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物似人非

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討逆大都督這個位置的,現在晉國在黃河以北的局勢,已經是變得芨芨可危了,若非是得力之人,不足以擔當此重任。aawwx

可誰纔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呢?這樣的人選確實是不多,宗室之內的人選,首先被司馬炎排除在外了。想當初,司馬家族也是人才濟濟,將星璀燦,能領兵出征者比比皆是,不說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父子,單單就是司馬孚、司馬望、司馬亮、司馬駿這些人,都可以統兵帶將,征伐天下。

不過隨着司馬孚病逝,司馬望、司馬亮、司馬駿等在前線陣亡或被俘,司馬家族內部所能重用的人才已經是門可羅雀了,司馬炎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了外臣之中。

司馬炎最爲信賴的大臣自然是賈充,司馬炎也確實有些心思調賈充去當討逆大都督,但他剛和賈充表露出這個意思的時候,賈充的臉色頓時就全白了。

在朝堂之上,玩弄權術,對賈充而言,這個纔是他所擅長的,至於行軍打仗,賈充可不敢充當大尾巴狼,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唯系在此,借給賈充十個膽子,他也未必有膽量前往前線。

所以司馬炎跟他商量這個事的時候,賈充趕緊地討饒,聲稱自己擔任不了這麼重用的職務,讓司馬炎另選賢能。

司馬炎不禁是犯了愁,連賈充都不願意爲他承擔責任,司馬炎還真不知道派誰去合適。

曾經人才濟濟的魏晉朝堂,內損外耗,此刻已經到了人才凋零的時刻,司馬炎在早朝時,環視朝中諸臣,竟無一人可堪大任,司馬炎不禁哀嘆道:“朝中無人吶。”

諸位大臣都面面相覷。司馬炎這一句哀怨之言,讓許多人都無地之容,朝廷拿這麼多的俸祿來養活着這麼多的閒人,到了危急緊要的關頭,居然無人能爲天子分憂,真是應了一句話:“要你們何用?”

諸位大臣沒人敢主動地請纓出戰,主要是蜀國的劉胤現在太強勢了,在並冀二州之地連戰連捷,司馬駿和鴦都是了不得的大將之才,居然先後沒幾天,就葬送在了戰場之上,現在接受的這個討逆大都督,可不是一個香餑餑,而是一塊燙手的山芋,自問沒那個打得贏劉胤的本事,誰都不敢來接這個瓷器活。

“臣舉薦一人,可爲冀州都督。”就在司馬炎灰心喪氣之時,階下一人忽然上前奏道。

司馬炎頓時精神一振,俯頭視之,原來是太保鄭衝,前番正是鄭衝力薦給鴦封侯追諡,纔算是穩定了朝中的大局,所以司馬炎對鄭衝還是很有好感的,微笑着道:“鄭愛卿所指何人,快快說與朕聽。”

鄭衝俯首而拜道:“臣舉薦當朝太傅荊州都督羊祜。羊太傅此前即爲hebei都督,久戎並冀,熟知冀州一帶的軍務,臣竊以爲,羊太傅爲冀州都督的不二之選。”

司馬炎沉默了,平心而論,沒有誰能比羊祜更合適於冀州都督這個職務了,想當初與匈奴人交戰之時,羊祜率軍征戰hebei,功績斐然,羊祜對幷州冀州的地理軍情,更是瞭若指掌,如果說當朝諸將之中,誰更比羊祜合適擔任這個職務的,恐怕還真難選出來。

唯一讓司馬炎感到隱隱有些擔憂的,就是羊祜和劉胤的關係,當初爲什麼要撤掉羊祜的職而讓司馬駿來代替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羊祜和劉胤關係非比尋常,相當地,司馬炎一再地下令羊祜對冀州的蜀軍進行攻擊,羊祜卻是置若罔聞,反倒是一直上表,向司馬炎請求暫緩出兵。

司馬炎彼時挾大破匈奴的氣勢,在hebei一代名威響亮,不過不管他的戰略是否妥當,但卻是嚴重違背了司馬炎的意思,被撤職另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後來轉任荊州都督,羊祜卻表現一般,襄陽未能拿下,鍾會之亂未曾平定,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鍾會引狼入室,投靠了蜀國的姜維,最終導致了南線形勢的惡化。

不過羊祜的存在,倒也沒有讓南線的局勢更加地惡化,他退守南陽,擋住了蜀隊和鍾會叛軍的北進企圖,粉碎了姜維和鍾會對南陽的數次進攻,維持了晉軍在南線的形勢。

讓司馬炎比較擔憂的,是羊祜和劉胤的關係,早在平定匈奴之亂時,兩人就曾多次攜手,交情非比尋常,如果這次讓羊祜重回冀州的話,誰又能保證其忠心不二,如果他依然和劉胤有所勾結,將冀州之地當成禮物送人的話,司馬炎只能是欲哭無淚了。

鄭衝似乎看到了司馬炎在猶豫,立刻道:“羊太傅的忠貞絕無問題,微臣願以身家性命來擔保之。”

