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科學的開端——完結

“這,”曹徵頓時有些發矇。他從未從大地是個球的角度考慮過問題,所以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不僅是他,周偉與思澄堂都有些發矇。

“陛下,若確實如同陛下所言,那也難以否定大地爲一個球,但也如同覆盤說一般無法證實。”他又想了想後說道。

“確實如此。這也只能作爲一說法了。”允熥心裡其實已經有了證實的法子,計劃着什麼時候予以證實,但現在卻轉換了話題:“除此之外,你們二人可還有其它不解之事?”

“陛下,臣等二人於天文星象上的不解之處甚多,但最大的不解之處,就是爲何日月星辰懸掛於天不會掉下來。”

一旁的思澄堂也不由得點頭。這個問題可謂是天文學上的終極問題,古代人不論東西方都十分疑惑不解,最終西方求助於神學,認爲存在一個第一推動力推動它們這樣運動不掉下來,直到人類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家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爲止。

東方則提出了宣夜說:‘日月衆星,自然浮生於虛空之中,其行其上,皆須氣焉’,創造了日月星辰漂浮於氣體中的理論,並在進一步發展中認爲連日月星辰自身都是由氣體組成。但是宣夜說也有一個巨大問題,那就是若他們懸浮在太空中,那更無法解釋爲何會每天繞地球一圈了,所以也被否定了。

同樣,允熥無法用數學模型證明萬有引力的存在,更何況,他更願意啓發他人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允熥斟酌着用符合這個時代的人認知的話提點了幾句有關萬有引力的事情,但是見到他們並沒有向自己引導的方向思考,只能暫且放下。

將這些天文學問題全部說完,允熥站起來,掃視了一遍曹徵、周偉與思澄堂三人,對他們說道:“曹徵,周偉,朕要給你們二人一個新的官職,你們二人可願意?”

他們兩個頓時心頭一緊。這個時候說給他們新的官職,那不用說,只能是有關天文方面得了。說不定就是讓他們兩個入欽天監。

他們二人並不願意。雖然他們喜歡研究天文學,但這個時候研究天文學即使不考慮犯法的關係,也被普遍認爲是不務正業。天文星象嘛,只要能夠依照它制定出曆法來不就成了,研究其他的有什麼用?

他們兩個可以想象,若是接受了允熥的任命,以後在生活中會受到怎樣的指指點點。曹徵還好些,畢竟是勳貴子弟,不務正業整天吊兒郎當的多了,頂多被曹興打一頓,在社交圈子被大家嘲笑一番,也就罷了,或許以後因爲能夠得到皇上的接見被大家重視;周偉可不一樣,他身爲文官,忽然當了被認爲研究神神道道的天文星象的人,絕大多數友人都會不再和他交往,家鄉的族人也會痛罵他。周偉的父親的身體不好,再被氣出個好歹來。

但曹徵偷偷瞄了一眼允熥的眼神,覺得不能違背允熥的話,至少他們二人不能都推絕了允熥的任命,咬咬牙說道:“陛下,臣願意接受陛下的官職。”

周偉猶豫了半天,最終說道:“陛下,臣身爲二甲進士,雖然喜好研習天文,但天文之事與國計民生並無多大幹系,臣願爲陛下處置有關國計民生之事,萬不敢做其它有違孔子教誨之事。”

允熥略覺遺憾,但也在預料之中。所以並無生氣的樣子說道:“也好。”

“既然如此,周偉,你的字朕還記得,寫的不錯,文章也很有條例。”允熥一邊說着,一邊派侍衛去樓下買筆墨,待筆墨買回來後接着說道:“你爲朕擬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從即日起,廢除欽天監,”允熥的頭一句話就讓周偉的手一抖,差點兒寫錯字,但允熥並沒有看着他而是盯着天花板所以不知道他停頓了一下,而是繼續說道:“取格物致知之意,設立格致院,研究天文、地理、物性變化等諸多現象發生的緣故,研習數學,兼編制曆法。”

“格致院設院正一名,正四品,院副一名,從四品,內另設主簿等官職。格致院不歸屬於任何一部,如同太醫院、海務院等一般。”

“以中書舍人楊士奇爲格致院院正,管轄院務,曹徵爲院副,主持研究之事。原欽天監衙門諸官員,若有對天文地理等有所研習的,併入格致院。”

允熥所提出的,就是類似於現代的自然科學院的機構。

中華因爲長期中央集權的緣故,對於不能做官也不能促進農業生產的學問十分鄙視。他不能改變集權的現狀,爲了在大明發展科學,他必須對喜歡研究科學的人進行支持,並且不能是暗地裡的支持,必須是公開支持,讓他們能夠做官,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身於科學事業。

