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羅嬸

PS:新書期,求點擊求推薦票收藏啊!

“少爺,把院子出租倒是個好辦法,內宅就不用說了,還要留着您和王姨娘她們住,老奴住的前院分爲東西跨院,每個跨院又都能分成兩個小院子,現在老奴住的就是其中之一,如此一來,最少就能騰出三個院子出租,只不過……”徐管家說到這裡,擡頭看了周重一眼,好像有些話不敢說。

“有什麼話就儘管說,現在家裡就咱們兩個男人了,您也別把我當成什麼少爺,只當我是您的晚輩就行了!”周重也看出徐管家的躊躇,因此開口道。

之前周重懷疑徐管家留下來是爲了混飯吃,現在看到對方如此爲周家着想,也讓他也有些感動。不過在感動的同時,周重更加堅定了自己之前的懷疑,因爲對方當了這麼多年的管家,存的錢竟然還不夠他們吃到過年,以他這種情況,出了周家肯定會被餓死,因此自然只能死抱着周家不放手。

WWW● TтkΛ n● C○

徐管家聽到周重如此親切的話,臉上也露出幾分激動,只見他聲音乾澀的道:“少爺,出租院子的想法很好,但關鍵卻有一點,那就是咱們松江府是個小地方,需要租宅子住的人實在不多,比如那些店鋪裡從鄉下招來的夥計,主家大都會提供食宿,再加上現在都十月中了,再過兩個月都過年了,所以咱們想要在這個時候把院子租出去,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聽到徐管家的解釋,周重也感覺一盆涼水倒在頭上,他之前倒是沒想過這個問題,雖然松江府就是後世的上海,但是現在的松江府卻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地方了,府下只管轄着華亭和上海兩個縣,人口也並不是很多,別說和後世的上海相比了,就算是旁邊的蘇杭兩地都比松江府繁華無數倍。

在松江這種小地方,人口流動本來就少,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住處,自己想要把房子租出去,那也得有人願意住才行啊!想到這裡,周重不禁又是一陣頭痛,同時也在心中暗恨,爲什麼現在不是二十一世紀的上海,否則光憑他手中的這套院子,就足夠成爲千萬富翁了!

看到周重有些沮喪,徐管家急忙安慰道:“不過少爺您也別灰心,咱們可以把出租院子的消息放出去,松江府雖然不大,但做買賣的還是有不少的,說不定哪家就需要個院子存儲貨物,到時咱們再把租金定的低一點,應該可以租出去!”

周重聽後也只得無力的點了點頭道:“好吧,出租的事就交給徐管家您去做了,另外咱兩的衣服拿去當就行了,姨娘和小妹她們的衣服就不要動了,家裡的情況也暫時不要告訴她們,我自己會想辦法!”

“嗯!”徐管家答應一聲,站起來將準備拿到當鋪的衣服收到一個包袱裡。不過當周重看到他把那條大紅綢布的褲衩也塞到包袱裡時,禁不住開口制止道:“徐管家,大褲衩你就自己留着吧,我的衣服比較多,你多拿幾件就是了!”

聽到周重的話,徐管家答應一聲,然後有些戀戀不捨的把自己的排在褲衩拿出來,雖然他認爲這條褲衩的布料很好,至少可以當個幾文錢,但既然少爺都這麼說了,他也只好留下了。其實這種褲衩在古代稱爲褌,是一種不過膝的短褲,功能和後世的內褲差不多,只不過更加的寬鬆。

徐管家和周重一起來到內宅,挑了幾件用料考究的衣服,不過時天色已經不早了,外面的風又十分陰冷,所以周重特意交待徐管家,讓他先去做飯,明天再去當鋪也不遲。

等到天快黑的時候,周重到廚房找到徐管家,準備把做好的飯菜送到王姨娘住的院子裡。宅子裡雖然有專門的餐廳,但是現在整個宅子就只有他們五人居住,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再加上天又冷,王姨娘她們出來也不方便,所以一般晚飯都是在王姨娘那裡吃。

周府的廚房位於正門的右側,以前要準備整個周府的飲食,因此佔地面積也是相當的大,廚房裡也分爲兩塊,其中大廚房是給下人做飯的地方,小廚房纔是給周重和後宅的姨娘們做飯的地方,而且距離正門並不遠。

就在周重把做好的粥倒進瓷盆裡,又幫着徐管家調了兩樣鹹菜準備端到內宅時,忽然聽到有人敲周府的大門,這讓周重和徐管家都有些驚訝的對視一眼,接着周重放下晚餐對徐管家道:“我去看一下,也不知道這大冷天的誰會來咱們這裡?”