鄭沖和羊祜關係不錯,鄭衝對羊祜的忠誠十分清楚,他絕對不是那種朝秦暮楚的人,所以鄭衝纔敢以身家性命來替他擔保。

羊祜是當朝太傅,鄭衝是當朝太保,都是位在三公之上的人物,一言九鼎,於是朝臣們紛紛站了出來,附議鄭衝的舉薦,都認爲羊祜是比較合適的人選。

在這種情況,司馬炎不得不同意由羊祜來擔任討逆大都督的任命,當然,這也是無奈之舉,如果司馬炎有合適的人選,便不會再考慮羊祜的,但遺憾的是,司馬炎此刻手中,並沒有這樣能主持大局的人物,重新召回羊祖,就在情理當中了。現在晉國人才凋零,能征慣戰的將領已經是不多了,除了羊祜之外,也僅僅剩下安南將軍杜預和豫州都督陳騫、揚州都督石苞等那麼有數的幾個了。

司馬炎很快地命人寫好了聖旨,派鄭衝爲軟差大臣,立刻動身趕往南陽去宣旨,(。)

第452章 句安的奇謀第329章 諂佞小人第699章 匈奴爲王第1071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55章 劉胤的腹黑第359章 棋逢對手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933章 誘餌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440章 漢樂二城第232章 姜維的決斷第910章 迎頭痛擊(下)第1142章 不共戴天第393章 虛實第1337章 六路齊出第841章 獵物第1185章 北進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第80章 秘道第299章 跨越雪峰(四)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1107章 劉恂第557章 事與願違第249章 劉禪的發小第1005章 插翅難飛第689章 討賊檄文第64章 陛下的封賞第1242章 全軍盡沒(下)第288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1087章 離情苦短第757章 糾結第1349章 清君側第248章 爭鋒相對第1355章 抗旨不遵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147章 激戰(上)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1160章 大戰虎牢關(三)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1052章 情報第1339章 再下一城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747章 夜奪五寨(五)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445章 居高臨下第183章 陸抗的雄心第871章 呼延翼第834章 被迫撤退第985章 決戰高梁邑(中)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988章 絞肉機第156章 血戰到底(下)第1182章 洛陽之戰(中)第42章 突破口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783章 界休遭遇戰第1320章 第七路兵馬第1099章 啞巴吃黃連第1122章 馬到功成第651章 兵退玉門關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707章 齊萬年第734章 偵察第56章 初識陳壽第41章 議事第1153章 新皇登基第1358章 有刺客第835章 突圍之戰第1028章 一物降一物(下)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222章 偷襲涪城第980章 堅守平陽(下)第749章 夜奪五寨(七)第520章 爭嫡第269章 成都大火第251章 斬黃皓(上)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240章 涪城之戰(六)第68章 拜見第387章 隴西急報第30章 初守景陽宮第575章 陳騫進城第613章 反伏擊第716章 自疑者第917章 抗旨第855章 蜀中戰局第1287章 橫掃伊予島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276章 平妻第953章 激戰葦澤關(中)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818章 艱苦卓絕的戰鬥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27章 後主劉禪(上)第965章 降吳還是降蜀第524章 開誠佈公
第452章 句安的奇謀第329章 諂佞小人第699章 匈奴爲王第1071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55章 劉胤的腹黑第359章 棋逢對手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933章 誘餌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440章 漢樂二城第232章 姜維的決斷第910章 迎頭痛擊(下)第1142章 不共戴天第393章 虛實第1337章 六路齊出第841章 獵物第1185章 北進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第80章 秘道第299章 跨越雪峰(四)第925章 回援鄴城第1107章 劉恂第557章 事與願違第249章 劉禪的發小第1005章 插翅難飛第689章 討賊檄文第64章 陛下的封賞第1242章 全軍盡沒(下)第288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1087章 離情苦短第757章 糾結第1349章 清君側第248章 爭鋒相對第1355章 抗旨不遵第1169章 劉胤到訪第147章 激戰(上)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202章 腹背受敵第1160章 大戰虎牢關(三)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1052章 情報第1339章 再下一城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747章 夜奪五寨(五)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445章 居高臨下第183章 陸抗的雄心第871章 呼延翼第834章 被迫撤退第985章 決戰高梁邑(中)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988章 絞肉機第156章 血戰到底(下)第1182章 洛陽之戰(中)第42章 突破口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783章 界休遭遇戰第1320章 第七路兵馬第1099章 啞巴吃黃連第1122章 馬到功成第651章 兵退玉門關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707章 齊萬年第734章 偵察第56章 初識陳壽第41章 議事第1153章 新皇登基第1358章 有刺客第835章 突圍之戰第1028章 一物降一物(下)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222章 偷襲涪城第980章 堅守平陽(下)第749章 夜奪五寨(七)第520章 爭嫡第269章 成都大火第251章 斬黃皓(上)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240章 涪城之戰(六)第68章 拜見第387章 隴西急報第30章 初守景陽宮第575章 陳騫進城第613章 反伏擊第716章 自疑者第917章 抗旨第855章 蜀中戰局第1287章 橫掃伊予島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637章 斬草除根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276章 平妻第953章 激戰葦澤關(中)第362章 幕後的真兇第818章 艱苦卓絕的戰鬥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27章 後主劉禪(上)第965章 降吳還是降蜀第524章 開誠佈公