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吳橋

十月十四日,渮北吳橋縣城。

楊士奇對莊得說道:“莊指揮使,現在朝廷的平叛大軍已經北上,咱們昨日得到的消息,大軍已經進逼濟南城了,看來成逆已是甕中之鱉旦夕可滅了。”

楊士奇隨莊得、夏資等人突圍以後,莊得、夏資帶兵先是撤到了東昌府境內,但是成逆的軍隊追的很緊,不得已沒有進入東昌府而是向北撤到了臨清州。

但是隨後成逆的軍隊又追擊到了臨清州。他們手中都是騎兵,善於機動作戰不善於守城,但是對方的騎兵又比他們要多,雙方交戰一場,夏資戰死,他們只能再次狼狽的逃走。

之後從京城傳來旨意,讓他們去北方牽制德州的叛軍,可以離開山東省內。於是他們率領殘兵敗將進入渮北,在吳橋縣一帶駐紮騷擾德州。

其實雖然楊士奇是巡行山東的巡查御史,但是打仗明顯不是他的業務範圍內的事情,所以他完全可以不再跟着這隻敗軍繼續奔波,莊得也多次勸說他去找陛下親自率領的平叛大軍,但是楊士奇就是不願意。

шшш ⊙тTk Λn ⊙¢O

楊士奇自己也說不好爲何自己就是不願意離開這隻軍隊,或許是因爲自己是與這隻軍隊一起從濟南狼狽的逃出來,所以想與這隻軍隊一起回到濟南;或許是因爲他身爲巡行山東的巡查御史,所以在陛下免除他的這個官職以前最好和山東的大軍在一起;或許,是因爲他的好友何源臨死之前的話。

不過不管爲何,他還是一直跟隨着這隻軍隊沒有離開。並且現在他聽到了成逆很快就要被消滅的消息十分高興。

莊得當然也高興,他說道:“也不知是最後一戰到底是發生在德州還是濟南,現在大軍猛攻濟南,但是又派出一隻偏師進攻德州,也不知是到底想先下德州還是先下濟南。”

楊士奇作爲一個文官,當然更加不可能猜出朝廷的用意,所以他說道:“不管是先下德州還是先下濟南,總要進攻德州,到時候咱們就打回德州!不過我還是願先打德州,這樣之後咱們這隻軍隊就可以進攻濟南,親自爲何源等人報仇雪恨!”

楊士奇當然知道幾個叛軍爲首的人肯定輪不到他處置,但是他還是固執的認爲親自打回濟南就可以爲何源報仇。

莊得當然也願意如楊士奇才想的這樣,他附和了楊士奇一陣之後,卻又拿起朝廷送過來的章表說道:“可是,陛下最近傳來的命令爲何又要咱們注意北邊的情況呢?”

“成逆派兵佔領了濱州這我也知道,但是並未聽說他們又派兵繼續向北進攻的事情啊?”

楊士奇也十分不解,他正要說話,忽然一個看守大門的士兵走進來說道:“莊指揮使,楊御史,吳橋縣令董良來拜見二位大人。”

楊士奇於是說道:“那就讓董知縣進來吧。”董良時常因爲一些事情來拜見他們,所以他們並不驚訝。並且董良身爲知縣乃是文臣,所以一般都是楊士奇說話。

不一會兒,一個三十多歲,現在大明最常見的知縣的年歲的知縣走了進來,對楊士奇與莊得行禮說道:“吳橋知縣董良見過二位大人。”

莊得還禮,而楊士奇則站起來說道:“咱們也是多次見面,何必每次見面都這麼多禮。”

董良卻堅持行完了禮,並且說道:“禮不可廢。”

然後董良站起來說道:“二位大人,今日我來找二位大人,是有事要詢問。”

“今日吳橋縣城西北靠近東光縣的一處驛站來人與我說道:‘從北面來了一隻大軍,足有四五萬人,打的是燕王殿下的旗號,說是奉陛下旨意南下平叛。’”

“我聽了驛站之人的話以後就覺得不對,既然是大軍南下平叛,那麼爲何沒有告知我們這些沿途的州縣?還是其他的州縣都得到了消息,單單遺漏了我們吳橋縣?”