周重說着轉身出了廚房,不過這時竟然起風了,小風雖然不大,但是在冬天這種溼冷的空氣裡,卻有一種冷入骨髓的感覺,周重也不禁縮了下脖子,加快腳步走到大門前打開門,結果發現外面站着一個熟人,這讓周重也是一愣。

“羅嬸,你怎麼來了?”周重有些驚訝的道。門外站着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胖大婦人,粗手粗腳粗脖子,一看就知道是那種經常幹活的人,圓胖的臉上滿是油光,一副營養過剩的模樣,事實上這個被周重稱爲羅嬸的人是個廚子,確切的說是以前周家的廚娘,做飯的手藝十分精湛,以前專門負責給周重和鐲兒這些主人做飯,後來周家倒了,羅嬸就和一幫下人被周重一起遣散了。

門外的羅嬸手中提着個食盒,看到竟然是少爺親自給自己開門時,眼圈卻是一紅道:“少爺,我現在被城北的吳老爺僱到家裡做菜,擔心您和兩位小姐吃不慣其它人做的飯,剛好今天吳府裡做的菜有些多了,所以我就給少爺您送來幾樣,您放心,這些都是沒上過桌的,絕對乾淨!”

聽到羅嬸是專門冒着寒風給自己送菜的,這讓周重也感到一種溫情,想要開口道謝,但是喉嚨卻像是被堵住一般,怎麼也發不出聲音,最後好不容易纔對羅嬸謝道:“實在太謝謝您了羅嬸,您都這麼大年紀了,怎麼不讓羅大或羅二送來?快點進來暖和一下,別在外面凍着了!”

羅嬸的丈夫早年去世了,身邊只有兩個兒子,分別叫羅大和羅二,比周重要大一點,小時候也算是他的玩伴,只不過後來周重喜歡讀書,羅大和羅二又得在府中幹活,因此三人才沒有了什麼交集。

“少爺您這話就見外了,當年我家那口子病死,家裡又有兩個孩子吵着要吃飯,幸好遇到了老爺和王姨娘,最後老爺不但出錢把我那口子安葬,而且還給我安排活幹,這才讓我能把兩個兒子養大,現在府中雖然遇到難處了,但只要過了這道坎就好,至於家裡的那兩個混小子,他們毛手毛腳的我不放心!”羅嬸也是周府的老人,在府中住了十幾年,因此也沒和周重客氣,提着食盒進了府中,期間周重想要接過沉重的食盒,不過卻被羅嬸拒絕了。

羅嬸提着食盒進了大門右側的廚房,裡面的徐管家知道了羅嬸的來意後,也是誇讚羅嬸有情有義。只不過當羅嬸看到徐管家準備的晚飯時,卻是禁不住流了幾滴眼淚。

羅嬸是個爽利的婦人,只見她很快止住眼淚,然後拿開食盒的蓋子,將裡面的幾樣菜拿出來,分別是一盤蒸魚、一份咕嚕肉、一道清炒白菜和一碗蘑菇湯,其中蒸魚是鐲兒最喜歡吃的菜,咕嚕肉則是周重和朵兒的最愛,所以分量也最足,清炒白菜和蘑菇湯則是爲吃素的王姨娘準備的。另外羅嬸手中的食盒也是大戶人家專用的,底部是個盛放開水的隔層,可以用來保溫,所以幾樣菜拿出來時還冒着熱氣。

從這些菜上就能看的出來,這些菜肯定不是什麼吳府的剩菜,應該是羅嬸偷偷爲他們做的,她這種行爲若是被吳府知道,輕則遭到一頓訓斥,重則可能連飯碗也保不住。只不過她怕周重等人擔心,所以纔沒有說實話。

現在的周重早已經不是之前那個不通人情事故的書呆子,自然能從這些菜上看出羅嬸之前在撒謊,這也讓他心中更加的感動。

而這時羅嬸把幾樣菜放在廚房裡的托盤上,然後把托盤上的鹹菜拿起來放到一邊道:“少爺,這些鹹菜吃多了不好,今天這些菜你們先吃着,明天晚上我再給你們送來一些!”

