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大明使團

焦黃中騎着一頭高大的戰馬,身上穿着大明的官服,在他的身後,則是一千名彪悍的大明騎兵,這支騎兵是周重特意從邊軍中調撥給他做護衛的,其中不但有漢人,更有不少蒙古人,都是軍中頂尖的高手,也幸虧了這一千人的精銳騎兵,才使得焦黃中能夠穿過阿拉伯半島的西南角,安全的到達大馬士革城。

焦黃中今年也五十多歲了,他父親正是內閣中極受周重重視的焦芳,而且焦黃中本人也極有才幹,以及在四海總督府時,就被外放爲官,對於南洋和海外的事務十分熟悉,本來以他的出身和資歷,早就可以調任京城做京官了,但是因爲他父親焦芳的緣故,使得他就算調回京城,也不可能擔任要職,因爲這是官場上不成文的規定,父子兄弟等至親同朝爲官時,一方受到重用,另外一方就會受到壓制。

焦黃中當年也是靠着自己的實力考上進士的,爲官之後雖然也受到父親的照顧,但大部分也都是他自己的努力,而且他是個極有野心的人,不甘心回到京城做一個閒職,所以一直在外爲官,這次朝廷需要派出一個熟悉海外事務的官員去見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這個大帝國實力強橫,比之大明也弱不了多少,所以這個官員的人選也需要格外慎重。

焦芳也知道自己兒子的心思,所以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刻主動推薦焦黃中擔任這個使團的正使。周重也算是焦黃中的老上司,自然知道這個部下的能力,而且南洋的巨港一帶在焦黃中的治理下,也是發展的極爲迅速,再加上他對海外的熟悉,可以說是最好的人選。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在外爲官的焦黃中被緊急召回朝中,然後被周重委以重任,成爲大明派往西亞與歐洲的使團正使,身上揹負着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只是大明距離紅海實在太過遙遠了,哪怕是大明的海軍已經佔據了印度西海岸,但也不可能派軍隊過去佔據埃及,更何況現在正是奧斯曼帝國的全力擴張時期,這個帝國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對方合作。而焦黃中的任務就是見到賽利姆一世,然後說服對方重新修建蘇伊士運河。

本來焦黃中接任了使節的任務後。心中也是十分的激動,因爲只要辦成了這件事,那麼就算是他父親依然在內閣中,他也可以憑藉着這件功勞回到京城擔任要職,甚至等到他父親退下去後,他也不是沒有入閣的可能,想到他們焦氏一門竟然能夠接連出現兩位內閣大學士,這種榮譽可是十分的少見,足夠讓他們焦氏一門成爲大明的頂尖官宦人家。日後家中的子弟在官場上也能享受不少優待。

不過等到焦黃中離開京城,坐着大明的戰艦一路來到印度,又從印度來到紅海,並且終於登上阿拉伯半島時,焦黃中卻又不由得有些後悔。本來在船上的時候,一切都還不錯,除了那一千精銳騎兵大部分都暈船。結果吐的昏天暗地外,其它的沒有任何問題,畢竟從大明到印度都是大明海軍的勢力範圍,膽子再大的海盜也不敢招惹他們。

只是當焦黃中從紅海沿岸下了船後,他卻發現自己竟然來到一個野蠻人的世界,阿拉伯半島雖然是當年阿拉伯帝國的發源地。但是自從阿拉伯帝國被蒙古人消滅後,這裡就再次陷入到混亂之中,他們登陸的地方是阿拉伯半島的南部,這裡以前是屬於馬穆魯克人的統治範圍,但是腐敗的馬穆魯克王朝對這裡的統治根本就不上心,結果導致阿拉伯半島南部混亂無比,再加上前段時間馬穆魯克被奧斯曼帝國打敗。大軍全都撤回了埃及,而奧斯曼帝國則來不及接管,使得這裡更是亂上加亂。

焦黃中帶着騎兵上岸的第一天,就遇到一支數千人的阿拉伯強盜,這夥強盜看樣子早就在盯着他們了,畢竟焦黃中的使團中可是帶了不少的貴重禮品,這些禮品足以引起無數強盜的貪婪,再加上這些強盜在海岸的港口裡也有不少眼線,所以焦黃中才剛一上岸,立刻就引來一夥最爲強大的強盜團。

不過這支強盜團顯然是沒有打聽清楚情況,他們根本不知道眼前面對是什麼樣的人,雖然他們的人數比焦黃中一方的要多,但焦黃中帶領的卻都是大明騎兵之中的精銳,其中更有不少蒙古騎兵,幾百年前蒙古人可以把龐大的阿拉伯帝國滅掉,現在這些蒙古人自然也不會怕區區一夥強盜。

所以當這支強盜剛一出現,還沒等他們動手,焦黃中手下的一千騎兵就主動發起了衝鋒,他們在船上憋了幾個月了,特別是在開頭的幾天裡,更是吐的天昏地暗,現在都憋着一股氣,想要在使節大人面前表現一番,而且他們的裝備更是精良無比,別說區區一夥強盜了,就算是面對一支數倍於自己的阿拉伯正規騎兵,他們也有必勝的把握。