當然,這有可能會有人亡政息之逾,但他現在只能這樣做。

至於爲何不直接發明‘科學’這個詞彙而叫做格致院,一來,科學這個翻譯詞實際上並沒有完整體現science的本意,清末民初的許多翻譯家都反對直接借用扶桑人的翻譯,提出使用‘格致’或者‘格物’這樣更貼切的詞;二來,使用格致這個來自於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詞也容易被中華的士大夫所接受。

‘不僅要設立格致院來鼓勵研究,更要翻譯來自西方的書籍,選擇其中領先大明的方面讓曹徵等人進行研究,不僅要學會他們的格致,更要學會他們在研究中的思維方式。大食人有過一個百年翻譯運動,將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書籍翻譯成大食文,加上自己的獨立創造,從而造就了數百年大食人領先世界的情形,中華也可以複製大食人的方法發展大明的科學,或者叫格致。’

‘而不論是大航海還是殖民掠奪,都是扶菻人後來稱霸世界的主要緣故,最重要的緣故是他們的科學得到了大發展,殖民掠奪來的財富不過是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只要大明的格致能夠一直領先於世界,大明也必然能夠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允熥想着。

想到最後,允熥擡起頭來說道:“曹徵,將來格致院必然會成爲大明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你絕對不會後悔來到格致院的。”

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400章 齊王女第1465章 爲了流傳第492章 閱卷第1747章 答應索菲亞與陛下的密旨第718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安南談論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68章 四名太監第85章 失常的人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417章 前世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1682章 “勸降”第1104章 慶功宴——其它外番第805章 臨高韓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365章 對陣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1361章 流淚的樹感謝和求訂閱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1143章 懸賞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1471章 打臉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1136章 上陣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3章 徹底融合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704章 晚會第947章 買首飾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063章 決戰——全寧衛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1733章 海盜們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817章 大結局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510章 審問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600章 三家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428章 下線遁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362章 撤退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番外14:大辯論下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5章 賜名朝鮮第1680章 崩塌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954章 續婚姻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後記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
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第400章 齊王女第1465章 爲了流傳第492章 閱卷第1747章 答應索菲亞與陛下的密旨第718章 不約而同的目的——安南談論第218章 從前之事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第68章 四名太監第85章 失常的人第788章 大案——物件第417章 前世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806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賢彩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第1416章 身爲家主第1682章 “勸降”第1104章 慶功宴——其它外番第805章 臨高韓第38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二十一日第1262章 羅家的本子第1679章 攻打德里城第365章 對陣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397章 青州城(一)第1777章 第四件事與李泰元求見第1361章 流淚的樹感謝和求訂閱第254章 新書畫與舊古董第408章 德州之戰(四)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1201章 宴飲的最後第1002章 出馬(補昨日欠更)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733章 征伐安南——未來國君第225章 皇家學堂第1143章 懸賞第285章 意圖去平江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904章 反游擊戰與中毒第1034章 祭奠與論功第927章 選擇這麼一間屋子接見他們兩個的緣故第1471章 打臉第357章 如何造反第1136章 上陣第1657章 巴布納——圍攻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890章 爲什麼不給我們色目人一條活路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3章 徹底融合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1765章 允熥與文坻的對話第841章 打進升龍城第704章 晚會第947章 買首飾第457章 放鬆的年後第1063章 決戰——全寧衛第1707章 世子,世子第447章 馬和王景弘第546章 審問出來第466章 逛上元燈會番外22:女朋友與警察第1696章 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第1733章 海盜們第423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018章 兩個文明的戰爭第1551章 印度之戰——對策第1817章 大結局第1724章 和母親的對話第771章 大案——繼續第326章 現行的制度第1510章 審問第740章 忘記的事第1772章 最終定論第1779章 格致院視察——驚訝的張學熙第600章 三家第31章 寶鈔戰爭——立軍令狀第1734章 信心十足的李繼遷第428章 下線遁第522章 朱棣在南洋第362章 撤退第1450章 印度攻略——軍費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番外14:大辯論下第1550章 印度之戰——先消滅後治理第1380章 書送瓦賽第39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文英的提醒第15章 賜名朝鮮第1680章 崩塌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747章 出巡兩廣——安南人的反應第954章 續婚姻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後記第1459章 爵位改革——降等襲爵第861章 南定——不惜任何代價攻城啦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