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

“值得尊敬、受到真主保佑的菲魯茲沙赫,非常感謝您能遵從古老的教義,將我看做兄弟,帶領這麼多、足以阻攔恆河水流向大海的士兵前來救援。”此時此刻,就在仍然正在興建的營寨內最華麗的一間帳篷裡,沙阿正用他能想到的最令人高興的詞彙和一個人說話。

這人身材高大,皮膚略有些暗紅,五官深邃,上身穿着一件緊身衫,外罩鎧甲,下身穿着圍褲。這人就是巴赫曼尼蘇丹國的蘇丹,塔傑-丁·菲魯茲沙赫。巴赫曼尼蘇丹國位於印度中部,西靠大食海,原本也是德里蘇丹國的一部分,但在六十多年之前德里蘇丹國逐漸衰落後,當時擔任古爾巴加地區總督的菲魯茲沙赫的先祖趁機自立爲蘇丹,到現在已經傳到第八任。

此時菲魯茲沙赫摘下頭頂的頭盔遞給侍者,對沙阿笑道:“法赫爾丁·穆巴拉克·沙阿,你不必這樣恭維我。慕斯林之間互相幫助本來就是應該的。”

“但其他的蘇丹國並未響應我的求救,尤其是德里蘇丹國。”沙阿有些不滿的說道。德里蘇丹國此時已經換了主人,原本統治德里的圖格魯克家族已經被推翻,原帖木兒汗國旁遮普邦的總督賽義德已經攻佔了德里,宣佈成爲德里的蘇丹。賽義德的勢力緊靠阿富汗和波斯,可以從這些地區招募僱傭兵,手上又有曾經歷過伊吾之戰的百戰餘生的將士,軍事實力非常強大。沙阿第一個求援的目標就是他,但賽義德沒有答應派兵。

“你要理解賽義德。”菲魯茲沙赫說道:“雖然帖木兒的子孫仍然在互相爭鬥,但赫拉特的沙哈魯實力越來越強,已經快要完成對阿富汗、波斯東部等地的控制。你知道的,這些來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從來不講究慕斯林之間的團結,一旦完成統一很可能會南下再次攻打德里。”

‘你自己不也是來自阿富汗的突厥人。’沙阿在心裡吐槽道。不過菲魯茲沙赫自稱祖上是波斯人,波斯著名的君主巴赫曼的後代,沙阿可不敢公開說出來打他的臉。

“另外一個值得在意的,是東方的漢人。他們在中亞地區建立起了一個國家,佔領了撒馬爾罕,並且不斷從東方遷移漢人來中亞。名叫‘尚炳’的國王已經穩固了統治,作爲通過攻打帖木兒汗國建立國家的人,他必定不會允許帖木兒的殘餘勢力重新統一,很可能會南下同沙哈魯交戰。”

“這不是正好?他們兩個交戰,正好賽義德可以站在山上看着狼與龍爭鬥。”沙阿插話道。

“不是這樣的。草原上兩隻狼互相爭鬥,最後剩下的一定是更加強壯、更加兇殘的那一隻,狼與龍爭鬥也是一樣。一旦他們的爭鬥分出勝負,剩下的一定是更加恐怖的國家。賽義德需要時刻注意他們的爭鬥。”菲魯茲沙赫又說道。但他見沙阿仍然有些不滿意,也不再解釋,轉而說道:“而且賽義德也不是沒有提供幫助。他給了我一些箭矢與船隻,讓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孟加拉,偷襲明軍。並且後續趕來的援兵中,也有幾萬人是德里蘇丹國的軍隊。”

“真的?感謝真主,讓賽義德還能顧念慕斯林之間的情誼。”沙阿向真主祈禱一句,又恭維了菲魯茲沙赫幾句,說道:“菲魯茲沙赫,你說一共帶領了十萬士兵趕來支援,剩下的五萬人什麼時候可以趕到?”