僅僅一次衝鋒,一千大明精騎就把數千人的阿拉伯強盜打的潰不成軍,接下來就是一場血腥的屠殺,這些騎兵都十分有經驗,他們知道自己的戰力雖強,但是在這裡畢竟人生地不熟,而且人數也有限,所以必須用血腥的手段讓當地的強盜知道他們的厲害,等到別人再想招惹他們時,就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不得不說,帶領這支大明騎兵的將領的確很有眼光,他下令將強盜團來不及逃跑的將近三千人全都殺死,如此血腥冷酷的手段,的確起到了震懾的作用,但是這種震懾卻只對一些小的強盜團有用,實力較強一些的強盜團,他們只會對能夠出動一支精兵守衛的使團更加感興趣,因爲他們認爲使團中肯定帶有極爲貴重的禮物。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在接下來的行程中,焦黃中帶領的大明使團不斷受到強盜團的襲擊,這些強盜團的規模一般都在千人以上,而且襲擊手段明暗不一,明的來自然有大明騎兵來應付,暗中的手段就有些麻煩了,不過幸好焦黃中在來的時候已經找到了幾個信的過的嚮導,這些嚮導都是十分熟悉強盜們的手段,可以及時的爲使團提供幫助。

不過就算是這樣,焦黃中他們這一路也是險像環生,甚至有一次他們遇到幾支強盜團聯合起來的隊伍,加在一起足有八千多人,而大明騎兵雖然精銳,但是面對八倍的敵人,卻也不可能有必勝的把握,不過幸好這些聯合起來的強盜彼此之間並不齊心,最後被大明使節團找到個空子,然後由一千精騎做爲箭頭,總算是衝過了強盜們的封鎖。

想到這一路上遇到的兇險,再看看眼前這座安寧的大馬士革城,焦黃中也不禁有些唏噓,以前他只聽說過大馬士革刀是天下寶刀,出產於極西之地,但卻從來沒想到過自己竟然有一天會來到這種寶刀的產地,而且還要在這裡見到西方最爲強大帝國的蘇丹,也就是那位冷酷的賽利姆一世。

說起來也巧,本來大明派焦黃中前來是想聯繫馬穆魯克王朝的,畢竟以前紅海到地中海的陸上交通一直由這個王朝把持,葡萄牙人雖然一直想要染指這條交通線,爲此還與馬穆魯克打了整整十年,但卻都沒能成功,所以大明想要疏通蘇伊士運河,自然要找馬穆魯克王朝商議。

但是當焦黃中到達印度時,卻聽到奧斯曼帝國發動東征,並且已經把馬穆魯克王朝打的大敗,並且佔據了阿拉伯半島的南部,如此一來,紅海到地中海的交通線就成爲奧斯曼帝國與馬穆魯克王朝之間的分界線,誰勝誰負現在誰也說不清。

焦黃中同樣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若是他按照原來的計劃去見馬穆魯克王朝,但萬一這場戰爭是奧斯曼帝國獲勝,那麼日後紅海到地中海的交通就會由奧斯曼帝國把持,到時他之前的努力也就會全都浪費了。

就在焦黃中左右爲難之時,他忽然想到自己來臨之前,趙王殿下曾經親自召見他,並且讓他注意收集一些西方各國的情報,其中還特意點出奧斯曼帝國的名字,並且周重還告訴他,這個帝國一定要特別留心,因爲這個帝國正處於擴張時期,日後很可能會成爲一個不弱於大明的強大帝國。

想到周重之前的交待,焦黃中感覺自己好像是在黑暗中遇到一盞明燈,於是他立刻發動大明在印度一帶的力量,盡力收集關於馬穆魯克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情報,結果他很快就發現,馬穆魯克王朝現在根本就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腐朽帝國,而是奧斯曼卻是正處於擴張的黃金時期,所以對於這次的戰爭,奧斯曼帝國顯然佔據着無比的優勢,而這也正是讓焦黃中下定決心,捨棄馬穆魯克王朝,徑直來見奧斯曼帝國蘇丹的主要原因。

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69章 拐賣人口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490章 晉商(中)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260章 黑牛寨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13章 威海衛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22章 西遊面世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521章 談判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3章 宋家父子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50章 事情解決楔子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521章 談判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42章 坦白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490章 晉商(中)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502章 夜襲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95章 背叛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443章 謠言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258章 豆腐宴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
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69章 拐賣人口第82章 潛在的威脅第490章 晉商(中)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260章 黑牛寨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13章 威海衛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22章 西遊面世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521章 談判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3章 宋家父子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235章 糧食大計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291章 張銳跳海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250章 事情解決楔子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521章 談判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14章 豐盛的晚餐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164章 王瑾萱的氣度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42章 坦白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490章 晉商(中)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502章 夜襲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95章 背叛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417章 軍校建立第443章 謠言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258章 豆腐宴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