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0章 對歐洲的謀劃——

“宣卡斯蒂利亞國的使者,及威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三國使者覲見!”一聲聲的通傳聲響起,從正殿一直傳到番國使者等候的偏殿,傳進等候在這裡的最後代表四個國家的五名使者耳中,又由克拉維約教出的懂得卡斯蒂利亞語的學生翻譯成卡斯蒂利亞語。

“阿隆索,明國的皇帝終於召見我們了。真是太好了,我已經等的不耐煩了。”其中一人說道。

“是的,明國皇帝要召見咱們了。”阿隆索看看了他一眼,回答一句,又小聲說道:“既然明國皇帝要召見咱們,咱們最好現在就動身去見他,而不是繼續在這裡聊天。我不想因爲你們對明國皇帝的不恭敬的行爲,導致外交失敗。”

“另外,你們應當也受到明國外交事宜的官員的訓練了,必須完全按照他們的指導行禮,不然你們會被趕出殿內,無法與明國皇帝直接對話的。”

“明國皇帝真是比教宗陛下的架子還大。”另外一人聳聳肩說道:“就算是我之前擔任駐羅馬大使、面見教宗的時候,也不需要行使這麼複雜的禮儀,而且一點不能錯。”

“這當然是因爲,明國皇帝是比教宗權勢更大的人。教宗雖然是主的代言人,但主所照耀的人羣沒有明國皇帝所統治的人多,雖然我並不想承認這一點。好了,不要再說話了,跟在我後面去拜見他。”說完這句話,吉哈諾昂首闊步走出偏殿,在引導官的指引下向正殿走去,詹姆斯?丘吉爾跟在他身後。剩下三人對視一眼,也連忙跟上。

……

……

“陛下,阿隆索·德·吉哈諾您已經接見過他三次,不必臣再介紹了;這次他的副使名叫詹姆斯·丘吉爾。詹姆斯·丘吉爾其實並不是卡斯蒂利亞人,而是英格蘭人。理所當然的,他是英格蘭貴族,擁有子爵爵位。因爲吉哈諾回去後告訴了攝政的費迪南王子與凱瑟琳王后陛下您會說英語,而凱瑟琳王后又恰好是英格蘭人,所以就派出自己的親信貴族返回英格蘭挑選人員充當這次出使大明的副使。詹姆斯·丘吉爾之所以能被選中,原因是他說英語的口音與陛下說英語的口音很像。”

“另外三個人,則是分別代表威尼斯、熱那亞與佛羅倫薩三個共和國出使大明的使者。”

“臣首先向陛下介紹一下這三個國家基本情況。威尼斯與熱那亞、佛羅倫薩都是城邦國家,本土面積都非常狹小,大約只比上海市舶司要大一點。除此之外,威尼斯與熱那亞還佔領了地中海東岸、愛琴海周圍與黑海沿岸的一些島嶼,作爲殖民地。但即使算上殖民地的土地,威尼斯與熱那亞的領土面積也都十分狹小,大約與浙江省等同;至於沒有海外殖民地的佛羅倫薩,雖然在建業四年得到了比薩港,但也頂多與杭州府的面積一樣大。”

“他們的人口也不多。三個共和國都只有十多萬人,包括成年男子、老人、婦女和小孩。不過這僅指擁有公民權的人,如果算上不擁有公民權的,人數要多很多。”

“在進一步介紹之前,臣要對陛下您解釋一下殖民地是什麼意思。殖民地,指的是沒有任何獨立權力,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由宗主國控制,但人民卻不是宗主國公民,不享有公民權利的地區。按照大明的制度,就是軍隊要接受大明朝廷的指揮,與周圍國家開展貿易也要受到大明朝廷的指導,要向朝廷繳納稅賦,但人民卻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不能來到中原擔任官員。就比如蒙古人統治中原時漢人的地位。”

“但這三個共和國在歐洲卻算得上強國。威尼斯與熱那亞擁有非常強大的海軍,他們憑藉海軍長期壟斷東地中海的貿易,擁有發達的商業,憑藉經商擁有非常多的財富,至少在歐洲來說非常多的財富。這兩個共和國的陸軍很弱小,不過他們的領土都是位於大陸沿海的狹長地帶或島嶼,陸軍的用處不大,如果需要使用陸軍的時候,他們會出錢僱傭其他國家的僱傭兵保衛自己,或者動員本國公民作戰。因爲生活比較富裕,而且長期在外經商,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公民大多身體健康,而且懂得一點防身術,可以作爲兵員。”

“佛羅倫薩與威尼斯或熱那亞不太一樣。佛羅倫薩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不是壟斷地中海的貿易,而是手工業和金融業。在手工業中,紡織業是支柱產業,佛羅倫薩出產的呢絨和布匹在整個歐洲銷售,甚至賣到西亞和北非地區。他們的另外一個支柱產業是金融業。之前在聽說大明也有猶太人後,臣曾經與陛下說過,猶太人在歐洲被認爲是非常善於經商的民族,幾乎壟斷了整個歐洲的金融業,但在佛羅倫薩例外。佛羅倫薩人吸取了猶太人的先進經營理念,成立的銀行得到了許多業務,獲得了鉅額利潤。憑藉紡織業和金融業的利潤,他們也建立起了一個富庶的國家。”