“十天之內必定可以全部趕到達卡城外。”菲魯茲沙赫回答。

“這真的是太好了!”沙阿高興的說道:“菲魯茲沙赫,等到你的軍隊都集合完畢,我新徵召的軍隊也差不多該訓練成軍了,可以趁着明軍遭受損失的時候一舉將他們趕出孟加拉,甚至將他們都消滅。”

“沙阿,這恐怕不行。”菲魯茲沙赫說出了與藍珍類似的話:“雖然我軍總兵力比明軍多,但人數並沒有壓倒性優勢。想要立刻他們趕出孟加拉十分困難。之後的戰爭就是通過小規模的戰役一點一點將明軍趕出孟加拉。這一過程持續時間會比較長。除非明軍有重大失誤,不然絕對不可能一舉將他們趕出去。”

“可這樣拖延的時間太久了。”沙阿道:“當地的婆羅門教徒本來就不支持我的統治,如果讓他們在明國的統治下待的時間久了,即使趕走明軍,想要讓他們轉回來也比現在要困難很多。還是儘快將他們趕走更好。而且你率領的大軍長期待在孟加拉,你就不擔心本國的安危?”

聽到沙阿的話,菲魯茲沙赫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想起了他與賽義德在兩國邊界會面的時候賽義德說的話。當時他與賽義德都接到了沙阿的求援信。菲魯茲沙赫派人問賽義德是否要派兵救援,打算派出多少士兵,之後賽義德就約他在邊境見面。

“我懷疑,這次明軍忽然攻打孟加拉,是要控制整個印度的前奏。”見到菲魯茲沙赫後,賽義德馬上說道。

“控制整個印度?”菲魯茲沙赫嚇了一跳:“明國皇帝有這麼大的野心?”

“你回想一下,在明軍打敗帖木兒之前,有多少明國的商人在你的國家做生意?在明軍打敗帖木兒之後,有多少商人?是不是有明國商人什麼貨物都要買一點,還買下土地、在港口長期租用碼頭?如果他們真的只是來做生意的,從印度西海岸到明國距離這麼遙遠,他們應該只購買幾種利潤最大的貨物,而不是什麼貨物都買,而且也沒必要買下田地與租用碼頭。”賽義德道。

菲魯茲沙赫陷入沉思。賽義德說的事情他從前就知道,但並沒有認真琢磨過。這時深思起來,發覺了其中的異常。

見菲魯茲沙赫沒有說話,賽義德又等了一會兒說道:“而且我抓到了一個確鑿無疑是明國派出間諜的人,他供認,從打敗帖木兒的第二年起,明國大大增加了派到印度的間諜,而且資助許多商人兼任間諜。蒐集包括但不限於城池面積、城牆厚度與高度、人口數量、糧食產量、人的富裕程度、天方教徒與婆羅門教徒各自人數、士兵人數與裝備如何等等信息。”

“這個間諜並不知道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但除了要打仗,還有別的解釋麼?而且這樣的間諜並不僅僅在孟加拉,也並不僅僅在旁遮普和德里,而是包括你的巴赫曼尼蘇丹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有。足以證明明國的目標是整個印度。”

一邊說着,賽義德又拿出一份文件遞給他。“這是那個間諜的供詞。他不會寫烏爾都文,我讓他寫下了漢字,又根據他的口述讓人寫了烏爾都文的供詞。”

菲魯茲沙赫接過供詞,但沒有細看。若是賽義德成心騙他,一份供詞說明不了什麼。他是因爲賽義德舉出的其他證據覺得他說的很可能是真的。“我回去再調查一下。”當時菲魯茲沙赫說道。

返回國內後,菲魯茲沙赫馬上展開調查,發現賽義德說的都是真的,頓時相信了賽義德。他很快約賽義德第二次在邊境會面,並且商定了兩家一起出兵救援孟加拉。既然明軍的目標是整個印度,那絕對不能讓明軍得到孟加拉這個橋頭堡。當然,他也擔心如果只有自己帶兵救援,賽義德會派人偷襲他的國家,所以兩家一起出兵救援。至於南方由婆羅門教徒建立的國家,菲魯茲沙赫一向輕視他們的戰鬥力,覺得自己留下的士兵足夠防備他們了。

