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對待扶桑與取名

但是這樣的日子允熥還得一大早就爬起來去乾清宮商量事情。允熥自己其實也想休息,但是誰讓大年初一就是接見番國使者的時候呢?允熥怎麼對待他們,至少在那之前就要履出一個章程來。而明天臘月二十九就是過年了,更加沒有空閒時間,所以今日必須商量出來。

允熥來到乾清宮的時候,自己的親信大臣齊泰、練子寧、陳性善、陳迪、暴昭、李仁、景清等人都已經到了,允熥着意培養的下一批人解縉、楊士奇、蹇義、黃淮、夏原吉等也都在屋子裡面站着呢。

他們見到允熥進來都忙施禮問安。允熥擺擺手說道:“不必拘禮了,朕想過個好年,你們也想多陪陪父母家人,就直接商議吧。”

允熥隨後坐下來說道:“首先議一議吧,要不要加封足利義滿爲扶桑國王?”

練子寧首先說道:“陛下,既然扶桑國內還有所謂的天皇,那就有其正統,雖然其自稱爲天皇乃是逾越,但是可以命令其國的國君廢天皇的稱號,但是不能加封足利義滿爲扶桑國王。”

陳性善也說道:“陛下,臣贊同練兄的意見。扶桑國內有國君,但是足利義滿卻欺瞞我大明,不僅不能加封他爲扶桑國王,反而要下旨訓斥於他。”

允熥聽了他們的話沒有說話,而是掃視一圈之後看到齊泰似乎有什麼不同意見,於是問道:“齊卿,你可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齊泰說道:“陛下,臣覺得練兄與陳兄所說的有道理,只是,若是足利義滿公開廢黜了其國的國君,然後再次派人來請求我大明加封他爲扶桑國王的話,應該怎麼辦?”

景清說道:“那還能怎麼辦?當然……”但是他說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卡殼了。

景清原本是想說:當然不能接受了,陛下至今尚未承認安南國的胡一元(原名胡季?)自立爲國君的事情,怎麼能同意冊封足利義滿爲扶桑國王呢。

但是景清馬上想起來允熥繼位以後對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承認了朝鮮國李成桂、李芳遠父子的朝鮮國王之位,雖然將他們家族改姓了朱,但是也是承認了他們的王位。

所以景清話就不敢說下去了。

允熥也明白景清的意思,所以沒有追問。

但是練子寧卻說道:“陛下,扶桑之事與朝鮮不同。朝鮮之事是先高麗國冒犯我大明天威,所以先帝在時默許了李成桂自立爲朝鮮國君。”

“可是扶桑之國並無類似的事情,不太好類比吧。”

齊泰又說道:“陛下,之前扶桑國拒絕向我大明稱臣納貢,還有倭寇縱橫海上,現在若是足利義滿願意稱臣納貢,又願意廢黜其國內的國君成爲正式國君,那麼與朝鮮之事極爲類同,當可類比。”

練子寧說道:“不然。朝鮮國對我國極爲恭順,而扶桑呢?雖然洪武末年的時候也曾經派遣使臣來我大明,但是隻不過有兩三次,朝鮮自從洪武二四一年已來每年都是兩次派使臣來大明朝貢。”

“我大明的藩屬之國的位置,豈能這麼輕易的許給他們?”他們二人略有一點針鋒相對的意思。

允熥聽了練子寧的這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大明藩屬國的地位,豈能輕易許出去?那未免也太不值錢了。允熥可和朱棣不一樣,雖然他沒有派兵征討扶桑的想法,但是允熥對於藩屬國的地位非常重視。

對於允熥來說,如果接受了一個國家歸爲藩屬國的請求,他就得擔起責任來。萬一有其它的國家敢攻打藩屬國或者藩屬國之間互相開戰,大明在口頭上勸說不管用的情況下,必須勇敢的出兵維持秩序。就好像米國二戰以後分別在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組建了兩個同盟之後,當自己的盟友受到威脅的時候可是真的派出軍隊正面對付的。

但是大明的國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全部浪費在這些藩屬國手中;農業國的邏輯與工業國也不太一樣,所以允熥對於藩屬國,除了目前已經承認的國家之外,每一個新增的藩屬國都要三思而後行。

允熥又思量了片刻之後說道:“如果足利義滿願意廢黜國內的國君正式自立爲王,也願意約束倭寇,那麼朕就可以冊封他爲扶桑國王。”

“但是,”允熥在練子寧要開口之前接着說道:“不能這麼輕易的將藩屬國的地位賦予扶桑,必須扶桑國三番五次的申請才行。所以禮部,朕這次會拒絕扶桑使臣的請求,但是你們必須將朕的這個意思隱晦的告訴扶桑的使者。”

