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

時間回到一年之前,正德帶着江彬等人的外四家軍離開京城,興高采烈的向宣府趕去,這時正是初秋時分,天氣十分的涼爽,正是行軍的好時機,而且一路上正德也終於親眼看到了道路兩側無邊的田地,田地大部分都是種着玉米與番薯。

看到自己推廣的玉米和番薯這麼受歡迎,甚至頂替原來的穀子和大事,這讓正德也十分有成就感。有次正德偷偷帶着谷大用,兩人脫離軍隊去田地裡偷了幾根玉米棒子和幾塊半大的番薯,結果被田地的主人帶着人追出去好幾裡,直到看到正德進到大軍裡時,那些人才嚇的逃了回去,結果正德卻是高興的哈哈大笑,晚上還親自煮了玉米和番薯做晚飯,結果他覺得這是自己吃的最爲香甜的晚飯了。

一路上玩玩鬧鬧,最後花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終於從京城來到宣府。宣府並不僅僅是一座城池,大明的宣府是指由薊鎮四海冶至大同鎮平遠堡的長城,因爲總兵官位於宣化府,所以才被稱爲宣府鎮,其下有六路,分別爲東路、中路、上北路、下北路、上西路和下西路,屬於萬全指揮都司的管轄範圍。

周重來到宣府鎮後,簡直就像是蛟龍入海,每日裡不是在宣府的花街裡流連忘返,就是帶着自己的親耳到宣府周邊的衛所去視查,而且他也不表明身份,每次去了也沒有事先通知,見到普通士兵就會拉着別人聊天,到了吃飽時間,就直接在衛所裡吃,而且和那些普通士兵樣,都是端着個人頭大小的海碗,碗裡要麼是玉米粥要麼是番薯粥,外加幾條鹹菜和一個饅頭,雖然飯菜十分簡陋,但正德卻絲毫不在乎。因爲這正是他夢想中的生活。

不過正德卻是個沒有長性的人,他在宣府呆了將近一個月後,忽然覺得宣府的生活有些無聊,畢竟宣府這裡屬於邊鎮,本來就不是特別的繁華,唯一讓正德感到新鮮的是這裡的蒙古人很多,有些是在草原上走投無路歸順大明的。有些則是來宣府做生意的,畢竟草原上的許多物資都需要與大明做交易。而大明也需要草原上的馬匹牛羊。

正德很快就對宣府的生活感到有些厭煩,甚至感覺連個好玩的地方都找不到,這讓他感覺十分的無聊,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正德決定到其它地方走走,比如宣府周圍的一些邊鎮,也許那裡會有些好玩的東西,而且現在正值深秋,往年這時候正是草原人南下的時刻。若是能夠遇到草原人南下的大兵那就更好了,畢竟正德想打仗都已經快想瘋了。

說起來正德從京城來到宣府巡視已經夠荒唐了,可是現在他不但不好好的呆在宣府,反而還要跑出去亂轉,甚至還想和草原人打上一仗,這種事若是讓北京的大臣們知道,肯定以死相逼讓他回去。可惜現在正德身邊只有江彬和錢寧這些人,根本沒有什麼大臣。

正德還是十分講規矩的,他知道大明的將領一般不能擅自離開自己的駐地,想要在外節制軍隊的話,那就必須有一個正當的名義,所以正德就自己給自己加封了一個官職。那就是“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這個官職不但表面上看起來十分威武,而且幾乎是見官大一級,幾乎所有的大明軍隊,他這個總兵官都有權力節制。

正德對於自己給自己封的這個官職也十分的滿意,而且他還打算把這個官職正規化,所以還正兒八經的讓人到吏部了備案。還給自己規定了品級和俸祿,結果這個消息傳到京城後,使得朝堂上的大臣們都是哭笑不得,卻又沒有任何辦法。

正德給自己加封了官職後,他也就有了外出視查的理由,於是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天氣裡,他帶着一支兩千人的騎兵離開了宣府,開始巡視周圍的幾個邊鎮,而他的第一站就是位於宣府鎮西邊的大同鎮。

說起來正德的運氣也真好,就在他剛剛來到大同府,並且在一個叫做陽和衛的衛所駐紮,準備以這裡爲中心開始他的大同視查之旅時,卻忽然接到韃靼小王子再次帶兵南下的消息,這次依然是帶領着五萬草原騎兵,看樣子正德九年的那次宣府之敗,並沒有讓草原人死心,現在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韃靼人再次恢復了實力,準備一雪前恥,只是這次韃靼小王子吸取教訓,沒敢從上次吃了大虧的宣府南下,而是選擇了宣府旁邊的大同府。

正德之所以離開京城來到邊鎮,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與草原人打上一仗,所以他選擇在初秋時分離開京城,等到他來到宣府時,剛好是草原人南下的日子,不過他在宣府等了大半個月,卻一直沒有等到南下的草原人,本來他以爲今年草原人不會再南下了,沒想到在大同這裡竟然遇到這麼一個大驚喜。

好不容易等到這麼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正德自然不會放棄,所以他立刻以自己那個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的名義給大同總兵王勳下達了命令,接管了整個大同的軍務,也就是說,從這時開始,整個大同的軍隊都將歸他這位皇帝陛下指揮。