“正好二位大人現在在吳橋縣城之中,所以我來問一下,不知道二位大人有沒有接到這樣的消息?”

莊得馬上說道:“我們也並未收到這樣的消息,不知道陛下調動燕王殿下的軍隊南下平叛的事情。並且按照常理來說,調動河難、江淮,甚至菏北都司的兵都算可以,陛下怎麼也不至於調動燕王殿下的軍隊來平定山東的叛亂。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還能是怎麼一回事!是燕王殿下謀反了!”楊士奇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臉色十分難看的說道:“燕王殿下一向頗有野心,而現在山東的成逆謀反,如果燕王再造反的話,山東渮北連成一片,就成了氣候。”

“雖然在咱們看來,即使他們全據山東渮北也不過是天下一隅,以一隅抗全國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燕王未必會這樣想,所以他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決議造反了!”

莊得與董良已經被楊士奇說的話驚呆了。這時楊士奇暫時停住了話頭,莊得不由得問道:“那咱們現在如何是好?”

楊士奇說道:“現在對於燕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趕到德州與成逆會合,這樣山東渮北連成一片,就勢大難治了。”

然後楊士奇沉思了好一會兒之後說道:“咱們必須阻止燕王!雖然即使山東渮北連成一片,燕王、成逆造反成了氣候也絕對不是朝廷的對手,但是這樣的話朝廷想要平定他們也要花費更多的力氣,大明太祖皇帝攢下來的家底也就要多耗費一分,所以咱們一定要阻止燕王!至少是拖延燕王一陣時間。”

楊士奇說的很有道理,但是莊得爲難的說道:“楊御史,你也知道咱們現在的情況。咱們手中只還有不到兩千的騎兵,吳橋縣城裡也沒有朝廷的經制之兵;而燕王南下帶了四五萬大軍,其中據我估計騎兵最少六七千人,並且都是久在邊鎮十分兇悍的騎兵,咱們要是帶着這些人去阻止,那麼估計就如同飛蛾撲火一般了。並且,也拖延不了多少時間,更不必提阻止了。”

“若是隨行騷擾,燕王完全可以派出一部騎兵與我們糾纏,大軍繼續南下,也起不到什麼作用。”

楊士奇知道莊得的話是對的,他們手中的這點兒騎兵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是他不願意就這樣將燕王殿下放過去。

楊士奇煩躁地在屋子裡面走來走去,過了很久很久,莊得都想勸說楊士奇放棄的時候,楊士奇突然大叫一聲:“有了!”

莊得聽到楊士奇的叫聲,馬上問道:“有什麼辦法了?”

楊士奇此時一掃之前難看的表情,笑着對莊得說道:“我想到拖延燕王的辦法了。”

然後楊士奇也不跟莊得解釋,而是對董良說道:“董知縣,煩請你將吳橋縣城中所有的活羊、活豬,要是有活牛就更好了,全部收攏起來,聚集於吳橋縣城的北門,再找一些善於趕羊、趕豬的人趕着這些羊豬牛,我有大用。”

董良雖然不知道楊士奇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但是此時已經六神無主的他忙答應了下來,然後就出去找衙役收攏活羊、活豬去了。

莊得也十分好奇,問楊士奇道:“楊御史,你到底想怎麼阻止燕王的大軍?”

楊士奇自信一笑:“待會兒你就知道了。”

======================================================

午時的太陽是最猛烈的,雖然現在已經是十月份,但是中午頂着太陽前行還是十分難受。在佔領了滄州城以後,到德州已經再無大城可以阻隔,朱棣也沒有下令大軍急行軍,所以中午的時候他找了一片樹林讓士兵休息,又派人去附近的驛站詢問附近哪裡有水源。

等午時過去之後,朱棣讓武將們把士兵們都叫起來繼續行軍。

朱棣騎在馬上,看着面前的這隻大軍,不過他此時的心思並不在這隻大軍身上,而是與道衍說道:“自從大軍南下以來,竟然沒有一個州縣知道本王已經造反了,允熥爲何不派人快馬加鞭告知這些州縣本王已經起兵了呢?”