“陛下,臣想多說一句。您對猶太人的利用方式太浪費了。猶太人是天生的銀行家,他們能爲您將錢莊總行會打理的很好。但是您也不能太過於信任他們。猶太人都是小偷,他們會盡力做假賬,將僱主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裡。您可以定期將他們撤換、抄家,沒有多餘財產的無罪釋放,有多餘財產的入罪。”

“在軍事上,佛羅倫薩擁有一支小而精悍的海軍和陸軍,戰鬥力很強;同時佛羅倫薩人積極討好位於羅馬的教廷,一方面是因爲信仰,同時也是爲了獲得教廷的庇護,而且也是爲了賺取利潤。由喬凡尼?德?美第奇成立的美第奇銀行代爲打理教廷的部分財富,憑藉此獲得了鉅額利潤。”

“接下來,臣要向陛下介紹一下這三個共和國的制度。從剛纔起,臣就說三個國家是共和國。這個詞是臣借用了周代周公與召公在周厲王無道共同處置朝政時的‘共和’一詞所創,因爲臣覺得華夏曆史上只有這個詞能夠大概形容這三個國家的制度。”

“以威尼斯爲例。威尼斯的真正權力機構是議會,議會成員由所有擁有公民權的成年男人選舉,但只有貴族才能成爲被選舉人。威尼斯沒有世襲的君主,擁有最高權力的人由議會通過一個複雜的方式選舉出來,而且權力受到議會的限制。當然,這個擁有最高權力的人是終身任職,一直到去世爲止。”

“威尼斯在軍事上的制度臣剛纔已經介紹了一部分,這裡要補充一點:威尼斯實行義務兵役制,所有擁有公民權的成年男人在國家處於危機時刻都要接受徵召。不過威尼斯很少遇到這種情況,而且國家也擁有大量的錢財,足以向士兵支付高昂的軍餉,讓他們不會因爲當兵耽誤了生意而陷入貧窮。”

“在經濟上,威尼斯也擁有與其他歐洲國家截然不同,也與大明截然不同的制度。前面已經說過了,佛羅倫薩擁有發達的銀行業,威尼斯也有。而且他們還發展出了臣不太明白的種種商品交易制度,制定了用來保護商人的種種法律。這一部分臣不太明白,難以向陛下介紹。如果陛下想了解,可以過一會兒詢問三個共和國的使者。三個共和國的制度雖然在細節上有些差別,但大體一樣。”克拉維約用這句話結束了自己的介紹。

一口氣說這麼字也是很累的,雖然克拉維約並不是臨場發揮,提前準備了好幾天,不僅從頭到尾背誦下來,還用極小的字寫在了自己的衣服上,可仍然說的眉頭冒汗。他結束自己的介紹後忍不住用袍繡擦了擦汗,然後靜靜的站在原地,等候允熥的提問。

可他等了一會兒,都沒有聽到任何聲音,忍不住擡頭看了一眼,就見到允熥臉色陰晴不定的坐在椅子上,雙眼似乎緊緊盯着大門,但如果認真觀察一番,就會發現他其實什麼也沒有注意,專心琢磨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

‘這是怎麼回事,陛下怎麼這麼大的反應?他到底在想什麼?’克拉維約不由得想着。

‘怎麼會,怎麼會,現在竟然就有了這樣的制度的國家,怎麼可能?’允熥不可抑制的在心裡想到。

在歷史課本上,古代史的重要性比近現代史要低,從夏代到鴉片戰爭之前的大約四千年曆史才兩本書,從鴉片戰爭到最近、只有一百多年的事情就佔了兩本書;而外國曆史總共只有兩本書,古代史一本近現代史一本,可全世界多大,古代史又只佔一本書,對於歐洲的中世紀基本上只介紹一下歐洲封建制度、十字教的發展、法蘭克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就連伊比利亞半島驅逐天方教徒都是介紹新航路開闢時候順帶提幾句,根本不會提到威尼斯等共和國,反正允熥是記不得前世的歷史書提過威尼斯或熱那亞了。

而且由於歐洲本土學者一直說‘黑暗的中世紀’,允熥對於中世紀的歷史也不感興趣,一直以爲中世紀的歐洲都是那種落後的封建國家,現代的種種制度都是在新航路開闢以後慢慢建立起來的,從西元1500年到1800年三百多年的歷史,似乎也足夠發展出近現代的政治、經濟制度了。

可聽了克拉維約的講解,他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應該是錯的,在中世紀,歐洲就已經有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萌芽!由公民選舉的議會、不能世襲的最高權力人、義務兵役制、以商業爲本、立法保護商人,等等等等,都與近代的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比如荷蘭,比如不列顛,極爲相似!