菲魯茲沙赫回想了一會兒,回過神來,對沙阿說道:“難道你還擔心在沒有外力支持的情況下,婆羅門教徒能抵抗你的統治?他們的戰鬥力太弱了,根本不值得一提。只要能趕走明軍,恢復對他們的統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而且,你以爲我不願意將明軍儘快趕走麼?但這是達不到的事情。算上你擁有的五萬士兵,咱們的總兵力大約是十五萬,明軍損失之後是七到八萬左右,不算召集的婆羅門教徒。雖然我軍擁有兩倍的優勢,但不足以將明軍儘快趕出孟加拉,尤其還有絕對不能放棄的達卡城。最合理的戰術就是藉助人數優勢一點一點奪回明軍控制的土地和人口,讓他們得不到足夠的糧食,徵召的婆羅門教徒也不能安心爲他們效勞,逼迫明軍退兵。”

“至於我與賽義德的軍隊長期停留的問題,我已經與賽義德達成了有約束力的協議,他不會趁機南下攻打我的國家。你不用擔心。”

聽到這話,沙阿不再對戰術發表什麼意見,但好奇地問道:“你與賽義德怎麼達成的有約束力的協議,相信賽義德不會趁機南下攻打你的國家?”

菲魯茲沙赫正要琢磨將明國的野心告訴沙阿有沒有好處,忽然見到門口的侍衛走進來,行禮說道:“蘇丹,明國統帥派人送來回信。”

……

……

“竟然敢派人送信!”聽到護衛的話,朱高煦頓時勃然大怒:“竟然敢如此輕視我軍!來人,砍了送信之人的腦袋懸掛在營門!”

“慢!”藍珍說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不能殺了他。”

“孟加拉人可以折磨咱們的使者,爲何不能殺了他們的使者?”在場的人都是知道內情的,所以朱高煦沒有說孟加拉殺了他們的使者,只說折磨。

“這是援兵之國的使者,並非是孟加拉國的使者。對於膽敢折磨大明使者之國,大明定然不會饒恕,但無需牽連其他國家。”藍珍說了這句話,對護衛道:“將信遞給我看。”

護衛馬上把信遞給藍珍。藍珍大概翻看了一下,臉色變得有些慎重,命護衛拿出紙筆,親自寫了回信,又吩咐道:“着人送回巴赫曼尼蘇丹國之兵的營寨。”

護衛領命而下。等護衛退下了,文垚馬上問道:“藍將軍,援兵來自巴赫曼尼蘇丹國?信上寫了什麼?這一國爲何要派這麼多將士救援孟加拉國?”

藍珍將信依次遞給衆人看,同時說道:“援兵確實來自巴赫曼尼蘇丹國,這一國的蘇丹菲魯茲沙赫親自領兵來援,而且還有德里蘇丹國的援兵即將趕來,總共十萬之衆。勸說大明退兵。”

衆人輪流將信看了一遍,徐增壽說道:“藍將軍,雖然菲魯茲沙赫與賽義德出十萬人馬趕來救援孟加拉國確實有些奇怪,但這也不必您的臉色變得如此鄭重。這是?”

“我不是因爲這十萬兵馬臉色變得鄭重,而是這股苗頭。”藍珍說道:“北印度這幾個天方教徒建立的國家似乎隱隱有聯合對抗大明之意,這很奇怪。”

“難道是有大明派出之細作投靠了他們?讓他們得知了大明的意圖?”朱高煦臉色一變,說道。

“真是如此!那!”其他人的臉色也發生變化,變得難看起來。這代表着大明想要奪取孟加拉就得擊敗北印度所有天方教徒的國家,失去了各個擊破的可能,難度大增,傷亡會比原先預估的要多很多。

但是在這一片難看的臉色中,藍珍的臉色卻慢慢恢復了正常。他高聲說道:“何必臉色如此難看?巴赫曼尼蘇丹國與德里蘇丹國願意派兵救援孟加拉也未必是因爲得知了大明想要奪取整個印度,何必現在就開始擔憂!”

