昂和那羅塔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1226章 來京第1732章 奪回我們的財富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933章 科學的開端續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714章 安南占城悼念金庸第1176章 出乎預料的任用番外20:祭拜長陵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1690章 艱難的婚配與當年的盟約第502章 五城兵馬司第783章 大案——李家的決斷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869章 同樣過年做的事情不同第459章 朱橞宋王第1460章 爵位改革——對勳貴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第823章 戰安南——救第1463章 大典編纂完畢第1520章 猜到追擊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685章 對蒙第930章 組建一支騎兵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9章 謹身殿大討論——結尾第71章 寶鈔戰爭——蘇州問題第1276章 赦免和規矩第1546章 印度之戰——軍械第626章 好馬第424章 驚動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