道衍說道:“因爲陛下並不確定殿下已經起兵了。雖然高陽郡王必然向陛下告發,但是陛下也會擔心那封信是不是被人掉包了不是殿下的本意。”

“所以陛下不告訴底下的州縣官員而是帶兵親征用意就明白了。殿下好歹是大明的宗室,怎麼處置殿下只有陛下可以決定,所以陛下親征正是爲了能夠馬上對殿下進行處置。”

朱棣自己想了一下,覺得允熥的做法確實是最穩妥的,在不確定朱棣是不是真的造反的情況之下,不貿然宣佈他起兵,而是自己親自帶兵北上,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了。

這時道衍說道:“殿下,那兩個突然投向殿下的文官貧僧已經查出來了,全部都是湖州人。”

朱棣喃喃自語了一下:“湖州,江浙五府?他們是想幹什麼?”

道衍說道:“依貧僧來看,他們是想讓叛亂更加長久一些。甚至是想讓殿下成功。”

第650章 秦肅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1355章 漢洲攻略(十六)第264章 路遇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1020章 救援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589章 湘王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248章 龍潭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231章 比武第105章 殉葬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595章 應對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26章 內宮之患第676章 看病與舊人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651章 岷州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202章 小說家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685章 對蒙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596章 瞭解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1521章 勸說第135章 宣府第297章 命婦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666章 攻緬——投降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490章 薛氏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813章 探望第1313章 準備第685章 對蒙第138章 戰——兩邊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234章 足球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178章 安排第452章 接見使者——南洋、西洋第801章 南巡——到瓊州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橫濱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386章 合二爲一第1086章 梟雄之死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843章 軍醫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586章 五皇子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939章 鑄炮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538章 求娶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
第650章 秦肅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1355章 漢洲攻略(十六)第264章 路遇第1376章 醞釀風暴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1020章 救援第962章 陳立傑的幻境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589章 湘王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1552章 印度之戰——陰影第820章 戰安南——遇伏第248章 龍潭第190章 外國的反應和朱元璋時代的終結第1348章 南洋風雨——結果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536章 接見官員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231章 比武第105章 殉葬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595章 應對第838章 多邦城——破城第303章 戴罪立功第886章 奸細案——公開第26章 內宮之患第676章 看病與舊人第654章 岷王——舞蹈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651章 岷州第112章 準備出行第202章 小說家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496章 瓊林宴召見第906章 充分發揮價值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685章 對蒙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596章 瞭解第239章 海外華國第723章 不約而同——奪命第1676章 哪裡來的援兵?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1521章 勸說第135章 宣府第297章 命婦第1723章 等到奪取埃及後父親再告訴你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064章 決戰——決戰第331章 改科舉與國子監第830章 多邦城——上直衛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666章 攻緬——投降第1674章 用什麼辦法挑釁第608章 學校和秀才第490章 薛氏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945章 在兩衛所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1302章 簡化字最後第813章 探望第1313章 準備第685章 對蒙第138章 戰——兩邊第1253章 農業改革——從單位土地最高產量到單位個人最高產量第1234章 足球第72章 人力資源最大化第833章 多邦城——開打第146章 卡廷——反轉第500章 不大不小的動作準備第1224章 軍事改革——尾聲第1718章 下一步的鋪墊與孟加拉的“終結”第1497章 蘇州驚變——蕭家談話第1178章 安排第452章 接見使者——南洋、西洋第801章 南巡——到瓊州第1187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橫濱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386章 合二爲一第1086章 梟雄之死第1206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下第843章 軍醫第1073章 決戰——後撤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586章 五皇子第817章 戰安南——兩個民族第939章 鑄炮第21章 重陽節——寶鈔之二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1398章 李案的定罪第1538章 求娶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1442章 對歐洲的謀劃—驅逐威尼斯使者與熱那亞的請求第1044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