簡單的說,就是大明既要裡子,也要顧及面子,還不能明白的告訴扶桑使者我們顧及面子,不然也就沒有面子了。所以禮部擔負着將這個意思讓扶桑的使者明白,但是話又不能說的太明白。所以禮部的的責任重大。

陳迪也明白這個道理,躬身說道:“臣知道了。”

之後允熥與他們開始商討關於給朱模的新國家的封號。

既然朱模要當三佛齊的國君了,那麼原來的沈王名號當然不合適了;而叫做三佛齊王既不合適也不好聽,所以要另取一名。

這個問題不是很重要,雖然大家積極提出建議,但是剛纔討論扶桑事情的火氣是絲毫沒有了。

李仁、齊泰、蹇義、楊士奇等人先後提出了各自的建議,但是允熥都覺得不太好聽,都沒有采納。

最後是解縉說道:“陛下,臣聽聞三佛齊國所在的島嶼名爲須文達那,又有一名爲蘇門答臘,不如改封沈王殿下爲蘇王。”

允熥覺得這個名字比剛纔說的那些名字都好聽多了,於是說道:“就改封其爲蘇王吧。”

之後又討論了一些問題,把最着急的幾個問題討論完畢之後,允熥看時候也不早了,與他們一起用過午膳之後返回了後宮。

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175章 上滬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1181章 軍與監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267章 七月第734章 武鄭敏瑤舉蘭福第335章 去孝陵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957章 接連故去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918章 對戰程朱理學——結束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150章 挖坑第258章 車軌第1720章 退休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358章 拿下調兵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557章 我來也第359章 議進兵第1250章 副校長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258章 婚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795章 諸事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006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中)第62章 二十八日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1411章 接見——自行車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269章 驚動第1524章 掛鉤終於掛上了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1221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上)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1341章 漢洲攻略(九)第474章 第三次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396章 濟、青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232章 收侍衛和考證第1458章 求封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第1692章 尷尬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402章 吳橋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
第997章 撒馬爾罕城的決策——提前開始第175章 上滬第243章 朝鮮的討論第1181章 軍與監第1117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破城第1267章 七月第734章 武鄭敏瑤舉蘭福第335章 去孝陵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420章 解釋與婚禮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957章 接連故去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918章 對戰程朱理學——結束第829章 多邦城——謀劃獻城第1665章 巴布納——伏擊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裡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150章 挖坑第258章 車軌第1720章 退休第1556章 印度之戰——目的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第1208章 外交無小事——最終處置與三個目的第290章 很多人思考第358章 拿下調兵第612章 滁州寧國第1537章 很想當一次月老第1816章 大結局(上)第557章 我來也第359章 議進兵第1250章 副校長第692章 西南雜談第1258章 婚第237章 開海首日第203章 昊天玉皇大帝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915章 偶爾也有關心則亂的時候(補昨日欠更)第1397章 呵斥***與結案第1175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876章 胡朝的末路——遇襲第795章 諸事第1727章 格致院奇奇怪怪的東西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456章 再至沙州第1006章 被奪取的烏魯木齊(中)第62章 二十八日第644章 精忠報國第379章 兩地的變故(五)第1411章 接見——自行車第603章 杭州與西安第1324章 南洋風雨——開始第1184章 所有學校的變化第770章 大案——刺客?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103章 伊吾慶功宴——朝鮮扶桑第1385章 投獻案——秦鬆調查第323章 新世界計劃第269章 驚動第1524章 掛鉤終於掛上了第1340章 南洋風雨——雨襲第1040章 鐵門關之戰——賜水第476章 修路與提振第798章 廣州人的反應續第1221章 軍事改革——廢很久之前就想廢的人(上)第41章 宮廷內外的陰謀——休息一下第1392章 引出方法的話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238章 楊任來滬第1345章 漢洲攻略(十一)第1413章 託他人之口第448章 徐家四姐妹第1341章 漢洲攻略(九)第474章 第三次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第1360章 教子與新發明第92章 講武堂——最後的準備第346章 後續處置與反應第1268章 科舉漏洞第665章 攻緬——續戰第1500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739章 偉大的航行第487章 再次出發第903章 回京前的雜議第396章 濟、青第803章 還是瓊州第232章 收侍衛和考證第1458章 求封第1194章 封號與糧食第1782章 格致院視察——萬有引力定律第1692章 尷尬第791章 大案——真相(上)第402章 吳橋第482章 鎮守臺灣第420章 回京之前第949章 兒子與非親生母親第1762章 與未婚妻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