‘荷蘭不會是在地中海貿易逐漸陷入衰落後,一批將資本轉移到尼德蘭地區的威尼斯、熱那亞商人所建立的吧?’他甚至懷疑起荷蘭的起源。

允熥想了一會兒,才問克拉維約道:“克卿,這三個共和國,存在已經多長時間了?”

“陛下,威尼斯已經存在七百多年了,熱那亞共和國已經存在三百多年,佛羅倫薩共和國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克拉維約回答。

“這麼長時間了。”允熥帶着一絲疑惑的語氣說道:“教宗難道不會管麼?他難道願意這樣的國家存在?”

“教宗當然不願意共和國存在。但因爲當時歐洲複雜的局勢,教宗實際上並沒有足夠的辦法對付威尼斯共和國,而且在威尼斯共和國在建立初期還得到了東羅馬人的支持。在它強大起來後,教宗已經拿它無可奈何了,只能當做沒見到。之後的熱那亞等共和國的發展也都類似。”

“很有意思,真的很有意思。”允熥又嘀咕幾句,不再提出問題,對身旁的傅安說道:“你宣召這幾個國家的使者覲見吧。”傅安答應一聲,趕忙吩咐。

吉哈諾等人早就在殿外等的不耐煩了,聽到正式召見的聲音,挺起胸膛,又整理了一下衣服,有人還用手絹擦了擦汗,排隊走進殿內。見到正座上的身穿明黃色龍袍的男子,吉哈諾馬上跪下行禮,用漢話說道:“外臣卡斯蒂利亞王國使者阿隆索·德·吉哈諾見過大明帝國皇帝陛下。”

“外臣卡斯蒂利亞王國副使詹姆斯·丘吉爾見過大明帝國皇帝陛下!”詹姆斯·丘吉爾用英語說道。

“佛羅倫薩共和國的使者迭戈·德·美第奇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另一個年輕人單膝跪地用意大利語說道。剩下兩人對視一眼,也單膝跪下說道:“威尼斯/熱那亞共和國的使者尼科洛·多利亞/亞歷山德羅·葛登尼哥拜見大明帝國皇帝陛下。”

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588章 宗喀巴第1275章 三人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12章 兩個爆點第1213章 來頭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455章 如何勸說一個商人——當然是用錢砸他啦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517章 有人叛變第10章 後續發酵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954章 續婚姻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588章 宗喀巴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490章 薛氏第1026章 攻城——發現機會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81章 下基層下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205章 勸諫第1273章 家話答覆本章說第1472章 類比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1479章 囑咐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973章 訓話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10章 後續發酵第596章 瞭解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1415章 李家——驚呼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364章 逃亡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07章 成親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戰將臨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089章 血色(一)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101章 玻璃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10章 後續發酵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304章 水師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1088章 內亂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
第873章 來掙大錢的商人第545章 審訊緣故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710章 議封與過節第877章 胡朝的末路——誓言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588章 宗喀巴第1275章 三人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12章 兩個爆點第1213章 來頭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455章 如何勸說一個商人——當然是用錢砸他啦第988章 朝鮮交鋒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924章 由此所引發的——等着第1277章 戶籍制度改革的目的(七夕節快樂)第1517章 有人叛變第10章 後續發酵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954章 續婚姻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588章 宗喀巴第635章 冒險的商人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563章 杭州商戶第192章 初議分封——叫三王第131章 三王齊至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860章 南定——死人第1361章 流淚的樹第1447章 攻略之前第210章 新的分析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490章 薛氏第1026章 攻城——發現機會第1339章 漢洲攻略(八)第81章 下基層下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367章 濟南城中的官員第205章 勸諫第1273章 家話答覆本章說第1472章 類比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1693章 什麼,朝鮮改立世子?第1769章 李莎兒的請求第1479章 囑咐第1051章 最終決戰——前第973章 訓話第1326章 南洋風雨——事情與軍費第10章 後續發酵第596章 瞭解番外11:帝國政治制度——縮水的皇帝與養老的議會第1293章 壓力和解決辦法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1144章 接見宗喀巴(一)第1415章 李家——驚呼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1498章 蘇州驚變——造反第274章 軍校改革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364章 逃亡第898章 慶功宴(一)第539章 再接見與遊覽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383章 徐家與文官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07章 成親第1343章 漢洲攻略(十)第989章 繼續接見番國第1016章 伊吾城下大戰將臨第392章 遼王的反應第1089章 血色(一)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101章 玻璃第1701章 大家都有算計第1356章 南洋風雨——滿者伯夷國的結局第1452章 孩子—教育二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081章 沒品與出乎預料第10章 後續發酵第281章 流放與換人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304章 水師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70章 寶鈔戰爭——應天府誤事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1088章 內亂第1071章 決戰——騎兵第673章 經緯西南——奴婢和佛教第715章 攀登新高峰第1544章 印度之戰——決心第703章 宴飲前的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