“何況大明國家昌盛,既然他們願意聯合起來,那大明就一塊打,一次將幾個國家全部打敗!這幾個國家聯合起來也不如當年的帖木兒汗國實力強,有何可擔心的!大明必定能夠擊敗他們!”

“藍將軍說的不錯!大明一定能夠擊敗這幾國!”文垚忙說道。其他人聽他提起同帖木兒的戰爭,想起最後明軍輝煌的勝利,臉色也恢復過來。

“當然,僅憑現下這七八萬人馬,萬萬不能擊敗這許多敵人。我等聯名向陛下上奏,將此地的情形全部據實寫在奏摺上,請陛下派兵!”藍珍又道。

“對,求陛下馬上派兵趕來支援!”衆人七嘴八舌的說道。

“藍將軍,既然如此,敵人這樣多,稱國君建立藩國之事是否延後?”文垚忽然問道。

“不必!正因如此,殿下更要儘快建立藩國!”藍珍卻說道。

“可是……”

“殿下的擔憂我也明白,但縱使奪不下達卡城,甚至丟失一些土地,但大軍絕不會被趕出孟加拉!殿下不必太過擔心。況且巴赫曼尼蘇丹等國援兵趕來,正人心惶惶,殿下建立藩國有助於安定人心,使當地人安心爲殿下效力。所以殿下更要儘快建立藩國。”

“好,那我就儘快建立藩國!”又想了許久,文垚下定了決心。

第1363章 吃飯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後記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165章 送行第65章 充分準備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206章 目的第1170章 調查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508章 幻彩閣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1405章 友情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171章 上朝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1174章 插入第208章 用方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882章 終於要解決這個久拖不決的案子了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650章 秦肅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977章 兩地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843章 軍醫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37章 戰——初戰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310章 內藩與外藩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680章 崩塌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1209章 賢才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698章 說湘王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88章 喪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511章 再吩咐與見駕第335章 去孝陵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感謝和求訂閱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1063章 決戰——全寧衛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646章 衛徽第138章 戰——兩邊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395章 燕軍人第1010章 焦急第634章 橫濱第261章 監局只見
第1363章 吃飯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後記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165章 送行第65章 充分準備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206章 目的第1170章 調查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926章 場地乾清宮第431章 驚到的蛇第932章 科學的開端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1709章 驚天霹靂第484章 懷孕、離京和贊儀第259章 土槍土炮第508章 幻彩閣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1424章 西方的新來客第1405章 友情第742章 準備與再去講武堂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631章 兩年前見過的人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416章 定性與尋人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793章 大案——延後第171章 上朝第884章 巫蠱問案(一)第994章 朱鬆不知道第549章 再見與玉佩第1033章 見到之後第1174章 插入第208章 用方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66章 看摺子的技巧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1785章 工業時代——工人的待遇第882章 終於要解決這個久拖不決的案子了第1375章 忽悠伯魯涅夫斯基入職第189章 各地的反應第737章 色目後裔第650章 秦肅第1563章 巴布納——爲什麼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774章 大案——‘真’真人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960章 政務官與事務官第977章 兩地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087章 謊言的目的第843章 軍醫第1689章 回到京城第137章 戰——初戰第209章 超長的朝會第310章 內藩與外藩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1309章 下一代該成婚了?(五千字章節)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1680章 崩塌第47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麪館成爲了主要場景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1209章 賢才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698章 說湘王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88章 喪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670章 有所忽略的分析第511章 再吩咐與見駕第335章 去孝陵第721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預備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感謝和求訂閱第1325章 漢洲攻略(一)第1697章 朝鮮之事的大幕拉開第1063章 決戰——全寧衛第1247章 允許勳貴經商?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646章 衛徽第138章 戰——兩邊第506章 派出所和下一步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855章 南定——前夜第1523章 朕之想法與諸位愛卿均不同第395章 燕軍人第1010章 焦急第634章 橫濱第261章 監局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