聽到羅嬸明天還要送,周重在感動的同時,也急忙開口勸道:“羅嬸,現在天氣這麼冷,城北離這裡又那麼遠,您千萬不要再送菜了,這兩天我和徐管家已經想好了掙錢的路子,家裡的情況很快就能慢慢的恢復的,到時說不定還會請羅嬸您回來做飯!”

徐管家也是個精明人,這時也開口勸道:“是啊,少爺說的不錯,羅嬸你找份活幹也不容易,再說吳家人多眼雜的,萬一被人發現在你給老主家送飯,吳家也不會願意,所以您以後千萬不要再送菜了!”

聽到周重和徐管家的話,羅嬸哪裡還不明白兩人是爲自己好?只見她收拾好食盒,然後對周重兩人點了點頭道:“好,少爺您是個大本事的人,肯定能重振周家的聲威,到時老婆子還回來給您和兩位小姐做菜!”

羅嬸向來都不是拖泥帶水的性子,說完上面這些話後,就向周重告辭。而周重也知道羅嬸要回到城北還要走很長一段路,所以也沒有留她,和徐管家一起送她出了大門,然後這才端着飯菜來到王姨娘的院子。

王姨娘和鐲兒、朵兒看到兩人端來的飯菜時,也都顯得很驚訝,畢竟自從把家裡的僕人遣散後,他們每天吃的飯大都是徐管家來做,再加上債務纏身,吃的東西自然也很簡單,現在一下子送上來幾樣她們最喜歡吃的菜,使得她們在高興的同時,也都有些疑惑。

而周重也沒有隱瞞,將剛纔羅嬸送菜的事講了一遍,結果讓王姨娘和鐲兒感動的直掉眼淚,倒是隻有四歲的朵兒還不懂事,只是盯着那盤自己最喜歡的咕嚕肉流口水。

看到朵兒的樣子,周重急忙勸了王姨娘和鐲兒幾句,趁機又指了指朵兒,結果讓王姨娘和鐲兒也是又好笑又心疼,當下也不再哭了,招呼徐管家一起坐下吃飯。徐管家在周府的地位本來就高,現在周家敗了,他還忠心耿耿的不肯離開,所以王姨娘也沒把他當外人,這幾天大家都是一起吃飯,開始時徐管家還推辭了幾次,但是後來也就順勢坐下了。

羅嬸的手藝那是沒得說,特別是周重最喜歡吃的咕嚕肉,這是南方粵菜的一種,味道以甜酸爲主,所以也叫甜酸肉,是用裡脊肉裹上面粉,然後在油中炸到六成熟,然後再加上調製的甜酸汁下鍋拌炒而成。吃的時候甜酸之中又帶着裡脊肉的滑嫩,感覺真是棒極了。

一道咕嚕肉全都被周重和朵兒消滅,就連飯量一向不大的鐲兒,也把蒸魚吃了大半,王姨娘喝了碗粥吃了點清炒白菜,蘑菇湯則被徐管家一人喝了個精光,另外剩下的菜和小半盆的粥,最後也都全都進了徐管家的肚子,而且就算是這樣,周重估計徐管家還是沒有吃飽,畢竟以前他可是親眼見過,徐管家一頓飯就連吃了八碗米飯,絕對是一個實打實的飯桶。

吃過晚飯後,徐管家將東西端到廚房收拾,朵兒的母親趙姨娘跑了,晚上自然只能跟着王姨娘睡,另外朵兒今天晚上吃了不少的肉,王姨娘擔心睡的太早會不消化,所以就和鐲兒一起帶着朵兒在房間裡玩,至於周重則回到房間裡繼續爲養活一家人而苦惱。

一夜無話,第二天徐管家帶着昨天收拾好的衣服去當鋪,順便把周府前面幾個院子出租的消息放出去,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消息剛放出去,很快就有第一個租客上門了。

第75章 聯手滅門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130章 送行(上)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372章 舊港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102章 找水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142章 坦白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205章 瓦倫船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483章 拖延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71章 一場戲第43章 不告而別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
第75章 聯手滅門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385章 正德的大沙盤第130章 送行(上)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231章 張銳的下場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372章 舊港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102章 找水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142章 坦白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479章 應州之戰(中)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338章 援助朝鮮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390章 蒞臨濟州島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34章 騎射比賽(下)第205章 瓦倫船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79章 茶樓改革的構想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180章 足利一輝的野望第308章 三保山的漢人聚居地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483章 拖延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71章 一場戲第43章 不告而別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12章 賣文的打算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484章 忐忑的正德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