王勳也是一位老將了,常年與蒙古人打仗的他,自然知道韃靼小王子的厲害,本來這幾年他們軍隊增加了不少新武器,而且錢糧軍餉也十分充足,這使得邊軍的戰力大增,所以就算是韃靼小王子親自帶兵前來,他也根本不怕,就算是打不贏,但肯定也能把對方擋在大同之外。

可是現在倒好,皇帝陛下的一道命令,直接把他的指揮權給剝奪了,雖然他聽說正德皇帝喜歡武事,但對方畢竟沒有上過戰場,更不可能知道該如何打仗,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大同府的兵力並不佔優,想要讓周圍的邊軍前來救援,恐怕時間上也等不及。一想到正德這個戰場上的初哥要與韃靼小王子這個征戰多年的傢伙對陣,王勳就感覺一陣心虛,甚至毫不客氣的說,他根本不相信正德能夠打敗韃靼小王子。

果然不出王勳的意料,就在正德接管了軍隊的指揮權後,第一個命令就差點讓他氣的吐血,因爲正德竟然要他集結大同的軍隊,北上迎敵,主動與韃靼小王子展開野戰。

對於正德這個不知所謂的命令,王勳也是又氣又怒,畢竟他們大同的軍隊也不過才兩三萬人,哪怕是再加上週圍的衛所,也不過才四萬多人,雖然兵力與草原人相差不大,但要知道大明的軍隊都是步兵,而草原人都是騎兵,雖然他們的大同軍也已經增加了不少火器,但是用步兵去和騎兵在平原上野戰,那不是找死是什麼?

不過無論王勳再怎麼不願意,卻也不敢違抗軍令,更何況這條軍令還是大明的皇帝陛下親自發來了,所以萬般無奈之下,王勳只能下令集結大同的軍隊,外加周邊衛所的軍隊,總共集結了將近四萬人,剩下的軍隊都在前面,根本撤不下來。

四萬人的步兵對上五萬的草原騎兵,哪怕是有火器相助,可是若是沒有城池做爲防禦的話,也根本沒有太大的勝算,除非是周重把機關槍發明出來,然後給王勳裝備出一支機關槍連隊,然後再供應足夠的子彈,如此一來,韃靼人的幾萬騎兵也只不過是送死而已,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其實對於正德讓王勳主動出兵迎擊草原人的命令,一直陪在他身邊的江彬也是不同意的,雖然江彬的人品不怎麼樣,但卻是個難得的悍將,再加上他又在軍校呆過一段時間,那段時間讓他學習了不少兵法,所以若是論到行軍打仗上,他也是大明的一流將領。自然也知道正德讓王勳主動出擊簡直就像是送死。

不過戰場上的正德卻表現出自己果斷的一面,對於江彬的話也根本沒放在心上,而是堅持讓王勳帶兵出擊,這倒不是正德太過魯莽,而是他還埋伏下了後手。

正德十二年十月,王勳的軍隊剛剛到達應州時,終於與韃靼小王子的五萬大軍相遇,本來若是放在平時,王勳肯定會進入應州城,藉助城牆的堅固消耗草原人的兵力,只不過這次他卻帶來四萬人,應州卻小,城中本來也有數千守軍,根本裝不下王勳的四萬大軍,而且正德的命令是讓他主動與草原人作戰,不是讓他借城固守。

在這種情況下,王勳只得硬起頭皮在應州城下襬開陣勢,迎戰五萬草原騎兵。韃靼小王子帶着軍隊來到應州城下時,見到對方數萬人的軍隊竟然準備要與他們野戰,這也讓他有些摸不着頭腦,就算是上次被宣府的軍隊打敗,那也是他們先攻城,等到久攻不下士氣低落時,才被後來的大明援軍打敗,可是現在大同的軍隊竟然直接與他們在城外野戰,難不成幾年過去了,大明的軍隊已經強到這等地步?

第130章 送行(上)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232章 神機營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13章 威海衛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43章 不告而別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38章 無罪有功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95章 背叛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245章 家人第48章 形勢逆轉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13章 威海衛第182章 去京城?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332章 安東衛第245章 家人第461章 痛苦的達伽馬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334章 甕人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521章 談判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73章 洞房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491章 晉商(下)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楔子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322章 炫耀第269章 立威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112章 錦衣衛?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128章 回松江(下)
第130章 送行(上)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232章 神機營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213章 威海衛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43章 不告而別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38章 無罪有功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189章 歸來的歐洲工匠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95章 背叛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100章 流落荒島第245章 家人第48章 形勢逆轉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13章 威海衛第182章 去京城?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455章 軍校速成班第332章 安東衛第245章 家人第461章 痛苦的達伽馬第355章 烽火四起的朝鮮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143章 王倫脫罪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363章 最冷的冬天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206章 瑾萱的誤會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334章 甕人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521章 談判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73章 洞房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491章 晉商(下)第19章 知交好友(下)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楔子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322章 炫耀第269章 立威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112章 錦衣衛?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295章 訓練情況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128章 回松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